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含恨气绝,慈禧多熬了一天,于二十二日也升天了,李连英很明了历任39年宫内大总管是该让位离宫的时候了,此时他不但失去了慈禧老太后这座靠山,而且宫廷也失去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他深知隆裕皇太后的狭獈、不明,为此,当为老太后守孝百日后于宣统元年(1909年)正月,将历年慈禧等人赏赐的珠宝珍玩,放入红漆木盒献给了隆裕皇太后,说明这些历年宫内赏赐的珍宝都是皇家物件,不宜流入民间,请恩准收回。并跪请因年老体衰、精神不济准他离宫回家,他说老太后的恩典无法报答,打算离宫后继续为老太后守孝3年(按制在宫内是不准许的)。隆裕太后很感动,也颇愿意,接受了李连英告老和守孝的请求,并特殊安排他在宫外南长街南花园里安养,薪饷照常支给。李死后,隆裕按二品大臣体制(不是按太监的)恩恤丧葬费白银一千两。
李悄然离宫事先知者甚少,离宫后杜绝交往,深居简出不予外事,很似一名守孝者,其居住何处?外界亦无所知。
(一)两处葬墓的疑问。有两篇关于李连英墓地的记述,然内容所叙悬殊甚大。其一是邓之诚(文如)先生的《骨董琐记》卷四李连英墓文记载:大阉李连英墓,距北苑三里许,地约二亩余,周以女墙,南向,铁门,有翁仲二,门榜“李氏佳城”,某巨公所书也。松楸成行,墓砌白石,工琢精美。凿石渠泄水,长亘十丈。守墓者数户,日汲水灌草木。称,圹内右室容百数十人,有享坛,列诸珍品。费时年余,费金数十万,始竣工。附身附棺称是。李,河间人,少业皮,人称“皮硝李”事孝钦为内廷总管,终其身,宠不衰,拥资逾千万!诸王呼之为翁,不敢抗颜。死于宣统初年,七十余矣,从子继其产。
北苑在德胜门外十二三里的清河以东,清初时本称清河,康熙帝偶曾驻跸于此,一向是京师北郊的驻兵重地(南郊的驻兵地为南苑地在永定门外,清时称南海子,西郊的驻兵地为海淀西,颐和园南的西苑地)。依邓书所指,则北苑以南三里许,德胜门以北约十里处,即李连英茔葬之地焉。
其二是1979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故宫博物院院刊》第三期鲁琪、刘精义所写的《清代太监恩济庄茔地》,内容是关于清代重要宦官死后葬于恩济庄太监茔地的情形:在恩济庄一地埋葬的清代太监,清末传说达两千七百多人,1958年北京市文物普查时,在恩济庄发现的清代太监墓碑并留有拓片者,计近三百人。文中还择录了八十一名留有拓片和记录者。除了录出这些太监的姓名之外,并缀以他们的职掌和生死的年代。其中最后一名就是:“皇清花翎二品顶戴、内廷大总管李连英,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十月十七日生,宣统三年(1911年)二月四日卒,平舒人!葬恩济庄。……李连英之墓建在恩济庄关帝庙北一个虎石墙的院落里,前面有桥及石牌坊,牌坊横眉上书:‘钦赐李大总管之墓’,左侧题字:‘阆苑风清’,右侧题字:‘仙台缥缈’,石坊正面柱子上对联为‘通幽向明昭垂万禩’、‘大中至正巩固千秋’。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亭子。李连英虽由西太后赐以花翎二品顶戴,但因他是宦官,不敢僭制,因此墓顶用三合土建筑。”
案恩济庄太监茔地坐落在北京的西郊,阜城门(北京俗称:平则门)外,八里庄以西二里处。初由清世宗敕资营建于雍正时,至高宗乾隆三年(1738年)完工,茔地内并敕建关帝庙一座,也在同年完工,共占地四百六十三亩八分一厘。
《骨董琐记》出版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距李连英去世不过十五六年。邓先生家住校外燕南园的成府,成府在海淀的东北方,地据德胜门与西直门之间的西北郊,离他所述的李连英墓大概只三数里之遥。他那时执教于燕京大学,是研究历史的学者,他在《骨董琐记》书前的“小识”中说自己是“性躭寂寞,甘自晦匿,时于街头踪迹一二古物,有弗详其制作,恒就诗文集及说部中所叙者映证之”。革命元老杨庶堪先生在是书“序言”中写道:“京师为人文历史渊薮……邓君浮沉是间有年,平昔搜讨之勤,网罗之富,亦既与乏闻寡识者异趋,君之自言曰,辙迹街市,随时捃摭……”
《清代太监恩济庄茔地》的作者在文中写道:“按北苑在北京德胜门外,距恩济庄尚远。圹内规模,容十几人尚可,容不下百数十人之多。”李连英8岁已选进宫,真不太可能“少业皮”、“人称皮硝李”,恐属讹传。关于他的享年,据墓志碑记载,并未活到七十余岁,仅64岁就死了。为什么另外有在德胜门外之一说?以及他们的调查报告上李墓横楣上明明写着“钦赐李大总管之墓”,而邓之诚文中却说李墓门榜“李氏佳城”,为“某巨公所书也”?文章说,恩济庄太监坟地现属某公社的果木园,地名虽未改变,却只能看到昔日茔地上的苍松翠柏和石供墓碑的残迹,至于“过去附近茔地的全貌,早已不复见了”,邓之诚所述地近北苑的李连英墓,若属实在,其墓园、翁仲、石圹、松楸自必也荡然无存了。
关于李墓的两种不同记载,现址既均成昨日黄花,不能复睹旧貌,如果邓氏之说也是可信的,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当做如何的解释呢?我以为我实在有责任一述这件事情的原委:缘李家与我家有戚谊,昔日先父母在世时,偶然提及往事,至少有过一两次说到李连英去世时,丧仪的铺张及隆重,并说,出殡的那天,自棉花胡同及海淀黄庄两处丧宅有两口材同时抬出,一口绕阜城门往西抬,一口往北抬出德胜门。我曾追问:“那是为了什么?”答曰:“因为李家名声太大,怕人盗墓,两口材抬出为了使人不知虚实。”我当时并不深信先父母见告之事为真,因那时我已经看过邓文如先生的《骨董琐记》,心中早有李连英的墓地在德胜门以北的成见,再者,我以为盗墓的人难道不能两处都盗吗?
据说装敛李连英是由儿媳马淑仪(福荫夫人)、侄女李瑞君亲手照料,合棺前召来外界殡葬工人帮助盖棺钉封,以示外人棺内除着官服,盖有陀罗经被,全无金银珠宝陪葬。
三年前,当我看到《清代太监恩济庄茔地》一文中所述李连英墓地情形后,才知道除《骨董琐记》里记的李连英墓之外,原来真的在北京西郊还有李连英墓,不禁忆及多年前往事,始恍然先父母所告李去世后“一口材往西抬,经阜城门;一口材往北抬出德胜门”之事果真非假,是则恩济庄太监茔地中的李连英墓是两者中的一个,而邓文如所述的近北苑的李连英墓乃是两者中的另一个。事实上,李连英的后人既肯花费如许金钱,营建德胜门以北的“李氏佳城”,其工程气派显然超过恩济庄太监茔地中的李墓;笔者前闻家中人言,邓氏所说的“某巨公所书也”,其书额的“某巨公”者,实大总统徐世昌也;李家且雇请数户人家“日汲水灌草木”为“守墓者”,从这些情形看,两墓中李连英下葬之地,邓文如先生所述者或更接近真实。
1986年8月7日《羊城晚报》转载了《文汇读书周报》中《李连英墓的秘密》一文,称李连英墓在德胜门外六一学校校园内,“‘文革’伊始,该校校长书记和教师赵广志、黄德仁被逼挖掘李墓……李连英的棺材是紫红色,上面有贴金的画,虽经五十多年仍完好无损,一棺一椁,钉子无一根生锈……摸到一颗头颅,颧骨很高,嘴部略有前突,据说确实是李连英的头骨……”由此证实了此墓是真实的墓地,然而此墓确非李连英的墓地。笔者近年从李氏族人后裔处获悉,德胜门外“李氏佳城”原为李氏先祖李玉墓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李连英母亲曹氏故世,安葬于大城县故土,李玉墓后来也迁葬回大城县故乡,继后所葬为李连英的长兄国泰。公社化以前负责照料此坟地的是张姓农民。“文革”中被红卫兵当李连英的墓地给彻底“破”了。李连英实葬于恩济庄,所用坟位为一名苏德太监用的墓地,因苏德生前就营造此墓穴设置石桌石椅等,被主管恩济庄的官员揭发上报内廷,经慈禧批准收回,改赐给李连英,李连英葬此后,看坟人名孙宝祥,现在该墓石碑文及石牌坊虽已不存在,但墓地曾经修缮完好,环境颇似花园,位置靠近海淀21世纪学校。书此也就澄清了上述两个墓地之疑问。
(二)大内总管李公墓志。《清代太监恩济庄茔地》一文中,附有恩济庄李连英墓地上高约一丈,宽约三尺,额篆“永垂不朽”四字的白玉制墓志铭全文。其中自然不免冠冕称颂的套语,但很多记述,仍极为重要。现将“皇清花翎二品顶戴,内廷大总管李公墓志碑”全文照录如下:
公姓李氏,讳连英,字灵杰,平舒世家也。其先世多宿儒显宦。后世椒衍瓜繁,支分派别,公之父侨居京师,有子五人,公居仲,年九岁,入内廷,充役使,循守规矩,有若成人,暇则就学,辄记不忘,盖其聪颖有大过人者。
当圣驾幸热河,公以童年随扈,奔走跋涉,虽艰苦备尝,未曾言念及之,时咸丰十年、十一年间也。及公年长。补充首领,愈加谨慎,事上以敬,接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嗣升为副总管,位愈高,气愈下,当醇邸观兵海口。公从之,维持左右,大阅毕,自提镇以至部曲,莫不悦服。则公与有力焉。虽然,过无所过,功不言功,而圣明之洞鉴,懋赏勤劳,特奉懿旨,升为大总管,又赏加二品顶戴,此掖廷人破格之举,自开国以来,未有若是之光荣者也。在他人处此,或有满而溢,高而危者,而公不矜不伐,矢慎矢勤,数十年常如一日,迨光绪二十六年外洋联兵肆扰,驾幸西安。公随侍道途,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并日而食劳不得息;扶持颠危,臻于安谧。惟时,其犹子衔从,尝谓之曰,汝从吾于患难中,汝其知吾之艰难困苦乎?
孝钦、德宗两宫回銮,普天同庆。公自思可告知无罪已萌退志。及太上孝钦显皇后升遐,公之退志决矣。退居之时,年已衰老。公殁于宣统三年二月初四日,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十月十七日:年六十有四,其入内廷行走,历更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问谁能若是之慎始敬终进退得宜者哉。而公之处家庭,其孝友又有可述者,公之父早殁,事母惟谨,数日必请假一定省,曲意承旨博亲欢,母殁后,亲扶舆榇,安葬于平舒故里,哀敬备至。至友爱兄弟无不周,教育侄辈溥而切,身受者多,足征更非余私为谀颂也,已为公承嗣子四人:长成武,花翎二品顶戴,候补守备;次福德,花翎兵部郎中;福康、福荫皆有官职。以余习知公,又稔公家事也,传记之任,义不容诿,因撮要征信而志之。
癸巳恩科举人,国史馆誊录,花翎议叙,分省补用同知,愚表侄王元忻
撰文丁酉科拔贡,尽先选用,直隶州州判,族侄璇书丹。
贡生,法部举叙司主事,表愚侄刘林藻篆额。宣统三年三月。上巳日镌石(www.xing528.com)
依李墓志铭记载,宣统三年(1910年)二月他去世时,照中国的年龄计算法,实只64岁。一般传说他得享七十以上的高龄,自然是有误的。不过据说宦官在高龄时,因生理异常的关系,体质衰老得比普通人为甚,也许这就是晚年的李连英早被人视为七十以上之“翁”的原因。李连英是二月初四深夜亥时,因过节期间饮食失调或不洁,患时称噤口痢急症,因年老体衰,缺乏抗病力故去。次日由继长子成武呈报给隆裕皇太后和宣统帝,二月初六太后赏祭奠席一桌,赐丧葬费白银一千两。坊间臆造故事,说李是仇家杀害,不过是故弄玄虚,以作惊人的无稽之笔而已!
李连英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据此可知,晚清诸帝后中,咸丰帝长于李17岁;同治帝少于李8岁;光绪帝少于李23岁;慈安(东太后)长于李11岁;慈禧长于李13岁;孝哲后(穆宗后)少于李6岁;孝定后(德宗后)少于李20岁;珍妃少于李28岁。当时用事诸王中,恭亲王奕䜣长于李16岁;醇亲王奕環长于李8岁;肃王善耆少于李18岁;贝子溥伦少于李15岁。
据墓志碑文,咸丰六年(1856年)李9岁进宫当差,自然前此已经净身了。他是儿时就做了小太监的人,其后一步步升迁至清宫显赫一时的大总管。世传慈禧太后与李连英有暧昧关系,如果能了解宦官的阉割手术和入宫都有一定的严格程序规章,以及后妃居室内只准许宫女随侍,就会知道这种流言纯属无稽之谈了。
上录李连英墓志碑文未指出其父名讳,足以显示李连英儿时家境的窘困,他兄弟5人无一受教育,父亲又早殁,以致连他父亲的名讳也不写明。
据清末民初宫中放出的太监宫女言,李连英为人厚道,从不克扣小太监和手下人,对犯错的太监既维持宫内规矩,又尽量回护,所以宫里太监侍卫多人服他敬他。他的本事是对付各部大臣、各省都抚和王公贵戚,让他们自动上门报效万儿八千银子,有时他周围的太监也能沾点光。据说李连英非常好学,以补他文化缺失之短,为人从不张扬浮躁,冷静能干,慈禧太后常说他“长的粗可内秀,想的周到,办事细心”。
(三)小太监的机遇及李氏亲属简况。李9岁进宫,在众多的小太监中能脱颖而出,据李连英孙辈传述,系由咸丰帝逝于热河的辛酉政变活动中,曾为两宫太后与外界传递密信而得宠信。李连英9岁进宫,时在咸丰六年(1856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时他14岁。政变爆发前,其时的大太监们很多已倒向有权势的辅政八大臣的一方,少数仍效忠两宫太后的也遭到了监视,很难往来密传消息,若让不够聪明伶俐的小太监去做这种事,又恐贻误大事,李连英那时年岁既小,也无名望,平日谨慎,伶俐过人,被委以传信之任,想必不假。此所以李氏墓志碑文上有一段文字说:“当圣驾幸热河,公以童年随扈,奔走跋涉,虽艰苦备尝,未曾言念及之,时咸丰十年、十一年间也。”
按辛酉政变为晚清政治上的一大变局,其影响至钜。这次的政治斗争,将咸丰帝临终遗命的辅政王八大臣全部排除,为首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及其弟肃顺3人均遭非命,此后遂展开了47年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局面。今天,很多人以为这次政变出自慈禧太后的计划,其实,当日真正导演一切的乃恭亲王奕䜣。
笔者认为,恭王所以先赞成“太后垂帘”自有他的一番打算,他原以为两位寡妇嫂子,年轻又毫无行政经验(当时慈安、慈禧均只二十余岁),妇道人家懂得什么,能做得了什么主,自己以议政王之尊,虽不居皇帝之名,却一切当家,有皇帝之实,岂不是最如意的算盘?孰不知全出他的意料之外,嫂子中的一个竟是个天才的政治家,手段凌厉,眼中不揉沙子,既居垂帘之名,也要听政之实,最后连恭王奕䜣也败下阵来。
自然,李连英在政变时“奔走跋涉”并没有白出力,他这一宝真算押中了,若没有晚清的太后垂帘之局,他又如何能步上清太监中的极峰呢!李的墓志碑文上说,李连英有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
初时,本过继了一个侄儿承嗣,可是他是深明世故的人,知道死后他的庞大遗产,很容易招致诸兄弟及侄辈们的争讼与不和睦,所以晚年决定,由他的4位兄弟各以1子过继给他做承嗣子,这可使他的遗产由四支平分,故此墓志碑文上记他的承嗣子有4人:李成武(原名福庆)、李福德、李福康、李福荫及一女(世泰的女儿行七)。
前述李连英年轻时,曾经友人介绍,收过一位寡妇苗氏为家室,早殁。除了他的4位兄弟之外,李连英的最近亲属,就笔者所知至少还有两个妹妹,大妹许配海淀肖家河杨姓为妻;小妹妹长的比较秀气灵巧,也曾入宫侍候慈禧,经太后指婚嫁给一位名叫白寿山的人。他的妹丈曾做内务府郎中,长子名长铭,与光绪帝巧合同年同月同日生,一度曾入毓庆宫伴读。
李连英虽有兄弟5人,然他与三弟李宝太情义最笃,所以,他三弟的子女也更受他的喜爱。李宝太,字善堂,任清精忠庙郎中,有1女5子,长子李福海、次子李福恒都经李送国外读书,三子李福荫是他的过继子,四子李福田、五子李福厚,均住棉花胡同的宅第。
李宝太的女儿名淑芳,字瑞君,年方及笄时曾为李连英携入宫中,也侍候过慈禧太后,陪侍画画写字,自己也练出了一笔好丹青,据说颇得慈禧太后的喜欢。李的这位侄女像许多满族王公家庭的闺秀一样,终身未出嫁,在棉花胡同与诸兄同住,曾得原东北鲁迅艺术学院院长赵梦朱先生绘画亲传。闻其侄辈说,他们的这位老姑母最为富有,手中的珍玩珠宝也是最多的。1948年笔者离北平赴海外时,她已年近古稀,仍然健在。
李连英因自幼从未读过书,可是像墓志碑文上说的,他是个“暇则就学”的人,所以后来他不但能够看书,也能写些字了。也许因为自己的失学,他对子侄辈肯求学深造的都极力给予赞助,而且对新知新学也并不持排拒的态度,如他令三弟的长子李福海、次子李福恒赴美留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世界博览会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城举办,这时美国国务卿正是力主中国门户开放的海约翰(John Hay),经由美国驻华公使康格的传达和邀请,希望清廷简派近支宗室王公赴美,以参观博览会的名义,借机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做一番考察。清廷遂正式发表以贝子溥伦为赴美国圣路易城世界博览会正监督。李连英利用这一机会,烦请伦贝子将他的两个侄儿以随员身份带赴美国,伦贝子如何敢拒绝李大总管的请托,只好将李福海、李福恒带去了,其时李福恒才18岁。
兄弟俩到美国后,福海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福恒参加博览会后转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就读。20世纪初时的日本,正是推动中国革命的根据地,青年人当然会受到时代思潮的影响。他在日本又停留了两年才返抵国门,当时李连英已是垂暮之年了。李虽视诸侄如己子,并愿意供给他们读书深造,但当他听到李福恒常标榜维新的论调时,则深感逆耳,大不以为然了。福海、福恒留学归国后均曾任职户部郎中。
护国寺大街棉花胡同路西的住宅中,李连英三弟五子中的4子1女均居住其内,只次子李福恒一支,因受不了三弟福荫不友善的作风,迁住在北京崇文门外草厂十条奋章大院。
“文化大革命”后,作者杜若在《中国妇女》杂志上著有《大太监留下的福荫》一文,谈及李连英继子李福荫的1子4女的境遇:“四个女儿都没结过婚,厮守闺房终日与琴棋书画为伴,外加学戏,他们当中最出色的是李乐正。”……她擅长青衣,亭亭玉立,扮相极好,参加文艺晚会演出时常赢得满堂彩,喜画国画,曾为出口灯笼作画。“1958年10月的一天。北京城有一批人扛着铺盖卷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自己家,统归公安局十三处领导,名为组织劳动,区别于劳动改造和劳动教养,有公民权,节假日可回家,有农业级工资。他们像壮工一样抬木头、修铁路、种苗圃……1966年8月,爷爷留下的福荫再次给儿孙招来横祸。在红卫兵抄家时,李乐正的大哥大姐当场被斗死,二姐、小妹和她背脊都打烂了,罚跪时红卫兵把她的裤筒豁开,她膝盖上的肉跪破了,流脓溃烂,因为不让敷药,烂掉了两块,至今也没长上,红卫兵只扔给她们几床破被铺在地上睡觉,李乐正的类风湿更加重了。被“扫地出门”后……李乐正画过蛋壳儿画,叠过卫生纸,卖过大白菜、白薯、糖炒栗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乐正当上了区政协委员,每月有固定的生活费和享受公费医疗。她拖着病弱的身子,用畸变的手仍在画画儿,她的画在美国很畅销。
21世纪李氏第三房宝泰的孙男孙女也多数年龄在七八十岁了,仍健在的还有十余人,其中有大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有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有汽车厂厂长,也有从事图书音乐的工作者,其中不乏专业中的佼佼者。当然也有经商的,虽均已退休,但因为自幼家庭重视教育,生活有规律,所以既能服务于社会,也善于自修自健。此文曾得到他们大力支持,特致谢意。祝愿他们愉快长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