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库全书:编书还是毁书?青少年的清朝史解读

四库全书:编书还是毁书?青少年的清朝史解读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乾隆三十八年,乾隆成立《四库全书》馆,纪昀的座师刘统勋推举其为总纂官,乾隆顺势批准。尽管按照《四库全书》馆的编制,最高负责人为十几名正副总裁官,但他们都是乾隆的皇子或是心腹重臣,事务繁多,徒具虚名。通过这些程序的书籍即可被抄录入《四库全书》。经过10年的编纂,《四库全书》终于陆续编订完成。

四库全书:编书还是毁书?青少年的清朝史解读

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鲁迅

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吴晗

嘉惠学林,功在千秋。

——季羡林

学者们对于《四库全书》的评价如此两极分化,这恐怕是中国出版史上任何一部丛书都难以望其项背的。那么,《四库全书》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丛书?它究竟是如何让这些名动海内外的学者们给出彼此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意见的呢?

对于志向远大,一心想要超越前代所有皇帝的乾隆来讲,不仅在武功上要有所建树,文治自然也要做到前无古人,因此官修一部规模超过历朝历代的书籍,就被他提上了日程表。他决定以丛书的形式,将所有的图书都收于其中。由于中国古代书籍分类法将书籍按照经、史、子、集分为四类,因此该书定名为《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七年(1772),《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开始。根据乾隆的设想,《四库全书》的底本来源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永乐大典》中的辑佚本;内廷武英殿等处的藏书与清代以来官方编纂的书籍;社会上流通的书籍以及从地方上收集到的图书,包括地方官员征集的和个人主动进献的。

前几种图书都不难获得,可是,如何让在文字狱阴影笼罩下的黎民百姓自觉自愿地把家藏书籍交上来呢?乾隆为此真是煞费一番苦心。一开始,由于担心因文字获罪,民间献书者寥寥无几,甚至各省官员也草草塞责了事。鉴于这一情况,乾隆只得又下诏,保证献书者和负责征集图书的官员都不会因为书中可能的“忌讳”或“妄诞”之语而获罪,而且,所献之书也只是借用抄录,用毕立即归还。不仅如此,乾隆还向献书者许以各种奖励,激励其献书的积极性。(www.xing528.com)

在准备了足够数量的图书之后,接下来就是整理、编纂、抄写等一系列活儿了。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官修《四库全书》如此庞大的规模、如此浩繁的卷帙,要由谁来担任总纂官呢?乾隆的目光投向了纪昀。

纪昀就是为人所熟知的风流才子纪晓岚,在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中,他被塑造得英俊潇洒,博学多才,正直不阿,作为乾隆身边的股肱大臣,与和珅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但历史上的纪晓岚却长得并不好看,不仅近视,而且口吃,而乾隆偏偏又比较喜欢相貌端正的人,因此纪昀对于乾隆来讲仅仅是以文学见长的词臣,终其一生也未能进入军机处,成为乾隆的心腹重臣。

乾隆三十三年(1768),纪昀卷入盐政亏空案,被流放乌鲁木齐,但两年后就被召回,担任翰林院编修,这可以说是为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预先做的热身准备。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成立《四库全书》馆,纪昀的座师刘统勋推举其为总纂官,乾隆顺势批准。尽管按照《四库全书》馆的编制,最高负责人为十几名正副总裁官,但他们都是乾隆的皇子或是心腹重臣,事务繁多,徒具虚名。因此这一重担可以说是压在了三名总纂官,特别是作为首席总纂官的纪昀身上。

纪昀组织了360多名编纂官,对底本图书进行甄别比对,将其分为应刻、应抄,应存三种,其中前两种要全文抄入《四库全书》,而后者只存书目;若有不同版本,则要进行比对,选择质量最好者作为底本;然后还要对底本进行初步的点校和修改,并交给总纂官审阅,合格后交由乾隆御览。

通过这些程序的书籍即可被抄录入《四库全书》。抄录者最初由官员保举,后来则从不第秀才中挑选字迹工整者录用。这些人需要每日抄写千字,抄写5年,共计抄写180万字。工作完成后,根据质量和数量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但若有字体不工整者,记过并罚多写万字。据统计,先后共有3800多人被录用,平均每天都有600人参与抄写工作。最后,抄录好的《四库全书》还要在总校官的安排之下,经过分校官和复校官的校对,再经总裁官抽查,才能最终装订成书。

经过10年的编纂,《四库全书》终于陆续编订完成。以纪昀为首的“四库全书馆”群臣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由于乾隆生性好大喜功,动辄就对《四库全书》的编纂指手画脚,如此大的工程全靠人力完成,难免会有疏漏,再加上乾隆对文字的挑剔,纪昀等人不免被屡屡申斥甚至受到处分。总纂官之一的陆锡熊在奉命去沈阳校对的路上病逝,总校官陆费墀也因为被乾隆申斥郁郁而终,死后甚至还被抄没家产。纪昀虽然受到乾隆的恩宠,幸免于难,但他一生为《四库全书》所累,也没有时间撰写自己的著作,只有一部《阅微草堂笔记》及数篇诗文传世。

编订好的《四库全书》共抄写了七部,乾隆仿效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形制,建造了七处楼阁以存放《四库全书》,它们是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文澜阁。如今存世的仅有文渊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津阁本,另外文澜阁本部分存世。

平心而论,在《四库全书》的修订过程中,重新发现并整理了不少孤本和善本,此外还保存了从永乐大典中辑佚的将近四百种书籍,这是它有价值的地方;此外,《四库全书》开启了“乾嘉学派”重考据的学风,对国学的继承和发扬有重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