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有一副在历史上都十分有名的铁血手腕。雍正王朝之初,由于九子夺嫡的余波尚在,再加上康熙始终以怀柔政策治国,导致雍正初年的政局十分不稳。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环境,雍正帝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在短短的十三年中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修正了康熙年间以来的弊端,形成了承上启下的基础。
在康熙的众多儿子中,被康熙称为最有侠义心肠的就是十三阿哥胤祥。他也是和胤禛关系最铁的兄弟。兄弟那么多,为什么偏偏只有胤祥能入得了雍正的眼呢?这要从胤祥的幼年谈起。
胤祥生于1686年,在胤祥14岁的时候,其生母章佳氏去世。此后胤祥由德妃代为照料。从这以后,胤祥就逐渐地与德妃的长子胤禛十分要好了。
雍正皇帝继位后,将胤祥视为心腹,是以他们儿时就结下的情谊为基础的。如果他们对皇太子胤礽的看法与立场相左,或在康熙朝晚年的储位之争中未曾达成默契,这一基础势必发生动摇,情况就是两样了。也就是说,他们如果结党,应该是很早的事情。
少年时代即失去母爱的胤祥生性淳诚,谨度循礼,在诸兄弟中虽算不得出类拔萃,但文才武艺都不后于人,又特别讲义气重情义,虽然贵为皇子,却一点都不蛮横娇纵。康熙皇帝将他视为最省心的儿子,在他12岁时便命他随驾前往盛京祭祖陵,此后康熙巡幸江南、避暑塞外、视察河工等都曾携他同往。但是,他在22岁那一年,却卷进了使康熙最为恼火的诸皇子党争的旋涡中,与大哥胤褆、二哥胤礽同被拘禁。
以后胤礽获释复立,诸兄弟被加封爵位,他仍没有获得宽释,十几年间默默无闻,以至在玄烨的前14个皇子中,除了幼年早殇者,只有他一人终康熙之世没有得到过任何封爵。
在康熙皇帝去世的第二天,继承皇位的胤禛便任命胤祥为总理事务大臣,同日又将他从闲散皇子破格晋升为和硕怡亲王。
受任为总理事务大臣的四人中,胤禩虽为雍正的弟弟外加重臣,但是,他做事的准则却都以和雍正对立为敌为标尺,位列胤禛的政敌之首,可以说雍正执政时期的大半烦恼都出自自己的八弟之手。所以,胤祥作为与胤禛情深谊重的兄弟,被特殊提拔、安插在佐理朝政的核心位置,显然是重臣之中最受倚重的一个。他在十几年默默无闻、遭受冷落之后,得到四哥如此厚待自然感恩不尽,竭尽全力报效,以偿知遇之恩。(www.xing528.com)
雍正初年,面临康熙后期遗留的国库空虚、钱粮匮乏的财政状况,要想稳定时局,强国富民,扭转财政亏空的局面是当务之急。胤禛把这副重担交给了胤祥。
胤祥在工作中展现了十足的智慧。首次清理康熙王朝时的遗留旧案,由于数量颇大,胤祥决定打破以往常规,采取规定期限和奖励勤勉相结合的办法,数十日内即将几千宗旧案都理出头绪。被处分的人当中也少不了八爷党的人,即使有八爷撑腰,也没能幸免,着实打击了八爷党的气焰。
雍正初年清政府新设会考府,由胤祥负责审核财政出纳,办理清查亏空、收缴积欠的事务。雍正对此要求很严格,谕示胤祥:此事必须办好,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胤祥深知此事至关重要,遂尽职尽责,认真办理。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稽核、驳回不符合规定的奏销项目近百起,有效地防止了营私舞弊的浪费现象。同时,他又查出户部亏空银250万两,经奏请皇帝,采取令有关官员赔缴和逐年偿补的办法加以解决,对一些与造成财政亏空有直接关系的王公亲贵也毫不留情。也正是凭着这种不徇情姑息的认真态度,胤祥整顿财政取得了显著成效,令雍正的皇位日渐稳固。
治河患、兴水利,是历代皇帝都十分重视同时也十分头痛的国家大计之一。解决水利问题成了雍正首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在治理水利的人选上,胤祥自然当仁不让,他受命总理水利营田事务,主管营田水利府和下辖的四个营田局,首要任务便是在直隶地区修治河道,开垦水田,变水害为水利。胤祥开拓创新,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亲自绘制出水域图进呈御览。雍正帝颇感满意,称赞胤祥等人亲至水患地区,不畏劳苦艰辛,无论大河巨川还是小渠细流,都做出详细调查,细心筹划,大大造福了人民。
雍正几乎将难办之事都交给了心腹胤祥去办理,只有胤祥出马,雍正才放心。
胤祥并没有被自己的功绩冲昏头脑,也并不是冲着赏赐才肯为雍正全心全意地办事,其中的原因只是出于和雍正二人的兄弟情谊。由此也能看出胤祥其人颇为聪明,懂得身为“臣弟”怎样能使君王感到满意和放心。他不贪恋某些过分例外的恩赐,以免引起君王的猜疑嫉妒而不利于己,这样也就能在宠极人臣之际确保平安,又能更多、更久地博得恩遇。
胤祥最终死于肺病,但也不排除劳累过度所致。他死后,雍正悲痛万分,食不下咽、寝不安,还因为三阿哥没有表现出悲痛之意而治了他的罪,可见四哥对十三弟的情谊是何等深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