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航天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当人类迈入21世纪,各种运行于空间、翱翔于空中的遥感平台连续不断地多尺度地对地球进行着观测,各种先进的对地观测系统源源不断地向地面提供着丰富的信息。目前,遥感信息获取技术正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将来卫星遥感将形成一个多层次、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的对地观测网。
1.多尺度的遥感数据
自1960年4月美国成功发射泰罗斯-1(TIROS-1)气象卫星以来,现已形成低轨道、中轨道和高轨道的遥感卫星观测网络,观测范围覆盖全球,特别是NOAA卫星,可对任一固定地区,每天进行4次实时观测。1972年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Landsat-1,开拓了地球资源卫星技术的先河。经过近3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Landsat系列、法国对地观测卫星(SPOT)系列为主流的地球资源卫星遥感数据,其空间分辨率已达到几十米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高分辨率的资源卫星已在轨运行,如印度资源卫星(IRS系列)、日本的ADEOS卫星等,其空间分辨率提高到几米级。我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已于1999年10月成功发射,其分辨率力19.8m,2004年发射的新一代资源卫星达到了5m。目前,分米级分辨率的商业遥感卫星已在轨运行,并已成功地在市场销售清晰的图片,将来还会有更多、更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投入使用。
2.高光谱的遥感数据
光谱分辨率的提高是遥感技术进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早期Landsat的MSS遥感器只有4个波段,其后的TM遥感器有7个波段,显著地提高了光谱分辨率。20世纪80年代至今发展起来的成像光谱仪达到数十至数百波段,极大地提高了光谱分辨率,开辟了高光谱遥感。
3.雷达遥感数据(www.xing528.com)
雷达遥感采用主动微波遥感方式,能够穿透云、雾、雨、雪,具有全天候工作能力,它还具有多波段多极化散射特征及极化测量、干涉成像等特点,雷达遥感正成为对地观测中最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1995年加拿大雷达卫星-1(RadarSta)成功发射,标志着卫星微波技术的重大进展。
处于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光学遥感,所观测的是目标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从而对地面覆盖物的反映较为明显,而成像雷达是主动发射电磁波能量,反映了地面粗糙度、地表物质的介电系数等。由于微波遥感和光学遥感成像机理不同,因此得到的遥感信息不同,反映的地面性质也不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不同性质的遥感信息则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现广为采用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有待从机理方面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即不仅仅是数据的数字变换,而且是微波遥感和光学遥感数据的融合分析。
4.小卫星与卫星群
小卫星群的开发应用,成为应用卫星的前沿热点之一。小型对地观测卫星成本低、效率高,应用于对地观测可以专业化、机动灵活、易于适应对地面分辨率、覆盖面积、重复观测周期等不同的技术指标要求,且易于组网,同时,研制小型卫星转产周期较短、见效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