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政策:基本观点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政策:基本观点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研究,本课题试图得出以下基本观点。现有的普通专科、工程类本科及专业硕士教育均应为这三个层次的外在形式。不同的“类型倾向”具有不同的知识能力结构特征,学生在毕业后进入社会,必须经过实践的锻炼提高,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某种类型的人才,或者说适应某种岗位群的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政策:基本观点

通过研究,本课题试图得出以下基本观点。

第一,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应该为职业高等教育,它不是一个层次,而是一种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不悖的高等教育类型,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主要是培养有知识、有见识和有器识的素质本位型高级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现有的普通专科、工程类本科及专业硕士教育均应为这三个层次的外在形式。

第二,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是高职院校确定人才培养类型的首要依据。据调查,我国人才类型大致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其中高职人才类型应为工程型和技术型,亦称“中介人才”,本课题称之为“素质本位型高级应用技术人才”。

第三,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专业人才成长的规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毕业时还只能具有一定的“类型倾向”,而不能完全“定型”。不同的“类型倾向”具有不同的知识能力结构特征,学生在毕业后进入社会,必须经过实践的锻炼提高,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某种类型的人才,或者说适应某种岗位群的人才。

第四,高等院校素质本位教育从广义上看是高职院校的一个办学思想与理念,即给学生全面的教育与训练,包括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从狭义上来看,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是专业教育的灵魂与统帅,旨在通过科学人文的沟通,培养具有自我发展能力、适应社会变迁能力,视野开阔,拥有完美人格的健全个人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将人培养“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属于教育的一个类型,应在保持职业教育独特性以及因社会变迁的教育自省力之下,必须重新思考专业与通识之间的关系,并规划出一个能够让学习者真正“成为一个人”的学习环境,也就是说,未来高职教育必须兼顾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不仅要培养有技术的专门人才,更要培育有人文气息、有艺术气质、有通识气魄的技术人才。

第五,在社会转型中,我国正由“学历社会”逐步过渡到“学习化社会”,“资格与学历并重”是“学历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专门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又是人们自我完善、不断提升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双证书”(学历、资格)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第六,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会有不同的素质本位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各有不同,他们产生于不同的文化、专业和区域背景,他们也有不同的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从目前情形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没有政策导向的素质本位教育就是最好的素质本位教育。因而,素质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固定模式就意味着失去素质本位教育的意义,各个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素质本位教育,即是说,素质本位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学校本位高等职业教育。

【注释】

[1]李兰巧.高等专科教育转向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1997.

[2]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构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139.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4]王明达.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M]//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办公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M].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出版社,1999:3.

[6]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7.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刘来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73.

[8]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9]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34.

[10]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

[1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5.

[12]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黄石职业大学.高等专科人才培养概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4.(www.xing528.com)

[13]忻福良.高等专科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234.

[14]李兰巧.高等专科教育转向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1997.

[15]罗强元.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139.

[16]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34.

[17]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9(4):58.

[18]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5.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G].[2000-01-17].

[20]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9(4):58.

[21]娄玉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0:100.

[22]冯振生,周明辰.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201.

[23]王浒.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9.

[24]郭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8.

[25]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0(5):11.

[26]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1.

[27]周明星.职业教育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继承与创新[J].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8):78.

[28]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6.

[29]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研究[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2:56.

[30]郭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