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下工程施工对历史建筑的影响:施工工艺选择

地下工程施工对历史建筑的影响:施工工艺选择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施工前可以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的方式确定最佳顶力,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顶力。对于钢板桩坑,应配有降水措施来保证施工安全,且要考虑降水对邻近历史建筑的影响。另外,对于工作坑的数量,应根据顶管周围环境及施工技术现状,同时考虑降低顶管设备的周转次数,方便连续施工,减少工期,选择最合理的工作坑数量。

地下工程施工对历史建筑的影响:施工工艺选择

1.顶管施工顶力

顶管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推动管道在土中前进,各种阻力需要千斤顶来克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工具头承受前面土体或障碍物带来的阻力;二是管道周围土体压住管道,当管道运动时对管道周围施加的摩擦阻力。在不同土层中顶进管道会有不同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具有一定规律,同时存在各自的特征。顶管施工顶力的估算过程如下。

(1)管道上层土压力

顶进管道与周围土层之间的作用关系复杂,无法用简单通用的公式表达。但为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构造一些近似的模型(图7-14)。太沙基(Terzaghi)等曾经将顶管工程的模型与隧道工程的模型等同,得出了一系列理论。

图7-14 土压力示意图

管道断面分析:

式中,B为顶管管道上部对管道有荷载作用的宽度,同时会有一定的变形;2b=D

顶管工程管道上面压力值为

当管道为圆形时:

由式(7-10)、式(7-11)可以得到:

式中,γ为土的重度;λ为土压力系数;φ为土的内摩擦角

根据土力学相关理论,顶管管道置入土中,顶进时管道前方土体对管道继续前进会产生阻力(图7-15),阻力的大小应根据法向土压力、受力面积等确定。若顶管顶进速度不快不慢,则不存在超挖,置入土体管道的体积与排出土体的体积相同,这时管道前方土体不会出现大的变化,而保持相对稳定。此时:

图7-15 迎面阻力图

式中,λ0为静止土压力系数。

图7-16 管壁阻力图

(2)顶管管道周围阻力的计算(图7-16)

管道周围摩擦阻力可表示为

式中,F为摩擦阻力(kN);P为管道周围压力值(MPa);μ为摩擦系数;s为管道与土体接触面积(m2);M为单位面积摩擦阻力值(kN/m2)。

管道正上方土压力值为

管道两侧1处压力为

管道两侧2处压力为

管道正下方底处压力为

考虑一个断面的压力来求解管道周围单位面积摩擦阻力:

由于一个断面的压力值P会有多个不同的值,对此可以计算一个压力平均值来代替,同时对于单位面积摩阻力M值来说也可以计算其平均值。计算方式如下:

式中,为土体的平均重度(kN/m3);G为单位长度管道重度(kN/m)。

如果顶力超出原有计算结果,将会引起地面沉降或隆起,造成对邻近历史建筑的扰动,同时可能会因此而破坏工作坑、管材甚至可能引起油泵的损坏;如顶力远小于计算结果,这将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顶力计算是顶管工程能否成功的重要一步。施工前可以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的方式确定最佳顶力,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顶力。

2.工作坑

顶管施工虽不会大面积破坏地面,但工作坑和接收坑位置需要开挖。工作坑的形式、形状和选址等需考虑对邻近历史建筑的影响。工作坑和接受坑位置设置在永久设施处更合理。如有可能,尽量避免在邻近历史建筑处设置工作坑。

根据结构形式分类,工作坑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坑、钢板桩坑、地下连续墙坑等。其中钢筋混凝土坑施工作业较简单、造价低、工作强度相对较低,因此设计工作坑时其往往是优先考虑的一种。当需要赶工期时,钢板桩坑是最适合的,其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工作坑较少采用地下连续墙形式,因其造价高,一般当所顶管子管径很大且埋设的深度大时才使用。

总之,对工作坑的选取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断优化,尽量减少对邻近历史建筑的影响,一般在选取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在软土质及地下水比较丰富的情况下,工作坑应首先考虑用沉井施工法。

(2)在砂性土质中,当其渗透系数为1×10-4 cm/s左右时,工作坑可以选择沉井施工,在能保证历史建筑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选择钢板桩坑。对于钢板桩坑,应配有降水措施来保证施工安全,且要考虑降水对邻近历史建筑的影响。

(3)对于土质好且地下水少的情况,在能保证历史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选择造价低、施工速度快的钢板桩坑。

(4)当覆土深度比较大,宜选用多次浇筑配合多次下沉的沉井施工和地下连续墙工作坑。(www.xing528.com)

为避免历史保护建筑损坏、水土严重流失,同时提高坑的安全性,减少触电事故等的发生,应使工作坑尽量避开房屋、河塘、地下管线、架空电线等工作环境。另外,对于工作坑的数量,应根据顶管周围环境及施工技术现状,同时考虑降低顶管设备的周转次数,方便连续施工,减少工期,选择最合理的工作坑数量。

3.管道顶进方式

顶管顶进方式的选择是顶管工程成败非常直接的影响因素,也是确定顶管下阶段施工工艺的前提和基础。采用哪种工艺,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历史建筑保护的要求,综合考虑技术、安全、经济环保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优化得出最适宜的方案。具体选择的原则如下。

首先,对工程概况的了解必须详尽,如覆土深度、顶管管径、地下水位以及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等。

其次,从技术角度出发,为了控制地面沉降,保护历史建筑,当在黏性土层中施工顶管时,应使用土压平衡顶管法;当土层为松散的砂粒土时,需采用有支撑功能的工具管或对土层采取加固措施;当在粉砂土层中顶进时,宜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法。当顶管管径小的时候,因管内无法进入人去施工,一般都采用泥水顶进施工。当土层障碍物如大颗粒砂、孤石等较多时,应使用有除障碍功能的机械式掘进机,以免引起顶进中断而造成对邻近历史建筑的扰动。

4.顶管出洞

顶管出洞是将工具头或掘进机从工作坑中顶进土体的过程。顶管出洞对邻近历史建筑的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出洞可靠、安全、连续,可以说顶管施工成功了一半。这个环节的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管道放线、铺设导轨、洞口加固和洞口止水等。

(1)管道放线

管道放线就是将设计坐标值引入实际操作工作坑内,主要包括出洞口及进洞口坐标的控制,用来指导顶管顶进,保证顶进正确的方向和距离。

管道放线是保证顶管轴线正确的关键性工作。一般为缩短工期,先施工完工作坑和接收坑,如轴线错误,工具管很可能无法顺利进入接收坑,从而要进行纠偏,使轴线回到正确的位置,这将引起很大的地层扰动,对邻近历史近建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2)铺设导轨

基坑导轨是顶进的导向设备,同时也为管子出洞提供一个基准,其安装对后续管道的顶进影响非常大。管线轴线、导轨标高和导轨支撑是导轨铺设安装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①轴线重合要依据管线轴线测量结果,铺设时,将管线轴线与导轨中线重合。

②管线标高导轨的铺设高程要根据设计要求,先算出管道底的标高,据其得到导轨铺设标高,最好将导轨铺设成管道要求的坡度,从而减少后续校正的工作。另外,导轨与工作坑底应用混凝土浇筑,不宜采用枕木。

③导轨支撑顶管顶进时,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如对导轨支撑不稳将造成管道偏差,一般在导轨和工作坑中采用型钢支撑,同时用电焊将其焊牢。

铺设导轨过程中要反复标测,使导轨中线、高程、轨距和坡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另外,要根据工作坑槽底土基的类别、管节重量及有无地下水等条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导轨不发生任何沉降变形。

(3)洞口加固

在顶管机顶出洞口时,如洞口土体强度不够且没有进行加固措施,大量土体和地下水将涌入工作坑,将导致洞口周围地表大面积沉降,从而影响邻近历史建筑的稳定。

为了减少洞口土体沉降,保护邻近历史建筑,需对洞口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如遇土质不差,可采用门式加固法,即对洞口两侧及顶部一定宽度和长度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加固处理;如土质条件不好,须采用全断面加固。加固方法有高压旋喷桩技术、搅拌桩技术、注浆技术和冻结技术等。

(4)洞口止水

顶管过程中,顶管与洞口总会存在间隙,当土层中地下水位低,且土体整体性好时,并不会对顶管出洞带来太大的影响。但当水位高,地下水丰富时,如间隙不被封住,地下水和泥沙将会流入工作坑,影响工作坑的作业,严重时将造成洞口土体沉降,给邻近历史建筑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洞口止水是顶管过程中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应根据不同掘进机种类及环境选择止水方式。

不同工作坑,应选择适合其工作坑的洞口止水方式。工作坑若由钢板桩围成,应在顶进管道前方的坑内,浇筑一道级别较高的素混凝土作为前止水墙,其宽度为2.0~5.0 m,视管径的不同而不同,厚度为0.3~0.5 m,高度为1.5~4.5 m。当土质条件较差时,前止水墙的宽度最好与工作坑内宽尺寸的宽度一致,然后在前止水墙的预留孔内安装橡胶止水圈。如果是圆形工作坑,则必须同样浇筑一堵弓形的前止水墙。

5.顶进速度

顶管施工时应使土体尽量被切削而不是挤压。过量的挤压,势必会产生前仓内外压力差,增加对地层的扰动。正常推进速度可控制在20~30 mm/min之间,不同的地质条件,推进速度亦应不同。因土压平衡是依赖排土来控制的,所以前仓的入土量必须与排土量匹配。合理设定土压力控制值的同时应限制推进速度,如推进速度过快,螺旋输送机转速相应值达到极限,密封仓内土体来不及排出,会造成土压力设定失控。所以应根据螺旋输送机转速控制最高掘进速度,一般控制在50 mm/min以内。由于推进速度和排土量的变化,前仓压力也会在地层压力值附近波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调整推进速度和排土量,使压力波动控制在最小幅度。

6.注浆

注浆对改良地层性状、有效减小地面沉降、减小对历史建筑的扰动可起到积极的控制作用。顶管顶进中,以适当的压力、必要的数量和合理配比的压浆材料,在管道背面环形空隙进行同步注浆,这样能够减小摩擦阻力,有效控制或减小地面沉降,减小对历史建筑的扰动。

注浆压力在理论上只需使浆液压入口的压力大于该处水土压力之和,即能使空隙得以充盈。但压浆压力不能太大,否则会使周围土层产生劈裂,土层受到扰动会造成较大的后期沉降。

常用的注浆材料有以下三种。

(1)传统触变泥浆

顶管触变泥浆一般是以膨润土为主要材料,以CMC(粉末化学浆糊)或其他高分子材料等为辅助材料的一种均匀混合溶液。膨润土分散在水中,其片状颗粒表面带负电荷,端头带正电荷。当膨润土含量较多时,颗粒之间由于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一个网架结构,泥土实际呈胶凝状态,经触动后,颗粒之间的连接电键遭到破坏,释放出网架中的水使膨润土分散体随之变稀。如果外界因素停止作用,则分散体又变稠形成胶凝体。这种当浆液受到剪切时,稠度变小,停止剪切时,稠度又增加的性质称为触变性,相应的膨润土分散体称为触变泥浆。

(2)FHDF高效膨润土泥浆

FHDF高效膨润土泥浆与传统膨润土泥浆相比有以下优点:

①造浆性能好,是传统泥浆的2.5倍。

②造浆含砂量低,润滑性能好。

③泥浆是粗分散和细分撒的混合分散体,对泥粒有选择性絮凝作用,钻进过程中泥粒在泥壁表面堵塞粗孔隙,泥浆的细分散体堵塞细孔隙,能有效形成致密泥皮,降失水作用较好,滤失量低,渗透距离短。

④泥浆具有较好的触变性能,网架结构形成和黏度恢复快,胶凝强度适中,因此停钻后重启动阻力增加有限。

⑤现场施工方便,直接打浆即可,无需再添加其他添加剂。

(3)新型泥浆材料及抗渗泥膜

除了膨润土系的润滑材料外,国外还研究出许多高分子化学减摩剂。如日本生产的IMG减摩材料,这种高分子材料具有吸水的功能,当与水接触,它能从一颗很小的颗粒变得很大,直径可以达到0.5~2 mm,质量可以变成之前的百倍以上。其具有很多优点:

①这些吸水后的颗粒状材料,附着在管道周围,像很多颗钢珠,减少摩擦的作用很明显。

②不像其他润滑剂,当顶管顶进暂停一段时间再次启动时,它的阻力增加不显著,基本和之前阻力保持相同。

③这种颗粒材料吸水后直径较大,不容易渗透到周围土层中去,因而使用起来较方便,不会流失太多。

④这种浆液的配置十分简单,操作也十分方便。

注浆工艺及技术控制要点如下:

①在一定的压力下,膨润土含量较高时有利于泥浆套的形成,且向土壤中扩散较少,因而开始顶进时浆液中膨润土含量要高。

②补充的悬浮液中膨润土含量需进行调整。含量大的悬浮液,运动流限大,顶管阻力大;含量过小时,悬浮液会很快渗入土壤中去。所以要根据顶力情况调整膨润土含量。

③注入浆体的量与顶进速度有关,注浆量为管道与周围土体之间空隙体积的7~9倍。

④注浆压力值应保持一定,使其不仅能顺利压到管道外壁,而且不会使周围土体产生扰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