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宋军民保卫川陕,吴玠、吴璘担起重任

南宋军民保卫川陕,吴玠、吴璘担起重任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宋军民在吴玠、吴璘兄弟的率领下,前仆后继,打退了金兵的多次进攻,胜利地保卫了川陕地区这一战略要地。就在这危难关头,吴玠、吴璘担负起保卫四川门户和尚原的重任,粉碎了敌人入川的阴谋。跟着哥哥出生入死战斗在抗金前线,为保卫川陕立下了汗马功劳。守卫兴元的刘子羽见形势十分危急,立即派部将田晟扼守饶风关,同时向吴璘告急,请求援助。

南宋军民保卫川陕,吴玠、吴璘担起重任

西和四川是南宋政权的西南门户,拥有陕西则可以防止金兵入川,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进行迂回夹击。反之,金人占据川陕,南宋就失去了西南屏障,都城临安(今杭州)处于危险之中。因此,在宋金战争中,川陕地区始终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南宋军民在吴玠、吴璘兄弟的率领下,前仆后继,打退了金兵的多次进攻,胜利地保卫了川陕地区这一战略要地。

金兵在多次全面进攻没有达到击溃南宁的目的之后,决定将全面进攻改为东守西攻,集中优势兵力进攻川陕地区,企图从这里打开一个缺口,由陕入川控制长江上游,迂回围攻南宋。从1130年(建炎四年)到1134年(绍兴四年)间,他们多次在西线发起攻势。为了粉碎敌人的企图,1130年(建炎四年)宋军在张浚的指挥下,与金兵在富平(今陕西富平)会战。由于张浚刚愎自用,贻误战机,以及部分将领擅离职守,宋军惨败。紧接着陕西五路全部落入金兵之手。金兵乘胜进军,其铁蹄很快就要踏进四川的大门。就在这危难关头,吴玠、吴璘担负起保卫四川门户和尚原的重任,粉碎了敌人入川的阴谋。

吴玠是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靖宁县)人。自幼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阅读史籍,并将书上所载可供鉴之事摘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样日积月累,摘抄下来的文字已经很多了,案几堆放不下,墙上、窗户上都贴得满满的。他生长在干戈不断的边界地区,擅长骑马射箭,也善于用兵作战。使用的是孙膑吴起兵法,强调知己知彼,尤其善于分析宋金双方的优缺点。富平之战中,他曾建议张浚应占据高地以对付金骑兵的冲击,但没有被采纳。对部下要求严格,却十分爱护,深知下情。虽然身居大将之位,但军队中哪怕是普通战士的要求和愿望,他都了如指掌,因而深得广大官兵的拥护。富平之战后,他和吴璘退守和尚原。

吴璘是吴玠的弟弟,从小喜欢骑马射箭。跟着哥哥出生入死战斗在抗金前线,为保卫川陕立下了汗马功劳。吴玠死后,他独自坚持战斗在川陕二十余年。

和尚原位于宝鸡西南40里,在大散关以东,是由渭水流域越过秦岭进入汉中地区的一个重要关口,地理位置十分险要。金兵想进入四川,此地志在必得。退守和尚原的吴玠兄弟只有几千名士兵,与大部队也失去了联系。军中人心浮动,甚至有人阴谋劫持他们兄弟二人,投靠金兵。吴玠知道情况后,临危不惧,首先安定军心,他召集诸将,与他们歃血盟誓,并勉励大家忠义报国,死守和尚原。诸将被他的爱国热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安定人心后,吴玠积极备战,组织战士们储备粮食,修治武器,加固防御工事,列栅栏阻挡敌人骑兵的进攻。他们的抗金斗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附近的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粮。金兵为了切断人民群众和吴氏兄弟的联系,在渭水边设伏兵,截杀送粮群众。又实行保伍连坐法,在村落中严密纠察,防止村民和吴氏兄弟联络。但人民群众并没有被吓倒,他们想方设法仍然偷偷地援助吴玠兄弟,直至吴玠组织军队屯田,粮食问题得到解决。

坚守在和尚原上的吴玠兄弟,是金兵入川的障碍。1131年(绍兴元年)金将没立率军从凤翔出发,乌鲁折合率军从阶州(今甘肃武都)、成州(今甘肃成县)出发,经大散关,向吴玠发起进攻,两军企图在和尚原会师。乌鲁折合的军队先抵达和尚原。因和尚原多山谷,道路狭窄,乱石遍地,不利于骑兵行动,于是他们下马徒步进攻。吴玠利用占据有利地形的优势,组织士兵轮番向敌人发动进攻,劳逸结合,士气高昂。乌鲁折合大败而逃。没立所率军队在进攻箭筈关时,也被吴玠派军击败。金兵没有达到在和尚原会师的目的。

金兵南侵以来还没有打过如此大的败仗,不禁恼羞成怒。主帅兀术亲率十万大军,建浮桥跨过渭水,从宝鸡起垒石为城,结成连珠寨,气势汹汹地扑向和尚原,大有不取胜决不罢休之势。金兵和吴玠军隔着山涧对阵着。1131年(绍兴元年)十月金兵猛攻和尚原,吴玠命令将士用强弓劲弩,轮番杀敌,箭发不断密如暴雨。金兵支持不住,仓皇后撤。这时事先埋伏好的宋兵从道路两旁进行截击,金人溃不成军。吴玠估计敌人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会夺路而逃的,于是就在一个叫神坌的山谷设下埋伏。当金兵逃到此地时,突然万箭齐发,杀声震天。金兵晕头转向,自相践踏,20余里长的山谷中布满了尸体。兀术也身中流矢,幸亏他机灵,趁兵荒马乱之际割掉胡须,化装逃跑了。在这次战斗中,金兵损失惨重,被打死和俘虏的将士以万计,兀术的军队从此威势大减。吴玠兄弟和川陕军民的英勇奋战,粉碎了金人从和尚原入川的阴谋。

金兵在和尚原大败后,兀术回燕山养伤去了。但他们并没有放弃由陕入川的企图,派撤离喝代替兀术领兵驻扎凤翔,与吴璘军对峙。为了阻止敌入再次入川,南宋军队也进行了调整,由吴璘率军驻河池(今甘肃徽县),吴璘驻军和尚原,刘子羽驻军兴元,王彦率军驻金州(今陕西安康),关师古驻扎在熙河(今甘肃临洮),严阵以待敌军。1132年(绍兴三年)正月金兵大举进攻,他们企图以奇取胜,避开吴璘坚守的和尚原,从金州进入兴元,然后由兴元入川。撤离喝所率的主力部队很快就击败了王彦军,占领了金州。二月他们长驱直入,占据了洋州(今陕西洋县)、汉州(今陕西汉中)。守卫兴元的刘子羽见形势十分危急,立即派部将田晟扼守饶风关,同时向吴璘告急,请求援助。饶风关位于陕西石泉县和西乡县交界的饶风岭上,也是从陕西进入四川的一个重要关口,地形异常险峻。

吴璘得知饶风关危急,立即率数千人马从河池出发,一天一夜疾驰300里,很快就抵达饶风关。为了挫败金兵的锐气,他派人给撤离喝送去黄柑,并说:“大军远道而来,辛苦了。我们暂且先送这些柑子给你们解渴吧。”撤离喝本想突然袭击,打宋军个措手不及。没料到吴璘军队这么快就赶来了,不禁十分惊讶,用拐杖敲打着地面叫道:“你们怎么来得这么快呀。”于是指挥军队全力攻关。金兵披着重铠,三人为一组,一人走在前面,两人随后。前面的人若战死,后面的马上替补上,继续前进,如潮水般涌向饶风关。吴璘军居高临下,一面用强弓劲弩猛烈射击,一面向关下翻滚巨石。攻关的敌人不是被乱箭射死,就是被巨石砸死砸伤,尸体积堆如山。这样激战了六天六夜,敌人还是没有拿下饶风关。恰巧在这时,宋军中有一小军校投降金兵,引导一队金兵从小路绕到饶风关背后,然后关前关后进行夹击,吴璘军支持不住,撤离饶风关。吴玠退守仙人关,刘子羽退守三泉县的潭毒山,王彦退守达州(今四川达县)。金兵攻下饶风关后,乘胜又占领了兴元。但是,由于宋军撤退时坚壁清野,金兵的给养得不到补充,粮饷十分匮乏。加上连日作战,人员伤亡严重,因此在四月份从兴元撤兵,退往凤翔。金兵撤退时,吴玠派兵在武休关(今陕西留坝县南)进行拦击,敌人坠涧而死者不计其数,只好抛弃辎重,狼狈逃命。宋军趁机收复了兴元、金州等地。金兵入川的企图又一次破灭了。

饶风关之战后,吴玠退守仙人关。他考虑到和尚原运粮困难,就让吴璘放弃和尚原,驻扎七方关。他又在仙人关附近筑壁垒,号杀金坪,还在杀金坪和仙人关之间构筑了第二道防线。

1134年(绍兴四年)四月,金兵由兀术、撤离喝率领,从铁山(今甘肃徽县南)开山挖道,循山岭东下,向吴玠军发起猛攻。吴玠率将士迎战,吴璘也从七方关赶来援助,经过七昼夜的转战,才与吴玠军会合。兀术用云梯猛攻吴玠军营,杨政用撞竿击碎其云梯,又用长矛刺杀敌人。有些将领见金兵气势汹汹,请求吴玠另选地方与敌再战。吴玠拔刀砍地,斩钉截铁地说:“要死就死在这里,敢后退者斩。”他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将士们在他的带领下,勇气倍增,杀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兀术见久攻不胜,就将军队一分为二,他自己率军在东边,让韩常率军在西边,打算东西夹击宋军。吴璘率精锐将士激战于金两军之间,左右杀敌。酣战多日,宋军疲惫不堪,于是放弃第一道防线杀金坪,退据第二道防线。金兵步步紧逼,身披重铠,鱼贯而上。吴玠命令将士们用强弓劲弩猛烈射击,矢如雨下。金兵尸积如山,但后面的人踏着前面的尸体,继续攻关。撤离喝骑在马上,举目四望,得意洋洋地说:“我们一定能取胜。”金兵猛攻吴军壁垒西北楼,勇士姚仲跳上楼去与敌人厮杀,一会儿楼倾斜了,宋军裂帛为绳将楼拉正,继续战斗。金兵见强攻不下,改用火攻,企图烧毁此楼。姚仲用酒坛子罩住火苗,将火扑灭。这时,吴玠派杨政、田晟率一队精锐人马,冲向敌人,他们手握长刀利斧,左右出击。当晚又在四面山上,燃起熊熊烈火,火光冲天,鼓声动地,攻关的金兵不由得心惊胆战。第二天吴玠军发起反攻,拂晓时分,王喜、王武率精兵强将分紫旗队、白旗队,冲进金兵营寨,金兵大乱。吴军趁其慌乱之际,奋力拼杀,韩常的左眼被乱箭射中,顿时金兵溃不成军。兀术眼看招架不住,急忙率军连夜逃跑。这时吴玠又派张彦袭击其横山寨,王浚伏兵河池,截击败退的金兵,又一次大败兀术,并乘胜收复了秦(今甘肃天水)、凤(今甘肃凤县)、陇(今陕西陇县)等三州。

在仙人关之战前,金兵和伪齐将士都携家带口而来,他们决心攻破仙人关,进入四川,到四川安家落户。当他们接二连三地遭到吴氏兄弟军队的沉重打击后,认识到由吴玠兄弟把守四川的门户,凛然不可侵犯,要想由陕入川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退据凤翔,分兵屯田,作长期打算。数年之内,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暂时放弃了由陕入川的企图。(www.xing528.com)

1139年(绍兴九年)吴玠在仙人关病死。由于他率军多次打退了金兵的入侵,保卫了川陕地区,使四川人民免遭金人铁蹄的践踏,人民深切怀念他,并在仙人关前立庙纪念。

吴玠死后,吴璘继续率领川陕军民抗击金兵的入侵,担负起保卫川陕的重任。

1137年(绍兴七年)金朝由主和派挞扌赖掌权,鉴于伪齐刘豫政权的腐败无能,决定废掉刘豫,以称臣纳贡为条件将伪齐统治下的河南、陕西地区“赐还”给南宋。宋高宗秦桧被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弄得晕头转向,他们从害怕金兵一下变成一味地依赖金朝的恩赐,完全放弃了备战和警惕。为了接管陕西,他们决定将吴璘、郭浩、杨政三军从川陕边境调往陕西境内,让吴璘从川口移军陕西。吴璘坚决不同意,并警告他们:“金人反复无常,言而无信,切不可对他们掉以轻心。我现在若移军陕右,那么蜀口就无人把守,空虚无凭。如果敌人绕过陕西,直接进犯蜀口,那么四川危在旦夕,我们将不战自败。应当依山驻军,扼守要害地,然后相机逐渐控制陕西。”南宋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只派郭浩驻军延安,让他和杨政留下,继续保卫四川。

这时南宋政府一心一意向金人求和,不做任何战争准备,甚至要放弃仙人关这一战略要地。吴璘知道后,十分着急,他对前来督军的四川宣抚副使胡世将说:“金骑兵快马加鞭不需五日就可以抵达川口。而我军远在陕西,一旦敌兵来犯。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关隘不修,粮运断绝,情况十分危险。我吴璘一族人的性命倒没什么,只怕危及国家安全。”听了他的话,胡世将也十分焦急,立即上书朝廷,请求派兵驻扎陕川边境。在胡世将和吴璘的共同努力下,南宋政府同意让吴璘驻军阶、成(今甘肃成县)山寨,防止金兵入川。

1140年(绍兴十年),正当宋高宗、秦桧一伙为议和成功而弹冠相庆时,金朝又发生了政变,主战的兀术取代了挞扌赖。紧接着发动全面侵宋战争,兵分四路南下。撤离喝率领其西路军由河中趋陕西,企图由陕入川,配合其他三路大军包抄南宋。撤离喝渡过黄河,进入长安(今西安),陕西各地纷纷投降,如入无人之境。宋朝军队被隔离在敌后,只有孙渥、杨政、田晟、吴璘的军队在前方。胡世将急忙召集他们到河池商讨应敌对策。孙渥主张放弃河池,据险自保。吴璘坚决不同意,厉声说道:“以这样丧气的话扰乱军心,应按军法严厉惩治。我吴璘愿以全族百余口人的性命作担保,一定能打败敌人。”胡世将被他的抗敌决心所感动,指着自己所住的营帐,激动地说:“我胡世将也誓死不离开此地,决心与河池共存亡。”然后分兵遣将据守渭南。这年六月撤离喝派鹘眼郎君率三千骑兵冲击吴璘营寨,被吴璘派李师颜率军击败,鹘眼郎君逃入扶风城,据城抵抗。宋军奋力攻破扶风城,俘虏三员大将,一百多名敌兵。撤离喝气急败坏,亲自率军与宋军决战,被姚仲打败。失败之后只好退据凤翔,再也不敢越过陇州,宋朝被隔离在陕右的军队因此得以安全撤出。闰六月,撤离喝与吴璘、杨政军在渭水两岸对阵,吴璘驻军大虫岭,撤离喝发现吴军整齐有法度,又占据有利地势,估计难以取胜,就率军离去。宋军在其撤军途中进行追击,撤离喝狼狈逃往凤翔。此后他又多次出战,都被宋军打得落花流水,只好龟缩在凤翔,不敢离开一步。

1141年(绍兴十一年),吴璘军与金将胡盏、习不祝所率大军大战剡家湾(在今陕西陇县境内)。在这次战斗中,吴璘使用了他创立的新阵法。这个阵法叫叠阵,其方法是、拿长枪的士兵在最前面,他们都坐着不动。其后是弓箭手,弓箭手后面是弩机手,这二队士兵都跪着迎战。最后面的是神臂弓。两军交战,如果距敌百米,那么神臂弓首先发起进攻,距敌七十米,则弓弩齐发,再近些则持枪士兵发起进攻。这种阵法主要是为了对付敌人的骑兵。列阵时,两旁有骑兵保护,队列成后骑兵撤退。战斗中如果有受伤的士兵需要替代,则以击鼓为号进行更换。将士们对这种新阵法疑虑重重,窃窃私语,都认为要打败仗了。为了去掉大家的疑心,增强必胜信心,吴璘告诉他们这种阵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借鉴古代的车阵法而加以创新的。只要坚定必胜信心,最精锐的敌军也难以抵挡此阵。

胡盏、习不祝占据有利地形,其前临峻岭,后控腊家城(在今陕西陇县境内),进退有据,自以为万无一失,吴璘军轻易不敢前来攻战。吴璘召集诸将商讨对策,姚政认为在山上作战能取胜。吴璘采纳了他的意见,派人向金兵挑战,金兵觉得十分可笑,他们丝毫也没有将宋军放在眼里。半夜,吴璘派姚仲、王彦率军衔枚疾进,渡过千水,爬上峻岭,占据了山坡。此时山上万籁俱寂,金兵正在酣睡。宋军悄悄地摆好战阵,然后按事先的约定,点燃万支火炬,顿时,火光冲天,金兵从梦中惊醒,惊讶万分。习不祝和胡盏两人,一个善谋,一个善战,如果配合默契,则珠联璧合,势不可挡。但此时,胡盏主张出战,习不祝则认为应坚守营寨,按兵不动。两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吴璘派兵挑战,胡盏不顾习不祝的劝阻,率兵迎战。吴璘身披大氅,骑在马上镇定自若,指挥将士用叠阵法轮番杀敌。宋军拼死奋战,金兵大败,投降求饶者近万人。胡盏败逃腊家城,据城顽抗。宋军乘胜围攻腊家城,眼看就要拿下城池了,这时南宋政府已和金人议和,签订了绍兴和议,下令吴璘班师。吴璘无奈,只好撤离腊家城,引兵回河池。川陕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被宋高宗、秦桧一伙拱手送给了敌人。

一纸和约从来就是靠不住的,绍兴和议签订后不到20年时间,金主完颜亮又准备吞并南宋政权。为了防止金兵由陕入川,控制长江上游,包抄南宋都城临安,南宋政府任命吴璘为四川宣抚使,负责川陕地区的防务。此时,吴璘因长期操劳,已身染重病,靠吃药维持生命。然而国难当头,大敌在前,他顾不得个人的疾苦。让人用肩舆将他抬上杀金坪,指挥军队。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秋天,完颜亮分兵为四路南侵,西路军以合喜为元帅,很快就攻占了大散关,并派游骑进攻黄牛堡。吴璘一方面调集各地军队前来援助,一方面向契丹、西夏、山东、河北发布檄文,声讨金兵罪行,请求共同抗金。他派兵夜袭金兵营寨,金人败走,宋军乘胜收复了秦、陇、商(今陕西商县)、虢(今河南灵宝)等十几个州,以及大散关。第二年他又派姚仲进攻德顺军(今甘肃静宁县),久攻不下。就以李师颜代替姚仲,并让儿子吴挺前往督军。吴挺与金兵大战瓦亭,获敌370余人。金人倾全力而来,战斗十分激烈。吴璘抱病前来督战,在葫芦河筑构阵地,并规定各军驻扎在预定的地方,不听命令的严厉惩罚。他首先以少量骑兵诱敌出战。一听到击鼓声,金兵精锐之师立即从壁垒中一跃而出,冲向宋军。宋军由于战前选好了战场,做好了充分准备,一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无不一以当十,奋勇拼杀。战斗从早到晚没有停歇过,傍晚时分,吴璘突然高声说某某将作战不卖力,受了这话的刺激,将士们憋着气,更加努力杀敌。金兵被打得大败,逃入壁垒中避战。第二天清晨,宋军再次挑战,金兵死守营寨,拒不应战。此时正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风雪交加。金兵支持不住,拔营撤军。吴璘率军进入德顺城,家乡父老夹道欢迎这位抗金英雄。

1163年(隆兴元年),金兵由蒲察世杰率领再次大举进攻德顺,万户豁豁也从凤翔赶来增援。吴璘筑垒严阵以待,双方交战多次,死伤都很严重,但敌人始终无法攻下德顺。这一年孝宗北伐失利,第二年与金签订了“隆兴和议”,两国讲和,南宋政府命令吴璘罢兵。吴军撤退时,金兵趁机追击,死伤过半。吴璘收复的陕西十三州地又被金兵占领。

1167年(乾道三年),吴璘病死,临终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四川的防务、战备。孝宗即位初,朝廷中有人建议放弃陕西新恢复的十三州地。川陕宣谕使虞允文虽据理力争,但朝廷不予理睬,仍然让他班师,十三州之地落入金人之手。他担心朝廷同样会放弃四川,所以临死之前让幕僚起草遗表,在表中他劝诫孝宗不要轻易抛弃四川,不要轻率地出兵作战。他忠心耿耿,至死不忘国家民族的安危。对个人、家族的得失毫不在意,遗表中一句话也没有提到私事。

吴玠、吴璘兄弟率领川陕军民英勇奋战,多次粉碎金兵入川的企图,使四川人民免遭金兵的蹂躏,保住了南宋的西南屏障。同时也强有力地配合了大江南北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他们和韩世忠、岳飞一样,为抗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