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正統論的研究成果及變化

宋代正統論的研究成果及變化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歐陽修的正統論得到當時許多史學家的贊同。章望之撰《明統》3篇,反駁歐陽修的魏、梁正統論。仁宗至和二年,蘇軾撰《正統論》3篇,支持歐陽修的“正統”論,而反駁章望之的“霸統”論。但實際仍有正統存在,且以曹魏爲正統,曹魏以後的宋、陳、隋、唐以及五代均屬正統。南渡後,正統論又起了變化。

宋代正統論的研究成果及變化

如何認識宋朝以前的歷史?宋朝在歷史上的地位如何?這是擺在宋朝學者面前的兩個問題。

最早系統回答這兩個問題的是北宋著名學者歐陽修。仁宗康定元年(1040),歐陽修撰《正統論》3篇。他説正統是指“王者所以一民而臨天下”,其中“正”是“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統”是“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從周亡到後周顯德間,共1216年,“或理或亂,或取或傳,或分或合,其理不能一概”。其間“可疑之際”有三,即周、秦之際,東晋、後魏之際,五代之際。第一,統之“德”是正統,即“居天下之正,合天下於一”,當無問題。秦始皇統之雖不以德,但仍然是統,即“始雖不得其正,卒能合天下於一”。漢儒“溺於非聖曲學之説”,否認秦爲正統,理由是秦始皇“廢棄禮樂”,“用法嚴苛”,“其興也不當五德之運”。但秦始皇的“不德”,“不過如桀、紂”,“桀、紂不廢夏、商之統,則始皇未可廢秦也”。所以,堯、舜、三代、秦、漢、隋、唐以及宋朝都屬正統。第二,有些朝代“不幸而兩立,不能相並,考其迹則皆正,較其義則均焉,則正統者將安予奪乎?”(歐陽修《居士集》卷一六《正統論上、下》)這些朝代如東晋和後魏,未能統一,也不能算“統”。第三,有些朝代正是“天下大亂,其上無君,借竊並興”之時,自然“止統無屬”(《居士外集》卷九《明正統論》)。這些朝代如五代的後唐、晋、漢、周,“始終不得其正,又不能臺天下於一”,所以不可稱“正統”。第四,不能概以德爲評判標準,而也應考慮客觀事實即“直較其迹之逆順、功之成敗”。如曹“魏之取漢,無异漢之取秦而秦之取周也。夫得正統者,漢也;得漢者,魏也;得魏者,晋也。晋嘗統天下矣,推其本末而言之,則魏進而正之不疑”(《居士外集》卷九《魏論》)。又如五代的後梁,“推其迹”也屬正統(《居士外集》卷九《明正統論》《梁論》)。

歐陽修的正統論得到當時許多史學家的贊同。但是,他以曹魏和後梁爲正統之説,也遭到非議。章望之撰《明統》3篇,反駁歐陽修的魏、梁正統論(《宋史·章望之傳》)。章望之認爲“魏不能一,則魏不得爲有統”。仁宗至和二年(1055),蘇軾撰《正統論》3篇,支持歐陽修的“正統”論,而反駁章望之的“霸統”論。蘇軾提出,章望之認爲“魏不能一天下,不當與之統”,但“魏雖不能一天下,而天下亦無有如魏之强者,吳雖存,非兩立之勢,奈何不與之統”?蘇軾認爲正統有名與實兩個方面:“正統”是“有天下云爾”,屬“名”,即“有天子之名”;“有天下之實”,屬“實”。又認爲“正統者,惡夫天下之無君而作也”,即使“天下”“不合於一”,但“君子不忍絶之於無君”。所以,“天下有君,是天下之公正也”。即使“篡君者,亦當時之正而已”,據此推理,魏以其國力之强大已有“天下之實”,而且也是“當時之正”。蘇軾在批評章望之“以實言而不盡乎實”的同時,實際把五代的後梁等也視爲正統。他説:“堯、舜以德,三代以德與功,漢、唐以功,秦、隋、後唐晋漢周以力,晋、梁以弑。以實言之,則德與功不如德,功不如德與功,力不如功,弑不如力。是堯、舜而下得統者,凡更四‘不如’,而後至於晋、梁焉。”(《蘇軾文集》卷四《正統論三首》)

與蘇軾同時的畢仲游和王安石,前者勉强承認曹魏、西晋正統說,後者貶低蜀漢。畢仲游《正統議》認爲,“曹魏之繼漢,司馬晋之繼魏,雖取之非道,而子孫血食或五六世,或十數世,較於當日,又無其他長久之主以相擬,故亦可獨推其統而言正矣。”他甚至從西晋、宋、齊、蕭梁的傳承關係,認爲“晋既爲正,故疑梁亦爲正統也”(《西臺集》卷四)。王安石則在《讀蜀志》詩寫道:“千載紛争共一毛,可憐身死兩徒勞。無人語與劉玄德,問舍求田意最高。”(《王文公文集》卷七三)詩中對劉備君臣無贊美之意,而“咎其爲紛争,而俾爲求田問舍之舉”,顯然貶低蜀漢(元人劉壎《隱居通議》卷一一《半山讀蜀志》)。

宋神宗時,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鑑》。該書雖説僅借年號以紀事,“彼此均敵,無所抑揚”,但“據其功業之實而言之”,“據漢傳於魏而晋受之,晋傳於宋以至於陳而隋取之,唐傳於梁以至於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齊、梁、陳、後梁、後唐、後晋、後漢、後周年號,以紀諸國之事”。司馬光雖一再聲明此中“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閏之辨也”(《資治通鑑》卷六九《魏紀一》)。但實際仍有正統存在,且以曹魏爲正統,曹魏以後的宋、陳、隋、唐以及五代均屬正統。(www.xing528.com)

北宋學者之所以大都以曹魏爲正統,是有其社會背景的。宋太祖是在後周末年“主少國疑”的情况下以“禪代”的方式黄袍加身;同時,北宋與北方的契丹、西北的夏國三足鼎立,而北宋建都在北方,所處形勢與三國的曹魏頗爲相似。因此,從歐陽修到司馬光論正統都“主於帝魏”(《隱居通議》卷二四《通鑑帝魏綱目黜魏》)。

南渡後,正統論又起了變化。張栻編《經世紀年》,采用習鑿齒《漢晋春秋》的史觀,以蜀漢爲正,全書“直以(蜀)先主上繼(漢)獻帝爲漢,而附魏、吳於下方”。朱熹編《通鑑綱目》采用此説,黜曹魏爲篡,也“直以昭烈(劉備)上繼獻帝,世許其正”。寧宗慶元間,廬陵士人蕭常撰《續後漢書》,所記事從昭烈帝章武元年(221)至少帝(劉禪)炎興元年(263),另編《吳載記》和《魏載記》(《隱居通議》卷二四《通鑑帝魏綱目黜魏》)。理宗時,鄭雄飛也著《續後漢書》。稍後,翁再撰《蜀漢書》。皆以蜀漢爲正統(周密《癸辛雜識》後集《正閏》)。

南宋學者之所以改以蜀漢爲正統,是因爲當時的社會背景爲宋高宗“以宗枝再造”,與劉備建蜀漢相類,因此“自不得以蜀爲訛”(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一三清代翁元圻注)。南宋末年,學者陳過反駁朱熹的正統説,指出《通鑑綱目·序例》及其言論的自相牴牾之處,認爲“三代而下,獨漢、唐、本朝可當正統,秦、晋與隋有統無正者,當分注”。五代的後梁、唐、晋、漢、周“皆不得正統”(周密《癸辛雜識》後集《正閏》)。周密編寫《癸辛雜識》時,正是南宋末年以後,已没有宋朝的那些顧忌,因此敢對朱熹的正統説提出异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