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朝宪政改革未果,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漫画三百年

清朝宪政改革未果,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漫画三百年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在一片改革舆论的影响下,慈禧太后决定实行新政。最关键的是,1908年光绪和慈禧太后两天之内先后去世,导致大清帝国的权力重心转移,致使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出现失误,这场宪政改革终于胎死腹中。由于孙中山的广泛宣传,使得更多的人投身反清革命,可以说当时虽然还是大清的天下,但革命的火种已经遍及全国,只需要一根引线就能够完全引爆。历史小贴士清末的宪政改革除了确立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之外,还涉及诸多领域。

清朝宪政改革未果,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漫画三百年

《辛丑条约》的签订对大清帝国的打击十分巨大,八国联军撤离北京后,清政府高层开始痛定思痛,这一次不仅先前的改革派继续鼓吹改革,就连朝廷的保守派也认为必须要进行一场彻底的变法。于是在一片改革舆论的影响下,慈禧太后决定实行新政。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上谕,命令督抚以上大臣就朝政方针、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并上奏方案。经过张之洞袁世凯两个人的极力上奏,清政府定出改革方向—学习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

为了更有效地实行改革,清政府特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五人出使西洋考察,但是遭到革命党人吴樾的行刺,结果被迫延期。关于革命党是怎么回事,我们后边再详细说。

1905年年末到1906年年初,考察团先后两次出国考察,回来后撰写考察日记供清政府决策。1906年9月1日,清政府颁布《仿行立宪上谕》,开始了预备立宪行动,1908年又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一切都仿照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度进行改革,从某种程度上也显示出了清政府的改革诚意。

由于改革政策始终存在拖延现象,一些官员也呈现敷衍的态势,所以没能取得太大进展。最关键的是,1908年光绪和慈禧太后两天之内先后去世,导致大清帝国的权力重心转移,致使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出现失误,这场宪政改革终于胎死腹中。

清政府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有诚意的,但由于很多政策的拖延和敷衍,导致一部分人认为清政府已经不能带领国家实现富国强兵,这个政府已烂到了根子上,必须要用暴力手段推翻这个腐朽的政府,建立一个属于汉人的现代民主政府,代表人物就是孙中山

孙中山,名孙文,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早期曾经学医,后来目睹列强瓜分中国的热潮,又看透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于是决定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www.xing528.com)

早在1894年,孙中山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又成立中国同盟会。十多年的时间,孙中山在国内各地一直策划起义推翻清王朝,如1895年的广州起义、1900年的三洲田起义、1907年的镇南关起义等,但均以失败告终,孙中山也被迫流亡海外。

这期间孙中山还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主张,他自己也在1905年至1906年奔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也创立了同盟会支部。由于孙中山的广泛宣传,使得更多的人投身反清革命,可以说当时虽然还是大清的天下,但革命的火种已经遍及全国,只需要一根引线就能够完全引爆。

事实证明,这根引线随着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的先后去世,开始逐渐显露出来。1908年12月2日,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光绪的堂弟,不到3岁的爱新觉罗·溥仪继承皇位,转年改元宣统,人们称为宣统皇帝溥仪,大清终于走到了最后的时刻。

历史小贴士

清末的宪政改革除了确立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之外,还涉及诸多领域。例如军事领域的编练新军商业领域的创办工商企业、教育领域的废除科举制度、行政领域的改革官制、司法领域的实行现代法律等,但由于高层决策、地方督抚的权限、改革时机以及各种群体利益关系等众多问题没能解决好,导致宪政改革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