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沙府的沿革及变迁-(崇祯)长沙府志

长沙府的沿革及变迁-(崇祯)长沙府志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沙,《禹贡》属荆,秦汉间始开郡国。旋以桂阳为郡,析阴山,改耒为耒阳隶焉。六年,以零陵为郡。南齐改国为郡,以攸隶湘东郡。壬申,梁湘州刺史王琳、长史陆纳袭据湘州。大业三年,改长沙郡,并邵陵、夫夷、都梁今武岗州新宁地来属。领长沙,并衡山、益阳、邵阳四县,省宁乡入益阳,省浏阳、醴陵入长沙,废岳阳郡,并入岳阳县,于罗州玉笥山置玉山县。唐改长沙郡为潭州,属江南道,置县六。

长沙府的沿革及变迁-(崇祯)长沙府志

夫世运升降,治亦因之。长沙, 《禹贡》属荆,秦汉间始开郡国。厥后分领,并隶不常,所治或属零陵,或属衡阳,几数倍秦汉矣。乃奸雄僭窃,皆得称王出号,愈足征世变也。爰历书之,以明离合之故,若乃神化镇定,惟阅世经治者其鉴之。

谱 

按:旧志载,长沙古荆州之域。余考《遁甲记》曰:沙土之祗,云阳氏之墟。罗泌《路史》曰:沙为长沙,云阳为茶陵。又《路史》及《前编》曰: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故轸宿中有长沙子。然则长沙之称,自上古已然。至帝喾置九州,始属于荆。 《禹贡》《周礼·职方氏》咸谓荆及衡阳。长沙居衡山东贰百里,其属于荆夫固,历唐虞、夏、商、周矣。乃《文献通考》以为三苗之国。三苗左洞庭、右彭蠡。苏轼云:居潭、袁、岳、鄂间,长沙非其地也。水经注》湘水滨临川侧,故改名临湘

春秋战国属楚,以周成王封熊绎于荆,五传熊渠,自号曰楚王

秦伐楚,初置长沙郡,置九县:湘今长、善地、罗今湘阴地,古罗子国、湘南今湘潭、湘乡地益阳居益水之阳、阴山今攸县,阴山港、零陵、衡山、耒、桂阳今俱衡州。

汉高帝五年,置长沙国。 《汉书》波汉之阳,亘于九疑,为长沙,王以吴芮。置十三县:茶陵居茶山之阴,史曰炎帝葬茶酃,改湘曰临湘,复置下隽沅陵昭陵今邵阳、容陵、安成今安福、连道今湘乡地、攸、酃,省衡山置承阳今衡山、益阳、罗、湘南。旋以桂阳为郡,析阴山,改耒为耒阳隶焉。武帝元封五年,属荆州刺史部。六年,以零陵为郡。新莽改茶陵曰声乡、临湘曰抚睦、安成曰用成、桂阳曰南平

东汉置长沙郡,属荆州刺史部,置十县:临湘、攸、茶陵、安成、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容陵。寻以湘南置侯国,析其地置醴陵地出醴泉,并隶长沙。又析置湘乡,隶零陵郡寰宇记》云:乡以芗泉名,今作乡。中平,长沙区星反,孙坚为太守讨平之。此孙吴入长沙之始也。建安五年,刘表攻长沙,下之。十三年,刘备徇长沙,太守韩玄以郡降。二十年,刘备征长沙、零陵。吴孙权遣吕蒙取长沙,备遣关羽争之。时操攻汉中,备和于权,遂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东属权,西属备。吴太平二年兼并,分长沙东部为湘东郡,以茶陵隶之;西部为衡阳郡,析湘南置衡阳,并益阳、湘乡隶之。又析置建宁今湘乡地,析罗置吴昌今湘阴地,析益阳置新阳宁乡,析临湘置浏阳,并隶长沙。以安成置郡,治平都。

晋太康元年,破吴,沅湘降。置长沙郡,属荆州,置十县:临湘、下隽、醴陵、攸、浏阳、建宁、吴昌、罗、蒲圻、巴陵。以湘南隶衡阳郡,省连道入湘乡,改新阳曰新康。大安二年,寇张昌据长沙。永嘉初,置湘州。五年,醴陵令杜弢陷长沙。建兴二年,陶侃击弢,湘州平。永昌元年,王敦陷长沙湘州。咸和,罢湘州,复隶荆州。义熙六年,卢循寇长沙,陷之。十二年,刘裕自嘉都督湘州军事

六朝宋置长沙国,兼置湘州。元徽二年,割益阳、罗、湘西三县,析吴昌置湘阴,隶湘东郡史张九韶曰:东晋以来,南北分争,州郡不常。宋受晋禅,州二百二十。湘州治临湘。

南齐改国为郡,以攸隶湘东郡。

梁为湘州,改湘南曰湘潭以潭名,以湘阴置岳阳郡及罗州《隋志》:梁天监十年,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县千二十二。庚午,梁王僧辩克湘州梁子弟自相攻伐。壬申,梁湘州刺史王琳、长史陆纳袭据湘州。

庚辰,陈太尉侯瑱攻湘州。辛巳,湘州降《史》江陵之陷,湘已皆入周矣,不书。周湘州何故梁土也。罢罗州,改攸曰攸水。丁亥,陈湘州刺史华皎叛附于周。

隋开皇九年,陈湘州刺史陈叔慎起兵长沙,败死,湘州平,置潭州。大业三年,改长沙郡,并邵陵、夫夷、都梁今武岗州新宁地来属。领长沙,并衡山、益阳、邵阳四县,省宁乡入益阳,省浏阳、醴陵入长沙,废岳阳郡,并入岳阳县,于罗州玉笥山置玉山县。寻改岳阳为湘阴,废玉山入巴陵郡。十一年,废玉州,省建宁、阴山、茶陵、攸水入湘潭,隶衡山郡。

唐改长沙郡为潭州,属江南道,置县六。省罗入湘阴,隶岳州。复以茶陵、攸隶南云州,寻省茶陵入攸。贞观,废南云,以攸隶衡州。圣历,复置茶陵,隶衡州;复置湘乡,移治龙城;新康即宁乡地、醴陵、浏阳隶潭州,寻省新康。天宝,改长沙郡,寻复为潭州。乾符六年,黄巢陷潭州。中和,置钦化军节度使。衡州刺史周岳攻潭州,拔之,诏更其年号。光启二年,改武安军节度使。乾宁元年,马殷入潭州。后梁开平元年,封殷为楚王。四年,拜天策上将军。后唐明宗天成六年,封楚王。殷自以潭州为长沙府,建国承制,置官属。长兴元年,希声立。三年,希范立。天福十二年,希广立。

五代后梁,以攸隶潭州。

后晋,以茶陵隶潭州。

后汉,析长沙置新喜今长沙、宁乡地,以攸隶衡州。

乾祐三年,马希萼陷潭州,据之。复诱蛮僚为援,据今安化地为夷峒。

周广顺元年,后唐边镐入长沙,马氏绝。二年,刘言据潭州。三年,王进逵据潭州。(www.xing528.com)

显德三年,周行逢据潭。

宋建隆三年,张文表袭潭州,据之。

乾德元年,宋克潭州,置防御使。罢新喜,置常丰。

开宝年,废常丰入长沙。以茶陵隶衡州,以益阳隶鼎州常德,寻复隶潭州。又析长沙六乡,置宁乡故新康之玉潭镇即今县南门外

端拱元年,仍置武安军节度使。

淳化四年,以衡州之衡山、岳州之湘阴来属。

至道三年,以潭州属荆湖南路,领十县:长、攸、醴、益、浏、衡山、湘阴、湘乡、湘潭、宁乡。先是衡阳人扶氏匿益阳梅山,依甲□顿氏为酋长

太平兴国六年,命瞿守素发兵击之,设五寨。

雍熙二年,招蛮人隶于益阳名审庄。至熙宁五年,张惇经制梅山,用湖南转运使叶灿议招谕瑶僚,□析宁乡南、湘乡西、邵陵北、益阳四县地,置安化县。

元符元年,析长沙五乡、湘潭二乡置善化县。据《省志》《皇明清类书》,皆云元符元年。府旧志载开宝。杨孝廉补遗又云:宋以前属长沙,朱、张讲学岳麓,郡人为善向化。元符九年建。考元符止三年,朱子生建炎,张子生绍兴,去元符八十年,今以元符元年为是。

建炎四年,金人屠潭州而去。绍兴,改茶陵为军。嘉定,析茶陵置乡,罢军为县。

开庆元年,义古兀良哈合围潭州。

德祐元年,阿里海厓围潭州。二年,元兵破潭州,守将吴继明、刘孝忠以城降。

元置潭州路,领县十二:长、善、益、浏、茶、攸、醴、宁、安、湘潭、[湘]乡、湘阴。

元贞元年,以民至万户,改益、浏、醴、攸、茶、湘潭、湘乡、湘阴八县为州。天历,改隶天临路。至正,伪汉将陈友才据潭州,欧祥据浏阳、攸、茶陵,刘贵清据益阳,易华据湘乡。民入山寨,立长,比众自保。

甲辰三月,我太祖将兵伐汉,陈理降。陈友才以长沙、益阳,寨长王忠信以善化,黄宁以浏阳,易华以醴陵,王崇德以攸,谭悦道以茶陵,刘玉以湘潭,吴仁宗以湘阴,贺兴隆以安化,李祥以宁乡,咸来归附。

洪武二年,改路为潭州府,改前益阳等八州为县。五年,仍改长沙府,隶湖广布政使司下湖南道,领县十二:长、善、湘阴、湘潭、湘乡、浏、醴、宁、益、茶、攸、安。十年,省善化入长沙。十三年,复为善化。

成化十九年,复改茶陵为州。

递今郡邑相仍,无容议分合已。至郡名曰长沙,星沙,总以轸宿傍有星名长沙子。云阳氏、少昊氏胙土长沙。《通志》谓郡有万里沙祠,又谓昉于周威王之季,不可考矣。曰熊湘,以熊绎封楚,湘则谓相,合潇、蒸诸水名。考绎未封长沙,盖缘黄帝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山名也。曰古潭以潭州名,若各邑俱有别名,邑志纪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