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误区-藩篱与跨越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误区-藩篱与跨越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虽然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明确,以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以下误区。现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绝大多数是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或规范下,关门造车而定的,严重脱离社会特别是企业需要,受到排斥。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由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同确定的。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误区-藩篱与跨越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虽然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明确,以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以下误区。

一是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具有从事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双重职能,对接受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学生颁发学历证书和培训证书,高等职业教育显然有着同样的职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指出,要“发展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表明,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只注重了职业学校教育而轻视了职业培训。无论是在专业建设、设施建设、设备投入,还是在学生比例上,职业培训所占比重均微乎其微,有时甚至几乎没有职业培训的份额。

二是重正规院校,轻社区角色。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人才的特点,它在经济建设和社区建设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浏览新成立或新改制升格的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以及一些准备改制为高职院的中等职业学校奋斗目标时不难发现,大多数院校都注重向“正规院校”发展而轻视自己的“社区角色”。这些院校不是以“本科高职院校”为目标,就是以“一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目标,极少有以“社区学院”为发展目标的。

三是重专业数量,轻课程开发。高等职业院校在建设发展中,为了“学历教育”“正规院校”的目标,往往盲目追求专业数量的增多,而忽视课程的建设开发。有的规定一年必须新上几个专业,有的院校新开设的专业一无经验、二无教师、三无设施,成为名副其实的“三无”专业,而真正结合现有专业积极加强课程建设和深入开发的却很少。表面上看,学校专业数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背后却隐藏着基础薄弱、底气不足、没有特色、竞争乏力的致命弱点。(www.xing528.com)

四是重学校本位,轻企业参与。现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绝大多数是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或规范下,关门造车而定的,严重脱离社会特别是企业需要,受到排斥。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由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同确定的。企业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又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取决于企业参与的程度,其根本标志是毕业生是否受企业欢迎。高职教育在日本被称为“企业眼里的高等教育”,在德国已成为“企业手中的高等教育”。这与本科教育有着重大区别[4]

总之,由于受传统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定势的影响,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往往只注重其“高等性”而忽视其“职业性”和“教育性”,在教学要求和具体教学实施上往往有意无意地在向培养“工程师”“设计师”甚至更高目标靠,从而严重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轨道。对学生的毕业环节过分要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就是其片面强调“高等性”的具体表现,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以上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高等职业教育决不能偏重向“学历教育”“正规院校”和“学校本位”发展,更应注重在“职业培训”“社区角色”和“企业参与”方面的发展;不能只注重专业数的增加,更要注重课程建设和开发。只有将重心由“攀高”向“低移”转变,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贴近社会,贴近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