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建设采用国家、水利部和北京市的相关标准,利用成熟的技术,注重系统的兼容性、扩展性、可维护性,使系统具有优良的性能,体现出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实际应用上的前瞻性。
1)充分利用水利行业和信息行业的各种标准和规范,数据库、报表等内容和格式与现行行业标准规范保持一致,使开发成果标准化和风格一致。
2)与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无缝连接与集成。
3)采用完整、先进、成熟的软件技术和产品,充分利用中间件技术、多层结构技术、Web技术,使得各个系统之间、各模块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使整个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和兼容性。
(2)实时数据的采集以及预警。
(3)统一分析平台以及防汛预案、方案的管理。
(4)内嵌各种防洪专业计算模型(洪水预报、暴雨预报、洪水调度、灾害评估等)对区域内的雨水情、工情、灾情实时监视预警以及决策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防洪调度方案,指挥抢险救灾,提高防汛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
(5)防汛抢险应急指挥贯穿整个系统,符合城市防洪新形势的要求。(www.xing528.com)
1)联动应急。防汛减灾是一项多部门协同作战,共同抵御洪水灾害的过程,因此需要建立与各级指挥部的快速反应机制。
2)突出城市防洪的新特点,面向社会,服务大众。
3)能够做到指令下达后的信息通报与跟踪,使领导可以关注事态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4)可迅速地获取水雨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信息,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预报,经分析制定出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指挥调度。
5)通过三维电子沙盘进行灾害事故发生情况推演以及指挥抢险救灾。
由上述可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标志着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将跨上一个新的平台,它将实现防汛、抗旱等信息的资源共享,对相关信息实现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并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应用,提高洪水预报、防洪调度、灾情预估等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及时性,提供现代化的防洪抗旱决策手段,全面提升防洪减灾的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