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4年,佛莱芒地图学家奥特里乌斯利用葡萄牙地理学家巴布达的研究成果,在安特卫普印出了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中国地图,他在这幅地图上画了四辆带帆的四轮车,即所谓的“加帆车”,作为中国的象征。
欧洲第一幅中国地图奥特里乌斯《中国地图》
欧洲第一幅中国地图奥特里乌斯《中国地图》的加帆车细节
而几乎在同时,西班牙传教士兼作家门多萨也在他的著作《中华大帝国史》(1585年初版)中,热情洋溢地评论中国人道:
《东方航海志》拉丁文本插图
他们是伟大的发明者,他们那儿有很多带帆的车辆,并且建得如此合理,使得它们很容易操控。许多人见过这些车辆,所以这是可靠的信息。除此之外,那些在印度群岛和葡萄牙的人都看到中国人画在衣服上,以及从中国带来出售的陶器上带帆的车辆,这表明他们所画的东西是有一些 根据的。
十年后,荷兰旅行家林舒腾在其《东方航海志》(初版于1596年)中也提到:
中国人机智能干,我们从他们那儿的商品做工上即可看出。他们制造并使用带帆(像船上用的)的精巧车辆,在大地上靠风力驱行,就如同在水里航行一样。他们在买卖方面也很精明。
1593年裘德在出版他父亲绘制的中国地图时,特地在地图的四个角落留下了四个圆圈画上代表中国和东亚的景象,其中右下角圆圈中画的即是加帆车。
统观以上几幅有加帆车的画,可以发现有一些特点:
奥特里乌斯的加帆车有篷,车轮有大有小,风帆竖在车厢前端,牵引帆的绳索只有两三根。
而林舒腾和裘德的加帆车无篷,挂帆的桅杆呈十字形,立在车厢正中,而牵引帆的绳索至少有六根。林舒腾的加帆车桅杆上还飘扬着一面旗帜,完全是船只的做派。
裘德《中华帝国地图》中的加帆车
但这三人的图中,都不见有人操控加帆车,照此状况,车似乎只能沿着直线行驶。虽然后两幅图中的道路看上去不怎么平坦,但车中的人镇定自若,相当放松。
16世纪末,佛莱芒工程师西蒙·斯蒂文(Simon Stevin,1548—1620)受中国加帆车的启发,发明了可在海滩上行驶的加帆车。此车可乘坐20多人,且速度比马匹还快。
西蒙·斯蒂文发明的加帆车。斯万伯格(Willem Isaacsz van Swanenburg )原作(约1603年),无名氏翻刻,荷兰国家博物馆藏。大图见本篇开篇页
洪迪乌斯《中国地图》中的加帆车
从上左图中可以看出斯蒂文的加帆车有双桅和单桅之分,前后轮可以转向,车上有一个“舵手”在控制后轮,图中亦可见有人策马追赶加帆车。
在欧洲人制造出加帆车后不久,洪迪乌斯于1606年出版了《中国地图》。他在此地图上也画上了加帆车,不过车子的造型是从裘德地图中抄袭过来的,洪迪乌斯只是加了一句拉丁文的说明:“中国人极其聪明,他们建造的车子在平地上行驶就如同船在大海里航行一样。”看来他跟门多萨和林舒腾一样,对中国人的智慧推崇备至。
1626年,英国地图学家约翰·司必德出版了《中华王国地图》(The Kingdome of China),他在地图的周围加了一些窗口状的花边,其中的一个窗口表现的是中国人的旅行方式。图中的加帆车跟奥特里乌斯所画的很相似,桅杆在前,且轮子前小后大,只是没有篷。
到了1648年,斯蒂文的发明可能已经失传,或者至少没有传到英伦,因为英国神学家、博学家约翰·威尔金斯(John Wilkins,1614—1672)在撰写《数学的奇迹》时,根据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853—1645)对斯蒂文加帆车的描述(多半是华丽的拉丁文诗句,格劳秀斯曾投资斯蒂文的加帆车)以及洪迪乌斯地图上对“中国可能使用的加帆车的推测性描绘”,画出了一幅他想象中的加帆车。
司必德《中华王国地图》花边上的加帆车(文字说明为“他们陆地旅行之方式”)
但威尔金斯对这样的加帆车提出了疑问,他认为要想让车子停下来相当麻烦:需要将帆放下或是得将帆调到风吹不到的角度。因此他提出了改进的方案,即在车上安装一个涡扇状“可转动的风帆”。
威尔金斯想象中的加帆车构造图
威尔金斯改进的加帆车设计图
威尔金斯说为了操纵方便,前轮应该比后轮小,但他也担心不平的地面会使得加帆车剧烈震动而不利于行。最后他慨叹道:
我常在想,为什么我们国家住在大平原附近的士绅都没有尝试过(以风驱动车辆)。这种实验令人非常愉快,而且成本不高。比起用马,利用风(它无需花钱,什么饲料都不吃)可能更令人愉快,也更节省。
1675年,英国人约翰·塞勒(John Seller,1658—1698)出版了一本地图集,他将其命名为《航海图集》(Atlas Maritimus),顾名思义,是为了航海而绘制的。在中国地图上,塞勒画了一辆加帆车。他的加帆车,车厢变成了船形,这可能跟塞勒是个航海迷有关。但不管怎样,这辆车或许可以被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水陆两用交通工具的雏形。
塞勒之后,欧洲有关中国加帆车的记录渐渐沉寂,直到18世纪末,才又重新热闹起来。
1793年,英国派出的第一个外交使团到达中国,在中国期间,使团的副使斯当东在天津白河边上看到中国人推着独轮车走在一条窄路上,他由此产生感想:(www.xing528.com)
塞勒所绘的加帆车
一些古代旅行者提到的习俗,即中国人将风帆用于陆地的车辆,在某种程度上仍然被保留着。这些人很可能是在比白河地区贫瘠的地方看到的。因为弥尔顿曾提到——
“在赛里卡纳 荒芜的
平原,中国人在那里随风驾着
轻盈的竹制帆车”
这些轻盈的车子是由竹子做的小推车或双坐车,在两座之间有一个大轮子。当没有顺风时,它通常由一个管车的人在前面拉着,而另一个人在后面保持稳定,同时也协助推车。当有顺风时,帆可以节省这两个人中前面那个人的劳动力。它只是一张芦席,固定在从推车两侧升起的两根杆子之间。这种简单的设计只有在风来之前起动车子才好用;并且可能是只有一个人时使用,这个人可能不希望别人跟他一起劳动来分得收成,或者碰巧没有找到一个人帮他的人。
使团的随团画家亚历山大更是用画笔记录下了加帆车,在1805年出版的《中国服饰》中,亚历山大为加帆车配了说明:
当顺风且地势平坦的时候,中国人有时竖起简易的帆帮助省力;当风向不利时,帆就会被放在一边。另有人肩上套着绳子,帮着拉车。
车上除了别的东西外,还有一些蔬菜,一篮水果,一箱茶,散放的竹竿,以及一坛酒。酒坛用黏土封口,为的是防止空气让酒变质。在推车的侧面挂着帽子及保养推车用的工具。
《中国服饰》中的加帆车图,但跟许多欧洲有关中国的印刷品一样,图中的汉字印反了
亚历山大修改过的加帆车
可是10年之后,亚历山大出版另一本介绍中国的画集时,其中的加帆车换了模样。亚历山大将车子的轮子移到了前端,这完全是欧洲独轮车的设计。他对此的解释是:
人们早就知道,巧妙的中国人利用风向同一方向吹的恒性,通过帆来协助他们的陆地车辆前行。先前英国使团为我们介绍了这些帆应用的精确方式,看来它们只是对某一种结构不同的独轮车有帮助; 本图与西方世界使用的车子非常相似,与上一本《中国服饰》中所展示的车子不同。
亚历山大之所以要修改加帆车的样子,可能有商业上的目的。不过他的其他一些细节上的改动,比如将用布做的帆改成用席子做的帆,以及在背景中画了一条河,倒是跟斯当东看到的情景相吻合。
紧随着英国使团的脚步,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94年也派出了一个使团到北京去见乾隆皇帝。作为副使的范罢览(André Everard van Braam Houckgeest,1739—1801)于1794年12月31日在山东附近看到了传说中的加帆车。他在日记中写道:
当我今天看到一支船队般的、大小一致的独轮车队时,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惊喜。我说那是一支船队,是因为车上都有帆,每辆车都有一个小桅杆正好放在独轮车前部的一个插口里。小桅杆上挂着一个席子做的帆,或者是布做的,那更常见。帆有五六英尺高,三四英尺宽,有在中国船只上用的帆绳、横杆和牵绳。牵绳连着手推车的把手。通过控制牵绳,推车者可调整帆的朝向。
人们很容易了解到所有这些装置都不是临时想出来的,而是车上一种额外的设计,这样在顺风的时候,推车人可以省相当多的力气。否则考虑到制作帆所花的费用,以及携带时所带来的麻烦,这种想法是奇怪的。
我忍不住欣赏这种设计,并且很高兴地看着这20辆左右的加帆车一辆接一辆地经过。
范罢览看到的加帆车的侧面图
而使团成员之一,法国汉学家小德金(Chrétien-Louis-Joseph de Guignes, 1759—1845)却并不认同范罢览对加帆车大加欣赏的态度,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离开村子后,我们看到了一些加帆车。帆是竖在车前的一根竹子上的,一些细绳以一英尺的间隔拴在帆的边缘,供推车者控制方向。考虑到货物跟帆之间的小比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被顺风鼓起的帆不足以有效地推车前行;如果风向不顺时,效果更差。在前一种情况下,因为推车人总是在后面,当风力中等的时候,几乎没什么用;当风力增强时,因为帆和桅杆跟重量和阻力不相称,会被毁掉,要不然推车人就得把帆降下来。在后一种情况下,风使得车子倾斜,继而车子的重心不再垂于轮子,需要推车者用很大的力气来保持车子的平衡。所以这些装置的用处很少,或者说全然无用。这个地区的车轮较大,但轮边却很窄。中国人为了扩大轮边,在上面缠上一圈带子。他们还在轮子的两边各放上一块木头,为了清除掉泥巴。范罢览先生对中国发明的加帆车欣喜不已,但是在仔细地考察之后,我觉得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小德金和他的同行者们此前曾有一次失败的试推独轮车的经历,难怪他发出这样的感慨。
小德金书中的加帆车插图。注意右侧翻倒在地的车子
范罢览跟小德金看到的是车前只有一根竹竿的加帆车,跟斯当东及亚历山大看到的使用两根竹竿的不同。
斯当东的儿子小斯当东曾作为副使率英国使团于1816年访华,他在1816年9月24号的日记中写道:
今天早上,我们步行在(汶河)岸边时,看到了一辆著名的加帆车,并有机会考察了一番。当时那辆车没有使用帆和桅杆,但是这些所有的装置都在推车人的手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于固定小桅杆的插口。我们在岸边的路上碰到的另一辆手推车是由一个小贩推着的,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小饰件、带子以及一些装饰性的或可穿的衣服,我们的部分团员跟小贩买了些东西。
尽管加帆车被欧洲人誉为中国人的伟大发明,但在中国国内的典籍中却鲜少记载,无论是从文字或是图片中都很难发现其踪迹。目前能找到的唯一一幅描绘加帆车的木刻图的出版年代也比较晚——清道光二十九年,即1849年。见麟庆著《凝香室鸿雪因缘图记·邯郸说梦》。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清洁能源观念的不断深化,我们期盼着也许有一天,中国人发明的加帆车会被重新赋予生命,并行驶在全世界的陆地及海洋上。
《凝香室鸿雪因缘图记》中的加帆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