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学的无主流状态:冯骥才学术文集

文学的无主流状态:冯骥才学术文集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种无主流的状态,已经使那些从新时期度过来的文学热心人颇为不习惯了,似乎文学进入了一种病态。回首望去,整个新时期文学都沉浸在一种火爆又壮观的主流状态中。每一阶段都有主流。这种文学的突破与社会生活的正常化同步前进。也正因为那样的一种主流文学在前,才会出现当今这种非主流的文学状态。但我们应该承认,目前文学的无主流状态,是生活正常的反映,而不是文学反常的反映。

文学的无主流状态:冯骥才学术文集

文学终于进入这样一种状态:没有中流激涌,惊涛拍岸,旋涡疾转。它不仅彻底地平静下来,甚至找不到它的形态,看不到它的走向,摸不到它的脉搏。一种无主流的状态,已经使那些从新时期度过来的文学热心人颇为不习惯了,似乎文学进入了一种病态。

回首望去,整个新时期文学都沉浸在一种火爆又壮观的主流状态中。从伤痕文学、问题小说、改革文学到寻根文学、实验小说等等,一波未平一波起,不容停顿,不容喘息,目不暇接,耳不绝响。每一阶段都有主流。作家们拥挤在主流里,争先恐后,振聋发聩,不断地制造高峰。一声突起,天下回应。读者的热情给主流加温,评论家抢先表态为主流加热……正因为这样,如今失去主流的文学叫人倍感寂寞,文学真像患了病,丢了魂儿,于是把这文学的失落归咎于商品大潮的冲击。

可是,沉下心想一想,新时期文学一个个高潮,实际上是一个又一个突破禁区。伤痕文学突破了写悲剧和写“文革”的禁区,问题小说突破了揭示社会矛盾的禁区,实验小说突破了艺术多元的禁区。这之间,还伴随着一连串小禁地的闯入与占领,比如写爱情,写官僚主义,写历史教训,写行政级别过高的人物,写性,写自我,等等。每个突破都带着一种勇气,一种激情,一种进取。这种文学的突破与社会生活的正常化同步前进。这样的文学所产生的轰动效应,实际上是文学与非正常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撞击的反应。因此,当社会生活越过这道禁域,文学自然也就失去了昔日的气势与威风;留下来的不是具有永恒性的作品,而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就简单地责备这是一种“非文学”。一个时代需要一种文学。任何好的作家都不会推诿时代的责任和冷淡时代的情感,更无法超然地写出下个世纪的文学。我曾看到一些人为“未来人”而不为“未亡人”写作,但他们的作品在现实里找不到多少知音。他们不媚俗,“俗”也不媚他,他们最大的悲哀是,他们的文学和他们的读者都是想像的。

也正因为那样的一种主流文学在前,才会出现当今这种非主流的文学状态。

在突破禁区的时代,文学充当了许多文学之外的角色。当许多社会职能逐步健全,比如记者的职能,社会监督职能,多渠道的参政职能,法制职能,政府职能,正当的理论批评职能,等等,文学便渐渐退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来。这时作家深感在直接改善社会生活方面,文学的能力极其有限,文学便从对生活表面的干预走向深层的思辨。于是,新时期以来那种含义的主流状态也就随之消失。

应该说,生活和文学都渐渐走向正常。(www.xing528.com)

商品经济对文化最大的改变就是创造出文化市场。市场不属于卖方,它属于买方。千千万万买方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消解着文学主体的形成。尤其是穷惯和穷久了的中国人,当前最迫求的是实现富有的梦。物欲压倒深思。那些揭示生活真谛的文学,起码暂时被功利搁置一旁。消遣的、娱乐的、刺激的、千奇百怪的、闻所未闻的、生活百科的,都使文学变得前所未有的五花八门。

你从哪里去寻找主流?

再有,商品经济对生活最大的改变是创造出充满诱惑的消费方式。从娱乐业、旅游业、宠物业化妆健美、防老、美食装修影视、名牌与购物的快乐,这些都比必须用时间用精力用脑筋阅读的书,来得轻松愉快,充满享受。文学,再不像新时期开端的时代那样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

尽管一些刊物和评论家努力制造文学主流,一时锣鼓震天,似有文学新潮将至,结果却如同一束束吹起的气球,无可奈何风吹去。所谓新状态,最终还是失去了期望的状态。他们忘了文学史证明过的事实,一切文学潮流都不是人为的。

文学不会永远处在无主流状态。文学不能创造生活,生活却能创造文学。但谁也无法预估生活和文学在哪里奇峰突起。但我们应该承认,目前文学的无主流状态,是生活正常的反映,而不是文学反常的反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