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隆安县工农业发展史-隆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隆安县工农业发展史-隆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年10月,县委制定出台《关于平原、丘陵地区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的意见》。1972年1月8日,县委决定从县、公社抽调大批干部组成“三分之一”工作队,到各公社、大队指导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农村各项工作。1973年2月8日至14日,县委、县革委会召开学大庆会议,县直相关局办及各厂、矿、公社负责人及厂矿工人代表131人参加,会议传达学习自治区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号召鼓足干劲扎实地把工业学大庆运动推向新高潮。

隆安县工农业发展史-隆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一)农业学大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隆安县农业学大寨始于1964年,开始时声势不很大,只是在一些山区发动群众搞砌墙保土、兴建水柜等,逐步提高石山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和解决人畜饮水不足的问题。农业学大寨真正成为全县性运动,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才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1967年,在县“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的领导下,县革委会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全面部署全县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当时,石山地区仍以兴建水柜和砌墙保土为主,土山地区以造田造地、兴建水利为主。为了学好大寨,全县多次组团到大寨参观学习。1968年12月17日至23日,县革委会在布泉公社兴隆大队召开农业学大寨誓师大会,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和县直机关、厂、矿、场、站等干部共1800多人参加。1970年11月11日至15日,中共隆安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会议要求各地秋收后,大搞套犁、复犁深耕,并大搬肥泥沃土下田,大搞“海绵田”。1970年至1973年,全县深耕改土面积共5713公顷。

20世纪70年代,隆安县群众修筑布良水库坝首(梁愈珔 摄)

20世纪70年代,隆安县群众修筑下琴水库坝首(梁愈珔 摄)

1971年7月5日,县委组织3个调查组对10个公社98个大队的山山水水进行调查,写出《关于平原、丘陵地区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的意见》和《关于山区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的意见》两个调查报告,对农业学大寨运动从指导思想、目标措施分别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年10月,县委制定出台《关于平原、丘陵地区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的意见》。1972年1月8日,县委决定从县、公社抽调大批干部组成“三分之一”工作队,到各公社、大队指导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农村各项工作。1975年9月12日至27日,县委书记到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10月29日至11月5日,县委召开学大寨四级干部会议,作出了“全党动员,大办农业,奋战一年,建成大寨县”的决定。

1975年初,从全县总劳动力中抽调15%共1.5万名青年兵,分成班、排、连、营、团建制,统称农田水利建设兵团,由县委统一领导。1975年投工432.56万个,完成土方3522.4万方,石方42.2万方,建成水利工程51处,打通隧洞6座3120米,延伸渠道12条28千米,增加灌溉面积1433公顷,排涝面积6650公顷,砌墙保土77公顷,平整土地117公顷,造田造地70公顷。全县1975年总投工量占整个“四五”计划时期投工量的46.5%,扩大灌溉面积占43.4%,排涝面积占45.1%。农业学大寨给隆安县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变化。(www.xing528.com)

(二)工业学大庆,兴建工业企业

1963年,大庆油田传来喜讯,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使国家结束了依靠“洋油”的历史,为此,毛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 的号召。1965年,县委工交部开始组织各厂认真组织工人学习“铁人” 王进喜的事迹。“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工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处于半瘫痪状态。1967年3月,县委成立“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安排指挥部一名领导分管工交工作,工业企业的生产逐步得以恢复。1966年至1976年,国家投资1411.10万元,先后兴建氮肥厂、糖厂、水厂、水泥厂、玻璃厂、砖瓦厂、酒厂等企业,使县国营工业企业增到32家。1969年,隆安糖厂、隆安氮肥厂两个骨干企业建成投产,全县工业产值比1963年增长1.6倍。1973年2月8日至14日,县委、县革委会召开学大庆会议,县直相关局办及各厂、矿、公社负责人及厂矿工人代表131人参加,会议传达学习自治区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号召鼓足干劲扎实地把工业学大庆运动推向新高潮。1975年2月17日,县委、县革委会召开全县工业学大庆先进代表大会,号召全县广大职工学习大庆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格的纪律的“三老四严”作风,把企业办成大庆式企业。1977年,国营工业企业产值比1965年增6.4倍,其中轻工业重工业产值比重分别减、增10.34个百分点。公社一级办的淀粉厂、陶缸厂、农机修造厂等“五小工业”以及二轻工业、部门工业有26家,总产值233万元。

1969年1月建成投产的隆安糖厂,设计日榨甘蔗350吨(梁愈珔 摄)

20世纪70年代兴建的隆安县砖瓦厂(梁愈珔 摄)

在学习大庆中,全县国营工业企业逐步建立以落实责任制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技术指标,落实经济责任制,开始对股长、车间主任、班长等生产骨干人员分别给予不等的职务津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下,隆安的工业发展缓慢,最突出的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批判“条条专政”,把原来自上而下由各行各业条条管理的企业,改为由当地革委会“块块领导”,致使企业的积累被分光、吃光。二是批判“专家治厂”,把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企业管理说成“专家治厂”加以批判,把多年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当作“管、卡、压”加以废除,造成企业无章可循,管理混乱,生产不计成本,不搞经济核算,产品质量不合格,经济效益下降,亏损负债严重,最后导致工厂倒闭。三是批判所谓“利润挂帅”“物质刺激”,取消计件工资和一些合理的奖励。由于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致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加上交通、原材料紧缺等原因,全县工业生产停滞不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