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工作实践探索

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工作实践探索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的教师培训实施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实践”误读。从当前教师培训的现状来看,对于“实践取向”的误读主要呈现三种样态,即敷衍型、盲目型和庸俗型。所谓庸俗型,是在教师培训的实践中,人们将实践简化为唯“实用”、唯“技术操作”的庸俗化路径。我国教师培训的发展经历了“学历补偿”到“能力提升”的时代变迁过程,教师培训“实践取向”转型发展的背景也大致如此。

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工作实践探索

据调查,一线教师希望自己从培训中学到的内容顺序依次是教学方法及策略、学生发展及心理健康、学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教育研究方法、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学理论。而另一份调查也显示,教师最期待的培训资源前五位是:教学方法及策略、学科教学、学校及课堂教学管理和班主任工作。据某机构对782名一线兼职教师培训者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调查的对象是一线的教师培训者,具体的培训内容与普通的一线老师有一定的差别,但从“实践性”的性质来看,他们选择的最高的依然是“课堂教学能力”“培训组织实施能力”和“班主任管理能力”三项,最不感兴趣的是“教育学知识”“教师培训政策”和“教师培训的基本理论”。对于很多一线教师而言,教师培训,“听懂实用”才是硬道理,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说教。而从他们喜欢的培训形式来看,偏向实践性的培训方式方法明显更加受到欢迎,从参加培训的具身体会来看,他们更喜欢“参与式”“体验式”“实地观摩考察”和“观课议课”等培训形式。他们最不喜欢的是“网络研修”和“专题讲座”等形式。

当前的教师培训实施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实践”误读。之所以存在对“实践”的误读,既有可能是培训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存在抗拒心理,也有可能是其能力不堪的结果。从政策的执行来看,则存在由“守门人”因素导致的政策失真的可能。根据勒温对“守门人”心理因素的分析,“守门人”在此过程中,涉及认知结构、动机的问题、以及在冲突中做出不同价值选择的可能性,都会造成培训项目的不同流向,从而造成培训政策的失真。从当前教师培训的现状来看,对于“实践取向”的误读主要呈现三种样态,即敷衍型、盲目型和庸俗型。所谓敷衍型,是培训管理者和实施者采取挂羊头卖狗肉的办法,他们不重视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内容脱离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培训方法主要以传统的集中讲授和听课评课为主,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这种敷衍型的培训“守门人”往往表明上重视教师培训的“实践”,但实际上却不去研究和探索真正的实践之道,而是采取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做法。所谓盲目型,是培训者虽然知道教师培训“实践取向”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和专业实践的经验,对于“实践性课程”的开设,他不明白实践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他要么采取跟风的方式,看别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这样的结果是即使设计了“实践”的课程和形式,但往往流于形式,效果难以保证。所谓庸俗型,是在教师培训的实践中,人们将实践简化为唯“实用”、唯“技术操作”的庸俗化路径。我们并不反对“实用”和“技术操作”,但反对没有引领和理论意蕴的“实用”和“技术操作”。(www.xing528.com)

存在误读的主要原因是培训机构和培训者队伍能力建设力度跟不上培训发展的需要。我国教师培训的发展经历了“学历补偿”到“能力提升”的时代变迁过程,教师培训“实践取向”转型发展的背景也大致如此。过去以高校为主的教师培训模式,主要依靠高校教师作为培训者在数量上无法满足需要,并且这支队伍大多脱离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培训课程“不接地气”常常成为被批评的理由。“国培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的教师培训实践同行为了突破传统的讲授式的单向的培训模式,从注重驱动学员的学习热情、调动积极主动性到侧重实用技能的提升,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以后,一些教师培训者逐渐改变了过去的线性思维方式,努力尝试将“教”与“学”“理论提升”与“实践生成”、传递引领与教学相长相结合。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推进的背景下,以“国培计划”为主要推动力的教师培训规模明显扩大,培训“重心下移”。而“重心下移”以后,县区级教师培训机构将成为未来教师培训的主力,但当前整体能力素质结构偏低的县区级教师培训者队伍成为教师培训质量提升的可能障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随着社会和教育对教师作为“人”本身的关怀度提升,“实践取向”也应该有新的内涵,探索基于实践取向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是教师培训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都需要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