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Amphibia)是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兼栖的变温脊椎动物,绝大多数是亦水亦陆的种类。现存种类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区域,寒带和海岛上的种类稀少。
两栖动物的繁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淡水中进行。幼体形态似鱼,用鳃呼吸,有侧线,依靠尾鳍游泳,经变态才能上陆生活。现存两栖动物成体体型分为蚓螈型、鲵螈型和蛙蟾型。蚓螈型种类外观似蚯蚓。鲵螈型种类四肢短小,尾甚发达。蛙蟾型种类体形短宽,四肢强健,无尾,头部略呈三角形,颈部不明显,躯干部有五指(趾)型四肢,后肢长,跗部延长并分别与胫跖部构成可活动关节,适于跳跃或游泳。与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皮肤裸露无鳞,富于腺体,黏液腺的分泌物使皮肤保持湿润状态,便于皮肤呼吸;没有交尾器,一般都是体外受精,卵产于水中,卵外有胶质膜保护,卵黄多,无胚胎膜发生;幼体具鳃,生活在水中,经过变态形成成体,一生中与水生环境极为密切。
我国产两栖动物280余种,主要养殖种类有蛙属的虎纹蛙、棘胸蛙、中国林蛙和从国外引进的牛蛙、猪蛙等5种,以及大鲵属中国大鲵。
两栖动物养殖业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投资少,适合广大农村和林区经营,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加人民收入。经济两栖动物的肉质洁白细嫩,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质、人类8种必需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是宴席上的珍馔佳肴和重要营养食品。
经济两栖动物是一种高级滋养品,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国林蛙输卵管的阴干品,通称哈士蟆油,含有56.3%蛋白质、3.5%脂肪、4.7%矿物质,还含有甲状腺素、睾酮、雌二醇、雌酮等4种激素,以及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是男女皆宜的保健品。棘胸蛙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肝胃、补虚损、解热毒、治疳积等药用,适宜于病后健身食用;棘胸蛙的蝌蚪,可乌发、清毒解疮,蛙卵尚有明目之功效。
两栖动物蛙蟾类是农林业害虫的天敌,是经济作物和树木等植物的生物灭虫大军,是稻田与森林卫士。它们生活于农田、森林、草地,捕食危害作物和树木的蝗虫、蚱蜢、黏虫、稻螟、松毛虫、甲虫、蝽象、蝼蛄、象鼻虫、金花虫、金龟子、蚊、蝇、蛾类等害虫。
我国台湾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养殖牛蛙,现年产1万多吨。大陆自20世纪60年代初,从日本和古巴引进牛蛙,分发至宁波、上海、天津、南京、广州、山东等11个省市。1965年先后在广东、湖南、湖北、江西、云南等省进行野外试养,取得一定成效。20世纪80年代以来牛蛙养殖业再度兴起,许多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单位参加研究与推广工作,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很快形成规模化生产。1987年广东省肇庆市广利渔场自美国引进猪蛙(沼泽绿牛蛙)和河蛙,俗称美国青蛙,由于个体较大、适应能力强、性情温顺,在我国很快产业化,总产量高于牛蛙。
中国林蛙养殖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形成产业化,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也移植试养成功,并取得一定成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西南、华中先后养殖虎纹蛙、棘胸蛙等较大型土著蛙类,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广东、贵州、四川、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先后开展大鲵生物学研究工作和人工养殖,都取得一定成果,有的已产业化生产。
2012年我国两栖动物养殖产量达8.33万吨,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工繁殖原理与关键技术
1.生物学原理
蛙类和大鲵的两性生殖系统各一对,位于肾脏的腹面。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泄殖腔、脂肪体组成。精巢呈卵圆形,淡黄色,产生的精液通过输精小管与肾脏前部的肾小管,然后借道输尿管(输精管)进入泄殖腔而排出体外,故称输精尿管。蛙类在繁殖期间,输精尿管的末端膨大成贮精囊,用来贮存精液,过了生殖季节则缩小恢复正常。
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泄殖腔和脂肪体组成。卵巢结构似鲟类的裸卵巢,输卵管不与卵巢相连,成熟卵落入腹腔中,然后通过腹腔膜上的纤毛活动和腹肌收缩从输卵管(长而迂回的管子,位于卵巢的外侧)前端的漏斗(喇叭口)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内向后移动行程中包上胶质(由管壁分泌),形成卵胶膜,然后进入子宫(输卵管末端的扩大部分),于两性抱对时再排出体外。
蛙类精巢和卵巢前方有一对黄色指状脂肪体(供性腺发育所需的营养),其体积随性腺发育而发生变化,休眠前体积增大,进入繁殖季节随着性腺发育其体积逐渐缩小,以至于萎缩得很小。
精、卵细胞的发生与发育分期,基本上与硬骨鱼类相似。以牛蛙为例,精子发生全程分为精原细胞增殖期、次级精原细胞生长期、精母细胞成熟期和精细胞变态期,卵子发生分为卵原细胞繁殖期、卵母细胞生长期(体积增大与卵黄积累)、成熟期(两次成熟分裂,染色体减半)。
两栖动物的精巢和卵巢发育规律与鲤科鱼类相似,也分为6个时期;与繁殖有关的丘脑、脑垂体和性腺及其分泌物种类、性质、生理功能和作用途径,基本上与鱼类相似。
两栖类动物是变温动物,性腺发育、成熟,以及产卵、受精、胚胎发育等不仅受体内有关器官调控,还受光照、温度、水质、水流、产卵场条件、营养条件等多种生态因素影响,其中水质、水温和营养条件是重要因素。
两栖类与鱼类相同,都是在水中进行产卵、受精和胚胎发育,因此,其精子与卵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对外界条件的适应、受精机理与生物学特点,以及胚胎发育形态变化和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都与鱼类极其相似。
两栖动物的卵黄分布不均匀,受精卵分裂方式称完全卵裂的不等卵裂,与软骨硬鳞鱼类(鲟)卵裂方式相同,而与硬骨鱼类不完全卵裂的盘状卵裂不同,但两者胚胎发育有很多相似之处。
2.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1)亲体培育。5种蛙雄性成熟个体的副性征明显,具有婚垫(瘤)或婚姻垫,即第一指基部膨大成瘤状物,形状因种而异;雌性个体无婚垫。除此之外,虎斑蛙雄性咽侧下有一对外声囊,雌性无;棘胸蛙雄性的胸部具疣粒及角质刺,后肢特别强大,雌体无疣粒,后肢较小;牛蛙和猪蛙雄性鼓膜直径大于眼径,雌体的鼓膜等于或小于眼径。
中国大鲵无明显副性征。雄性的泄殖孔略大,周围外凸,外缘有一圈不规则的小突起;雌性泄殖孔小,周围向内凹陷,其外缘无小突起。亲蛙和亲鲵的雌雄比例一般为1∶1。
亲蛙和亲鲵选择。选择身体较肥满健壮、运动活泼有力、副性征明显、无疾病与伤残缺陷的个体;避免选择杂交种、近亲交配个体和退化个体,而且要及时更换亲体,以防近亲繁殖导致种质退化。
亲蛙培育池与鱼池相同,一般为土池塘,可与产卵池兼用,多为长方形,面积以20~30 m2为宜,水深50~80 cm。池底为锅底形,池塘的坡度应大一些,四周要有浅水滩,池边和浅水区种植一些植物作为亲蛙的荫蔽物,营造产卵生态环境。池内岸边建一定数量的洞穴,棘胸蛙的亲体培育池也可在池中布置小岛,岛中设多个洞穴、石缝及水草,供亲蛙栖息。池塘外围设1~1.5 m高的聚乙烯网布等围墙,以防亲蛙跳逃。
亲鲵培养池和成鲵池的结构和大小相似,多采用混凝土结构,面积10~20 m2,池深1.2 m,水深35 cm左右,设进水口(池上部)、溢水孔(池高的35 cm处)和排水孔(底部),以供进水、控制水位和排水用。放养前进行彻底消毒(方法同鱼池消毒)。
亲蛙和亲鲵的放养方式通常为单养。蛙类放养密度依种类、个体大小而异:虎纹蛙为8~10只/平方米,棘胸蛙为5~10只/平方米,中国林蛙为20~60只/平方米,牛蛙为1~2只/平方米,猪蛙为4~6只/平方米。亲鲵为1~2只/平方米。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如池塘环境幽静、阴凉,切忌干扰和嘈杂,池水流动,水质清凉,池边有蓖麻、瓜类等阔叶植物,浅水区种植挺水植物,水面培植凤眼莲等漂浮植物,池上搭凉棚。
每天早、中、晚巡塘一次,观察蛙、鲵活动和摄食情况以及水质、水位等,检查围墙、围栏(池周围的聚乙烯网布等),清扫饲料台或食场。
投饲。饲料种类应当根据亲蛙被驯饲的情况而异。能够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可混合投喂配合饲料与动物性饲料;尚未驯化或捕捉的自然亲蛙,则只能投喂动物性饲料。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2%~5%,动物性饵料为10%左右。每日一般投喂2次。
春初投喂鲜鱼、蚯蚓、蝇蛆等活饵,随着温度提高,投喂含蛋白质35%的配合饲料;临近产卵时,摄食量减少,主要投喂少量活饵料,抱对时停食;产后食欲增加,多投喂鲜活可口的动物性饲料,1个月后,投喂含蛋白质32%~35%、脂肪10%左右的配合饲料,然后转入正常性饲养管理;秋后气温下降,投饲量减少,以鲜活饵料为主。在昆虫繁盛期,采用黑光灯等诱捕各种昆虫供亲蛙摄食。
饲养期间定期注水、换水,也可采用微流水方式,控制水位30~50 cm,保持溶氧充足。饲养期间定期(15d~20d)洒石灰水或漂白粉水,预防疾病。
(2)催情产卵。5种蛙类和中国大鲵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能够自然产卵受精,但产卵时间不够集中,通过注射外源激素可促其群体集中抱对产卵,缩短繁殖时间,提高产卵效率,以获得规格整齐的苗种。两栖类催情产卵药物和作用原理,以及脑垂体采取和保存方法,都与鱼类的相同。催产用具,包括消毒盒、注射器与针头、研钵、镊子、毛巾、白瓷盆、碗、温度计、量筒等。
产卵池。蛙类通常以亲蛙培育池兼作产卵池,水深30~50 cm,有少量水草,以利于繁殖和附卵。中国大鲵产卵池为混凝土池,面积2~4m2,水深30~40 cm,池底铺小卵石,设进排水口和溢水口。
5种蛙类都在春季(3~5月)繁殖。当亲蛙摄食量明显降低,雄蛙的婚垫格外明显,不停地高声鸣叫,并有追逐雌蛙的行为,表明两性蛙即将抱对产卵。选择身体肥满,雌体腹部胀大、雄体婚垫明显的雌雄蛙,按1∶1比例进行人工注射催产剂。
催情注射。催情药物、注射液配制及注射方法与鱼类的相同。注射剂量因种类和药物而异,按照亲体的体重换算每只注射剂量。每只蛙注射药液的体积通常为1mL,多采取1次注射。一般采用后肢内侧或臂部肌肉注射,方法简单、稳妥,危险性小,也可进行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
效应时间。从注射催情药物到鸣叫、抱对和产卵的时间,依蛙的种类及成熟度、药物、温度而异。一般注射后6~10h开始鸣叫、抱对,注射至产卵的时间因种而异:棘胸蛙为12~16 h(16~20℃)或更长一些时间,中国林蛙为40~48 h(18~24℃),牛蛙为48 h左右(25~28℃),猪蛙为40~44 h(22~25℃)。PG与HCG的效应时间较LRH-A和DOM的短一些,几种药物混合注射时更短一些。效应时间随温度(适温范围)增高而缩短。中国大鲵的效应时间较长,15~23℃时一般为109~219h(4~9d)。
发情。蛙类发情常通是雄性鸣叫,雌雄抱对,然后便产卵;中国大鲵发情是雄性追逐雌性,并将前脚搭在雌体后背部。
产卵。蛙类多在凌晨产卵,产出的卵入水后呈黏性,吸水膨大,卵粒相互黏结成多种多样的形状(因种而异)。如棘胸蛙的卵粒粘连成片状、链索状,一端黏附于石块、树根和水草上,另一端悬于水层中;中国林蛙的卵粒粘成团状,直径达15 cm左右,漂浮于水面;牛蛙和猪蛙卵吸水后的卵块像棉絮状,黏附于水草、树根须上;虎纹蛙的卵粘成小片,浮于水面。
卵子计数。及时把卵块捞到孵化池中,采用面积法和体积法估计卵子数量。
中国大鲵产前仍然独居,临产时雄鲵游到雌性栖息地,选择水深1 m左右的隧道洞穴,用足、尾及头部打扫清理后诱引雌鲵入洞,前脚爬在雌鲵后背部,当雌鲵产卵时雄鲵立即排精,精卵瞬间结合受精。卵呈球状,由胶带相连,有时附于水草上。
人工授精。一般不采取人工授精。蛙类人工授精采用湿法,解剖腹部取出精巢,除掉结缔组织并用滤纸吸干血液和水分,在研钵中研磨成浆,加生理盐水(10~15 mL)搅拌成悬浮液,然后将蛙卵挤入,用羽毛搅动片刻,再用水洗1~2次即可。中国大鲵人工授精采用干法(与鱼类相同)。
(3)孵化。孵化设备。有混凝土池、网箱和土池3种。混凝土池面积3~10m2,池深50~60 cm,水深30~40 cm,一侧设进水口,另一侧设排水口(底部)和溢水孔(离底部30 cm左右),在离池底4~5 cm处设40目/平方厘米的纱窗板(卵不会贴池底)。网箱系用40目聚乙烯网片制成,长3~5m、宽1~1.5 m、高1m,用竹竿或木杆架于池中,箱口高出水面20~30 cm。土池面积10~20 m2,池深50~60 cm,水深30~40 cm,设进、排水口。
放卵密度。土池塘2 000~3 000粒/平方米、混凝土池5 000~10 000粒/平方米、网箱10 000~15 000粒/平方米。每个孵化容器放同一天产的卵,以保证集中出膜,蝌蚪规格整齐。放卵时尽量使黑点(动物极)朝上,均匀分布。
孵化管理。混凝土池微流水孵化管理,包括检查用水质量(有无剑水蚤等),调节水量(流),刷洗溢水孔滤水筛,观察胚胎发育情况,按时测定成活率、水温、溶氧、pH,防止病害(消毒等方法与鱼类相同)和处理异常现象。静水孵化管理工作,主要是2~4d换一次水;网箱孵化管理工作,主要是刷洗网箱,其他管理项目与混凝土池相同。(www.xing528.com)
影响孵化率的因素包括受精卵质量,孵化池水温、溶解氧和pH,以及剑水蚤等敌害生物和病害等。
(二)蝌蚪培育
蝌蚪培育是将蝌蚪培养成1~20 g稚蛙。刚出卵胶膜的蝌蚪似幼鱼,吸附在水草上,静止不动,2~3 d后吸盘开始退化,依靠长而侧扁的尾部游动,开始用羽状外鳃呼吸,随后外鳃萎缩并形成4对内鳃,两颌外包角质喙,上下唇附生数行角质齿,啮食水生植物,然后逐渐变态为稚蛙或稚鲵(中国大鲵变态期不明显):身体内外发生一系列变化,由适应水栖向适应水陆两栖转变,出现成对的附肢,角质喙及唇齿脱落,尾部萎缩消失,咽部长出肺芽,并逐渐扩大,形成肺,代替鳃呼吸,心脏发展成两心房一心室,由单循环发育成不完全的双循环,长而螺旋状的肠管变为粗短的直形状,胃、肠分化明显,食性由植物性变为动物性。
蝌蚪期持续的时间因种而异,虎纹蛙28~35 d,棘胸蛙60~80d,中国林蛙31~41 d,牛蛙50~85 d,猪蛙60~80d,而且受温度、营养和放养密度等因素影响。
蝌蚪的生物学特性与鲤科鱼类仔稚鱼(鱼苗)和幼鱼(鱼种)相似,培育方式及其指标要求(成活率80%以上)也基本相同。
培育池。混凝土池塘和土池塘皆可,面积依生产规模而异,一般为30~50 m2和100~400 m2,深度约1 m,水深50~80 cm(变态期为30 cm),坡度大一些,池中可种植水草。
放养密度。每个池塘放养同一批蝌蚪,因种而异,虎纹蛙为500~1 000尾/平方米,棘胸蛙为1 000~2 000尾/平方米,中国林蛙为1 500~2 000尾/平方米,牛蛙为800~1 000尾/平方米,猪蛙为800~1 200尾/平方米。饲养期间分稀疏养2~3次,密度分别以倍数递减,后期一般为30~50尾/平方米。
蝌蚪为杂食性,吞食,可以吃静止食物,较易饲养。刚孵出的蝌蚪全长4~5 mm,用头部吸盘吸附于水草上或孵化池壁上,以卵黄囊为营养,3~4 d后卵黄囊消失,开始吃(吞)食。此时,每万尾每日投喂1只鸡蛋黄(用纱布裹住,压碎,在水中荡动成蛋黄颗粒液),至3~4d,改喂豆浆至7~10d;然后投喂配合饲料(含蛋白质30%~35%),每日2次(设饵台),日投饲量为蝌蚪体重的5%~7%;前肢出现时(期)吸收尾巴营养,投饲量减至2%~3%,也可投喂自配的软颗粒饲料(鱼粉、豆饼、糠麸、玉米粉等)。
池塘水质培养及其调节方法与鱼苗、鱼种培育相同。蝌蚪出现前肢和尾巴消失,变为稚蛙,应当降低池塘水位(20~30 cm),向池中放一些木板、塑料泡沫板等漂浮物,供稚蛙登陆,行肺呼吸,以提高成活率。
肥满的蝌蚪越冬能力比刚变态后的稚蛙强。因此,对秋季孵出的晚期蝌蚪,采取控温(<25℃)和多投植物性饲料(>60%)等措施,拖延蝌蚪变态时间,使其越冬后再变态发育成稚幼蛙。
稚蛙规格:虎纹蛙为0.5~1.0 g,棘胸蛙1.5~3.0 g,中国林蛙1.0 g左右,牛蛙10~20g(大者达75~100g),猪蛙4~10g。变态前的蝌蚪一般略大于稚蛙。
(三)稚蛙和稚鲵培育
1.稚蛙培育
稚蛙培育是把1~20g稚蛙培养成30~100 g幼蛙。稚蛙与蝌蚪相比,栖息习性由水栖转化为水陆两栖,身体移动方式由游泳转化为爬行和跳跃,食物组成由以植物性为主转化为以活体动物为主(虎纹蛙也可食静止食物)。当稚蛙的体色和花纹变得与成蛙相似时则称为幼蛙(性腺尚未成熟)。
培育稚蛙多采用土池塘,也可用混凝土池,但其周围都要设防逃网(聚乙烯布围墙,高1 m左右)。池塘形状多为长方形,便于操作,面积为30~50 m2和500~1 000 m2,池堤顶部宽1~1.5 m,坡度为1∶2.5,池深1~1.5m,水深50 cm左右,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中部建有供蛙登陆的小岛(占池塘面积30%~50%),岛上搭设荫棚(高1.5 m、宽1.0 m)或蛙巢(高20~30 cm),设1~2盏诱虫灯(黑光灯、30W紫外线灯等),水面种植水浮莲等漂浮性植物。
稚蛙养成幼蛙通常采用三级饲养法,放养密度分别为100~300只/平方米、60~200只/平方米、40~100只/平方米,依蛙种类、池塘条件和饲养技术而异。稚蛙下塘前用2%~3%盐水或10~20 mg/L高锰酸钾液消毒10~20 min。
除虎纹蛙外,4种养殖蛙的稚蛙都习惯吃活饵料,通过驯食后才会养成定时、定点地摄食静态饵料的习惯。
活饵料为黄粉虫、蝇蛆、蚯蚓、蜗牛和飞蛾等各种昆虫,以及小鱼和小虾等;静态饲料为蚕蛹、猪肝肺、鸡鸭内脏、肉糜、鱼块及其肉糜,以及配合颗粒饲料等。饵料台系由木板、竹席、聚乙烯布带和5 cm高的木框等制成,面积约1 m2左右,设置在池边,浮于水面,每500~1 000只蛙设一个。
稚蛙摄食静态饲料驯化工作。在刚变态5~7 d稚蛙活饵中加入1/3静态饲料,随后(8~10 d)增加至1/2,再过7~10 d增加到2/3,直到全部为静态饲料。驯食初期,可利用活饵促动、水力带动、小竹竿拨动,以及设计专用设饵器振动静态饲料等方法,使其产生动感,被蛙误以为活饵而吞食,从而达到驯食目的。
稚蛙、幼蛙的投喂原则依然是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等“四定”投饲。一般每日向饵料台中投2~4次饵料,每次投饵量在1~2h内吃光为佳,日投饵量占蛙体重3%~5%(配合饲料)或10%~15%(鲜活饵料),严禁投喂变质与发霉的饵(饲)料。
正常性管理工作包括巡塘、调节水质、遮阴、诱虫、清洗饵台、池水定期消毒(生石灰或漂白粉)、除害(老鼠、蛇等天敌)、防逃等。
2.稚鲵培育
稚鲵培育是将稚鲵当年培育成6~10g幼鲵。培育池一般为混凝土池塘,室内池面积为2~5m2,深0.8~1.0 m,室外池塘面积为10~50 m2,设进、排水口,底铺卵石、石块等。
放养前进行池塘消毒,每平方米放10~30尾,依身体大小先后投喂枝角类、水蚯蚓、小鱼与小虾、冰鲜鱼浆和肉浆,每日上午、下午各投饵1次。池水要清新,水深20 cm左右,每日换水1次。
(四)食用蛙和食用鲵养殖
1.食用蛙养殖
食用蛙养殖是将体重30~100g幼蛙经过1年养成200~500 g或更大的个体。
养殖食用蛙的池塘多为土池,其形状和构造与幼蛙池相同,但面积较大(200~300 m2和500~1 000 m2),防逃围墙较高(1.2~1.5 m);也可采用混凝土池。放养密度依身体大小(30 g~100 g)而异,一般为20~50只/平方米。饲养过程中定期按规格分池稀养。
日常管理工作与幼蛙饲养相同,包括巡塘、投喂、调节水质、遮阴、防治病害、清刷饵台、防逃等。
稻田养蛙。稻田养蛙的设施与稻田养鱼的基本相同,但应以田块为单位,设防逃墙或围网。稻返青后每平方米放同一规格(30 g~50 g)幼蛙5~10只,施有机肥,不施化肥或少施化肥,不施农药,少投人工饲料,用黑光灯或紫外灯诱虫,防、除蛇、黄鳝等天敌。
封沟和湖汊养蛙。封沟养蛙是东北地区粗放养殖中国林蛙的一种方式,即利用自然环境和饵料条件,进行人工放养幼蛙、亲蛙或蝌蚪,养殖食用蛙和药用蛙。选择降雨较多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地面草原茂密、沟内水源丰富的山林区,在临水区放养幼蛙、亲蛙,或在水溪边池塘中放养蝌蚪,严格进行人工管理,于9月下旬至翌年3月底回捕蛙,制取哈土蟆油(含油量高,质量好)。
我国南方利用湖汊、湖湾,用聚乙烯网片或竹箔围拦一定水面(0.3~1.0hm2),每公顷放1.0万~1.5万只幼蛙,诱虫和捕捞小鱼、小虾喂养,湖汊中的芦苇、水草既可遮阴,又可供蛙食用,要加强防逃与防敌害侵袭等工作。
2.食用鲵养殖
食用鲵养殖是将6~10g幼鲵经过2~4年养成体重1 kg以上的大鲵。
池塘基本结构。混凝土池面积为20~50 m2,深1.2~1.5 m,水深50 cm左右,设进、排水口和排污孔,池壁修建成有进出口的洞穴(供鲵栖息),池底铺石砾(10~15cm),池周围设1.5 m防逃围墙。
放养与管理。每个池塘按统一规格分养,每平方米放养0.5~1.0 kg,并定期按规格分级培养。每日上下午投喂2次,饵料种类因地区而异:沿海地区以海水鱼类为主,兼投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35%~40%);内陆省区可投喂淡水鱼、虾、蛙、蚌、家畜家禽肉与内脏等,也可以配合饲料为主。日投饲量为3%~5%(配合饲料)和15%~20%(动物性饲料)。饲养管理工作包括巡塘、调节水质、清污、消毒、防逃、防治病害、遮阴等。
(五)越冬管理
5种蛙类和中国大鲵一般在水温降至10℃左右进入冬眠,停止摄食,基本不动,代谢水平大幅度降低。蝌蚪和大鲵营水栖生活,影响越冬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溶氧量和温度。池水溶氧量和水温分别不低于3 mg/L和2~4℃,蝌蚪可以顺利越冬。其越冬条件及其管理技术基本上与鲤科鱼类相同。
幼蛙和成蛙营水陆两栖生活,其越冬条件及其管理技术具有一定特殊性。在温度较低(2~10℃)情况下(保持一定湿度),蛙类可以完全依靠皮肤呼吸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不需要定期离开水到陆地上行施肺呼吸。因此,可以把蛙池加深水位(1 m左右),当温度降低以至水面结冰时,蛙便潜入水底淤泥中越冬(池水温度2℃、溶氧量>2~3 mg/L);也可以在池边上方挖洞穴(深40~100 cm左右,口径10~20 cm),让蛙集群越冬(洞口用草席等遮盖,保温);北方地区可挖地窖(类同菜窖)进行蛙类越冬。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采取地热、余热和加温等措施进行蛙类越冬。
(六)蝌蚪和活蛙运输
蝌蚪运输。蝌蚪的运输方式和管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基本上与鱼苗、鱼种运输相同。运输前停食1~2d,聚乙烯袋充氧运输的装运密度为0.5万~0.2万尾/袋(依个体大小而异)。
幼蛙与食用蛙运输。蛙在空气中可行肺呼吸和皮肤呼吸,皮肤具有一定弹性(较鱼与蝌蚪的表皮牢固),活体可用筐、箱(壁通气)等容器装运,其密度以相互不挤压和叠压为度。容器内铺盖水草和湿草等柔软物,保持湿润,运程中适量洒水。运输前停食1~2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