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地理上的相对封闭性,在所有现存的古老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最为特殊的。英国建筑理论家安德鲁·博伊德在《插图本世界建筑史》一书中这样描述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成长于中国自身的新石器文化上,不受外来干扰而独立地发展,很早就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地步。从公元前15世纪的青铜时代直至最近的一个世纪,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连续不断、完整和统一。建筑的发展是文化史的一种,更是集大成者,这种四千余年的相继相承在中国传统建筑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以传统木构架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很早就发展出自己的个性,自原始社会出现,伴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和演变,最终确立了“土木为隶,五材并举”的材料策略并一直相继相承地绵延到近代西方文明的强势融入,直到现代还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定的传统。
(一)传统建筑演变中的材料表达
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礼记》),可以看出先民们为了躲避严寒酷暑与狂风骤雨等自然灾害,利用土木等自然材料,创造出了穴居与巢居两种最原始的建筑形式,以此为基础开始了我国传统建筑构造的发展演变。其中,直接构筑在树木上的巢居经过演变成为在柱底架上建筑以脱离地面的干栏式构造,而穴居则经历地下、半地下再到地上的发展过程,成为中国传统土木构造的主要渊源。中国传统建筑在发展中一脉相承,变化缓慢,很难对其进行分期断代,以下以朝代更迭为依据,探讨每个时期建筑演变中不同的材料表达方式。
自商周起,木构榫卯、夯土加工等土木建筑技术就已经大量传播,广泛运用在宫廷建筑和高台建筑之中,而生产力的发展也带来了陶材、青铜等新的人工材料,与土、木相结合,发展出新的材料表达方式。其中,陶代替原本的茅草成为新的屋顶覆层,青铜则主要以连接构件的形式出现在木构件的端部,不仅具备结构上的功能,同时对建筑进行一定的装饰。值得一提的是,周朝已经建立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以明确贵贱尊卑之别,维护宗法制度。《周礼·冬官考工记》中关于建筑方面的记载涉及建筑的规模形制以及材料的选择、色彩的使用等多个方面,而西周《尚书》所记载“所谓正色,即青、赤、黄、白、黑;所谓间色,即绿、红、碧、紫、骝黄”确立了正色为尊,间色为卑的色彩等级制度,为以后明确的色彩等级划分打下了基础。至此,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开始与礼制相结合并有了不同的等级划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建筑的发展与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高台建筑发展到了巅峰,各国诸侯争相筑台,已经成为当时君王展示实力的途径。以夯土高台为基础,上筑高大的宫室建筑,以土、木、陶、铜等不同材料的属性表达为基础,创造出丰富的建筑形式和群体空间。这一期间对建筑色彩的礼制规范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礼记》记载“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黄”,如此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等级的建筑色彩差异。
秦汉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时代。全国一统带来的文化交融使传统建筑体系得到了完善和定型,“穿斗式”和“抬梁式”结构形式已经成熟并成为主要的结构样式,歇山、悬山、硬山、庑殿等多种屋顶样式的出现尽管依然在礼制的约束下,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建筑的表现形式。这一时期的屋顶形式与后世所常见的曲线造型不同,屋架为直,屋面为平,整体风格硬朗雄状。同时,制砖技术和石材的加工技术都已趋向成熟并运用到了建筑的实践中,现代遗留的汉代石阙和砖石建造的拱顶墓穴无不表明当时的砖石已经被大规模生产并应用。至此,中国传统建筑在土、木、砖、石、瓦五材以及“穿斗式”“抬梁式”两大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
之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兴。佛教建筑如寺院、塔刹等大肆建造,《南朝寺考》中记载:“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乃有七百余寺。”佛教建筑的发展带来的外来建筑文化对木结构与砖结构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尤其是用砖砌筑的佛塔为中国砖建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后来在建筑中大量出现的琉璃瓦也是出现在这一时期,最早多被用作建筑上的装饰。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阶段,这种强盛同样体现在建筑上。对传统建筑体系来说,陏唐时期木构造技术成熟,为宋代“以材为祖”的模数化制度奠定基础;同时,斗拱技术得到了大的发展;“举折”的做法打破了秦汉以来屋顶硬朗的直线条,形成坡度平缓,反宇为阳的屋面曲线。在隋唐时期,斗拱的尺度和结构作用都达到了历史巅峰。梁思成先生评价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从其测量数据中可以看到,斗拱断面尺寸为210×300厘米,屋檐深出达3.96米,这样的规模无论在隋唐之前还是之后的朝代都很难找到相媲美者。佛光寺大殿的结构、构造以及装饰在斗拱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反映了传统木建筑构造在功能、美学以及力学上的一致。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在宋朝完成了一个中期总结。这种说法的主要原因在于《营造法式》的颁布,其中材分模数制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准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营造法式》以材料类别为依据划分为十二卷,包含对土、木、石、砖、瓦、竹等多个材料的处理规范,可见这一时期的传统建筑已经开始对多种材料综合运用,从客观上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单体构造上的结构理性和对材料的建构性表达。相对于隋唐时期气魄宏伟、严整开朗的建筑风格而言,宋朝建筑则体现出精致柔美的格调,在材料的处理及工艺上,主要体现为斗拱减小、柱身加高、屋顶坡度加大、檐角起翘加高、注重建筑装饰、追求色彩华丽等多个方面。
宋朝之后的建筑发展主要是结构上从简去华,装饰上趋于繁缛。主体木构架一步步地简化,并强化整体性和稳定性。斗拱则是逐渐从结构性构件蜕变成为装饰部件,在清明时期的建筑中,斗拱的模数功能和等级象征意义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在建筑色彩方面的等级更加严苛,如青、赤、黄三色被规定为皇家色彩,禁止民间使用,民居只能使用灰色砖瓦,木构件也必须保持原本色彩,不得使用彩色油漆。从故宫建筑群来看,这一时期琉璃瓦已经在建筑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提高了建筑的美观性,玻璃也逐渐取代糊纱糊纸出现在皇宫建筑中,提高了建筑的采光性能。有别于宋朝的《营造法式》,清朝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以斗口为标准单位,制度严密,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的规格化与程式化,强化了统治阶级的地位,却限制了传统建筑的发展与创新,这一时期中国传统建筑已经逐渐走向僵滞。至此,中国传统木建筑的发展已经接近尾声,取而代之的是工业化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
(二)“五材并举”的材料选择策略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造为主,但绝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国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对木材有所偏重。事实上,“五材并举”才是中国传统建筑对材料的选择策略。所谓“五材”,古人认为是金木水火土,泛指一切材料,宋代李诫在《进新修<营造法式>序》中提到“五材并用,百堵皆兴”,就明确认为在建筑营造中,无论什么样的材料都应该基于需要而被使用,不能有偏颇。以木材作为主要构造材料只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匠人们认为这种材料符合建筑构造的需要。在多数传统建筑中都会运用到多种材料,以砖铺地,以石为基,以土填充,以木为构,以瓦范顶,以金属材料进行装饰以及对木材构造的保护,使每种材料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自然属性和结构属性。古人在建筑营造过程中对材料性能的认识和运用对今天的本土建筑材料表达仍有借鉴意义。在今天的建筑研究中,大多数人认为“五材”是指中国传统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五种材料:土、木、砖、瓦、石。(www.xing528.com)
(三)结构理性与人文感性的交织
材料表达不仅仅是单纯的对建筑材料的营造,而是人的审美意识与历史背景在建筑构造的基础上和谐统一的过程。对中国传统建筑来说,材料表达的理念特征可以总结为结构理性和人文感性的交融。这种相互的交融主要源于古时标准化的营造以及传统文化带来的人文氛围。
1.标准营造带来的结构理性
从宋《营造法式》中的“材分模数制”和清《工程做法条例》中的“斗口制”可以看出,中国的古人很早就已经在材料理性逻辑特征的基础上完成了建筑构造的模数化解读,并建立一套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技术标准。模数化以及标准化的建造准则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在单体表现上并不突出,早先甚至有很多西方建筑理论家因此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毫无艺术性可言。然而与西方古建筑对个体的强调不同,中国传统建筑更加注重群体布局的完整和变化。在传统建筑灵巧多变的群体布局中,建筑单体与群体意境相呼应,更能凸显标准化营造带来的结构理性的价值。
中国传统建筑单体的平面通常是以柱网或者屋顶构造的布置为基础进行表现的,建筑的平面也就等同于是结构的平面。所以,传统建筑的面积大小一般使用“间”“架”这样源自结构的名词来表达,其中,“间”是指纵向轴线之间的面积,又叫“开间”,“架”是指檩木,在模数化的建筑构造中用来表达房间进深。在规定柱网的前提下,口语以及官方文献中都是以“几间几架”来表达建筑的平面形式,这种表达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标准化的理性结构带来了建筑平面上的雷同,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在结构上就利用“增减柱距”和“减柱造”等手法来调整构造的变化,由此在结构理性的前提下满足使用需求。
在材料的表达方面,传统建筑的结构理性主要表现在古时匠人对材料本真的深刻理解和真实的结构表达。中国传统建筑强调结构因素对建筑整体或者局部构造的影响,工匠在建筑营造过程中忠实于材料的真实特性。每个材料都根据其独特的力学特征有着不同的建构方式,就像木材之于框架结构,砖石之于拱券结构,即使是在主流的木构造建筑中,土木砖瓦石也因其不同的特性有着不同的安排,相互组合、弥补。中国传统木建筑虽然在清明时期从成熟走向繁缛,斗拱也从结构象征演变为建筑装饰,但我们不可否认,全盛时期的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表达上对结构理性的体现和追求。
2.传统文化带来的人文感性
中国传统文化从来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体现在建筑上,就是以理性的结构营造出的传统建筑却戏剧性地表露出人文感性的氛围。先民们在建筑中躲避自然灾难的危害,认为建筑是人从天地中划分出的一个人为的“小天地”,而建筑所用的材料都来自土地,古人认为是“大地的恩赐”,所以最初的建筑文化是由崇天拜地的文化思想发展而来的,具有法天象地的意味。从很多宫殿建筑的比例来看,都明显地带有对“天圆地方”的传统思想的呼应。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对天地的崇拜逐渐演变成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取之自然的众多材料按照其自身独特的属性特征以人为中心进行组合,建立建筑与自然的联系。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建筑一致是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构建的。
具体在材料的表达上来说,传统工匠们对材料的运用往往会遵循一定的形式美原则,包括统一、比例、节奏、韵律、协调等内容。中国传统建筑群体在色彩上一般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单纯的统一可能会使建筑群体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而通过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就会形成对比变化,突出各种材料不同的质感。例如,室内木材的温暖柔软与室外砖石的坚硬冰冷之间的对比,砖块和石材不同大小形状的对比等都让整个建筑群产生一种生机感。多种材料遵循各种不同的形式美原则相互组合、搭配,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人文感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