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二先生詩宗集韵》与《回溪先生史韵》是较早的韵排类书

《十二先生詩宗集韵》与《回溪先生史韵》是较早的韵排类书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據已有資料推斷,宋代裴良甫輯的《十二先生詩宗集韵》和錢諷輯的《回溪先生史韵》等則是目前現存較早的韵排類書。依韵編排的類書采用某一音韵體系作爲自己的組織體系,其體例一般先以平上去入四聲分爲四大部分,再依韵目次序在每聲下分列各韵,每韵内又依同音字分組或依字的難易程度爲序排列各單字。比如,《回溪先生史韵》是將包含有同一標目字的十七史文句集中排列在一起,再將標目字按韵編排的類書。

《十二先生詩宗集韵》与《回溪先生史韵》是较早的韵排类书

依韵編排的類書是隨着中古時期音韵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韵書編制的逐步完善而發展起來的。三國魏時産生了我國最早的韵書——李登的《聲類》,現已亡佚。繼而又有隋陸法言的《切韵》,分193韵,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韵書。宋代出現了《廣韵》,分206部。到金元之際,韵目逐漸合併爲106韵,稱爲“平水韵”。明代又有《洪武正韵》。將音韵學的研究成果應用於類書編纂,這是類書的編排方式得以變革創新的巨大動力。學界公認,中國最早的按韵編排的類書是唐代顔真卿的《韵海鏡源》。但此書已亡佚,無從查考。據已有資料推斷,宋代裴良甫輯的《十二先生詩宗集韵》和錢諷輯的《回溪先生史韵》等則是目前現存較早的韵排類書。而學界絶大多數把元代陰時夫的《韵府群玉》作爲現存最早的韵排類書是值得商榷的。

依韵編排的類書采用某一音韵體系作爲自己的組織體系,其體例一般先以平上去入四聲分爲四大部分,再依韵目次序在每聲下分列各韵,每韵内又依同音字分組或依字的難易程度爲序排列各單字。單字之下的標目設置有兩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在單字下把各種文獻中出現的包含該字的詞或詞組列爲標目,收編該詞或詞組所在的文獻章節或語句,最後註明出處。這種方式向字順語詞索引方向大大前進了一步。比如,《回溪先生史韵》是將包含有同一標目字的十七史文句集中排列在一起,再將標目字按韵編排的類書。《續修四庫全書提要》稱《回溪先生史韵》“惟宋趙希弁《讀書附志》,以爲依唐韵分四聲,以十七史之句,注於下。而陳振孫《書錄解題》亦云,其附韵類事,頗便檢閲。蓋宋人兔園册,類摘雙字,編四聲,以便尋檢。而回溪獨採成語,多至三四句,未嘗割裂原文,洵著書之良法也。……今書平韵自一東至四江,七之至十一模,共五卷;上聲一董至三十六養,共八卷;去聲十四泰至五十九鑒,共六卷;入聲十二昔至三十四乏,共四卷。通計二十三卷。”提要對該書的體例和編排作了概述。以下是其中的部分韵目結構:

第二種類型是承襲事物分類原則,每一字下以包含了該字的事物名稱作標目組織有關文獻。這種類目設置與前面論及的事物分類在内容實質上没有什麽區别,只是類目的組織方式變了,即把類目從原來的邏輯體系中移入了一個音韵體系中重新組織。以《十二先生詩宗集韵》爲例,這是一部將十二先生(杜甫李白、高適、韓愈、柳宗元孟郊、歐陽修、曾鞏、蘇軾、王安石、黄庭堅、陳師道)的詩文,按文句中所含韵字進行編排的類書。部分韵目結構如下所示:

在每一韻下列有十二先生的詩文。

“以韵統字,以字隸事”之“字”,實際上是指韵脚字。有的韵脚字無法單獨作爲匯聚資料的標志,因此,在古代類書中,韵脚字下實際上匯集了一系列同韵的語詞,這種語詞或可獨立隸事的韵脚字都可理解爲今天意義上的“關鍵詞”。真正“隸事”的,實際上是這種具有“語詞主題”性質的關鍵詞。每一個字都可以作爲韵脚字,所以韵脚字的數量是繁多的。爲了使衆多的韵脚字有序化,就要通過韵目系統來統攝韵脚字。因爲韵目系統本身就是一個有序化的系統,在這一系統中,韵脚字的次序是固定的,單字所屬的韵目同樣是固定的,從而可以實現韵脚字的有序化。鑒於此,“以韵統字,以字隸事”的深層含義,即以韵目字統攝韵脚字,由韵脚字搆成關鍵詞,在關鍵詞下匯聚資料。换言之,就是指以韵部爲索引體系組織單字,單字之下是由該字組合成的事物名稱。單字只是類目標識,組織文獻的標目還是事物名稱。這種編排方法,使類書的整體結構由基於認識模式的分類結構變爲基於固定韵目系統的韵目結構。以下引用《十二先生詩宗集韵》示例:

魚(牛居切)

震雷翻幙燕,驟雨落河~ 天上多鴻雁,池中足鯉~ 雖無南過雁,看取北來~ 擇木知幽鳥,潜波想巨~ 山禽引子哺紅果,溪友得錢留白~ 奉引濫騎大宛馬,幽栖真釣錦江~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濱~ 願隨任公子,欲釣吞舟~ 日落看歸鳥,潭沉冷躍~ 無事悉悲苦,塊然涸轍~

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

奈何人有耳,不及鳥與~ 乃知生堯時,未免憂爲~

塵容已似伏轅駒,野性猶同縱壑~ 新年已賜黄封酒,舊老仍分赪尾~ 不思犠牛龜,兼收熊掌~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鈎~ 歲雲暮矣嗟幾餘,欲往南溪侣禽~ 清齋十日不燃鼎,曲突往往生龜~ 獨喜任夫子,老佩刺史~ 傳聞都下十日兩,溝涇没馬街生~

權誠激孤緒,合若水縱~ 自笑正亥豕,更微注蟲~

昔人寧飲建業水,盡道不食武昌~ 知子有仁心,不忍鈎我~ 我時冒熱跨馬去,開厨發匣鳴鏁~ 君作新詩故起予,一吟聊復報雙~ 篁竹荒茆五畝餘,生涯山蕨與泉~ 溝西直下看芙蕖,葉底三三兩兩~ 材難知异馬,味美賽河~

應勸我知子,無怪子知~ 大千一息八十返,笑厲東海騎鯨~ 拙於林間鳩,懶於冰底~ 會見四山朝鶴駕,更看三世控鯨~

忽作飛黄去,頓超同隊~ 翁從旁舍來收網,我適臨淵不羡~ 不用看雲眠永日,會思臨水寄雙~ 憶在田園日,放浪友禽~ 漫投墨客摹科斗,勝與朱門飽蠧~ 身隨南渡馬,書寄北來~ 必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爲~ 孟氏至誠通竹笋,姜詩純孝感淵~ 聽然一啓齒,斯民免爲~ 藤架倚春聽語鳥,石池近日數游~[3]

山(師間切)

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曉~ 魚龍回夜水,星月動秋~ 卷簾惟白水,隱幾亦青~ 花遠重重樹,雲輕處處~ 塞門星落竹,客舍雨連~ 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燒~

鳥聲非故國,春色是他~ 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 孤城此日堪腸斷,悉對寒雲滿雪~

李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 賢豪相追餞,却到栖霞~ 苻堅百萬衆,遥阻八公~ 今日贈予蘭亭去,同來灑筆會稽~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 征古絶遺老,因名五松~ 客心自酸楚,况對木瓜~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羅~ 白玉樓高看不見,相思須上望夫~ 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 初從雲夢開朱邸,更取金陵作小~ 高樓對紫陌,甲第連青~[4]

麻(謨加反)

三季分戰國,七雄成亂~ 天津流水臨赤血,白骨相撑如亂~(www.xing528.com)

掃白非黄精,輕身豈胡~

平生悲歡事,頭緒亂如~ 陵陂青青麥,烟雨潤桑~[5]

海(呼改切)

黄河走東溟,白日落西~ 舞影歌聲散緑地,空餘卞水流東~ 水客凌洪波,長鯨涌溟~ 屈平憔悴滯江潭,奇伯流離放遼~ 西施越溪女,明艷光雲~ 舉身憩蓬壺,濯足弄滄~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 望雲知蒼梧,記水卞瀛~ 粉壁爲空天,丹青狀江~

河决三門合四水,經流萬里東趨~

明年春水漲西湖,好去相忘渺淮~ 爲君更唤木腸兒,脚扣兩舡歌小~ 遥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 欲爲中州游,浩盪絶雲~ 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

往時禰處士,顛倒孔北~

有憐其窮與不朽,我亦牽聯書玉~

秋風來吹衣,聲如振江~[6]

火(虎果反)

承明正須君,文字粲藻~ 臨皋亭中一危坐,三見清明改新~ 莫嗟天驥逐羸牛,欲試良玉須猛~ 路盡河回千轉施,魚村月暗孤燈~

吾人豈解占豊年,但喜酒樽宜附~ 花光漸寒食,木檖催國~

都城紛華地,内熱易生~[7]

馬(莫下切)

當時侍金賣,故物獨在~

嗟哉子獨不顧之,訪我千山一羸~

萬里泪回封禪罷,初遣越巫沉白~ 兒童頌君實,走卒知司~

寒渠已膠舟,欲往豈無~[8]

以上例子以齊句尾的韵脚字“魚”、“山”、“麻”、“海”、“火”、“馬”作爲關鍵詞,把十二先生的詩句分别匯集,實現了“以字隸事”,再通過“韵”來統字,進而達到了方便查檢之目的。

與分類編排的類書相比,按韵目編排的類書實際上强化了類書的檢索功能。因爲韵目系統的固定性,避免了分類體系中常常出現的分類結果“因書而异”、“因人而异”的現象,克服了類編中類目劃分的人爲主觀性和不穩定性,使條目的歸屬更具確定性,使得檢索更有章可循;韵目字和由韵脚字搆成的關鍵詞的固定化聯繫,實際上爲人們查考資料主題提供了簡單明確的指引。從這個角度講,宋代類書的確在編排方面邁出了具有非凡意義的一步,對後代類書編纂影響深遠。明代的《永樂大典》是韵排類書進一步發展的典範,它是仿《回溪史韵》的體例,依《洪武正韵》的韵目,按韵分别單字,每一單字之下,先注《洪武正韵》的音義,次錄各韵書的反切和解説;又以《韵海鏡原》的方式,羅列此字的楷、篆、隸各體;後分類匯集與此字有關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詩文詞曲等項内容。韵排方式也爲以匯集詞藻麗句、典故爲主的類書提供了頗爲適宜的編排模式,如元代陰時夫的《韵府群玉》、明代凌稚隆的《五車韵瑞》以及清代在這兩部書基礎上編成的《佩文韵府》。韵排類書在形式上的突出特點是“皆齊句尾之一字,而不齊句首之一字”。《佩文韵府》即依“平水韵”分爲106部,書中以單字統尾字與其相同的詞語,詞語之後舉書證,列典故。其後,清代的張廷玉等人又創造性地編纂了一種内容性質和《佩文韵府》近似,形式却迥异的類書——《駢字類編》。該書所收均爲首字相同的雙音詞或雙音詞組,之後列舉包含了該駢字的詩文語句。這也是對韵排類書的一種發展。

鑒於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依韵編排的類書在組織文獻上有兩個特點:一是主要以文獻論述的具體對象爲標目匯集資料,而不用傳統的學科知識類目匯集資料;二是用字順系統——音韵系統組織標目,而不用傳統的學科體系或邏輯體系組織。這兩點正好是現代主題法的重要特徵,對於今天資料匯編的編纂仍具有借鑒意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