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5年的辅导员叶老师,对学生工作开始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日常工作事务繁杂,学生似乎越来越难管,对自己的态度也不温不火。她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学生不要出事,这样就表明自己的工作相当不错了。回想刚入职时的冲劲和热情,一心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跟现在的状态相比较,叶老师不免感到十分惭愧。同时也感到有点迷茫,如何去改进提升自己呢?似乎精力都被日常的学生管理事务耗尽了,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1)工作5年的叶老师开始对学生工作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2)叶老师感觉学生越来越难管了,最大的希望就是学生不出事。
(3)叶老师曾想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现在却感到迷茫了。
(1)叶老师的工作状态表明她已经出现了职业倦怠感,对学生工作失去了激情,只要不出事就感到满意。这种状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来自学生工作的压力让叶老师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较强。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叶老师的职业目标失去了基准,对职业前途失去了希望。但庆幸的是叶老师还有改变这种现状的意识。(www.xing528.com)
(2)如何去改变这种状态,从哪里入手?其实叶老师要回归做辅导员的初心,那就是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教育部在2014年发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规定了辅导员的职业定义、职业守则、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标准。叶老师应再次对照这份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去审视自己所欠缺的能力,明确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的能力要求,从而找到努力的方向,实现知识能力方面的提升。而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单凭符合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还不能够,还需要学会找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工作做到细致入微,积极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双方的关系。
(3)无可否认,辅导员的工作千头万绪,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因此,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学会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可以适当培养得力的工作助理和有能力的班干部队伍,发挥学生干部的优势,让他们分担常规的工作任务,以便抽取更多的时间加强自身的职业能力提升。
(1)任何一份职业做到一定程度都有可能出现职业倦怠感,而要改变它,必须找到实现自身价值新的目标点。回归初心,挑战自我,保持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对于辅导员而言,反而更简单一些。国家出台的几个有关辅导员工作的政策文件,很好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在感到迷茫时,找出这些文件再次细读一番,相信每位辅导员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2)《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出台,正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辅导员的社会职业认同感,逐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与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另外,也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