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境指产品生产的现场,是影响零件或产品制造和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学环境是指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3]。广义的教学环境指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诸因素的集合,包含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家庭条件等。教学环境具有场域性、互动性和结构性。
生产环境与教学环境相融是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途径。两者的融合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学校工厂型。即学校基于计划组织,依据学生的所学专业和发展方向、企业的需求和实训条件,开展和企业的合作。第二,工厂学校型。即由工厂开办技校,并享有技校的产权。在这种形式下,工厂能根据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第三,工厂学校联合型。即技工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双方共同协商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人才规格等。生产环境与教学环境相融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教学场所,在硬环境和软环境上都力求做到相互交融。硬环境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学生进行生产性的实训时,可以共享学校和工厂的场地及设备。而软环境的融合则表现为学生进入工厂,着力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作为指引实训的总体方向,将企业规范及用人标准作为实训的基本要求,让学生的实训过程零距离对接企业生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形成职业感知,增强岗位自信。(www.xing528.com)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江门技师学院为例,该校生产环境与实训环境相融在一起,在模拟课堂的基础上,将课堂搬到工厂中,在生产中开展实训教学。比如:在硬环境上,2011年学校修建了新校区,同时建立了综合性实训基地,在学院领导的宏观管理、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下,在实习教师及相关教学单位的支持下,一方面保证实习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完成专业学生实习实训、专业技能考证培训,另一方面还接纳江门市第一机床厂等相关企业的生产型实训任务,年累计生产任务达到17 100工时。在软环境上,学校将校内实训室打造成校内模拟企业,以企业具有的核心文化、工作氛围、制度标准等规范管理校内实训室。具体实施表现在:其一,提炼企业文化。学校根据现代企业要求,提炼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企业文化,即“高起点、严要求、抓质量、争一流”。其二,营造企业氛围。学校将校内实训室按企业布局予以设计,将实训要求、产品标准、工作态度、行为规范等内容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上墙,让实训学生深刻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氛围。其三,提出企业愿景。学校将“争做一流员工、共造一流产品、同创一流企业”作为企业愿景,为学生指明奋斗方向。如江门市化工仪表厂的生产环境:①行为观念上,每天上班前班检,下班后集队报到,相当于企业打卡上下班,生产过程以安全第一,保证质量为主;②实施江门市化工仪表厂车间管理规范;③生产现场有企业各种管理规范、质量管理、安全口号等企业文化。相应地,学生的实训环境也是与此相融:①行为观念上,每天晨检与生产班检合一,班前授课、入门指导,班后对生产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②学生在实习过程以生产工人行为准则为标准;③现场学习体验企业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