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构建机制,需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企业发展和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使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符合国家政策。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合作机制的构建需要重点解决“一头热、一头冷”、创新平台搭建、高职院校民事行为能力差、行业组织缺位等问题。
1.构建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维持校企合作活动持续进行的前提和条件,因而是合作机制的核心内容。目前的校企合作活动一般是由校方发起,动因是人才培养活动能够适合企业发展需要。但是,校方的动因常常不能得到企业的积极响应,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单向性作用现象。校企合作的原始动力应该来源于校企双方促进生产方式转变的理性诉求,形成双方认同的价值观,将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相协调。因此,要构建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当前需要抓住三个主要因素:
一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考核两种满意度:一是用人单位满意度,二是学生满意度。只有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才有可能主动地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并接收更多的毕业生。因此,质量是实现学生就业的根本保证,也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
二是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功能。开展有效的技术服务,是密切校企联系的重要纽带。通过技术服务,可以让企业更好地认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认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与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技术技能创新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才培养又为技术技能积累提供了可靠保证,二者都是职业院校必不可少的功能。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合作培养与合作研发一起进行,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数量和结构也会发生较大变化,这就要求政府在整体上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投入。
三是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要使校企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就需要建立一种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实现价值观的趋同。从高职院校的角度,需要以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保障企业的知情权、建议权、评价权,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招生就业等方面悉心倾听企业意见,了解企业需求,决不能等遇到困难的时候再寻求企业帮助,更不能将企业参与看作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不是单靠职业院校一方就能办好,高职院校需要先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了,并真心把企业看成合作伙伴,多想着企业的需要,合作办学、协同培养人才也就容易了。
2.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www.xing528.com)
为了使教育部等六部门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法》有效落地,尽快进入校企合作的“蜜月期”,职业院校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转观念。职业院校应该尽快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僵化观念,将企业视作人才培养的平等主体,主动为企业转型升级服务。躺在事业单位的“铁饭碗”中,以一种“铁帽子王”的身份与企业打交道,企业注定不会买账。既然已经认识到一线人才培养是校企双方的共同责任,那就应该对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真正建立起伙伴关系。幻想通过合作在企业“捞好处”,受伤的只能是职业教育,受害的只能是职校学生。在校企合作活动中,企业和学生发展是合作的依据和中心,职业院校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
二是搭平台。校企合作是一台大戏,不是街边的广场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教材,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这些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根据就业市场需求长期进行下去,客观上需要一种稳固的合作机制。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组建校企共同参加的职教集团法人实体机构,强化职教集团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选择。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职教集团对校企合作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服务等职能,赋予集团实施校企合作协议注册、修改和废止的权力,让职教集团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织形式。
三是挂牌子。职业教育是学校和企业的“二人转”,不是职业学校的“独角戏”。但要让企业进入育人角色,仅靠一纸文件还不够。职业学校应该围绕服务“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选择一批社会信誉好、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用人需求强的骨干企业,共建生产经营与人才培养兼顾的教育型企业,给企业应有的“名分”和待遇。
四是订标准。校企合作是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上的高位合作,是校企双方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措施。校企合作活动应该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并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为了提高合作效果,需要校企联合制订学员招录标准、师傅资格标准、学校和企业课程标准、教学场所标准等,克服合作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无效性。标准的作用是约束校企双方的行为,使得合作活动符合双方的长远利益,同时又不损害第三方的利益。在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学生代表的意见。
创新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以学校为主体,加强专业建设,丰富课程体系,提升师资力量;依靠政府统筹规划,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挥企业、行业职业的指导作用;同时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丰富企校合作的形式。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能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培养人才这一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