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 讯
1937年8月29日,在奔赴抗日前线之前,一二〇师师部在庄里镇召开向富平县和庄里镇人民告别大会。会上,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甘泗淇主任都讲了话,接着战斗剧社演出了音乐、舞蹈节目。这次演出是剧社奔赴抗日前线演出的起点,也是对几个月整训成绩的实际检验,整个晚会的节奏紧张而有条不紊。晚会结束后,甘主任哈哈大笑地走上台,向全体同志(们)说:“贺师长,关政委表扬你们了,你们几个月的整训成绩很好,可以战斗了。”同志们都高兴地说:“这是首长们关心和培养的结果。”
1937年9月3日,战斗剧社随一二〇师师部,经过一周的行军,途经蒲城、白水、澄城、合阳等县,到达韩城县(今韩城市)黄河渡口芝川镇。当部队沿途经过上述县城和大的街镇时,各界代表和商会、市民都搭起牌楼,张贴标语,鸣放鞭炮,高呼口号,并设下摆满各种茶点的长桌,夹道欢迎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每遇到这种大型的群众性欢迎场面,剧社都要高举横幅标语,唱着救亡歌曲,敲锣打鼓,向欢迎的人群表示谢意,凡在这种场合,贺师长、关政委、甘主任等师首长都和剧社同志一起步行,向群众频频挥手致谢。
有次,贺师长在经过群众的欢迎队伍以后,笑着向剧社的同志们说:“你们成了我们部队奔向抗日前线的仪仗队了。这种工作很有意义,对向群众宣传我军的抗日主张和决心,鼓舞干部和战士的抗日士气,坚定人民抗战的必胜信心,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芝川镇,因战斗部队首先渡河,剧社随师部临时驻扎下来。正当我们为防止敌人空袭,奉命准备防空工作时,贺师长、肖克副师长、关政委等师首长,从韩城县赶回芝川镇,指示剧社马上到韩城县为友党、友军和韩城中学的师生进行演出,并指示剧社的战斗篮球队和韩城中学的篮球队进行一场友谊比赛。接到[指]示,剧社立即做了充分准备,第二天早饭后就步行出发,20多里的路程,不到两个小时就赶到了,真没料到,剧社还没有进城,在县城的南边,就远远的看见街道两旁排了长长的欢迎队伍,高举欢迎标语,呼着口号,锣鼓喧天的欢迎我们。进了南门,在我们去韩城县政府的路上,街道两旁的欢迎群众,越来越多,男女老少都有,真是人山人海,整个县城都沸腾了。人们到处竞相传说:“要看看贺龙!”“要看看贺龙率领的八路军一二〇师战斗剧社”。
当我向一位中学教师询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欢跃和盛大的群众欢迎场面时,这位中学教师说:“过去国民党的报纸,每天都宣传共产党、红军是‘赤匪’,天天叫喊要‘围剿’‘杀绝’,西安事变后,报纸上不断地报导[道]了共产党、红军的真实情况,这个欺骗宣传很快就被揭穿了。但是,广大群众还没有亲眼见红军。今天,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在开赴前线打日本鬼子经过这里,这样的好机会,那[哪]一个人愿意放过呢?这就是大家不约而同前来欢迎的原因。”还说:“为了欢迎八路军,一周前县政府就成立了有工商联和文化教育界名流参加的韩城各界人士欢迎八路军筹备委员会,进行筹备工作。本来我们是准备到芝川镇开欢迎大会的,但贵师首长来县里得知这一消息后,秋收大忙时节,路又很远,就不必在芝川开欢迎会了,答应让剧社来县城演戏和赛球,现在你们真来了,这对全县人来说,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啊!”
午饭是县政府招待的,吃的是韩城县传统特产羊肉臊子荞面饸饹。当天下午,剧社的战斗篮球队和韩城中学篮球队,进行友谊赛,贺、关首长亲自骑马赶来观战,这对我们球队是个很大鼓舞。比赛进行的很激烈,由于我们身体强壮,跑得快,传球迅速,最后以25∶5的比分战胜了韩城中学球队。
黄昏时,韩城县政府外面戏楼前的广场上,早已挤满了参加欢迎大会和观看八路军战斗剧社演出的群众。大会开始后,县里的各界代表都讲了话,一致欢迎八路军一二〇师和贺龙等路经韩城北上抗日,并表示热烈的慰问。在会上,甘泗淇主任代表一二〇师和贺、关首长讲话,他在讲话中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和发动卢沟桥事变的真相,宣传了我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指出八路军是救国救民的人民军队。他讲的话,富有强烈的鼓动性,因而,不时博得台下群众的热烈掌声。(www.xing528.com)
那天晚上,我们演出了《亡国恨》《铁蹄下的同胞》《放下你的鞭子》等节目,并演唱了《松花江上》等救亡歌曲,演的效果很好,近万人的广场上,(鸦雀无声)秩序井然。当节目中演到日本鬼子侮辱中国妇女时,台下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甘主任的讲话和我们的文艺演出,使得这次欢迎会也成为一次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暴行的控诉会和激励群众对日作战的动员会。这是战斗剧社奔赴前线有战斗和战地服务的第一次实战演习。
第二天,我们回到了芝川镇。贺师长、关政委和甘主任来剧社,看望剧社的全体同志,贺师长笑着说:“你们的球艺比在庄里镇又有了进步。昨天打赢了,给我们八路军增了光。但不要骄傲,这只是开始,过了黄河到山西,有机会我们还和友军比赛,通过比赛,可以使双方加强了解,并借此机会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关政委接着说:“从昨天剧社的演出效果来看,我们认为,战斗剧社今后的一切创作、演出和各项工作要为抗日战争服务,为我军的战斗和建设服务。具体地说,就是:一、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二、动员人民特别是青年参加八路军,扩大人民武装力量;三、为我军培养训练文艺形式人才;四、做好行军和作战前后的文艺宣传;五、用各种文艺形式反映我军和人民支前的英雄模范人物、先进连队,搞好军政、军民关系。”这些指示虽没有形成书面的文件,但过了黄河以后,剧社在晋绥、晋察冀和冀中等地的长期战斗工作中,都是照此去做的。
1937年9月11日,剧社同师司令部、政治部渡过了黄河。为安全起见,渡河前负责渡河的干部、战士在周士第参谋长指挥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发布了严格的渡河命令。命令规定:一、按照指定的船只依次上船,严禁抢前抢后和插队;二、上船后,按指挥员指定的位置坐好,禁止乱坐乱跑;三、禁止和船工谈话,影响船工操作;四、如遇敌机,严格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准乱跑乱动;五、船到对岸靠稳后,指挥发出命令,才能按次序下船,严禁抢先下船。这些命令在渡河的前一天就发到各单位去讨论执行,所以渡河时未发生任何事故。
剧社中很多同志是经过长征的老同志和红小鬼,在长征路上渡过乌江、金沙江、大渡河,翻过雪山,走草地,但都没有见过黄河。不少同志听过“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话,认为黄河一定河深流急,凶险难渡。但到了芝川镇一看,只见渡口沿岸几十条大木船一字摆开,有的三五条木船用麻绳捆绑在一起,成为一次能载五六百人的大型木船。渡河时,船行很稳,几乎没有什么颠簸,大家在船上都很平静,毫无恐慌之感,望着船下哗哗流淌的河水,有的同志幽默地说:“不是车到山前无有路,一到黄河心已死,而是我们八路军渡过黄河上前线,打倒日本,救中国了。”同志听到后,都不由己发出开怀的大笑。
过了黄河,就是山西荣河县地界,它和陕西省韩城县芝川镇隔河相望,每天,渡河探亲、访友和经商的人们都往来不绝,这或许是春秋时代“秦晋之好”的流风遗韵之发展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