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弘历登基后,转年改元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即位伊始乾隆就移居养心殿,免除民间所欠的赋税,并宣布“宽严相济”的执政方针,改变老爸雍正执政时“一切严要求”的理念,总体的政策走向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乾隆用仁政代替老爸的严苛,对大臣相对宽容,即位之初主要针对雍正一朝的很多弊政进行革新,算是对事儿不对人,并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施展出自己的才干,其主要成就是调整皇室内部关系失和局面。
为了缓和上层集团的矛盾,乾隆首先释放了被老爸长期软禁的政敌十四叔允,一下子就赢得了很多人的称赞,算是先赚了个人气儿。随后又对年羹尧、隆科多两案的遗留问题进行了妥善解决,并释放了在北征噶尔丹时贻误军机的岳钟琪和傅尔丹。
乾隆的着眼点并不仅仅在于稳定内部关系,这位雄心勃勃的帝王要解决的是老爸雍正留下的严重经济问题。例如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首次在木兰围场举行秋狝典礼,在此之前他平定了贵州苗疆叛乱,并与准噶尔罢兵议和。
事实上,木兰秋狝对于乾隆而言,具有重要的开局意义,目的是想整顿军队,改变八旗军队贪图安逸和军备废弛的局面,当然最终的目标是要解决经济上面临的严重困扰,即粮价上涨和民食艰难等问题。(www.xing528.com)
今天我们一提到乾隆,会想起“康乾盛世”这个词,然而乾隆刚刚即位那会儿,民生状况并不是很好,各地因为粮价疯涨造成抢米成风,最初乾隆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浪费,为此他还特意颁布了“禁止烧锅令”,但抢米现象依旧不止,乾隆终于认识到不是“烧锅”的事儿。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乾隆一方面重视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鼓励开垦荒地和组织移民,并依据全国人口迅速增长而土地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提倡农民种植高产作物,特别是他效仿爷爷康熙的做法,减免全国粮税,致使各地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开始发展起来,国库随之也开始充实。
都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事实上当时以赚钱为目的充实国库实在没错,因为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清帝国都要跟边疆的一些敌人掰掰手腕。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钱,掰手腕一旦扭伤了腕子,去医院都会很纠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