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精粹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精粹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4—16 世纪是欧洲文艺从中世纪的压抑中逐渐舒展开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思想界追寻古希腊的古典规范,追求文学艺术的“复兴”。这些要求都被表现在当时的绘画作品中。拉斐尔是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个,在他学习绘画的时候,当时各种绘画技法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创作更加轻松。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精粹

14—16 世纪是欧洲文艺中世纪的压抑中逐渐舒展开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思想界追寻古希腊古典规范,追求文学艺术的“复兴”。人们的思想在经历了中世纪漫长的禁锢与压抑之后,结合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出对个人价值与权力的肯定,形成了与宗教神权相对立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提倡“人性”与自由,要求摆脱神学对人的压制,解放人的思想、智慧、情感。这些要求都被表现在当时的绘画作品中。

(一)波提切利与失意的美神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15 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人物,他早年跟随里皮学画,画面注重线造型,优美的线条、明快富丽的色彩使作品具有典雅的韵律感。在《维纳斯的诞生》(图2-72)中,维纳斯站在贝壳上从海水中升起,风神将她吹送向岸边。季节女神举着紫色的袍子从右侧迎接。爱神与两侧迎接自己的神没有交流,若有所思的神情微带着落寂。波提切利的作品中并不很讲究结构的精准和透视与体块转折。在线造型为主的形式中,人物甚至有些平面化,但正是这以视觉美为要义的绘画方法,使人在观赏的过程中可以放下对客观性的追求,在人物优美的身形中“聆听”到音乐般的美。

图2-72 《维纳斯的诞生》 波提切利

(二)文艺复兴三杰

意大利作为当时贸易往来的集散地,在商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加之罗马帝国文化遗存,使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天独厚地获得最早的发展与最大的成就,从而诞生了一批伟大的艺术家

1.达·芬奇

雷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 年),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曾在韦罗基奥的工场中学艺。达·芬奇作为那个时代精神的最杰出代表,追求艺术之美与艺术之真,为了可以在绘画中准确地表现人体结构,他做了大量的人体机构研究,甚至偷偷进行尸体的解剖。他的研究还涉及建筑军事、机械学等方面,试图在各个领域探索自然的规律与奥秘。在绘画方面,达·芬奇的很多作品都被奉为经典。

《最后的晚餐》(图1-9)是达·芬奇为修道院食堂创作的一副壁画,画面表现了耶稣被捕前与12 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场景。整幅画的构图呈对称式,12 个门徒在耶稣的两侧排开,让观众可以更清晰地看清楚每个人和他们的表情。席间,耶稣告诉他的门徒自己已经被出卖,即将被捕,画家将门徒们在这一个瞬间的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呈现出来。

著名的肖像《蒙娜丽莎》(图2-73)完成于1503—1506年,在此画中,达·芬奇采用薄雾法,使画面背景产生纵深感。画面中蒙娜丽莎气质优雅内敛,手部与面部表情的刻画十分微妙,蒙娜丽莎的眼睛温柔地注视着观者,微抿的嘴角含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微笑。在达·芬奇死后,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终于得偿所愿地将这幅画挂在了自己的宫殿中,甚至要求公主每日模仿蒙娜丽莎的微笑。

2.米开朗琪罗·博那罗蒂

图2-73 《蒙娜丽莎》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博那罗蒂(1475—1564 年)出生于佛罗伦萨,曾在吉兰达约的工坊中当过学徒,研究过乔托、马萨乔和多纳泰罗的作品,古典美术功力深厚。他的作品不仅限于绘画,雕塑、建筑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人物健美,结构精准、结实。由于其一生颠沛坎坷,其画作中隐隐带有悲观的英雄主义色彩。

创世纪》(图2-74)是米开朗琪罗应教皇朱里诺二世的要求为西斯廷教堂绘制的天顶画,讲述圣经中的自上帝创造世界起的九个故事。其由九幅中心画和一些装饰画组成,画面中共绘制了343 个人物,整套画作由米开朗琪罗一个人历时四年完成。其中的局部《上帝创造亚当》(图2-75)表现了上帝赋予亚当生命的瞬间,上帝对亚当若即若离的态度正是米开朗琪罗与教皇恩怨纠葛多年后内心悲观情结的流露,这幅画面的经典寓意使其被无数次地引用,出现于各种影视艺术作品中。

壁画《最后的审判》(图2-76 和图2-77)是米开朗琪罗完成《创世纪》二十年后,以六十岁高龄历时六年完成的又一巨作。《最后的审判》是圣经中的经典题材:末日来临,耶稣升入天国,所有死者幽灵在耶稣面前接受审判。四百个人物被一种强大而压抑的力量凝固于画中,静态的画面中各个人物仿佛还会依照自己的命运继续上升或者下沉,画面充满气势与动感。也许是苦力般长期艺术劳作下的压抑,画家将自己也以特殊的方式画进了画中。在圣徒巴托罗缪手中拎着的一张人皮上就是画家自己扭曲变形的脸。

图2-74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 米开朗琪罗

(www.xing528.com)

图2-75 《创世纪》局部《上帝创造亚当》 米开朗琪罗

图2-76 《最后的审判》 米开朗琪罗

图2-77 《最后的审判》(局部) 米开朗琪罗

3.拉斐尔·桑西

拉斐尔·桑西(1483—1520 年),早年曾在佩鲁吉诺的作坊里工作。拉斐尔是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个,在他学习绘画的时候,当时各种绘画技法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创作更加轻松。在拉斐尔的作品中也曾出现过达·芬奇曾经用过的薄雾法。拉斐尔以绘画圣母著称,他笔下的圣母,温婉、恬静,是经过大量写生之后所塑造出的完美的女性形象。

《西斯廷圣母》(图2-78)是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一幅壁画。画面中圣母怀抱圣子,左侧是教皇西斯廷二世,右侧是圣女末达拉。在画面底部,两个仰望圣母的小天使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烘托出圣母的慈爱。画面中的圣母既圣洁又温和、亲切,相较于那些强调神性高高在上的圣母形象更能打动人心。

图2-78 《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

(三)威尼斯画派与提香

威尼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15 世纪成为地中海沿岸最大的商业中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商船。美丽的自然风光、异域商船的自然色彩,以及浓厚的商业气息熏染出威尼斯画派瑰丽的光影色彩。画家提香即这个画派中的代表。

提香·韦切利奥(1487—1576 年)的作品壮丽、热情,色彩强烈张狂,笔调奔放,于古典主题中融入现实氛围,略带世俗的欢乐气氛。如其作品《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图2-79),在田园牧歌般的明丽色调里,神话的题材也被赋予了世俗感。另一幅作品《圣母升天》(图2-80)被认为是他的一件经典之作,画面效果张力强大,感人至深。

图2-79 《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 提香·韦切利奥

图2-80 《圣母升天》 提香·韦切利奥

(四)尼德兰文艺复兴与扬·凡·艾克

尼德兰是一个历史地理名字,在中世纪时范围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部的一些地区。这里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商业、手工业繁荣。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绘画脱胎于哥特风格,带有宗教式的肃穆,人物内心表达较少,但对技法的钻研与细节的描摹十分深入。

扬·凡·艾克(1390—1441 年)曾担任柏耿娣公爵的画师,其绘画作品笔法非常细腻,注重对细节的描写。其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图1-11)细致到可以从画面后方的镜子里看到夫妇两人的背影和作画者,并且镜框周围的小圆中也画着耶稣受难图。该画中还十分生活化地结合许多有象征意义的物品:主妇身上象征孕育新生命的绿色衣袍,象征忠诚的小狗,象征婚姻结合的拖鞋,象征健康苹果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