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为普遍采用的作业模式主要有静态相对定位、快速静态相对定位、准动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等。
1.静态相对定位模式
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设备,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个端点,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个时段长45min至1h或更多。基线的相对定位精度可达5mm+1Ppm·D。所有观测基线组成一系列封闭图形以利于外业检核,提高成果可靠度,并且可以通过平差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2.快速相对静态定位模式
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流动站相对于基准站的精度为5mm+1pp·D。在观测时段内应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流动站上的接收机在转移时,不必保持对所测卫星连续跟踪,可关闭电源以降低能耗。
3.准动态相对定位模式
在测区选择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将其他接收机置于流动站观测,在保持对所测卫星连续跟踪而不失锁的情况下,将流动接收机分别在各点观测数秒钟。基线的中误差约为1~2cm。确保在观测时段上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距离不超过20km,观测过程中流动接收机不能失锁,否则应在失锁的流动点上延长观测时间1~2min。
图4.25 GPS RTK原理(www.xing528.com)
4.动态相对定位模式
建立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流动接收机先在出发点上静态观测数分钟,然后流动接收机从出发点开始连续运动,按指定的时间间隔自动测定运动载体的实时位置。需同步观测5颗卫星,其中至少4颗卫星要连续跟踪,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不超过20km。流动点相对于基准点的瞬时点位精度1~2cm。
5.实时动态测量
实时 动 态(Real Time Kinematic—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 GPS)测量技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GPS RTK原理如图4.25所示,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称作数据链)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这样,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检查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从而可以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以减少冗余观测,缩短观测时间。
RTK测量系统的开发成功,为GPS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对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各种品牌的GPS接收机都具有RTK功能,中国南方公司生产的灵锐S82 RTK GPS接收机如图4.26所示。
图4.26 灵锐S82 RTK GPS接收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