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的产生来自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概括。所以,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鉴赏时,可以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及不同民族的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和情景去认识世界、了解历史、感悟真理和体验不同的人生,进而体悟生活的本质。比如,从米勒的《拾穗者》等一系列描绘农民生活的作品中,可以了解到19 世纪法国农村的生活情境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能感受到当时法国农民淳朴的性格和精神状况,对当时法国民族及时代的状况和特点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每个时代的美术作品都带有时代的烙印,这是中外艺术的共同规律。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审美思潮和价值取向在美术作品中都有着深刻的反映。所以,同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社会和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及人们的鉴赏情趣和鉴赏标准也不完全相同。这是鉴赏美术作品时应注意把握的。美术创作不是单纯地模拟人物和客观事物的外貌,而是通过人物的神情与活动等可视的因素,来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同时也实现主体内在情感的传达与表现。因此,美术作品是艺术家意识物化了的精神产品,作品中表现的人生境界、生命感受和审美能力等,都与艺术家的人生经历、成长环境、情感气质、宗教信仰和历史际遇等有着直接的联系。鉴赏者要鉴赏美术作品,不仅要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民间习俗、文化传统、民族欣赏习惯等,还要了解创作者的宗教和哲学信仰,甚至对世界其他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等也要有所了解。如分析尼德兰画派著名画家扬·凡·埃克的油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画中的男主人公是位荷兰皮毛商人,是扬·凡·埃克的好朋友。所以,这幅男女组合的全身双人肖像画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肖像的背景是具体真实的室内景,而且还是画的阿尔诺芬尼夫妇举行婚礼的场面。画中小圆镜上方的画家的亲笔签名,说明了画家亲自参加了他的朋友的婚礼,从而使这一作品兼有结婚证书的价值。画面采用了西方传统绘画中的平行透视,更有意思的是那面小圆镜,它既是室内的重要装饰,又借镜中映照出的画面内外的人与景,扩大了画面的空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所以,这幅作品又具有风俗画的性质,加深了我们对当时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了解(图1-11)。
(www.xing528.com)
图1-11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扬·凡·埃克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都有自己鲜明的语言和形式特征,作品一旦形成,这些具有时代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和精神就可能通过美术作品跨越时空而被保留下来。例如,我们欣赏清初“四僧”中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时,如果不把作品与画家“金枝玉叶老遗民”的身世联系起来,则无法感受到他“墨点不多泪点多”的画面背后,因社稷易主而给画家带来国破家亡的深重苦难,更难以体会到他创作中那种所谓“江山不是无情物,画到荒寒亦可怜”的悲怨心情。如果能够做到“知人论画”,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画面,体味出八大山人内心深处的孤寂、无奈、悲凉与落寞,感受到他画面之外的深远寄托。这样,欣赏者便会与画家达到一种深层次的沟通和精神的融合,从中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另外,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还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气质、人生际遇及艺术追求等对其创作的影响。真正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创作者心灵与精神的折射,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始终是对应关系,二者互为表里、互相印证,给人以广阔的回味空间和多重反思的余地。可见,欣赏美术作品时,把握艺术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解读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