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块施工
本工程一层基坑总面积约26 609 m2,周长约927 m,其中二层基坑面积约14 428 m2,周长约707 m。基坑形状极不规则。考虑到基坑周边保护建筑较多,基坑面积较大,根据围护设计要求,将整个基坑分为3个区域单独先后施工,基坑分区后,各区基坑形状相对规则,利用分区后产生的时空效应减小围护变形,控制开挖对周边历史保护建筑的影响。总体施工顺序为:先施工3区,顺作法施工二道支撑与地下室结构;当3区完成±0.000顶板后,开始施工1区和2区。
2.工程桩施工
在正式施工时,根据每幢历史保护建筑、延安路高架及地铁出入口的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工序、施工工艺,严格控制地面的隆沉。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先选择离历史保护建筑及管线较远的地方进行施工,以取得相邻区域地下地质情况,以便操作人员初步掌握地下土层情况,对不同的土层选择合理的钻进及提升速度,施工时严格控制垂直度。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对泥浆比重、黏度、浆液高度等指标严格控制,对各个施工流程严格把关,确保各个工序环环相扣,连续施工,避免出现缩径、塌孔现象。
在开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孔径及深度,防止挖到保护建筑基础及相关的管线,挖到障碍物时不得强行挖除,应先通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查明障碍物,确保障碍物的开挖不影响周边环境及保护建筑安全。
在历史保护建筑区域及地铁出入口等敏感区域施工时注意控制泥浆比重,并按照监测数据放慢施工速度,从而减少施工对土体的挤压效应。施工期间重型车辆应尽可能停靠在远离保护建筑一侧,同时避免重型车辆在保护建筑及管线周围不必要的行走,减小对周边土体的扰动。
3.围护桩施工
本工程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围护结构边线距离历史保护建筑较近,且围护结构轴线曲折多变,因此需要对围护结构的轴线加强控制。认真复核由业主或设计单位提供的数个水准点标高,在进行闭合水准测量时应选定合理的路线将这些永久水准点全部纳入闭合水准测量,在施工时应严格保护临时水准点和永久水准点,并定期巡视和复核,确保正确无误。
在施工顺序的选择上,选择跳打的施工顺序,确保施工的桩位与刚浇筑完成的桩位之间的间距大于4D的距离,以减少对邻近土体的扰动。
本工程围护结构体系为钻孔灌注桩及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止水帷幕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基坑开挖的安全,因此在施工工艺的优先级中,先施工三轴搅拌桩,在搅拌桩达到施工强度后,再施工钻孔灌注桩,确保围护结构施工质量。(www.xing528.com)
4.降水施工
(1)基坑降水方式确定
本工程采用真空管井的降水方式,地下一层区域每250 m2左右设一口井,共设68口;地下二层区域每200 m2左右设一口井,共设85口。
承压水降水:本工程含有第⑤2层的微承压水,地下二层基坑存在突涌的风险,计划布置20口减压井与6口减压观测井。
(2)深井疏干井施工
疏干管井结构:管井成孔孔径为550 mm,井管采用ϕ250焊接管,管井深度根据基坑开挖深度确定,深度为15.00~25.40 m。
成孔:采用2台GPS-10工程钻机成孔。在特殊土层的井位,成井要快速,保障滤水管畅通。
安装水泵、真空泵:安装前须检查电机和泵体,确认完好无误后方可安装;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各连接部位密封可靠、不漏气;安装完毕须进行试运转,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排除;真空泵进出水、进出气调节好,保证正常运转。
安装管路系统:管路在基坑边缘汇入总管,将水排入下水道(清水);抽水第一天,水质可能浑浊带泥沙,应经沉淀后排出;管路上应装有真空表、水表、闸阀、单向阀,以便于控制和管理。气管连接处必须注意密封,防止漏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