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时是工业上计算工人劳动量的时间单位。课程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计量单位,是学校基于专业教学计划对课程进行考核评价的标准。现代技工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强调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下赋予学生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因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应探索和完善适合技能培养和产教融合的学分与工时互换模式,生产工时与课程学分的相通是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两者的相通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双证制度,理论课和实训课都占据一定比例的学分,实训课的学分由工时兑换,学生修完课程并达到标准后即可获得学分,累积学分达到教学计划标准后可向学校申请职业鉴定,并获取毕业证书;二是学分互认机制,即学生获取的技能证书和技能奖项可兑换成相应学分;三是工学交替,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允许学生学习时间的间断,对于学生就业或创业过程的学习经历也可以折合成学分,如同零存整取的“学分银行”,充分注意生产工时与课程学分的互换。
如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产教融合的交替教学模式中,坚持生产工时和课程学分相通的评价方式。即对学生技能实训的工作量有明确的要求,按生产工时来计算,对学生课程学习也有学分要求,两者可以相互置换,共同计入学生总的学业成绩,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型评价模式。这种模式涵盖了学生学业能力考评和素质能力考评,具体而言,学业能力考评的内容包括生产工时量、产品质量、技能竞赛成绩等,素质能力考评包括道德品质、工作态度和实训表现等。如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在学习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时,多零件加工包括多个工时,占了这门课程成绩的70%,其中安全文明生产20%,出勤作业课堂10%。并且还根据学生所在年级不同设有不同的工时标准:学生第一个学期不算工时,第二个学期学生完成一个工时折算成一个熟练工人的20%,以此类推,第三个学期为35%,第四个学期为50%,第五个学期为75%,第六个学期为100%。这种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教学环境变静态为动态,教学资源变单一为多元,并将理论知识、岗位技能和素质教育培养相融合,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