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探索灵魂的使命

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探索灵魂的使命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自去年初夏起始接受中国民协的工作。但到了民协之后,我又自寻麻烦,把一个更艰巨、更沉重的事情压在背上——就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程。这就涉及到本次会议的主题——在谈我们的抢救工程之前,首先必须重新认识我们的民间文化。在这个误区中,我们对民间文化是轻视的。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的传统。这是中国人对年的伟大创造。

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探索灵魂的使命

首先感谢从全国各地来北京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感谢民进中央、国家民委、首都各媒体对我们这个会的支持。

我自去年初夏起始接受中国民协的工作。在这之前我已经担负六项工作,而且大都是主要的责任人,其中有四项又是全国性的,已经觉得不堪重负。但到了民协之后,我又自寻麻烦,把一个更艰巨、更沉重的事情压在背上——就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程。半年来,我和民协的几位负责同志奔波不已,一次又一次找了方方面面的人,倾诉想法,寻求援助。但总觉得知音者不多,支持者寥寥,那么今天我们为什么还如此坚决地开这个会?为什么还如此紧迫地要启动这件事情?这就涉及到本次会议的主题——

在谈我们的抢救工程之前,首先必须重新认识我们的民间文化。长久以来我们对民间文化的认识有个误区。在这个误区中,我们对民间文化是轻视的。从高教委把民俗学从二级学科降为三级学科,到我们中国文联,乃至各地方文联内部,在十二个协会排名的时候,民协总是被习惯性地排在最后一个。作家协会排第一,音协第二,美协第三,剧协第四,跟下去是舞协、书协、摄协、影协、视协、曲协、杂协,最后才是民间文艺家协会。我绝没有争座次——那种无聊的意思。我只想请大家看到,长期以来民间文化被认为是一种下里巴人的、低层次的、可有可无的。不像小说电影美术戏剧那么辉煌,没有那么多名人大腕,没有那么多杰作巨著,也没有那么多卖点。似乎民间艺术就是一些轻飘飘、不足相信的传说、村俗故事、逗人一乐的小笑话,以及剪纸、皮影、面人、荷包等等这类东西,不能登大雅之堂。不能说谁故意贬低了民间艺术,更不是哪个人轻视民间艺术;也不是说中国文联非要把民协排在末尾不可。这是一种成见和偏见,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习惯是无意中形成的。但无意比有意更可怕。不自觉是更深刻的自觉。如果追究它的历史成因,主要是我们一直没有摆脱封建士大夫对待下里巴人文化的轻视,至少在潜意识上没有摆脱,而且一直用雅俗对立的思维来对待民间艺术,即站在雅文化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待大众的、通俗的、民间的文化。同时,我们一直把民间视作“旧文化”,并且用新旧对立的思维,站在“新文化”的立场上来否定“旧文化”。还有一点我觉得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一直没有用文化的眼光来看待民间文化。这是最要害的一条。

任何民族的文化传统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精英文化,或称典籍文化;另一方面就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是源头,根基的。从精神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大众愿望和审美的直接表现,是一种生活文化,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同时它又是集体性的文化,一个地域共性的文化,所以它具有广阔的覆盖性。这个地域的范围最大是一个民族。所以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地由它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把民间文化看作劳动人民创造的,似乎重视了民间文化。但在那个时代,我们仍然没有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它,认识到文化价值这个层面上。因此我们对民间文化所蕴藏的能量,包括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我们缺乏认识。比如春节。春节是我们民族的最大的节日,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一共38天。世界上很少有一个民族有这么长的节日。由于它正处在岁月更迭的日子里,人们的理想愿望、精神情感、审美习惯,便被分外强烈和极致地发挥着。它必然成了我们民族民间的文化盛典。但这些年我们对春节做了什么呢?实际上是做了一个逐渐淡化的工作。我们在不断消减春节这个民间精神载体的工作。春节的民俗被一个个地消除。因而今天我们中国老百姓每到春节似乎已经不会过春节了!比如,每年年三十的夜里北京的作家朋友都会给我打电话,想听听天津鞭炮的声音。我呢,就把窗户拉开,将话筒拿到窗户外边让他们听炮竹声。这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我想在今年的“两会”上提一个提案:建议北京考虑恢复春节放鞭炮。天津放鞭炮是和天津文化界的努力分不开的,我本人也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禁炮不如限炮》。我说,在我们民族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对污染的要求应该适当放宽。何况,放鞭炮的半个小时里的污染再大,也没有天天抽烟污染厉害,但你不是戒烟而没有禁烟吗?游泳年年淹死人不是也没有禁止游泳吗?汽车排放的尾气比鞭炮污染厉害成百上千倍,我们什么时候禁过汽车?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把自己的民俗、民间文化看成可有可无,没有看到民间文化无可估量的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

进一步说,在春节之中,我们中国人最伟大的创造就是“大年三十情结”。年的高潮就是这个大年三十。三十晚上过不好,这一年心里总有点疙疙瘩瘩。年文化心理是无形的,但它深深地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所以我们中国人每逢大年三十,即便在天南海北打工,也要赶回家过年;火车挤不上去了,就从窗户钻进去,也非要回家过这个年不可。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个巨大和无形的力量是什么?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五千年,合而分,分而合,始终是一个坚实的整体,这跟我们民间文化有深刻的关系。我们的民间文化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沃土,也是一个辽阔的磁场。民族的凝聚力在民间就是一种亲和力。它内涵着共同的生活愿望,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以及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而民间文化的传承本身,也是一个传统教育的过程。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的传统。

再进一步说,我认为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生活崇拜的民族。我们有很多伟大人物。其实,老百姓并不崇拜孟子孔子、老庄和释迦牟尼,我们中国老百姓只崇拜生活本身。所以在春节,人们最希望的就是平时吃不上的东西过年时能吃到,穿不到的衣服过年时能穿上,享受不到的亲情与团圆过年时能享受到。一方面,通过努力实现一部分实际的愿望,使生活尽可能接近理想,把理想生活化;另一方面,将理想主义的图画、话语、文字塞进生活,填满生活,使生活理想化。由于理想与生活浑为一体,过年的意义便非比寻常,过年的境界也非比寻常。这是中国人对年的伟大创造。年文化——特别是此时表现出的民族情感、民族心理非常值得研究。但可悲的是我们自己把年淡化了。我们不吃团圆饭了,不放炮了,不拜年了。我们闹完电话拜年和传真拜年,再闹电子邮件拜年。自己把自己的文化涣散了,消解了,搞乱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大背景发生变化。随着现代化的迅疾发展,农耕文明正在迅速瓦解。农耕文明创建的文化自然也要瓦解。从经济发展角度上讲,农耕社会的瓦解是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必然;从文化发展角度上讲,遗产的价值和意义是无穷的,相反要保护好人类的这份珍贵的遗产。但是我们的现代化来得突然,缺乏文化准备,缺乏应对也缺乏自我保护,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乘驾着强势经济的外来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必然会冲击我们;我们的文化是弱势文化,必然要被外来文化冲散冲垮一部分。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民间文化。

前两个月我们中国民协开会时,我提出一个观点,即在人类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文化不会顺着走。相反会反过来走向本土化,向着本土化发展。就是说:越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越是全球本土化。实际上日本、法国早就这样做了。在美国喊超级大国时,法国人说他们是文化超级大国,他们从精神上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当时担任文化部长的马尔乐夫在20世纪60年代搞的“文化普查”,直到现在法国人还记忆犹新。那一次,法国人将他们的文化来一个彻底的大盘点。所谓“大到教堂,小到羹勺”进行了全面的普查与登记。在那次文化普查之后,法国人还做了一件非常有眼光的事,就是把六月最后一个星期天定为全法国文化“遗产日”。去年我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这个提议,我认为中国也应该建立自己的遗产日。每年此日,全民纪念自己当地的文化遗产,以唤醒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培养人民的文化情感。现在欧洲不少国家都有“遗产日”。看来世界上越是发达国家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www.xing528.com)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的优势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消而彼长,谁也不会是永远的赢家。但从文化上讲,自己的本土文化是一张不变的王牌。这一点,我们讲了好几年了,不被人们注意,今年春节却忽然应验了。今年所应验的就是春节时铺天盖地的中国结唐装(我更愿意叫华服)。最近我为《北京青年报》专门写了这篇文章。我说,今年北京穿华服的人就有200万;“中国结”大家争相购之。南方很多城市闹得更凶。大量的中国结和华服畅销,救活了很多丝绸厂和工艺品厂。同时,电视节目主持人都开始抱拳行礼,不染着黄发喊“拜拜”了。很多饭店、酒店也竞相用老窗户老门作为装饰。为什么?就因为去年一年我们融入世界的速度太快。我们进入WTO,申奥成功,办了APEC,足球出线,想了多少年等了多少年的事,一下子全到了眼前。车子加速,太快太猛,就要抓住一些东西,抓住栏杆什么的。此时人们抓住了什么呢?抓住了文化,而且是民间文化。有趣的是,这时不会去抓李白的诗,也不会去抓《红楼梦》和《二十四史》。首先抓住的是一种文化符号,是被广大人民认同的,深深寄寓着人们文化情感的东西,这个东西在哪儿呢?在民间文化里!今年的民间文化为中华文化立了大功。由此看,我们毕竟是个文化大国,底子深厚,在快速融入世界的时候,表现出对文化的敏感,一下子抓住了自己的文化重心。可这是大众——大众心理的需求!并不是文化上的自觉!我们文化界的反应更迟钝,对自己的民间文化认识非常淡漠,没有能够从时代的大背景认识民间文化,更没有从自己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化中推出任何符号来。今年春节时出现的唐装和中国结两个符号却是海外华人传过来的。唐装是海外侨胞穿的中式服装,那个服装实际不是唐代的,而是晚清到民初时的一种时装。为什么叫唐装?因为海外华人在海外,不甘被洋人的世界淹没,逢到节日便穿上这套服装,好标识自己。这个唐装是和唐人街是一个概念。唐朝是中国举世闻名的盛世,中国人引以骄傲,所以叫唐人街,叫唐装。中国结原本是古代的“盘长”,是佛教的八宝之一。由于一根红绳缠绕不绝,无始无终,民间便视其为吉祥物,寄寓了延绵不断和无尽无休之意。外国人对这种变化莫测和富于神秘感的图案感到好奇,佩服中国人的心灵手巧,这便使得华人把它当作自己的一种标志,改名叫“中国结”。但“唐装”与“中国结”救了我们。如果没有唐装和中国结,我们在这快速融入世界而文化重心发生倾斜的时候,我们从哪里去寻找心理重心?从这点上正说明民间文化重要性有多大,能量有多大。

现在很清楚了,在全球化时代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民间文化。首先,民间文化不是一种文艺形式,而是民族文化传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二分之一。过去我们仅仅把它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因此把它与舞蹈、戏曲、杂技书法并列起来。实际民间文化包括了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戏曲、民间美术甚至于还有民间书法。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长期以来没有从文化角度看待它。现在,当我们从文化角度来看民间文化时,一方面看出了它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意义,特别是在时代转型时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惊讶地发现民间文化状况非常令人心忧。本来就是自生自灭的文化形态,正在迅速的瓦解、失散、消亡。一些民间文化去年还鲜活地存在,今年已是荡然无存。所以我说,每一分钟都有一批民间文化消亡。原因其一,是农耕文明受到冲击,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其二是受外来文化冲击;其三是受商品化冲击。这些冲击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无法改变,也不能改变。

但是,在工业化时代,农耕文化是应该进入博物馆、受到保护的文化。

可是我们的民间文化是没有保护法的。比如,对于民间文化中的民居保护问题我曾经写过不少的文章。但由于无法可依,古老而极有价值的民居仍在大批“死亡”。我们国家现有文物保护法,但没有文化保护法。我们的文物概念非常陈旧。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对文物的认识早已发生改变,但我们的文物观基本上还是前清时期的文物观念。我们的民间文化根本没有进入文物保护的范畴。现在很多国家的民间文化已经都是文物保护的对象了。我们的民间文化至今没有进入文物专家的视野。所以,民间文化面临着破坏、践踏、篡改、偷窃,我们的民间文学在被一些国家的出版商任意盗取。被日本人拿去编他们的卡通故事。还有所谓的“旅游文学”,实际上是一种伪民间文学,是商业化的文学。有些地方为开发旅游点竟然请一些能写点东西的人去编“民间传说”。这样下去,再过20年我们原生态的民间文化遗产基本上就会失去了。

面对这个极特殊的时代,这个巨变性的残酷的转型期,我们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当代使命就是抢救。抢救应当摆在一切工作的前边,也就是摆在研究的前边。现在,我把我们要做的这个“工程”跟各位学者谈谈,希望得到学者们的支持,希望得到分析、研究和论证。我们要对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内的五十六个民族的民间文化做一次地毯式的考察,全部用时为10年。我们的口号是“一网打尽”。我们的对象是三部分,一个是民间文学,一个是民间艺术,一个是民俗。自20世纪80年代就启动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即俗称的“三套集成”)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在周巍峙同志主持和大力而辛勤的推动下,我们民协为之奋斗8年,功绩显赫,不可估量。三套集成完成后,基本上把中国民间文学的普查做得差不多了。全书90卷,已出版63卷,还差27卷。我们计划在三四年时间做完。全力以赴地做好,画个圆满句号,不留遗憾。下边便是我们要启动本项工程的内容。就是民俗和民间艺术这两大块。对于民间艺术,我们要普查、要记录、要收集、要出版,出版《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中国民间美术图典》、《中国民间美术地图集》、《中国手艺人名录》和《中国民间美术资料库》;对于民俗,我们要以县为单位进行科学普查、记录、整理、出版,出版《中国民俗志》、《中国民俗图典》,建立《中国民俗资料库》,为一些民间文化之乡挂牌。其中《中国民俗志》要出版县卷本,每县一卷,共两千卷。总的想法这次一定要一网打尽。如果不一网打尽,现在遗漏了什么,后人手里就将没有什么。民间艺术绝对是一次性的,有些尽管现在是活态的,再过些年就不再是活态的。民间文化一旦失去传承人,马上就会断绝。比如一些剪纸艺人,那些在陕西的古老的村落里剪纸的老太太们,再过十多年基本上就没有了。她们的剪纸也变成过去时态了。我们统统把她们看作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把活态的也作为遗产。我们要抢救她们。我们的抢救工作要作到每一个才高艺湛的民间艺人的身上。对活态的要用电视记录下来。我们的手段是三个,一个是电视,一个是拍照,一个是文字记录,三维地来做。我们要动用一切科技含量较高的手段,使我们这次记录尽可能是全面的、多角度的、立体的、具体的、彻底的。我希望我们的学者、专家、民间文化工作者,能从时代的使命、人类的高度、文化的角度以及后人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这次空前的中国民间文化的大盘点、大普查、大建设。我们的民间文化太博大、太深厚、太灿烂,任何个人都无法承担这一伟大又艰巨的使命。只有我们联合起来,深入下去。深入到民间,深入生活,深入文化,深入时代。抢救民间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对这使命义不容辞。我们要担此文化的道义。抢救民间文化是符合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利益也是人民根本利益之一。我们一定要让中国的民间文化在人类的未来大放光彩。

各位学者专家,我们的使命是非常神圣的,我们的工作是极其艰巨的。但成败的关键在我们身上。我们不要让后人小看了我们——这一代民间文化工作者!

2001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