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后宫剪纸:重振复兴的民间艺术网红

天后宫剪纸:重振复兴的民间艺术网红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后宫剪纸的兴起,究其原因可归为三点:一、天后宫一带为天津最早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也是地域和民俗文化积淀得最深厚之处。天后宫剪纸由于顺乎时代,应合民意,勇于变革,自然再获生机并大放光彩。不论怎样,天后宫剪纸为津门注入一股蓬勃活力,也使传统的年意和情感深化了。

天后宫剪纸:重振复兴的民间艺术网红

近年来,社会改弦更张,物华事旺,百废俱兴;每逢旧历年根,天后宫前的年货市场又是一如当年地炽热火爆起来。过年必备的香烛、花炮、绒花、灯笼玩具和各类干鲜小品一应俱全,更有能飞能跑能跳能叫的电动玩具,带着时代精神加入其中。在这市场上年味最浓的要算剪纸摊了。摊儿最多、最大、最鲜火也是最壮观。倘无剪纸,宫前的年意便会顿减一半,然而剪纸被人们买去,带进千家万户,家庭的年意又增添几分。但这景况是近年才渐渐形成的,而且年年花样翻新,方兴未艾;由于受到大众欢喜,剪纸摊便由此摆到津城各处大大小小的集市上,因而向例注重过年的天津又多了一样年俗景观!

这种复兴的民间艺术,我们不妨称之为——天后宫剪纸。

天后宫剪纸的兴起,究其原因可归为三点:

一、天后宫一带为天津最早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地域和民俗文化积淀得最深厚之处。传统的年货市场一直设在宫前。剪纸作为一种此地必不可少的年饰,由此发端,由此兴盛,势所必然。二、天津为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原有的“易德元剪纸”驰名北方。这表明天津既富有心灵手巧的剪纸艺人,民间也有“扫舍”过后的“糊窗户眼(贴剪纸)”的风气。民间习俗,自然形成,难立也难灭。有如地草树花,春风一吹,繁茂似锦。三、津门是大商埠,买卖求发达,生活吉利,过年则追求红火。应景的装饰最为讲究,为此“杨柳青年画”才名满中华。剪纸窗花历来为津门百姓所钟爱。一般家庭逢年必用自不必说,买卖家橱窗内悬贴吊钱的习俗衍传至今,距此地二百里的京城之内却很少见。如今,时代翻涌新潮,旧剪纸虽然不合时宜,但一旦翻新,别出心裁,自然会重新成为一种受宠的年节饰品。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迟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根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崛起。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渗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效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代需要。比如,旧式窗格多,便有“窗越”(越过窗格的窗花)与“气眼”(窗户糊纸时留一孔,贴此窗花以便透气)等品种,虽然智巧又优美,但在当今宽大的玻璃窗上则不再有用武之地。再比如,现代妇女多有社会职业,不善针线,作为刺绣用的剪纸“花样子”也就逐渐绝迹。而且,旧剪纸模式单一,花样陈旧,“门花”一对,“肥猪拱门”,千载不变,很难与现代家庭的气息和谐起来,现代人追求变化,好奇猎奇,对一成不变的事物失去兴趣。任何实用的艺术,倘无应用者需求便要消亡,若能顺时应变,自然获得新的生命。

新兴的天后宫剪纸,首先是切合新时代人的社会心理与审美要求,尤其时下国人切盼富有,剪纸艺术投其所好,契合其心态,注重盼富、图利、求吉和祈安的内涵。面画饱满,不避繁琐,反受欢迎,这也是目前人们多多益善的生活要求在审美心理上的反应。此外,新剪纸增加了生肖内容的画面,龙蛇马羊,年年更换。甚至对传统的“宝马进财”(一称“马上进宝”)图案也改为生肖内容。比如去年是鸡年,便是“金鸡进财”;今年是狗,便改成小狗拉着装满财宝的车子跑来,成了“爱犬送宝”了。这种生肖剪纸,让人感到既亲切,又应时。当年花样,不买不行,故最为畅销。剪纸艺人可谓精明又聪明。(www.xing528.com)

新剪纸的另一特征,是从其他美术借用一些形式来丰富自己,使其面貌一新,比如这几年兴起的国画形式的剪纸,从体裁(中堂、条幅、横批、通景、扇面等)到内容(花鸟、草虫、人物、山水、博古等),类似国画又不失剪纸趣味,使人感觉熟悉又新颖。特别是在传统贴年画的风俗日渐衰落之际,剪纸艺人将百姓喜闻乐见的一些年画图样,刻成剪纸,如缸鱼、门神、婴戏娃娃等。传统年画往往为一些新型家庭所排斥,刻成工艺精美的剪纸就容易接受了,甚至招人喜爱。

新剪纸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朝着精细化、高档化、豪华化发展,新剪纸不仅雕刻日求精工,有的细若发丝,曲若流水,千变万化,而且以大红和金纸为主要材料,配以彩纸衬托,艳丽多彩,金碧辉煌,益显华贵。在设计上融入现代工艺设计趣味,具有时代性,与现代家庭的室内装潢能够协调起来。尤其那些高档和豪华类型的剪纸,不仅平添年意,更增加室内的富丽感,受到现代家庭包括年轻人的欢迎。特别是年年都有一大批新图样出现;再引进蔚县风格的彩色剪纸和“竹兰梅菊”等类似文人画的幽雅题材的画面——这对人们便格外具有吸引力了。

这样,天后宫剪纸便应运而生。运气并非只靠天赐;人的运气多半靠自己创造,等来的运气大概只有守株待兔那一种。天后宫剪纸由于顺乎时代,应合民意,勇于变革,自然再获生机并大放光彩。此理亦万事之理也。

民间艺术历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某一位艺术家个人创造的,便以这位艺术家为代表,比如“泥人张”、“风筝魏”、“刻砖刘”等;还有一种则是以某地区民间艺人们集体创造的,便以这地区为标志,比如“杨柳青年画”、“胜芳灯笼”、“蜂窝麦秆玩具”和“山西孝义皮影”等。近年来,天津这个民间艺术之乡,在这两方面都卓有成就,令人欣悦。一是轻飘秀逸的王面塑,一是浓烈瑰丽的天后宫剪纸。虽然它们仍处在发展中,但在艺术中已渐成熟,特征确立,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旧时代的民间艺术以买主为生存支柱,而现代社会则需要有眼光的文化人给予支持,包括研究、评论与收藏。早在元代就有了张彦等剪纸收藏家,不知当今津门有否这样的有心人?不论怎样,天后宫剪纸为津门注入一股蓬勃活力,也使传统的年意和情感深化了。应该感谢这些不知姓名却意妙工巧的民间艺术家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