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流通领域方面,1979年开始,全县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统派统购种类,并较大幅度地提高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实行征购粮、双超粮任务一定五年不变。1981年,生猪派购由“购一留一”改为“购一多留”。1985年,对农产品的统派统购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取消生猪派购,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1988年取消食油定购任务。1993年,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和经营,实行“保量放价”(保留粮食定购数量,价格随行就市),取消城镇居民定量口粮平价供应,停止使用粮票。1998年启动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储备与经营分开、顺价销售及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政策。2002年,取消粮食定购任务(仍征收公粮至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2006年起,实行种粮补贴与储备粮订单粮食收购挂钩,既促进了粮食生产,也利于国家掌握粮源。
国营(有)商业改革方面,1982年以前,县国营商业企业以公司为核算单位,统收统支,80%左右的盈利上缴地方财政,政策性亏损由国家补贴。公司人事安排、购销计划、购销活动等均报主管部门审批。1983年,除政策性亏损大的食品公司外,其余各公司实行利改税,自负盈亏,当年全系统商品销售总额3305万元,利润总额150万元,上缴利税130万元。
1985年起,县商业局对所属公司下放“六权”(经营自主权、购销业务活动权、财产管理权、奖金分配权、劳动管理权、某些政策允许浮动价格的作价权),各公司开始对所属门店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并积极扩大购销,适应市场供求,促进了全系统商品销售额、利润的增长,1986年总销售3852万元,实现利润129万元,上缴利税9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01%、31.63%和20%。
1993年,县国营商业企业全面推行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和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国营商业称谓改为国有商业。当年全系统商品总销售额3702万元,实现利润63万元,上缴税金132万元。此后,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营竞争激烈,以及自身机制等原因,县国有商业出现了全系统的经营效益下降或企业亏损,1999年全系统净亏85万元(不含银行贷款利息近百万元)。
2000年后,县国有商业企业中,除食品公司因定点屠宰走出困境外,其他公司因欠货款或银行贷款陆续被法院拍卖门店用于还债。2008年,县政府对五金交电化工公司、百货公司、糖业烟酒公司、饮食服务公司进行改制,划拨款项安置职工,实行身份置换。这些国有商业企业全部退出了流通领域。(www.xing528.com)
集体商业改革方面,1982年以前,基层供销社除可自营蔬菜、小农具之类的三类商品外,其余商品购销均由上级业务部门安排,收购的农副产品由土产公司组织推销,销售的工业品到国营商业批发部进货。1984年,供销系统开始“松绑”放权,基层社有权自主经营一二类商品以外的各类商品,包括部分化肥的议购议销,当年全系统商品销售总额2723万元,利润总额2万元,利税总额28万元。
1985年,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始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1992年下半年开始进行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此后,因受自身体制制约和农村个体商业发展地冲击,供销系统购销额逐年下滑,效益日益下降。2000年,全系统实行“全员停薪停职、停止福利,保留职工身份,职工以平等身份参与承租”的改制形式和承租门店经营的承包责任制,全系统商品销售总额1124万元,亏损总额145.86万元。
2005年12月,县政府对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进行综合改革,明确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县级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正科级),由县政府领导,所需经费(含离退休人员)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不再向下属企业收取管理费,直属公司和基层供销社开始进行职工身份置换的改制工作。2006年起,县供销系统引领成立板栗、农副产品经纪人、农业生产资料等协会,以及香蕉、那山鸡、黑猪等种养专业合作社,实施“新网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改造和创办超市、农家店、连锁门店等,形成销售渠道连锁化、规模化。
2007年起,隆安县实施以农家店为代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和改造各类农家店,农村购物环境大为改善,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逐步建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