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的加拿大美食达人布鲁斯·尼科,一直抱有尝遍全球美食的野心。当然,中国美食必不可少。他苦学多年汉语后,自感学有小成,便从加拿大直奔中国北京。
布鲁斯稍作休整,便邀请一众好友共赴大董烤鸭店,尝一尝正宗的北京烤鸭。就餐前,布鲁斯还专门学习过中餐落座的礼仪——最重要的人坐在主座,也就是正对着门、最中间的位置。主座旁,其他人按照重要与亲昵程度依次落座。在中国人心中,吃饭除了满足食欲,更像是一种传情达意的仪式。
在中国朋友指导下,布鲁斯从笼屉中取出一张极薄的荷叶饼,摊开在手中;用筷子夹起两三片烤鸭,蘸上甜面酱,放到饼上;最后加一点葱丝和黄瓜丝,把饼叠成一个“小包裹”,一口咬下。烤鸭的鲜、咸、油、香融为一体,在味蕾中炸裂,让首次尝到这种美食的他激动不已。布鲁斯大声感叹道:“终于等到这一刻了,非常非常美味!这种感觉无以言表!鸭肉烤得非常好,片得不薄不厚。口感也很完美,鸭子身上的油脂让烤过的鸭肉外酥里嫩。当然,我是不会哭的,但此刻真的太幸福了!”
北京烤鸭源于南京烤鸭
北京烤鸭连同乒乓、茅台被戏称为周恩来总理的“三大外交策略”。但大名鼎鼎的北京烤鸭,其实是南京烤鸭的衍生版本,论起辈分来,要叫南京烤鸭一声“爷爷”。
今天我们所尝到北京烤鸭的做法,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同打包去的不光有南京的文官武将,更有南方的美食。嘉靖年间,京城第一家烤鸭店“便宜坊”,在菜市口南侧的米市胡同开业,而它当时的名称叫“金陵片皮鸭”。清朝同治三年,清军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也是在这一年,北京前门外肉市旁新开了一家“全聚德烤鸭庄”,这就是如今“全聚德烤鸭”的前身。全聚德的做法即是“挂炉派”,与便宜坊的“焖炉鸭”,构成如今北京烤鸭的两大派系。
北京美食不仅是烤鸭。北京菜也并非人们常识的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它是一种融合菜,即将外地菜系引进,搭配多元的烹饪方式对食材进行创新,打造全新的味道,形成新的流派。
王府井小吃街因其美食的类别多样、高度聚集,以及夜景的美轮美奂而声名远播,可谓全国美食聚集地的代表。布鲁斯通过研究美食攻略,在友人带领下,直奔王府井。自小吃街入口,各个古朴又香气四溢的小吃摊位紧挨着门柱两边,呈线性延伸至里面,门店通透的布置使得各类小吃醒目地呈现在食客面前。(www.xing528.com)
黑漆漆冒着热气的煤球蛋糕,酸甜爽脆的糖葫芦,长相奇特的活蝎子、牛杂等,既让布鲁斯眼前一亮,又让他大吃一惊,他甚至觉得需要“冒险”:脚还在动的活蝎子紧密有序地被串在竹签上,又一根根插在竹筒里。“怎么吃?直接咬吗?”布鲁斯发出了尖叫,吓得赶紧摆手拒绝,但又流连于扑鼻的香味。他拿起一串炸好的蝎子,咬一小口,清脆的咀嚼声叫人又担心又惊讶,但唇齿间的味道又让他笑着调侃,“刚刚生平第一次吃了蝎子,它没有想象中可怕,味道挺香的,一咬下去咯吱咯吱响……看看过一会儿我的身体会有什么反应,希望蝎子不会弄死我。”
王府井真的和井有关?
在王府井大街,有一块儿用铁链子圈起的井盖,记录着王府井得名的缘由。
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这个不知名的小村落开始热闹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称呼。明成祖时,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十王府街”。明朝灭亡,王府也随之荒废,后来,街上只有八座王府,人们便称它为“王府街”。
那么“井”是怎么来的呢?据清光绪十一年《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1258个,大多水质咸苦,而十王府井为极少数甘冽可用之井之一。1915年,北洋政府内政部绘制《北京详图》时,就把这条街分成三段:北街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由于有这眼甜水井而称王府井大街。后来,人们逐渐用王府井称呼整条街。
往前走过几个摊位,牛杂在师傅熟练的烹制下,配合着炽热香浓的汤汁,烘香了满满的调味料,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布鲁斯站在摊位前,又犹豫踟蹰起来,“牛杂看得到各种内脏。光看样子,肯定是完全没有食欲的。”布鲁斯虽然嘴上这么说,动作却很诚实,忍不住舀上一勺放入口中,味道又奇妙又新鲜。
如果说小吃是布鲁斯此次美食之旅的“开胃小食”,那么一日三餐便是沿途精致的“硬菜”。街边的煎饼是中国北方随处可见的特色早餐之一。煎饼摊里的香气也吸引了布鲁斯的注意:平底锅上摊开面糊,抹上鸡蛋液,两面烹熟后夹入酱料、葱花、薄脆等,裹成方方正正的样子。煎饼师傅会为每个食客进行“专属定制”,布鲁斯也乐于接话,“我要加两个鸡蛋”,“撒上葱花,也刷点辣酱,我喜欢辣一点的”。煎饼制作快捷,拿在手里方便食用,配以酱料调味,葱花点缀,柔软的饼皮和酥脆的薄脆在口中共舞,布鲁斯尝试后忍不住赞扬一番:“煎饼跟法式薄饼很像,只是味道是辣的。加了这种薄脆更香,口感很有层次。”
午餐时分,布鲁斯选择去一家有名的清真餐厅“打卡”。清真菜在北京很受欢迎,不过北京的清真菜可不只是常见的手抓饭或是羊肉汤。这里的清真菜颇具北京特色。布鲁斯点了一碗豆腐脑、两个门钉肉饼。“这好像是一种饼,但从外观看像是汽车零件。”薄脆的饼皮裹着厚厚的肉馅,一口下去,汤汁四溢,满嘴留香。门钉肉饼的得名据说与慈禧有关,相传御膳房做了一种有馅的圆饼,慈禧很是喜欢。问其名称,御厨灵机一动想到这种肉饼与宫廷大门上的门钉颇为相似,于是答曰:门钉肉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