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世界主题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被造福社会的理性思维所替代。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类文明趋势。在这种理念驱动下,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的在于人性的提升。20世纪末期,在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中,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人文意义及价值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正因为此,有学者提出:“我国教育界正在发生一场‘革命’,而‘革命’的旗帜就是‘人文。’”[20]其实,通过对人文教育历史的考察便会发现,以前的人文教育家正是在批判教育史上“非人”历史的现象中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强调教育应该以“人”为中心,是为了“人”的教育。从亚里士多德强调闲暇教育、珍视文雅教育,到文艺复兴时期维多里诺把学校看作“快乐之家”等,他们都看到了实利教育压抑儿童的非人性的一面,实利教育没有服务于人,只服务于实利,把人当作劳动的工具。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具有人文精神倾向的思想家们更是以批判现代教育的职业化、非人性为己任,赫钦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认为,现代教育制度以经济增长为目标,重点放在职业上,把人看作简单的生产工具,把学校看成人力加工厂,按物的生产原则来管理学校,这都是非人性的;从实际效果来看,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他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挥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原本就是一种“人”的教育。从古希腊教育家所追求的“自由人”,到19世纪马克思所预言的“全面发展的人”,再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现代化问题专家阿列克斯·莫克尔斯所探索的“现代人”;从先秦儒学教育家所憧憬的“伦理人”,到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所提倡的“现代中国人”,再到邓小平提出的以“三个面向”为旨归的“四有新人”,“人”始终是教育情有独钟的关注对象。而人性是人所区别于动物的属性,它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说过:“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表现在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教育意义在于,教育必须以人的本质属性为依据,全面拓展人性,从而达到自然、社会、精神诸属性的浑然一体[21]。
早在两个世纪前,西方现代高等教育认识哲学的奠基者们就把大学界定为所有社会机构中唯一充满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的场所,它担负着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思想的社会功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教育始终以其执着和顽强的生命力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并朝着现代化的目标不断推进。诚然,科技的发展和理性的高扬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然而,随着科技化、理性化、现代化的进展,人类现实生活遭受了严重打击,陷入了困境和低谷之中。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个人理性的高涨,本应该是以人更好地生存为目的,但事与愿违,焦虑和无聊成了现代人两种无法摆脱的心境,心无寓所,意义失落使现代人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盲目与困惑中。科技化和理性化氛围中的教育固然培养了千千万万优秀的“人才”,但同时也伤害、扼杀了千千万万无辜的心灵,使“人”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失落了生活的乐趣。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可教育最终失落了“人”,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遗憾。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实用型的人才为目的的,但究其根本仍然是培养人、发展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目的设定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只有以“现实的个人”“有生命的个人”为前提和出发点来关注人,才具有现实意义,具有理论魅力。
1.主体人格的觉醒
教育是培养、造就人才的事业,它赋予人以生存、发展和享受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本质上又是一种人道主义事业。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科学、理性教育理论的支撑和教育工作者受“师道尊严”传统观念的束缚,现行的教育步入了扭曲人性、压抑个性的歧途。这种教育模式铸造的是一批批饱读诗书、循规蹈矩,却缺乏灵性与创意的物化的工具人,既谈不上自由全面的发展,也谈不上健康幸福的生活,更谈不上丰富的个性。当前教育理论界教育主体性的呼声日渐高涨,而教育主体性的含义无非是两层意义:一是尊重学生个性的主体性,让学生的主动性自由地发展;二是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过去那种模式化教育,用多样化教育造就富于个性的一代新人。因此,我们所强调的这种教育的主体性是与新的人道主义教育和国际范围内的民主化思潮完全一致的,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和运用。(www.xing528.com)
2.创造意识的激活
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生存在一个自在自发的充满保守与惰性的世界之中,人们的基本生存方式以重复性思想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特征。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教育的功能只能是再现当代社会和现有的社会关系,几乎没有创造性”。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渴望一种能够展现自己生命本质的生活方式,渴望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是一个“既阶”和“未成”的结合体,“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给人作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一方面唤醒人的自由意识,使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现成的存在者,而是一种必须通过自身创造性的活动,不断向未来开辟可能性并塑造自我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教育要引导人们去创造。因为人的自由本质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没有后天的创造,人的自由本质就无法得到体现和验证。教育的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把人的自由本质引申出去从事创造,去打破已有的存在,迈向更高的未成,使人在永无止境的创造过程中,不断提升,不断创造出新的规定,不断丰富自己“人”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式,因此,创造不只是普通高等教育所培养的社会精英分子的专利,亦是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大军的基本义务和追求。
3.生命意义的领悟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生命的生存与发展,教育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同样要关注生命、理解生命和尊重生命。对于人的精神价值的守护和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应该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在科学和理性的旗帜下,在教育工作者们灌输和训导的氛围中,造就了一批批理性的、顺从的、不谙世事、不懂生活、倍感压抑的理性“人才”,因而就萌生了北大研究生的自杀事件,某中学生对父母的暴力行为等让人费解和痛心的事件。诚然,理性的发展开掘了人的智慧,创造了无限丰富的人类物质财富,却满足不了人生幸福的全部需要。科学和理性的世界无法调制出人生的全部色彩,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观照下,教育只有让学生回到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够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要,才能促进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类自身的认识和了解。在人与自然社会和睦相处的文化背景中,领略生命的意义,感悟人生的幸福,从而构筑起心灵世界的精神家园和意义网络。这种教育的追求不但应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