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子是清朝人的显著特征,从服饰上同样能体现出清朝人的特征,今天我们只要打开电视看古装剧,从服饰上就能看出是不是清朝,但仔细研究一下,清朝人的服装很有门道,并不是千篇一律。
清军入关后,不仅要求中原人留辫子,还命令将传统的冠冕服装换成满族人的长袍马褂,这个命令遭到了强烈抵制,于是清朝统治者退而求其次,只要求留辫子,至于服饰方面则采纳明朝归顺过来的大臣金之俊的建议,实行“十从十不从”。
历史小贴士
“十从十不从”是指“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吏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释道不从,娼从优伶不从,仕宦从婚姻不从,国号从官号不从,役税从语言文字不从”。
依据“十从十不从”的政策,男人、官员、老人、读书人、出家人、娼妓等要按照规定必须穿满族服饰,所以这些人的衣着范围就很窄,只能在马褂、马甲、衫、袍、衬衫、袄等范围内选择,长袍配马褂还是比较搭配的。
长袍的历史起自黄帝垂衣裳治天下,汉族由此形成了上衣下裳的穿衣风格。隋唐以后男子开始流行穿长袍。清朝的长袍直身立领,下摆分两开衩、四开衩和无开衩。皇室成员为了继承满族祖先骑射的本领,选择前后中缝和左右两侧都开衩样式,平民则只选择两侧开衩样式,所以会客室落座时,先把长袍往上扬一下再坐下来。
在这里咱们着重说说马褂。马褂的样式主要通过衣襟来区别使用范围,一般分为对襟式、右大襟和琵琶襟式。对襟式相对正式,适合严肃场合穿;右大襟式比较休闲,一般套在袍服外边,适合三五好友聚会穿;琵琶襟式比较运动,适合骑马射猎穿。当然无论你穿哪一种都不能选择黄色,因为那个颜色只属于皇家。
要说马褂的颜色,清朝初年天蓝色最受欢迎,乾隆年间流行玫瑰紫,晚清时期的主打色调则变成了大红和深绛色。虽然大清是越来越不行,但马褂的流行色却越来越红火。
无论哪种马褂造型,袖子一定都是特别宽大,如果认为显示不出来自己的魔鬼身材,可以换上一件无袖短款的马甲,满语称之为“坎肩”,是一款男女都能穿的服装。
清朝初年人们将坎肩穿在衣服里边,后来发现穿在外边很拉风,所以逐渐形成了坎肩外穿的传统。在众多的坎肩中有一种名叫“巴图鲁坎肩”的,是专门为满洲勇士定制的。因为胸前有一横排十三颗纽扣,俗称“十三太保”,而“巴图鲁”这个称号则是来源于鳌拜。(www.xing528.com)
当年清军和明军在辽东作战时,明军的红夷大炮将清军轰得“不亦乐乎”,在清军进攻皮岛时,清军受制于红夷大炮无法进攻,关键时刻鳌拜身先士卒,带领一众人马率先攻了上去,后边的人马才跟着上去,一举攻下皮岛。皇太极为了嘉奖鳌拜,赐予他“巴图鲁”称号,特许其后六代世袭这个称号,但是没想到鳌拜后来被康熙扳倒。
随着鳌拜的倒台,巴图鲁坎肩也就成了唯一纪念款,没有传给后世,但是“坎肩”作为一种服饰的确在清朝时期特别流行,以至于一直流行到今天。但是请大家记住,坎肩这种服饰不是汉族人的服装,而是满族人的服装。
相比于平民百姓,清朝官员的服饰很有特点,无论是品类还是配饰都有讲究。例如,一品官员是纯红宝石顶戴,文官补服仙鹤,武官补服麒麟;二品官员是杂红色花珊瑚顶戴,文官补服锦鸡,武官补服狮子;三品官员是蓝宝石或者蓝色透明玻璃顶戴,文官补服孔雀,武官补服豹子,三品以上官员全都身着九蟒五爪蟒袍。
清朝官服的颜色统一为石青色,因为官服前后方正中间有一块“补子”,补子上面按照官阶品级分别绘有不同的飞禽走兽,所以正式的名称叫“补服”。补子分为圆形和方形,圆形补子只能是皇室成员使用,上绣龙或者蟒的图像,而方形补子适用于大臣,文官绣飞禽,武官绣猛兽,请看下图:
至于顶戴上的材料除了一到三品的红宝石、珊瑚和蓝宝石之外,四到九品分别是青金石、水晶、砗磲、素金、阴纹镂花金、阳纹镂花金。没有品级的官员帽子上就没有顶珠。而太监们虽然有帽子,看起来和官员们没多大差别,但是不能配顶珠。
三眼顶戴翎毛
清朝官员的帽子也很有特点。官帽正后方有一根两寸长短的管子,用途是插上孔雀的翎毛,翎毛的尾部有像眼睛一样的彩色斑纹,俗称“眼”,分单眼、双眼和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身份越尊贵,例如皇帝赐谁“三眼顶戴花翎”,那就说明这个人得到了很尊贵的赏赐。
需要说明的是,花翎是臣子帽子上所用的专属饰品,所以由皇子身份分封的亲王、郡王等都不戴花翎。贝子和固伦公主驸马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公主驸马戴双眼花翎,非皇室成员的五品以上品阶戴单眼花翎,六品以下戴没有眼的蓝翎,也叫“野鸡翎子”。
到了近代鸦片战争后,由于大清朝屡战屡败,还需要向洋人赔款,国库的钱根本不够用,所以发起了“钱财换花翎”的活动,只要你捐款一定数额,就会换取不同的花翎。到了清朝末年,花翎已经贱卖到一支二百两银子,开始遍及大街小巷,由此大清朝也就到了倒台的时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