在我国,为古籍作注由来已久。相传孔子作过十篇羽翼《易经》的文字,后人称为“十翼”。汉代学者引用《易系辞》称《易大传》,传的起源以此为最早。继续这种体例从事写作的有:论述本事,证发经意的《春秋左氏传》;阐明经文大义的《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依经文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毛氏诂训传》。后汉经学大师郑玄遍注“六经”,都直名其书为注,如《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刘知几解释说:“盖传者,转也,转授于无穷。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绝。惟此二名,其归一揆。”[1]东汉时,先后有人为史书作注,如马融、郑玄注《尚书》,服虔注《左传》《汉书》,应劭注《汉书》,贾逵注《左传》《国语》,高诱注《战国策》,宋均注《帝谱世本》,宋衷注《世本》。特别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封建史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史学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研究范围扩大,史书体裁增加,数量众多,“一代之史,至数十家”[2]。相应地,注史之风亦随之盛行。关于纪传体史书,《史记》有宋裴骃《史记集解》、徐广《史记音义》,梁邹诞生《史记音》等。《汉书》之注,据颜师古《汉书叙例》可知,自汉末至陈,为之作注的就有二十三家,如吴韦昭《汉书音义》,晋晋灼《汉书集注》,齐陆澄《汉书注》,梁刘显《汉书音》,刘孝标《汉书注》等。《三国志》有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北魏卢宗道《魏志音义》。《后汉书》有梁刘昭《后汉书注》,陈萧该《范汉音》、臧竞《范汉音训》,北魏刘芳《后汉书音》等。编年体史书,有宋刘肜干宝的《晋纪》注,北魏崔浩《汉纪音义》等。杂史注有魏王肃、吴韦昭、虞翻《国语注》,晋孔晁《国语注》《逸周书注》,晋郭璞《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水经注》,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荟萃众说的集解、集注,如何晏的《论语集解》,范甯的《穀梁集解》,裴骃的《史记集解》,晋灼的《汉书集注》等。集解、集注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某书研究的盛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史注的兴盛与发达。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注史风气之盛,史注数量之多,均为前所未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较之前朝,有了重要的发展。虽然,在我国,史注的起源很早,但是直至汉末,史家注史,皆不外是对音义、名物、地理及典故的解释,“昔《诗》《书》既成,而毛孔立《传》,《传》之时义,以训诂为主,亦犹《春秋》三《传》,配《经》而行也。”[3]马融、郑玄、贾逵、服虔、应劭、延笃、高诱等人所作各种注释,也同样如此。可是,进入魏晋南北朝,尽管也有像韦昭、徐广、晋灼、裴骃、萧该等人主要从音韵训诂方面对史书进行注释,但是,这只是史注内容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乃是增补事实、条列异同、考辨史料、发表评论。《三国志注》《世说新语注》《水经注》是为这方面之开创之作。它们开阔了史注的范围,扩大了史注的容量,不失为注书之良法。《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昔陈寿作《三国志》,裴松之注之,详引诸书错互之文,折衷以归一是,其例最善。”李慈铭云:“裴松之《注》博采异闻,而多所折衷,在诸史注中为最善。”[4]高似孙亦云: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引援详确,有不言之妙,如引汉魏吴诸史及子传地理之书,皆不必言,只如晋氏一朝史及晋诸公别传谱录文章凡一百六十六家,皆出于正史之外,记载特详,闻见未接,实为注书之法”[5]。凡此种种,实属精核之论。也正是由于它们开创了一代史注新法,才对后世史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杜佑《通典》自注,宋王皞《唐余录》、陶岳《五代史补》,清彭元瑞《五代史记注》、吴士鉴《晋书斠注》,乃至今人余嘉锡先生《世说新语笺疏》皆仿效裴、刘、郦注而为。其发凡起例,开导后学之功实不可没。(www.xing528.com)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散佚,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只有韦昭《国语注》、裴松之《三国志注》、裴骃《史记集解》、刘孝标《世说新语注》[6]和郦道元《水经注》,余为散见于后人集注或辑文中的残简断片。因此,下面就以韦、裴、刘、郦五注为主,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史注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