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文脉的延续
“文脉”一词并不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语汇,属于“舶来品”,英文原意为Context,最早源于语言学范畴,是指文章的脉络,即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建筑学范畴,文脉主要是指建筑及其文化在时间上的动态关联。建筑文化的不断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民族传统以及人文风貌中进行的,是延续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人们不可能脱离原有的人文环境去凭空建造,也不能机械地重复传统的建筑模式,建筑本身就是在顺应历史的同时创造历史,并沿着一条不断延续并更新的文脉进行发展。
建筑文脉在时间上的延续是建筑文化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辩证统一。历时性是指建筑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体现了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共时性是指同一时代具有不同的建筑文化,古今中外的建筑文化作为共生的事物存在,相互兼容和协调。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文脉的延续具有双重的意义,纵向历史轴线的演替和横向时代轴线的并存,既是说建筑始终受到过去历史的影响,又必须高度地表达现在的时代。我们在本土建筑材料表达中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一是如何继承并超越传统的建筑文脉,二是如何与当代的建筑文明进行对话。
传统文脉的延续并不拘泥于传统形制,生搬硬造,更在于对建筑艺术和美学的传承。建筑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对建筑文化以及大众审美模式的影响,一味地模仿只会破坏城市以及建筑的发展。就像中国城市发展中曾经出现数次对传统元素生搬硬造的“大屋顶行动”,造就了众多所谓“维护传统风貌”的建筑。而相对应的,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的大唐芙蓉园依托西安城市的文脉传承,综合利用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在建筑的环境、尺度等方面体现传统建筑艺术和美学,兼具宫廷建筑的传统礼制文化和古典园林的诗情画意,使游人感受到盛唐时期的长安风流(图6-29)。
建筑文脉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永远不会在一个历史的原点上停滞不前。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每个时代的美都是独特地为这个时代而存在,新的时代必然会产生新的美学意识。对建筑文脉而言,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建筑创作需要在文化、技术以及功能等方面响应时代的发展,使建筑获得属于当前时代的艺术和美学。从当代的巴黎城市建设我们可以看到,埃菲尔铁塔、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等代表工业时代文化精神的“新建筑”为秩序和谐的巴黎城区注入一股新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以玻璃材质独特的透明性消解了自身形体的存在感,同时映衬出了卢浮宫灰褐色的石材肌理,使古老的皇宫在现代文明中达到完美(图6-30)。
图6-29 大唐芙蓉园的传统美学
图6-30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古老与现代的对话
(二)场所精神的契合
建筑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聚落到城市,逐渐形成人类集体价值取向和文化需求的聚集体。城市是本土建筑创作的主要场所,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寄托人类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形成本土建筑发展的物质背景和文化背景。
本土建筑的创作并不是在城市中强势插入一座新的建筑物,而是以契合场所精神的态度融入现有的环境中。根据前文提到过的场所精神的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特点,本土建筑的创作可以从空间形态和历史记忆两个方面进行材料表达以便对场所精神加以诠释。
从根源上来讲,“场所”概念是空间情感性的延伸,空间形态揭示了场所精神的存在逻辑。场所并不是单纯的均质化空间形态,而是行为性和情感性的建筑空间。由此可见,场所空间形态的重构对木土建筑的场所精神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在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中,吴良镛先生在维持原有街区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改造,使新的建筑与原有的建筑共同维持胡同—院落的空间形态,以维持居民对新的胡同场所的认同。作为建筑空间的物质载体,材料的表达是重构空间形态的根本所在(图6-31)。
图6-31 北京菊儿胡同
场所精神不仅来自空间形态的文化内涵,而且与人的社会心理有很大程度的关联。建筑凝聚着人们对场所的历史记忆,但显然这种记忆对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就像人们往往会因为时过境迁而忘记很多具体的事情,但当离家多年的游子踏上故乡的土地,看到曾经生活的街道和老屋,就会唤醒一些记忆中的片段,再现多年前的场所体验。因此,与人们历史记忆契合的建筑在观者看来就像从环境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自始至终都融于环境之中,使人们对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利用建筑材料对场所的历史记忆进行表达时,不仅可以使用当地的传统材料以增强人们对记忆的印象,也可以使用现代材料,融入原有的场所空间中,形成对比和映衬,更能体现建筑的历史韵味。上海新天地是在原石库门基础上进行改造的商业性历史街区,在项目改造过程中,设计师在保护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在局部使用现代材料,传统清水砖墙与现代玻璃幕墙相结合,尊重历史的同时又为街区注入了现代元素,建筑形象新颖又亲切(图6-32)。
图6-32 上海新天地
三、“因地制宜”的表达策略
(一)利用地方材料
作为我国古代建造活动的选材原则之一,“就地取材”体现了建筑师对地方材料充分的了解和重视,在今天的建造活动中依然需要遵循。生产力的进步逐渐打破建筑材料的地域性限制,新的技术和材料极大地扩展了建筑师的创作途径和表现手法,而地方材料因为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因子,受到众多建筑师的青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对地方材料的使用已经从过去单纯的客观需要演变为客观与人文情感的双重需求。地方材料的使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当地建材,另一个则是地方上的废弃材料。
地方建材包括传统的土木砖石,也包括混凝土等现代材料。受不同的地域环境的影响,每个地区盛产的建筑材料都有所差异,地方技术也各有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人居地域特色。即使是在交通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也大多长期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地域内。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使人们对区域内建筑材料的认知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人们的生活与这些材料的质感、肌理与色彩甚至气息都息息相关。地方材料与人的活动共同组成了人们对地域的记忆和情感,是人们对场所产生归属感的主要物质载体。除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属性,生产、运输以及施工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区域便捷性使地方材料具备极高的经济效益。在本土建筑创作中,采用地方材料不仅可以增强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更能够降低建造工程的经济成本,以实现地方资源和劳力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造成了城市建筑大范围的拆迁和改建,产生了大量的地方废弃材料,主要包括废旧砖瓦、建筑渣土、废弃混凝土以及一些钢材、玻璃等。根据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拆迁建筑面积达2亿平方米,产生的地方废弃材料多达4亿吨,其中以碎砖瓦和混凝土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界对废弃材料的二次使用越来越重视。
地方废弃材料的二次利用,一方面实现了建筑材料的循环再生,降低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实现了使用者精神和记忆的再生,对建筑本身的本土性表达奠定了物质基调。近年来,在本土建筑的实践创作中,地方废弃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比较典型的是刘家琨的“再生砖”(图6-33)和王澍的“瓦爿墙”(图6-34)。“再生砖”以废弃材料作为砌块的骨料,参考土坯的做法以秸秆等可再生材料作为纤维骨架,再加上一定配比的水泥混合制成,加工技术简单,多作为当地民居的墙体填充材料。“瓦爿墙”曾经盛行于浙江地区民间,以废弃的砖瓦等材料作为墙体主材,采用泥土石灰等为黏合材料经层层叠砌而成。王澍创新性地将瓦爿墙与混凝土相结合,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等项目中大量运用,使建筑呈现出一种与生俱来的传统意韵。
图6-33 再生砖
图6-34 瓦爿墙
(二)适应地域气候
从人类出现伊始,就已经开始了对环境的适应。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就是指地域气候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原始社会,先民们“挖地成穴,构木筑巢”的时候,建筑就已经成为人类适应自然气候、抵御外界风雨的场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往往淡化了建筑适应自然气候的本质,更多地依赖于机械来创造出人工的气候环境,形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隔绝,并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能源,破坏了地域生态平衡。所以在今天的建筑创作中,需要强调对地域气候的利用而非索取,并以相应形式回应不同的气候影响因素,从而获得建筑存在于特定地域的充分理由,使建筑的本土性得到表达。材料作为建筑物质存在的基础,在适应地域气候的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很多关于建筑气候适应性的研究都认为,传统建筑在适应地域气候方面有着最佳的营造策略,甚至有的学者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来诠释传统建筑的营造技术。传统建筑的材料选择表达往往被认为是为了适应地域气候的特定安排。尽管这些观点略显偏颇,但相对于现代建筑来说,传统建筑依据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并采用适应气候环境的手法进行营造,更能实现建筑的本土化表现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样看来,在一些落后的地区使用当地传统的建筑材料和营造手法既能满足建筑低造价、低能耗的需求,同时又能满足建筑自身“保温隔热”的气候需求。就如同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建筑,利用天然的夯土材料优势,保证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稳定舒适的程度,夏冬两季都无须任何降温或者采暖的手段。而在北方的平原地区并无大量的优质夯土资源,则是以“里生外熟”的混合墙体砌筑方式,以土坯作为内墙材料以提升建筑“保温隔热”的气候适应力。
借鉴传统建筑适应地域气候的营造方式,当代建筑多以被动式的理念进行设计,通过建筑材料、构造以及空间模式三个方面来创造适宜的室内人居气候环境。从材料表达的角度来说,主要是依靠建筑的屋顶、外墙等围护结构,充分利用外部气候环境的特点形成相对应的“保温隔热、通风遮阳”的结构体系,以减少人们对现代机械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比较典型的手法包括钢筋混凝土或者钢架结构的双层屋顶,利用植物进行缓冲的绿植屋顶以及玻璃与百叶相结合的多层外墙围护体系。在青浦新城建设展示中心的设计中,建筑师刘家琨采用密集排列的竖向青石百叶来应对建筑南向立面的遮阳需求(图6-35a)。青石百叶在遮挡阳光直射的同时还能够以其粗糙的材质表面对光线进行漫反射,形成柔和的室内光感效果。青石百叶的边缘经过手工的打磨,以石材生动的天然质感来缓冲建筑本身线性造型带来的规则感(图6-35b)。
图6-35 青浦新城展示中心
(三)回应地域景观
建筑的创作并不是在一片白纸上随意勾勒,而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通过材料、空间以及形式的表现自然地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生成特定的建筑形象。这样看来,以地域景观为主要代表的环境背景是本土建筑创作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地域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是建筑创作的重要环境背景,与建筑共同构成了相对应的关系。其中,人工景观主要包括村落以及城镇,是人类活动和影响的产物。从建筑的视角来看,人工景观由建筑空间与公共空间共同组成,是建筑文化的高度集合与延续。人工景观包含了人类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形式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迁的建筑创作背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更具有时间方面的意义。
自然景观主要是山石、植物、水体等景观要素的结合,由此呈现出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不同的地形地貌。从古至今,人类的建筑活动必然根植于土地,地形地貌是建筑形态产生的场地基础。就像中国传统园林营造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建筑与地形地貌相互适应,最终融为一体。
建筑回应地形地貌的材料表达一般是从建筑形式入手,通过相应的材料构建出契合地貌特征的建筑形态。就像中国传统建筑在平原地区一般都是以抬梁式作为结构形式,而在山野之中,抬梁式并不能形成满足地形变化的灵巧空间,所以传统山地建筑一般使用穿斗式作为建筑结构,到了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建筑多使用拱形的结构来适应地形地貌。在流水别墅中,莱特以杏黄色的钢筋混凝土栏板创造出建筑深远奇险的出挑,长方形的体块上下前后错落层叠,形成突出鲜明的建筑形象,以及如山体一般起伏嶙峋的层次感,使建筑整体与周围山石流水的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图6-36)。
图6-36 流水别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并不是单纯的空间实体,往往还涉及先民们对自然秩序的体验与解读,尤其是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都以人的思想进行神化,这种传统的自然信仰使人类赋予自然景观特殊的文化意蕴,同时成为人类文化与自然相联系的纽带,形成“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念。这种传统的自然观念为本土建筑对地域景观的回应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材料表达策略。本土建筑创作对传统自然观念的回应一般是以适宜材料的质感、肌理以及色彩来营造出相应的空间感受,体现与自然相融合的意境氛围。例如,崔恺在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中的作品—竹下斋就是以透明的玻璃材质和盘根错节的竹根创造出与竹林环境相融合的建筑空间,身处其间使参观者体会到心与自然的和谐(图6-37)。
图6-37 竹下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