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隆安县红七军奋战三昼夜:革命老区发展史

隆安县红七军奋战三昼夜:革命老区发展史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消息因与纵队侦察员的情报不符而未被重视,红七军仍未作戒备。而守城的红七军仍未察觉,情况十分危急。双方激战一昼夜,敌军黄如勃连伤亡惨重。红七军寻找战机英勇杀敌,扩大战果。为了保存实力,避免无谓的消耗,红七军前委作出战略撤退的决定。2月7日上午10时许,红七军军长张云逸下令参战部队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出战场。

隆安县红七军奋战三昼夜:革命老区发展史

红七军和苏维埃政权隆安的发展壮大,使国民党桂系当局在广西的反动统治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收到红七军、红八军将联合攻取南宁的讯息后,李宗仁于1930年1月底在南宁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会议决定:偷袭隆安城,消灭红七军。经过一番策划后,任命桂系师长李画新担任总指挥,率国民党护党救国军第八路第七军第二师的杨俊昌团、覃兴团和广西警备蒙志仁团及护党救国军总部岑建英特务营从贵县经宾阳、武鸣绕道向隆安进发。桂系当局妄图夺取隆安县城后,直取百色红七军军部,剿灭东兰、凤山革命根据地,同时,截断左右江红军的联系。

当时,红七军在隆安守城部队只有第一纵队第一营的一连、二连及纵队直属重机枪队(排)40余人,全部守城兵力约500人,有战斗力的不过300人。另有第三连驻扎在杨圩策应。1930年2月2日,敌军覃兴团从南宁经坛洛抵达隆安县那桐圩,而驻隆安县的红军还在积极为攻打南宁做各种准备。2月3日,红七军第一纵队侦察员报告南宁城内无敌军。2月4日中午,县城拱阁街长和堂老板梁海深又向纵队报告:离县城30千米的丁当乡有大批国民党军队在活动。此消息因与纵队侦察员的情报不符而未被重视,红七军仍未作戒备。此时,已进入那桐的敌军往上邓、龙床,偷偷绕到儒浩背后,兵分两路,一路过三桥、头桥,向县城进逼;另一路朝独山、休鸡、那洋、巴店,向县城包抄,企图一举消灭驻守在隆安县城的红七军。而守城的红七军仍未察觉,情况十分危急。

2月4日下午3时许,敌军先头部队约两个连首先从县城东头桥方向向县城东门逼近,其余部队抢占县城东南面[24]的高地,形成了包围隆安县城的态势。在敌军进犯县城到墓轰(旧地名,壮语,下同)时,附近的红军岗哨战士发现了敌军,即鸣枪报信。战斗在城东的头桥一带打响。驻县城新街观音庙的红军闻讯后,立即占领清官亭和墓轰一带的土坡阵地。与此同时,驻城南的指战员也快步占领了南门外侧的土坡。进犯的敌军一面以强火力开路,一面抢占桥头有利地形,敌我双方隔沟对射,展开激战。在红军战士的顽强阻击下,敌军未能向前一步,对红军阵地发起多次猛烈冲击,均被红军一一击退。双方缴战2个多小时,敌军伤亡惨重,只好收兵撤退。红军乘胜追击,将敌军赶过了三桥(旧地名),直到连安村附近,并占领了城西南的老寿山、牛眠岭一带高地,同时抓紧做好调整和兵力布置的工作,及时补充弹药,以防敌军再次攻击。

战斗的持续使隆安县城外从东到西(连安到下颜)一带高地老寿山、牛眠岭、雷亮岭、猴子翻筋斗岭等成了两军争夺的目标。2月5日早晨,敌军总指挥李画新在县城东郊2.5千米处的一个山坡上,召开下属各团长会议,国民党隆安县政府县长王晓东派其亲信参加,再次部署攻城计划,决定兵分左、中、右三路,向红军守城部队发起进攻。以杨俊昌团为中路,负责攻打县城东门,左路由蒙志仁团和岑建英特务营为主力,先攻下城南高地,然后转上西门,截断城内红军退路。右路由王晓东带领县警备队和县民团驻守县城东岸(今震东村一带)。覃兴团为攻城预备队。敌军依仗着兵力多,武器装备优良,采取多路多方的连续进攻和步步为营的战术,层层围堵,企图通过消耗红七军的人员和弹药,达到攻取隆安县城和消灭红七军的目的。在敌军强大的攻势下,坚守在老寿山、牛眠岭一带的红军最终因伤亡减员过多,没有弹药补给,于2月5日上午9时许被攻破阵地。敌军占领了整个山头,抢占了有利地形。在前沿阵地丢失的情况下,红军不得不撤退到北坡组织防守。敌蒙志仁团攻下红军前哨阵地后,随即往西门,与杨俊昌团联合把整个县城包围起来。敌岑建英营4个连绕小路直达城西北白鹤岩附近。10时许,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率领红七军第一纵队第二、第三营,军政训练所和思林、果德两县的农民赤卫队以及其卫队共700人前来增援。李明瑞总指挥命令一纵队第三营直插县城东门外,抵御中路来犯之敌。其余增援部队在城西一带高地与敌岑建英营展开激战,配合城南的老寿山、牛眠岭的红军猛攻左路敌军。双方在公蜘蛛岭、母蜘蛛岭一带的土坡胶着鏖战。敌岑建英营4个连伤亡惨重,敌团长蒙志仁被击伤。红七军一纵队第三营在城东门外与敌杨俊昌团激战,天黑时撤入城内防守。夜晚,敌杨俊昌团的黄如勃连冲进新街,以观音庙、陆合栈的楼房为垒,向守城红军进攻,多次架梯翻越城墙,均被红军顽强击退。双方激战一昼夜,敌军黄如勃连伤亡惨重。

白鹤岩。1930年2月5—7日,张云逸、李明瑞在此设立隆安战斗临时指挥部(隆安县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2月6日上午,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及第三纵队司令韦拔群率领4个营从恩隆县平马镇赶到隆安,即令第三纵队2个营从城西北的火楼岭到城西虎头岭东北面山脚,正面实行佯攻。二纵队则从火楼岭南侧击敌左翼。敌蒙志仁团和岑建英营数度被冲散。红七军寻找战机英勇杀敌,扩大战果。正当红七军部队看到战斗胜利的曙光时,红七军军火补给船在距县城5千米的金鸡滩被国民党隆安县县长王晓东率领的民团击毁沉没,红七军弹尽粮绝,顿使红七军在这场隆安战斗中陷入被动。

城西一带的猴子翻筋斗岭、雷亮岭、火楼岭等高地战斗最激烈,红七军从百色、恩隆、果德来增援的部队要占领这一带高地,以掩护城内红军部队撤退。而敌军则企图夺取城西高地以截断红军守城部队的退路。只要占领猴子翻筋斗岭,就能居高临下,控制整个隆安县城。2月7日凌晨,双方对城西高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红军用手榴弹击退了敌军的多次进攻,敌军伤亡惨重,纷纷溃退。敌军覃兴团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绕道从南坡先登上猴子翻筋斗岭,抢占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对红军猛烈攻击。红军正面受压,难以抬头,为扭转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红军多次寻找战机,组织多轮强攻和抢攻,但因地势不利,均被敌军制高点火力拦截。(www.xing528.com)

在战场地势和条件对红军不利的情况下,再坚持和硬拼只会带来更多的人员伤亡。为了保存实力,避免无谓的消耗,红七军前委作出战略撤退的决定。2月7日上午10时许,红七军军长张云逸下令参战部队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出战场。驻守在杨圩的一个连也向下颜方向撤退,与大部队会合开往百色。

1982年,原红七军副班长黄明政(前排左三)回到隆安,瞻仰当年隆安战斗战场遗址,并在临时指挥部白鹤岩与隆安各界人士合影(隆安县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城外的红军部队撤退时,在城内驻守的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沈静斋与城外的部队失去联系,仍率20多名战士与敌展开巷战。上午11时,因弹药不足,沈静斋率部从城北门突围。当突围至花宋屯附近高地时,被敌截断退路,突围部队被冲散。沈静斋跳入右江,游过对岸,不幸被民团俘获,后在那派[25]就义。其余战士大部分牺牲在花宋屯附近。

在隆安战斗中,隆安农民赤卫队发挥积极作用,不仅积极组织群众组成战场救护队、运输队,给红七军部队运送弹药和伤员,部分赤卫队员参加战斗,陆威、周启壮在争夺蜘蛛岭阵地的战斗中牺牲。林拔翼、黄廷伦、潘连发在白鹤岩阵地上战斗牺牲。陈天晖同沈静斋一起就义。部分赤卫队员随红七军撤往百色,汇入了红七军队伍。

隆安战斗,是红七军成立后打的第一次大仗,红七军以不足两个团的兵力,坚持三天三夜抗击敌军3个团及1个特务营的疯狂进攻,共歼敌500多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