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的城市史上看,当代的城市建设的规模是空前的。由首都到各地省城,乃至一个个边陲内地的县城,都在展开一场翻天覆地的新的“造城”运动。有些城市的更新是地毯式的,甚至是重建。这在世界上也称得上“绝无仅有”。
于是一个个新的城市形象已经显现出来。它靓丽,清新,富于活力;同时,问题也暴露出来:缺乏个性,直白浅露,千城一面。为什么?
我想,这由于当代城市的构建者主要是官员、开发商、技术知识分子,很少人文知识分子的参与。
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对城市的偏见造成的。长期以来,只看重城市的使用功能,只看它物质性的一面。比如城市的居住、办公、交通、水电、商业网络——当然,这些都极其重要,必不可少。但城市还有精神性的一面,即它的个性、历史、传统、习俗、记忆,以及特有的美感。但在城市的“改造”中,由于片面地服从城市功能的需要,忽视了它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它的面貌被破坏,风俗瓦解,传统中断,大量的珍贵的记忆被抹去,个性和个性美也就消失了。同时,在新的城市建设中,由于没有人文知识分子的参与,便很少关注历史文脉的延续,很少从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上把握城市的整体。官员关注的是城市的使用功能,城市的现代效率,城市改造对GDP增长的刺激,这中间还免不了政绩的需要。开发商关心的是攫取地皮,盖房卖房,愈快愈好,愈新鲜愈好销。技术知识分子则缺乏人文视野与思考。这就不免陷入一味地追求时髦和简单的相互抄袭。这便是当前中国城市趋同化与粗鄙化的症结。
人文知识分子了解历史文化及其价值,知道城市的精神个性之所在,能够在“城市改造”中对历史遗存的取舍做出最佳判断,尽量少犯错误。(www.xing528.com)
由于人文知识分子在城市构建中不是决策者,最多只是征求意见的对象。他们的意见便是可有可无,有时甚至被视为“噪音”。
这也是当前——人文知识分子一边焦急万分地呼吁,历史遗存照拆不误,城市个性快速消失的缘故。
城市是一个整体。它由物质的城市和精神的城市和谐地融为一体,缺一不可。只重功能,不重精神,最终就会变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现代怪物。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既要加强、改善和优化它的各种使用功能,又要保持它的历史精神、文脉、个性的美和魅力,以及深厚的精神内涵。社会的推进是和谐的推进,不能片面地粗糙地冒进。因此说,人文知识分子应参与到城市的构建中来。人文知识分子要主动参与,担负起这一时代的文化责任,同时——一个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城市构建不能没有人文知识分子参与。应该把他们请到决策的位置上,不是只请他们“发表意见”,而是使他们能够在城市和谐和整体的发展中真正地起到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