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将卫星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军事战略、战术核中继卫星上,MILSTAR Ⅰ装备了三副自适应调零天线。之后,美国在其改进型MILSTAR Ⅱ和AEHF卫星上,分别装备了两副自适应调零天线,如图6-34所示。但调零天线也存在无差别调零的缺点,即在零点区域内,不分敌我均会受到抑制。
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研究利用卫星多波束天线的干扰抑制技术,自80年代起,相继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如采用扩频技术、自适应天线调零技术、星上处理技术以及核加固技术等。
20世纪80年代初,美军将自适应调零天线技术成功用于国防通信卫星(DSCSⅢ),如图6-33所示。该卫星自适应调零天线为一副61波束的波导透镜多波束天线,使用波束形成的网络在干扰源方向上形成零点,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将卫星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军事战略、战术核中继卫星(MILSTAR)上,MILSTAR Ⅰ装备了三副自适应调零天线。之后,美国在其改进型MILSTAR Ⅱ和AEHF卫星上,分别装备了两副自适应调零天线,如图6-34所示。调零后方向图如图6-35所示,图中颜色表示系统的余量,颜色越浅,余量越大。
自适应调零天线应用在容易受到阻塞式干扰情况下,具有响应快、抑制强等优点,在阻塞式干扰时仍能保持通信系统正常使用,是一种有效的战术通信手段。但调零天线也存在无差别调零的缺点,即在零点区域内,不分敌我均会受到抑制。
图6-33 DSCS Ⅲ卫星
图6-34 MILSTAR系列卫星调零天线及其星上布局(www.xing528.com)
(a)调零天线;(b)星上布局
图6-35 MILSTAR系列卫星调零天线调零前后波束覆盖情况
(a)调零前;(b)边缘位置单个干扰调零后
图6-35 MILSTAR系列卫星调零天线调零前后波束覆盖情况(续)
(c)中心位置单个干扰调零后;(d)两个干扰调零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