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养护阶段会发生体积收缩现象。混凝土收缩分干缩和自收缩两种。干缩是混凝土中随着多余水分蒸发,温度降低而产生体积减小的收缩。其收缩量占整个收缩量的很大部分;自收缩是水泥水化作用引起的体积减小,收缩量只有前者的1/5~1/10,一般可包括在温度收缩内一起考虑。
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为表面性的,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其走向没有规律性。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经一段时间的露天养护后,在表面或侧面出现,并随温度和温度变化逐渐发展。
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表面水分散失过快,造成混凝土内外的不均匀收缩,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由于混凝土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除此之外,构件在露天堆放,混凝土内外材质不均匀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细砂配制混凝土,都容易出现干缩裂缝。
2.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裂缝的宽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季较宽,夏季较窄。裂缝的走向无规律性,这类裂缝的宽度一般在0.5mm以下。
温度裂缝由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度相差较大而引起。深进和贯穿的温度裂缝多因结构降温过快,内外温差过大,受到外界的约束而出现。另外,采用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混凝土降温控制不严,降温过快,使混凝土表面剧烈降温,而受到肋部或胎模的约束,导致构件表面或肋部出现裂缝。
3.不均匀沉降裂缝(www.xing528.com)
不均匀沉降裂缝多属贯穿性的,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与地面呈45°~90°方向发展,裂缝的宽度与荷载的大小有较大的关系,而且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比例。
产生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原因,是结构和构件下面的地基未经夯实和未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或地基受到破坏,使混凝土浇筑后,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另外,模板、支撑没有固定牢固,以及过早地拆模,或拆模时混凝土受到较大的外力撞击等,也常会引起不均匀沉陷裂缝。
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
(1)微细裂缝(缝宽小于0.5mm):先用注射器将环氧树脂溶液粘结剂或甲凝溶液粘结剂注入裂缝内。注射时宜在干燥、有阳光的气候下进行。裂缝部位应干燥,可用喷灯或电风筒吹干,在缝内湿气逸出后进行。注射时,要从裂缝的下端开始,针头应插入缝内,缓慢注入,使缝内空气向上逸出,粘结剂在缝内向上填充。
(2)浅裂缝(深度小于10mm):顺裂缝走向用小凿刀将裂缝外部扩凿成V形,宽约5~6mm,深度等于原裂缝;再用毛刷将V形槽内颗粒及粉尘清除,用喷灯或电风筒吹干;然后用漆工刮刀或抹灰工小抹刀将环氧树脂胶泥压填在V形槽上,反复搓动,务使紧密粘结;缝面按需要做成与构件面齐平,或稍为突出成弧形。
(3)深裂缝:做法是将微细裂缝和浅裂缝两种措施合并使用,如图3-22所示。先将裂缝面凿成V形或梯形槽,深约5~10mm;按上述办法进行清理、吹干;选用微细裂缝的修补办法向深缝内注入环氧或甲凝粘结剂,填补深裂缝;上部开凿的槽坑按浅裂缝的修补方法压填环氧胶泥粘结剂;如需防水,可在裂缝面上做一层或三层做法的环氧树脂布防水层。
图3-22 深裂缝的修补(单位: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