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革命老区隆安县快速发展畜牧水产业

革命老区隆安县快速发展畜牧水产业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隆安县畜牧业养殖以农村家庭庭院饲养为主,户均饲养量小。畜牧业仍处于缓慢发展之中。2005年,育肥牛项目在南圩汇生牛场、浪湾华侨农场牛场的参与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当年这两个牛场养殖年存栏数各达500头,同时发展牛产品深加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广西桂牧叮公司进入隆安发展种猪、肉猪、肉鸡生产。隆安县逐步形成了生猪、肉牛、家禽、罗非鱼等产业群体,畜牧水产业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革命老区隆安县快速发展畜牧水产业

改革开放初期,隆安畜牧业养殖以农村家庭庭院饲养为主,户均饲养量小。1982年,全县饲养耕牛61767头、山羊18747只,基本为本地品种;出栏生猪6.28万头,年末存栏生猪12.81万头。畜牧业仍处于缓慢发展之中。

1984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户养牛、养猪、养鸡、养鸭、养鱼等积极性空前提高。特别是1985年国家取消生猪派购政策后,农民养猪的积极性更加高涨。1990年,全县出栏生猪9.97万头,年末存栏15.85万头,分别比1982年增长58.76%、23.73%;全年出栏家禽72.65万只,年末存栏91.02万只;肉类总产量9176吨,水产品产量1081吨;牧渔业产值2867万元(1980年不变价),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9.8%。为了给农民养好猪,县畜牧部门在生猪饲养技术上推广公猪良种化,肉猪杂交一代化,配种实行人工授精化,推广浓缩饲料、配(混)饲料添加剂、驱虫健胃的科学养殖技术。

隆安汇生牧业公司现场培训养牛新技术(隆安县档案馆供图)

20世纪90年代,隆安县实施自治区科技兴牧“133工程科学养猪” 项目,在推广使用配(混)合料、浓缩料、添加剂喂猪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使用全价颗粒饲料喂猪,肉猪饲养出现规模化、专业化。规模较大的瘦肉型养猪场有雁江粮所猪场、那桐综合厂猪场、那桐农资猪场、林业局罗兴龙眼示范场猪场、巨龙养猪场、杨湾供销社猪场等。县畜牧水产部门从隆林县引进黑山羊开展杂交改良,并逐步推广种草圈养山羊和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羊等技术;开展氨化秸秆养牛、网箱养鱼、种草养鹅等科技养殖技术示范推广。2000年,都结乡开始有农户利用玉米秸秆、稻草、种牧草的方式育肥牛出售增加收入,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户养牛只为耕役的传统。当年全县出栏生猪21.55万头,年末存栏23.38万头,分别比1990年增长1.16倍和47.51%;出栏牛5608头,年末存栏67402头;出栏山羊21254只,年末存栏31707只;出栏家禽99.27万只,年末存栏102.9万只;肉类总产量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7041吨。全县牧渔业产值12124万元(1990年不变价),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2.68%。(www.xing528.com)

21世纪前10年,县畜牧水产部门狠抓畜禽品种改良和动物防疫工作,引导农户调整优化养殖业内部结构,积极推进养殖业产业化规模经营。2002年重新开展已中断20年的牛品种改良工作,利用尼里、摩拉良种公牛冻精配种本地母牛,杂交牛初生重、生长速度、同龄体重均增加1倍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受到群众欢迎。2004年1月23日,丁当镇电灌站发生全国首例对外公布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情解除后,广西凤翔家禽有限公司入驻丁当镇开启“公司+基地+农户”的规模养殖模式,建立现代化的种鸡场,以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家禽养殖,创建了“叮当鸡”品牌。2005年,育肥牛项目在南圩汇生牛场、浪湾华侨农场牛场的参与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当年这两个牛场养殖年存栏数各达500头,同时发展牛产品深加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广西桂牧叮公司进入隆安发展种猪、肉猪、肉鸡生产。2007年,南宁泉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南宁百洋集团进驻隆安建立罗非鱼养殖基地,年产加工出口用原料鱼达350吨。隆安县逐步形成了生猪、肉牛、家禽、罗非鱼等产业群体,畜牧水产业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隆安凤鸣农牧有限公司绿水江肉鸡养殖场创建国家肉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通过农业部督查组验收,成为广西首批通过验收的肉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012年,全县出栏生猪42.92万头,年末存栏31.51万头;出栏牛1.89万头,年末存栏7.14万头;出栏山羊4.74万只,年末存栏6.79万只;出栏家禽507.45万只,年末存栏335.64万只;肉类总产量4.29万吨,水产品产量1.29万吨。全县牧渔业产值11.44亿元(当年价),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98%。

2004年4月广西凤翔家禽有限公司落户隆安县,开启“公司+基地+农户”规模养殖模式,创建“叮当鸡”品牌(何宏生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