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类养殖业发展概况
我国淡水养鱼历史悠久。池塘养鲤始于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460年范蠡撰写《养鱼经》,系统总结了数百年来养鲤业的实践经验。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养鲤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开始利用稻田和大型淡水水域养鱼。唐代(618~907年)开始饲养草鱼、青鱼、鲢、鳙(四大家鱼)。宋代(960~1297年)四大家鱼养殖业已有较大发展,九江的鱼苗业已成为专门企业,并运往江西、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开展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明代(1368~1663年)淡水养鱼有了较系统的经验,如鱼池修建、鱼苗和鱼种培育、成鱼养殖、放养密度与混养比例,以及施肥、投饵等多项养鱼技术。清代(1644~1840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淡水养鱼业已形成两广(广东、广西)和菱湖(江、浙太湖地区)两大养鱼典型区,养鱼技术已相当成熟,如“撇鱼”(两广)和“做鱼”(菱湖)等清除野杂鱼苗的高难技术就是在该时期创建起来的。
我国海水圈养贝类(牡蛎等)始于西汉,海水养鱼起步较晚,明代黄省曾(1490~1540年)著《鱼经》,总结了养殖鲻的生产经验。以后的发展较缓慢,局限于利用盐田和滩湾养殖鲻、梭鱼,但台湾养殖遮目鱼有一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类养殖业与水产业一样,养殖种类及其产量逐年增长,养殖方式不断改革更新。2010年淡水养鱼产量高达2 064.18万吨,占淡水养殖总产量(1 970.99万吨)的87.97%(池塘养鱼产量占淡水养鱼产量的77.14%),虾蟹类、爬行类与其他养殖产量仅占11.16%;海水鱼类养殖产量较低(80.82万吨),仅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5.45%,为淡水鱼类养殖产量3.92%。近几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较快,根据世界海水藻类、贝类、虾蟹类、鱼类等养殖业先后发展顺序,今后海水鱼类养殖业必将得到迅速发展。
表5-27 我国淡、海水养殖产量(2009年)与面积(2010年)统计表
1.淡、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结构分析
2010年淡、海水鱼类养殖产量达2 145.00万吨,其中,淡水鱼类养殖产量为2064.18万吨,海水鱼类养殖80.82万吨。
(1)淡水鱼类养殖产量结构分析。主要养殖鱼类产量(万吨)及其占淡水鱼类养殖产量的比例:草鱼422.22(20.30%)、鲢360.75(17.56%)、鳙255.08(12.19%)、鲤222.86(12.72%)、鲫193.71(11.06%)、罗非鱼113.36(6.47%)、鳊(团头鲂等)57.63(3.29%)、青鱼33.13(1.89%)、鲇31.53(1.80%)、乌鳢30.94(1.76%)、鳜21.17(1.20%)、鳗鲡20.73(1.18%)、鮰20.49(1.17%)、黄鳝19.62(1.12%)、鲈15.75(0.90%)、泥鳅13.13(0.75%)、黄颡鱼11.40(0.65%)、短盖巨脂鲤8.15(0.46%)、鲟2.18(0.12%)、银鱼1.70(0.097%)、鳟1.44(0.082%)、长吻鮠1.38(0.079%)、池沼公鱼1.05(0.059%)、鲑0.29(0.017%)、河鲀0.14(0.0079%)。
2009年淡水鱼类集约化养殖(围拦、网箱、工厂化)产量为175.92万吨(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93%),3种养殖方式的产量分别为53.06万吨、106.96万吨和15.98万吨。淡水工厂化养殖水体为2 061.50万立方米,占淡、海水工厂化养殖总水体(3 297.18万立方米)的62.52%。淡水鱼苗9 816亿尾(罗非鱼308亿尾),鱼种297.33万吨,鳗鲡苗(捕)24 559 kg。
(2)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结构分析。鱼类养殖产量80.82万吨(2010年),占海水养殖产量(1 482.30万吨)的5.27%,居第四;贝类产量居第一,占76.02%;藻类产量居第二,占10.37%;甲壳类产量居第三,占7.03%。海水主要养殖鱼类产量(万吨)及其占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的比例:花鲈10.60和14.59%、大黄鱼8.58和8.97%、鲆类8.50和9.66%、鲷类5.49和7.97%、美国红鱼(眼斑拟石首鱼)4.93和7.16%、石斑鱼类4.29和6.23%、军曹鱼2.59和3.76%、河鲀类1.50和2.18%、鰤类1.15和1.67%、鲽类0.53和0.76%(10种鱼合计43.36万吨,占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的62.97%)。
2009年集约化养殖(深水网箱、普通网箱、工厂化)产量为48.65万吨,占海水鱼养殖总产量的63.35%,3种养殖方式的产量分别为5.91万吨、32.46万吨和10.28万吨。海水工厂化养殖水体为1 235.68万立方米,占海、淡水工厂化养殖总水体37.48%。
2009年人工繁殖海水鱼苗271.61亿尾,其中大黄鱼21.19亿尾,鲆类3.04亿尾。年产千万尾以上的有大菱鲆、梭鱼、真鲷、红拟石首鱼、花鲈、鮸状黄姑鱼、花尾椒鲷;年产百万尾以上的有牙鲆、黑鲷、尖吻鲈等。
2.淡、海水养殖鱼类及其生产方式
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约50多种,其中鲟形目6种,鲑形目8种,鳗鲡目3种,鲤形目14种,鲇形目10种,合鳃目1种,鲈形目8种,土著鱼类30余种,国外引进鱼类近20种。已进行批量生产的30余种,大部分是我国土著鱼类,引进的罗非鱼、虹鳟、短盖巨脂鲤等产量也较高。淡水主要养殖鱼类,多属于鲤形目、鲑形目和鲈形目。肉食性鱼类(过去视为害鱼),如鳜、鲇、大口鲇、乌鳢、黄颡鱼等凶猛鱼类,由于肉味鲜美、生长快、市场价格高,已成为淡水养殖业的名优种类。
淡水鱼类传统养殖生产方式有池塘精养,小型湖泊、水库半精养和大中型湖泊、水库粗放养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围拦、网箱和工厂化养殖,通常称为集约化养殖。2009年淡水集约化养殖产量(175.92万吨)仅占淡水养殖总产量(2 216.46万吨)的7.93%,个别湖泊、水库的围拦和网箱养鱼产量占总产量80%以上。可见,集约化养殖方式是鱼类养殖生产的重要增长方式。
海水养殖鱼类约36种,其中鼠鱚目1种,鲻形目2种,鲈形目19种,刺鱼目3种,鲉形目2种,鲽形目7种,鲀形目2种,多数是我国土著种类,国外引进的种类较少(大菱鲆、红拟石首鱼等近10种)。海水主要养殖鱼类多属鲈形目、鲽形目和鲀形目,己进行批量生产的约20种。南方的种类多于北方。南方海区有大黄鱼、真鲷、石斑鱼类、遮目鱼、军曹鱼、红鳍东方鲀、暗纹东方鲀、红拟石首鱼、黄鳍鲷等20余种;北方海区有牙鲆、大菱鲆、花鲈、黑鲷、梭鱼、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石鲽、半滑舌鳎、红拟石首鱼等10种左右。
海水鱼类传统养殖方式有港湾粗放养殖和池塘精养,近20年以来出现普通网箱养鱼和工厂化养殖,近几年又出现深水网箱养鱼和循环水工厂化养鱼。2009年这3种集约化养殖产量占海水养鱼总产量的63.35%。可见,海水集约化养殖在海水鱼类养殖业中已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出现“南北接力”“海陆接力”和“工厂与池塘接力”的新格局,有效地推动了工厂化养鱼的高速发展。
(二)主要养殖鱼类人工繁殖
我国主要养殖鱼类,除鳗鲡(人工繁殖技术尚未突破)、石斑鱼(人工繁殖鱼苗数量不足)等少数种类的鱼苗采自天然水域外,绝大多数种类的鱼苗主要来自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鱼苗不仅可以根据需要有计划地进行生产,而且有利于保护天然鱼类资源。鱼类人工繁殖工作包括亲鱼培育、人工催情产卵、受(授)精、孵化(胚胎发育)等4个主要环节,其生产技术指标分别为亲鱼成熟率及催产率(产卵率)、鱼卵受精率及孵化率,以及鱼苗下塘率(下塘鱼苗成活率)。
鱼类人工繁殖技术难度与其产卵类型及其产卵所要求的条件密切相关。鲢、鳙、草鱼、青鱼、鲮、鳊、短盖巨脂鲤等淌水性产卵鱼类产卵所要求的条件苛刻,人工繁殖技术难度较大;产浮性卵鱼类(遮目鱼、鲻、鮻、鳜、花鲈、高眼鲽等)、产黏性卵鱼类(鲤、鲫、团头鲂、三角鲂、细鳞斜颌鲴、泥鳅、鲇、大口鲇、革胡子鲇、长吻鮠、大口黑鲈等)、产沉性卵鱼类(虹鳟、大麻哈鱼、大银鱼、黄鳝、尼罗罗非鱼、黄盖鲽、东方鲀等)和产沉黏性卵鱼类(史氏鲟等鲟类、香鱼、公鱼、斑点叉尾鮰等)产卵所要求的条件较低,人工繁殖技术难度相对较小。
1.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工作的实质是将已达到性成熟年龄的雌鱼和雄鱼,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其性腺正常发育成熟。其生产技术指标是亲鱼成熟率和产卵率。
(1)亲鱼的来源和收集。海、淡水养殖的亲鱼多数来源于海洋和江河、湖泊、水库,一部分是从池塘选育出来的。人工品种的亲鱼,应当从鱼类原、良种场选购,专池培育。
捕捞和运输亲鱼,要严防体表受伤,采用质地柔软(尼龙线)编织的、小网目(<5cm)网具捕捞,捉拿亲鱼的动作要轻,装鱼的容器内壁要光滑(用塑料袋或塑料薄膜护壁)。采捕和运输亲鱼的季节以初春和秋末(水温7~10℃)为宜。(2)亲鱼的选择。
①雌雄鉴别。生殖季节雌鱼腹部明显膨大;雄鱼腹部相对较小,稍压后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多数鱼类的雄鱼在生殖季节出现副性征(雌鱼一般无副性征,但短盖巨脂鲤雌体腹部颜色鲜艳):大麻哈鱼、虹鳟等上下颌骨或下颌骨变形呈钩状,雄鳜的颌骨长而尖;鲤、鲫、鲮、鳊、团头鲂、青鱼、草鱼、泥鳅等鲤科与鳅科鱼类头部、胸部、胸鳍和尾柄两侧的表皮特化(角质化)成颗粒状小白点——“追星”,香鱼全身具有“追星”,用手摸去有粗糙感;真鲷和乌鳢等雄鱼的体色加深变黑,罗非鱼雄鱼体色鲜艳,统称婚姻色。
大多数养殖鱼类在非生殖季节雌雄鱼难于鉴别,只有少数种类的雄鱼易于与雌鱼区分,如大银鱼臀鳍上方有一排臀鳞(雌鱼无臂鳞),雄鲢胸鳍前面几根鳍条上有骨质小栉齿,雄鳙胸鳍前面几根鳍条上缘具有向后倾斜的刀刃状骨质锋口,手摸具明显粗糙感和割手的感觉,雄鲇的尾叉比雌鲇深,达尾鳍长的1/2以上(雌鲇的尾叉深度为尾鳍长的1/3左右)。大多数养殖鱼类雄鱼尿孔与生殖孔合一,故腹部两个孔(泄殖孔和肛门),而雌鱼则三个孔(尿孔、生殖孔和肛门)。
②雌雄比例。亲鱼群体的雌雄比例因鱼而异,一般以1∶1或1∶1.5为宜(罗非鱼为3∶1)。在选择亲鱼时应避免雌雄比例失调,通常出现的问题是雌鱼多于雄鱼,其原因是选择亲鱼时单纯以个体大小为标准,而未严格鉴别性别。
③年龄与规格。雌雄亲鱼的适宜年龄和规格(长度和重量)应略大于性成熟年龄和性成熟规格。同种亲鱼的年龄和规格,一般南方的比北方的略小一些,如草鱼亲鱼的年龄与规格,华南、华中和东北分别为2~3龄与2千克/尾、2~4龄与3千克/尾和5~6龄与5千克/尾。
④体型与体质。亲鱼的体型指标应略高于该种鱼类的平均值,身体较肥满,体色正常(鲜艳、无白化),体表无伤(表皮擦伤者手摸具粗糙感,擦伤面不得超过20%),鳞片和鳍膜完整,健康无病。
种质指标指物种遗传基因的纯合程度(在选择亲鱼时往往忽视种质指标)。在自然水域采捕亲鱼或外购亲鱼时,应进行详细调查,严格观察、测定鱼的遗传纯合度,选择纯种和纯品种,避免把杂交种、近亲交配个体和退化个体选作亲鱼。因此,在选购某种亲鱼时,需要掌握该种的具体种质指标,如详细了解与其亲缘有关的具体情况,并测量与观察形态质量指标等。
(3)亲鱼的饲养。
①培育池。亲鱼培育池分为土池塘和混凝土池2种类型。淡水养殖鱼类的亲鱼培育池多为土池塘,而鲟类和海水养殖鱼类的亲鱼培育池通常为混凝土池和网箱。
土池塘的形状多为长方形,面积一般为1 500~3 000 m2,水深1.5~2.5 m;混凝土池的形状多为圆形,面积通常为30~50 m2,水深1.0~1.5m。亲鱼培育池应当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网箱规格一般为(4~5m)×(4~5m)×(3~4m)。
②亲鱼的放养。亲鱼的放养方式依鱼的食性而异。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一般采取混养方式,即鲢鳙混养,两者比例为8∶2,或鳙鲢混养(8∶2);草食性、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则通常采取单养方式,也可混养少量(10%左右)滤食性鱼类。
亲鱼放养密度依鱼的食性、培育池类型与条件、饲养管理方式与技术水平等具体情况而异。土池塘培育鲢、鳙等滤食性亲鱼,采用施肥培养浮游生物兼投人工饵料,放养密度为0.15~0.25 kg/m2;培育草鱼、青鱼、鲤、鲫、罗非鱼、鲻、鲮、鲇、鳜等草食性、杂食性和肉食性亲鱼,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0.25~0.3 kg/m2)。混凝土池和网箱培育虹鳟、真鲷、黑鲷、花鲈、牙鲆、大菱鲆、东方鲀等肉食性亲鱼,水质容易调控,采取人工投饵,适宜放养密度一般为1~5 kg/m2,有的可高达5~15 kg/m2。
为了提高成熟率和催产效率,最好按亲鱼的规格和性腺成熟程度进行归类放养、培育。鲤、鲫、鲇等亲鱼可在土池塘中自行产卵,临产前一个月雌雄亲鱼要分池饲养,以提高产卵效率。
③亲鱼的饲养管理。亲鱼饲养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巡塘、投饲、调控水质和防治病害。
a.土池塘饲养亲鱼。
巡塘。每天早、中、晚巡视池塘3次。巡塘内容包括测定水温、溶氧等,观察亲鱼在池塘中活动情况、有否浮头、有否发病现象,以及摄食情况、池水肥度、水色和水质情况。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设法解决。
投饲。根据各种亲鱼的食性,采取定时(上、下午各一次)、定位、定量、定质即所谓“四定”投饲法。鲢、鳙滤食性鱼类以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为主,兼投精饲料(豆浆或微颗粒配合饲料);草鱼和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以投喂水草等青饲料为主,兼投颗粒饲料,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百分比)为2%~3%;鲤、鲫、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投喂颗粒饲料,日投饵量为2%~5%(依水温、水质等情况而异);青鱼、鲇、加州鲈和大黄鱼、鲷类、鲆类等肉食性鱼类投喂螺蛳、冰鲜鱼和相应动物性饵料生物,日投饵量为10%左右,也可投喂其优质配合饲料(颗粒饲料),日投饵量为2%~5%。鳜亲鱼则应投喂各种适口活饵料鱼。
调控水质。鲢、鳙、鲻、鮻等喜欢较肥水的鱼类,施有机肥培养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定期注新鲜水,使水质保持清、嫩、爽,呈黄绿色与绿褐色,透明度为30 cm左右,溶解氧为4 mg/L以上;草食性、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要求水质清爽,采取定期注水或微流水方式调控水质,保持溶氧量4 mg/L以上。
b.混凝土池饲养亲鱼。巡塘和投饲与土池塘相似,调控水质比较容易,通常采取定时换水和微流水方式,日换水量为30%~200%,定期排污,以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达5 mg/L以上,非离子氨≤0.02 mg/L。
上述2种培养方式,都应采取防治鱼病措施,定期进行药物预防疾病,发现病害及时治疗。同时,在临近产卵前30 d左右加强换水和流水刺激,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提高催产率(产卵效率)。
c.加速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的有效措施。我国北方地区为了加速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提早产卵,延长苗种培养时间,冬、春两季采取人工升温措施。
淡水鱼类提前繁殖措施。春季利用塑料大棚(花房效应)培育亲鱼2个月左右可加速鲢、鳙、草鱼、鲤、鲇等性腺发育成熟,提早产卵20余天。利用工厂废热水和温泉水培育亲鱼也可提早产卵,关键问题是应当根据各种亲鱼性腺发育所要求的水温,采取温热水与冷水适量混合的方式,每日升温1℃左右,逐渐提高池水温度,并持续保持其性腺发育成熟的适温50~60 d。例如,黑龙江省培育鲢、草鱼亲鱼,12月至翌年2月中旬池水温度保持3~5℃,2月下旬至3月初(15 d)把水温由5℃升高为20℃并持续到5月初,5月初至5月20日左右水温保持23~24℃,然后催情产卵。这样可使鲢、草鱼提早20 d产卵。
海水鱼类繁殖周期调控措施。根据各种鱼类对光照和温度的适应特点,采取调控光照时间与水温,促进或调节性腺发育、成熟,以提前产卵或改变产卵时间,已成功应用于鲆类和石首鱼类等海水鱼类人工繁殖生产。
大菱鲆分期、分批成熟产卵。在光照200~600 lx和水温由8℃逐渐增至14℃条件下,光照时间由8 h/d逐渐增至18 h/d,连续2个月,促使大菱鲆亲鱼一年中每个月都能产卵。
眼斑拟石首鱼生殖周期由一年缩短为120 d。冬季以光照9 h/d、水温17℃培育亲鱼40 d,春季以光照14 h/d、水温28℃培育30 d,夏季以光照16 h/d、水温30℃培育30 d,早秋以光照12 h/d、水温25℃培养20 d,继而晚秋以光照10 h/d、水温23℃持续培育,亲鱼则很快成熟、产卵。
2.催情产卵
催情产卵系采用外源激素注射成熟亲鱼,使其性腺集中成熟排卵和产卵,以提高产卵效率和受精率。鲢、鳙、草鱼、青鱼、鲮和短盖巨脂鲤等淌水性产卵鱼类,在人工条件下必须进行催情才能产卵;鲫、鲇等产黏性卵的鱼类和鳜、乌鳢、真鲷、牙鲆等产浮性卵的鱼类,以及产沉性卵与产沉黏性卵的鱼类能够在人工条件下进行自然产卵,但亲鱼群体的产卵时间不集中,通过催情可促使其大多数个体在几小时内大批集中产卵,以提高产卵效率。所以,鱼类人工繁殖多采用催情措施,当然,成熟较好的非淌水产卵鱼类也可不进行人工催情。
(1)催情产卵原理。鱼类性细胞发育是在下丘脑、脑垂体(PG)和性腺3种器官分泌的不同激素(GnRH、GTH、性类固醇)调控下进行的。科学试验证明,人工注射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PG(GTH)和GnRH(LRH-A)等催情剂在鱼体内的作用途径不同:HCG和GTH直接作用于性腺(靶器官),促使生殖细胞成熟、排卵(排精);LRH-A直接作用于脑垂体,促使其分泌GTH,进而促使生殖细胞成熟。
(2)产卵池与催产用具。
①产卵池。产卵池的类型、形状、结构依亲鱼的产卵类型而异。土池塘适用于鲤、鲫、团头鲂、斑点叉尾鮰等产黏性卵鱼类产卵,面积500~1 000 m2,深1 m左右,长方形或方形,便于收放鱼巢。混凝土池适用于产浮性卵和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其中真鲷、牙鲆、鳜等产浮性卵鱼类产卵池的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面积30~100 m2,深1 m左右,设进、排水管道,便于冲水与收卵;鲢、鳙、草鱼、青鱼和短盖巨脂鲤等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池一般为圆形,直径10~14 m,面积80~160 m2,设进、排水管道和收卵池。为了提高收卵效率,产卵池中心底部设置的排水管应与孵化环道相通,以利于鱼卵随水流进入孵化池。
②催产用具。常用的催产用具包括鱼夹子或塑料袋(装运鱼用)、白瓷盆和碗、捞卵小捞子、消毒盒、注射器、注射针头、研钵、镊子、毛巾、大羽毛、温度计、量杯或量筒、天平(称)、集卵袖网和集卵箱等。
(3)催产剂。我国用于淡、海水养殖鱼类催情产卵的药物有10余种。
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孕妇胎盘绒毛膜滋养层分泌的糖蛋白,由239个氨基酸组成,生理功能与黄体激素(LH)相似,促使成熟的精卵排放。市售商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易分解失效。
②脑垂体(PG)促性腺激素(GtH)。属糖蛋白类激素,具有FSH和LH的双重功能,可促进生殖细胞生长、发育、成熟,促使成熟的生殖细胞排放。GtH易溶于水,离开脑垂体进入血液后便会逐渐分解失效。其效价与亲缘关系密切相关,亲缘关系越近,效价越高。鲤、鲫脑垂体对四大家鱼催产效果良好。
③脑垂体的采制。鱼类脑垂体位于间脑腹面的蝶骨鞍里,用刀砍去头盖骨,用镊子把脑组织自前向后翻开,即可隐约看到粉红色椭圆形(高粱粒大小)的垂体,细心除去其周围的包膜,然后用镊子从垂体两侧向下稍压,即可将垂体托出,除去黏附的脂肪和血污,将其浸泡在丙酮或纯酒精中脱水、脱脂5~6h,再换一次溶剂浸泡24 h,晾干,密封保存在有色玻璃瓶中备用(注明鱼名、采制时间及数量)。
④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及其类似物。LRH-A、LRH-A2、LRH-A3分别称为促排卵素1号(10肽)、2号(9肽)和3号(10肽),其中LRH-A的效价比LRH高数十倍乃至数百倍,LRH-A2和LRH-A3的效价比LRH-A高10倍以上,催产草鱼、鲢、鳙等经济鱼类比LRH-A更为敏感,催熟率提高8%~10%,受精率提高10%~20%,效应时间提早1~2 h。四大家鱼对LRH-A、LRH-A2和LRH-A3的敏感程度顺序为草鱼>鳙>鲢>青鱼。
⑤A型和B型混合激素。是在LRH-A或LRH-A2中加适量HCG配制而成。A型对鲢的效果更佳,B型对鳙的效果更好,混合激素催产效果好于单一激素,不仅可适当降低催产剂量,而且缩短了效应时间,减少副作用。这是由于LRH类似物和HCG或PG作用途径不同,后者比前者早作用于性腺,使其分泌甾类激素,产生正反馈作用,加速了LRH类似物与垂体细胞的受体结合,释放GtH。两者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便提高了激素的效价。
⑥高效鱼类催产合剂Ⅰ号。为儿茶酚胺(RES,多巴胺的抑制素)与LRH-A的混合激素,对四大家鱼的催产效果优于LRH-A和HCG,而与脑垂体相似。多巴胺(PIM)是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一种促性腺激素的抑制因素(GRIF),抑制脑垂体分泌GtH和LRH-A。RES可排除或消除PIM对脑垂体分泌GtH的抑制作用,提高LRH-A对脑垂体分泌GtH和诱导排卵的作用。
⑦高效鱼类催产合剂Ⅱ号。是马来酸地欧酮(domperidone,Dom)与LRH-A的混合剂。Dom是一种多巴胺抑制素,可大幅度增强LRH-A诱导鱼类脑垂体分泌GtH和排卵的综合效果。该合剂优于合剂Ⅰ号,催产率高且稳定,效应时间也较短。
⑧高效鱼类催产合剂Ⅲ号。是Dom与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的混合剂。该合剂对鱼类的催产效果与合剂Ⅱ号相似,催产率高且稳定,效应时间短,可完全取代脑垂体,适用于催产淡、海水鱼类。
上述催产剂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步研制而成的,目前广泛采用高效鱼类催产剂Ⅱ号,效果很好。脑垂体的催情效果也很好,可广泛用于多种鱼类,但其来源有限,成本较高。HCG用途也较广,但对草鱼、青鱼和细鳞斜颌鲴等鱼类无效。
(4)催产季节。亲鱼性腺发育到Ⅳ末期(细胞核极化)可持续有效地接受外源激素的时间约30 d左右,称为催产季节或催产有效季节(催产有效期)。细胞核尚未极化的性腺对催情剂的敏感性较差,催产效果不佳,过度成熟或性腺退化的亲鱼催产效果也不好。因此,准确判断亲鱼成熟期,不失时机地抓准催产季节,是鱼类人工繁殖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一。
判断各种亲鱼催产适宜期的主要依据,包括历年催产日期、气候和水温情况,亲鱼在培育池中的活动和吃食情况,亲鱼性腺发育情况,物候指标,等等。例如,确定四大家鱼的催产日期,应综合考虑本渔场往年的催产日期、当地其他渔场催产日期、池塘水温(日最低水温达20℃以上且持续20 d)、亲鱼在无风晴天(早、中、傍晚)有否在水表层成群追逐现象、摄食量减少情况和当地麦黄情况等。
(5)亲鱼成熟度鉴别。准确鉴别亲鱼成熟度是提高催产效率的关键技术。鉴别亲鱼成熟度的方法可概括归纳为“看、摸、挤”3个字:看亲鱼腹部的大小,卵巢在腹腔中流动的情况,以及生殖孔的颜色;摸腹部,感受其软硬度;挤后腹部,看其生殖孔有否精液流出及其形状,以及肛门处有否粪便。
也就是说,成熟良好的雌鱼腹部膨大、柔软并具弹性,稍微抬高尾部则显示出卵巢在体腔内流动的情况,腹面朝上时两侧突现出卵巢的轮廓,鳞片松弛,生殖孔通常呈微红色。但成熟较好的史氏鲟雌鱼,则体瘦、吻尖、脊板尖、腹壁薄,腹部大且柔软富有弹性;成熟雄鱼不仅可挤出精液,还可将鱼体背部弯曲成弓状。成熟良好的雄鱼精液呈乳白色且较浓,遇水后很快散开,尚未成熟的精液呈牙膏状,过熟的精液浓度较稀。
为了准确地判断成熟度,在繁殖初期通常采用挖卵器(长20 cm、直径0.3 cm的不锈钢或铜丝,前端2 cm制成宽0.25 cm的槽形)准确而缓慢地插入亲鱼生殖孔内,然后向左或向右偏少许,伸到一侧卵巢约2 cm处,轻轻旋转几下抽出,便可挖出数粒卵,然后,把卵放入培养皿中,观看卵粒大小、整齐度和核的位置。若卵粒大小整齐、透明、富有光泽、核偏位,则表明已成熟;若卵粒太小,又不整齐,互相集结成块状,不易分离,则表明未成熟;若卵粒扁塌、无光泽,则表明过熟或退化。在阳光下,肉眼可见卵核,若用快速透明液(乙醇85%、福尔马林10%、冰醋酸5%)浸泡2~3 min,则可更清晰地看到卵核的位置。
(6)催情注射。
①剂量单位。剂量单位系每千克亲鱼的有效剂量,依鱼而异。剂量单位名称因药物种类而异,HCG的剂量单位为IU/kg,PG和Dom单位为mg/kg,LRH-A、LRH-A2单位为μg/kg。
注射多少剂量单位,应当综合考虑鱼的种类、成熟度、催产初期或盛期、水温等多种因素。在催产初期、成熟度稍差和水温偏低的情况下,注射剂量可偏高一点;在催产盛期、亲鱼成熟度较好和水温适合的情况下,注射剂量可低一些。各种亲鱼的具体催产剂单位可参考产品说明。雄鱼的剂量减半。
催情药物的有效剂量(单位:kg)还与药物种类和注射次数有关。1种药物1次注射剂量,HCG为1 000 U左右,LRH-A2为3~5μg,PG为3~5 mg,Dom为3~5 mg(混合使用时)。2种药物和3种药物混合使用的效果会更好一些,每种药物的用量比单独使用量略低一些。海水鱼类一般采用2种药物混合注射。四大家鱼对各种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草鱼和青鱼对LRH-A2很敏感,但对HCG不敏感;鲢、鳙对LRH-A2的敏感性较草鱼、青鱼差一些,用LRH-A2催产时一般采取2次注射。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鱼类采用1次注射即可,但青鱼则需2~3次注射,中华鲟一般采用LRH-A(A2)2次注射。在51种养殖鱼类中,鳜、黄鳝、鮻、花鲈、黑鲷、红鳍东方鲀的注射剂量偏高。
②注射液的配制。HCG、LRH-A(A2)为白色粉末,易溶于生理盐水。PG用研钵磨细后加0.7%生理盐水。Dom也是白色粉状,但不易溶解,故需在研钵中加0.7%生理盐水研磨成悬浮液。
注射液的浓度应当根据每尾鱼注射的容积和次数而定。每尾亲鱼的适宜注射容积,一般为1~5mL(依鱼体大小而异),雄鱼减半。如果采用2次注射方式,2次注射液的浓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注射液应当现用现配,放置过久药物会分解失效或降低效价。
③注射部位、方法和次数。注射的部位以背鳍基部和背部侧肌为宜,也可以在胸鳍基部。
肌肉注射应当先把鳞片挑起,针头以45°~60°的角度迅速刺入2~3 cm,慢慢注入药液,手压针头处迅速拔出。在背鳍基部无鳞处的注射方法较简单,针头略倾斜即可,插入深度2~3 cm。胸鳍基部注射针头插入的深度以1.5~2 cm为适,过深会刺伤心脏。鲇类胸鳍第一硬棘粗壮,易刺破手指,体表无鳞且滑,人工催情注射难度大、效率低,最好的办法是把亲鱼装入透明塑料袋中,在袋外用针头直接刺破袋壁进行肌肉注射,可大幅度地提高注射工作效率。
注射次数通常多采用1次注射,但2次注射效果更好。若2次注射,第一次注射药量为全量的1/10左右(雄鱼不注射),避免过量,以防早产;10h后注射第二针(全剂量)。2次注射效果虽好,但重复拉网,亲鱼容易受伤。
(7)发情与产卵。
①效应时间。从注射开始到亲鱼发情或产卵所经过的时间,称为效应时间。该时间的长短与亲鱼的种类、成熟程度、催产剂、水温、注射次数、生态条件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成熟度好,PG、HCG和水温较高,以及2次注射的效应时间略短;LRH-A的效应时间比PG与HCG略长2~3 h。如雌草鱼1次性注射PG和LRH-A,水温20~21℃的效应时间分别为11~13 h和18~20 h,水温28~29℃分别缩短为9~10h和16~17h;团头鲂、鲮、细鳞斜鲴等1次注射的效应时间与草鱼相似;鲤、鲇、青鱼等的效应时间比草鱼略长;鳜、黄颡鱼和大黄鱼的效应时间较长,分别为22~25 h(22~28℃)、20~25 h(24~25℃)和33~60h(18~25℃);史氏鲟和中华鲟的效应时间分别为11~18h(16.5~19℃)和15~20h(16~23℃);东方鲀的效应时间长达50~96h(17~20℃);黄鳝的效应时间更长(2~3d);
②发情及产卵行为。亲鱼催情后到了效应时间雄鱼便会追逐雌鱼,这种兴奋的现象称发情。雌雄鱼相互追逐的频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增大,当达到高度兴奋时便会出现产卵现象。各种鱼类的产卵行为大同小异,通常是雄鱼用头部撞击雌鱼身体,并不断地摩擦腹部,甚至将雌鱼顶出水面,兴奋达到高潮时雌雄鱼颤抖胸鳍和腹鳍,有时尾部相互扭在一起,两者生殖孔相对并急速摆动身体,各自将精子和卵子挤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瞬间受精。鲇的发情及产卵行为比较特殊,发情高峰时雄鱼的尾部紧紧地缠绕雌鱼的胸腹部并不断地颤动,协助雌鲇将卵向后部蠕动,当卵被挤到生殖孔时雄鲇便将尾部松开,从雌鱼身上滑下,这时雌鱼迅速地将卵产到水中。
③产卵条件。不同产卵类型鱼类所要求的产卵条件不同,四大家鱼等淌水性产卵和真鲷、牙鲆等产浮性卵的鱼类要求有一定的水流,鲤、鲫、鲇、团头鲂等产黏性卵鱼类要求有附卵物质(鱼巢),尼罗罗非鱼等产沉性卵的鱼类要求泥沙池底,加州鲈和斑点叉尾鮰等产沉黏性卵的鱼类分别要求有卵的附着物和产卵巢。因此,在采取自然产卵方式时,需要为不同产卵类型的亲鱼提供适宜的产卵条件。
产漂流性卵和浮性卵的鱼类在发情产卵过程中应向产卵池中微量冲水,使其形成定向的水流,并随时收集鱼卵;鲤、鲫、鲇等产黏性卵的鱼类在发情前夕应有计划地放一定数量的鱼巢(棕榈树皮或20目塑料布),用以附着卵(鲇类卵的黏性低,池底也要铺满鱼巢);加州鲈和斑点叉尾鮰具有做巢产卵的习性,在产卵池壁四周应当铺设干净卵石(厚度达10 cm),放木制产卵箱(80 cm×65 cm×15 cm,每隔1.5 m放一个)和竹篓、旧木桶、铁皮桶、瓦罐等作为产卵巢(一端开口,另一端用尼龙纱布封口,每隔5~6m放一个,一端系绳子固定池边)。
(8)催产结果的分析。催产结果大致分为全产、半产、未产和滞产(难产)等4种。
全产的雌亲鱼,卵巢中成熟卵子全部产出,腹部瘪塌,轻压腹部有少量卵巢液流出,表明亲鱼成熟适度,雌雄鱼体质好,雄鱼追逐有力,催产剂质量好且剂量适当,水温和水质适宜。
半产的雌亲鱼,卵巢中的卵仅产出一部分或大部分,尚有相当多的卵未产出,前腹部仍未瘪塌。半产的原因较复杂:一种情况是卵细胞全部成熟,由雌鱼体质较差、雄鱼追逐无力或水温和水质不适所致;另一种情况是成熟度较差,仅一部分卵成熟。但是,半产的原因绝对不是催产剂的质量差和剂量不够。
未产指催情的亲鱼到了效应时间,腹部仍然没有变化,也未排卵,其主要原因是卵母细胞尚未达到Ⅳ期末,对激素缺乏敏感性,或卵母细胞过熟,对激素失去敏感性,或激素质量差或剂量不够,或水温过低(18℃以下),激素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难产的雌亲鱼,有的腹部已变软(排卵)但生殖孔发炎红肿或生殖孔被卵巢块堵塞,有的腹腔中的卵子已吸水膨大致使腹部变硬,两者皆挤不出卵子。难产的原因有多种,诸如卵母细胞对激素缺乏敏感性,或水温过低影响激素发挥正常的效能,或激素质量较差或注射的剂量过大。
3.人工授精
(1)人工授精的概念、意义及其关键技术。人工授精是人为地使成熟的精子和卵子很好地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人工授精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并可避免种间不能自然交配的困难,便于开展各种类型的研究工作,缺点是不容易准确掌握卵子适当成熟时间,把握不当往往会出现过熟现象,导致受精率不高或完全不能受精,而且经常会出现群体排卵不同步,导致多次重复拉网,致使亲鱼受伤严重。
在进行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等多种科研工作时,必须采用人工授精获得鱼苗。因此,人工授精技术广泛应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生产和科研工作。
影响人工授精率的重要因素是精子和卵子质量。人工授精的关键技术是准确判断亲鱼的发情和产卵行为。雌雄亲鱼相互追逐发情的行为是体内Ⅳ期末卵母细胞进行成熟分裂(成熟)和从滤泡细胞中解脱出来(排卵)的外观表现,此时准确地捕鱼进行人工授精就会取得理想的受精率。
从生产角度来看,应当提倡自然产卵受精。虽然自然产卵所要求的设备条件较齐全(产卵池等),但产卵效率较高且稳定,并可避免因拉网操作次数过多而损伤亲鱼,产后亲鱼成活率较高。
(2)精液保存原理与技术。精液保存分为低温短期保存和超低温冷冻保存。
①精液保存的基本原理。精子个体很小,贮存的能量很有限,在精液中基本不运动,入水后便剧烈运动(15~30 s),很快将能量耗尽而停止运动,失去受精能力。
低温(0~4℃)保存精液可以降低精子代谢水平,延长精子存活时间和受精能力,但其生理代谢并未完全停止,仍在消耗能量,因此,保存的时间有限(5~10d)。
超低温保存精液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精子在低温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即在-196℃的液氮条件下,其代谢活动完全停止,处于“假死”状态,精液的水分子停止运动,保持原来的无序状态,形成坚硬、均质的团状结构,称“玻璃化”。处于玻璃化状态的精子,细胞结构完整,原生质未脱水,解冻后精子可恢复运动能力和受精能力。
②精液低温短期保存技术。精液采集。选择成熟良好的雄性亲鱼,催情后待发情起网。挑选精液充沛的个体,擦干泄殖孔,轻压后腹部并用注射器吸取精液,移入小玻璃瓶中。良好的精液呈浓状乳白色,避免带水、尿和血。
稀释液和保冻剂配制。目前,鱼类精子短期保存稀释液配制尚未有统一标准,但其渗透压应当与精液相似,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以及含有一定营养物质。鲢、鳙、鲤稀释保护液分别由NaCl(0.7%、0.9%、0.8%~0.9%)、KCl(0.05%、0.05%、0.1%)和葡萄糖(1.5%、1.5%、1.5%)配成。适宜保冻剂为6%二甲亚砜(DMSO)(陈松林等,1992)。
精液与稀释液、防冻剂按1∶1比例均匀混合,移入20 mL带盖塑料瓶中,放普通冰箱(2~4℃)中保存。精子活力及受精能力可维持一周以上,临用时用0.4%NaCl溶液激活。
③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稀释液的配制。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鱼类精液冷冻保存稀释液成分,包括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柠檬酸钠等盐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糖类,以及磷脂、卵黄、牛奶、小牛血清等。氯化钠能够维持精子细胞渗透压,钾离子可抑制精子动力,碳酸氢钠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维持pH的稳定),脂类和蛋白质在精子细胞外层形成保护膜,糖类提供营养物质。
精液冷冻保存抗冻剂主要有甘油和DMSO。甘油被广泛用于家畜和海水鱼类的精液冷冻保存,DMSO用于淡水鱼类精液冷冻保存。
四大家鱼和鲤精液冷冻稀释液配方(张轩杰等,1990)为葡萄糖6.6%、NaCl 0.3%、NaHCO3 0.04%、DMSO 10%,精液与防冻稀释液比例为1∶3。陈松林等(1992)认为,鱼类精液冷冻保存稀释液不一定需要很复杂的成分,关键是给精子提供适宜的渗透压和pH环境条件。草鱼、鲢和鲤精液冷冻稀释液配方,分别为NaC10.7%、KC10.05%、葡萄糖1.5%,NaC10.9%~1%、KCl 0.05%、葡萄糖1.5%。这两种稀释液的pH和渗透压分别为6.5、6.6和363 mmol/L、432 mmol/L。精液与稀释液的比例为1∶2~1∶4,抗冻保护剂DMSO浓度为10%。
冷冻保存方法。目前国内外冷冻保存鱼类精液的方法有颗粒法、安瓿瓶法、麦细管法(塑料管法)。颗粒冻精法可获得较高的受精率,但该法解冻时需专门的解冻液,而且解冻和精子激活同时进行,冻精活力不够高,存活时间极短,解冻与授精间隔1~5 min就会明显降低冻精能育性,因而实用性较差。安瓿瓶法具有装精容量大的优点,但封口操作麻烦,降温速率不易准确控制,解冻活力不够稳定。塑料管冷冻法具有降温速率易于控制、操作简单、快速冻精活力高和装精容量较大等优点,易于推广。
塑料管冷冻法操作程序要点。将平衡(2~4℃,10~30 min)过的精液与稀释液混合物(1∶3)分装入1.5 mL带盖塑料管,置液氮罐口约-6℃处平衡10 min,然后迅速降至液氮面上-180℃左右处冻结10 min,最后浸入液氮中保存。
颗粒冻精保存程序。将液氮倒入平底搪瓷碗中,盖上60~80目铜筛网,距液氮面1~2 cm,预冷2~3 min,用吸管吸取平衡(4~10℃,10~30 min)后的精液滴在铜筛网上冷冻3 min使之冷冻为小丸颗粒(0.075毫升/粒),然后转入小纱布内降温至-80℃以下再置于液氮中长期保存。
冷冻精液的解冻。解冻剂依鱼的类型而异:海水鱼的解冻剂为海水;淡水鱼的解冻剂则有多种,如氯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任氏液和体液等,其中以0.65%~0.7%NaCl解冻效果最好(精子复苏率高,活力强,寿命长)。解冻剂的pH应控制在6.5~7.5(较好)。
塑料管冷冻法的解冻程序是先将其提升至液氮蒸气中平衡5 min,然后拿出放入39℃水浴中摇动溶化。颗粒冻精法的解冻程序:用小玻璃瓶盛入0.7%NaCl 1~2mL,在恒温器(水浴器)上加热至36~38℃,然后取精液粒1~2粒投入解冻液中溶化、摇匀。
冷冻精液以快速解冻为宜,这将使精细胞快速通过冰点-60℃(危险的冰晶温度区),使冰晶不出现或很小出现,从而避免冰晶对细胞内部结构和膜系统的机械损伤以至于使谷草转氨酶逸出。鱼类冷冻精液的解冻温度范围较宽,海水鱼和鲑科鱼类一般为0~10℃,淡水鱼为20~40℃,而以38℃解冻效果最好,解冻后的终止温度接近于家鱼繁殖季节的自然水温。
精子解冻活力测定。冷冻精液解冻后,立即在显微镜下检查精子的成活率、活力(运动状态)和寿命。精子成活率指被激活精子数量在给定的视野中占全部精子数量的百分比。精子的活力以运动状态来判断,激活后的精子进行剧烈快速运动为活力强,慢速运动者为活力一般,颤动者为活力差。
冷冻精子形态结构的鉴别。超低温冷冻精液解冻后的正常精子,形态完整无缺,核质分布均匀,线粒体和质膜无破损,鞭毛平滑自然;形态异常的精子,尾部鞭毛基部或中间断裂,质膜破损,头部泡状化,染色质松散解体或凝固成小块,线粒体明显破坏。
④冷冻精液解冻后的受精效果。科学冷冻和解冻的精液,受精率可以保持80%以上。
哺乳类冷冻保存25年之久的精液仍具受精能力,鱼类精液冷冻保存实验研究工作最近几年才开始,因此其冷冻持续时间与有效受精率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根据已有的实验研究资料:冷冻保存3年的草鱼、鲢精子的受精率没有降低;冷冻保存的草鱼和鲢冻精活力为60%~75%,受精率稳定在80%~90%;鲤和团头鲂冻精活力为55%~65%,受精率稳定在70%~80%,冻精授精鱼苗孵化率稳定在75%~95%(陈松林,1992)。
影响冻精受精率的主要因素。精卵比例、解冻后活力、解冻与受精间隔时间、激活液的渗透压和pH等都会影响受精率。陈松林(1992)实验研究认为:鲢冻精与鲜卵比例在渗透压为171 mmol/L情况下由1∶4变为1∶16,受精率由90.5%下降为81.5%;冻精解冻后的活力与受精率呈正相关;鲢、草鱼、团头鲂冻精解冻后在4℃条件下分别存放1.5 h、2 h、16 h,其受精率仍高达81.7%;冻精激活液的适宜pH为7.8~10.8,pH<7时精子的活力下降,保存液的pH应为弱酸性。
(3)人工授精技术。
①干法授精。干法人工授精指成熟卵子与精液在无水的情况下接触、受精。一人抱住雌亲鱼头部,尾向下并用手按住生殖孔或把鱼放入采卵夹中,另一人用手握住尾柄并用毛巾将鱼体腹部擦干,随后用手轻轻地挤压腹部,将鱼卵(20万粒左右)挤于无水的瓷盆中。然后用同样方法将精液挤于鱼卵上,立即转动瓷盆(用手或羽毛搅动)20~30 s,使精卵均匀而充分地接触。随后向盆内加清水,水量以覆盖全部卵粒为宜,继续转动(或搅动)瓷盆10~20 s,使受精卵的卵膜及时吸水膨胀。再用清水清洗1~2次,洗去多余精液和血污等,然后转入孵化容器中。
②湿法授精。湿法人工授精指精、卵在有水的情况下接触、受精,即先将精液挤入盛有水的容器中,随即挤入卵粒(最好将精、卵同时挤入水中),精、卵在水中瞬间受精。该法效果好于干法授精,但操作必需迅速且准确,时间超过20~30 s则会明显降低受精率,60 s后丧失受精力(中华鲟精子受精力可持续3~5min)。
精液与卵子的适宜比例。鲁大椿等(1989)认为,四大家鱼精子与成熟卵的适宜比例为0.2×106∶1,或20万~30万粒卵用30 mL精液。陈松林等(1992)认为,冷冻精液(精子个数)与鲜卵(粒)的适宜比例为0.5×106∶1。鱼类人工授精,冷冻精液用量一般为鲜精液的10倍左右,如虹鳟冻精用量比鲜精高10倍(Legendre et al,1980)和15倍(Stoss et al,1981),白鲑冻精用量比鲜精多6~8倍(Pironen,1987),鲤冻精有效密度为9.6×106精子/卵(Kurokura)。
(4)黏性卵的人工授精与脱黏。鲟类和鲤、鲫、鲇等黏性卵,遇水呈黏性,多采用干法授精。受精卵经脱黏后进行孵化。
鲟类人工授精。鲟类为裸卵巢,成熟卵排入体腔中,用挤压法难于将鱼卵全部从生殖孔中挤出体外,多采用杀鱼取卵法,也有采用活体手术剖腹取卵的。手术取卵是将雌鱼放在担架上(60目筛绢制成),鱼头插入担架前头兜内,腹部向上;担架固定在手术架上,用塑料管插入口中供呼吸用水,水流量15~20 L/min,水经鳃丝从鳃孔流出;用手术刀在后腹部(靠近臀鳍处,用碘酊和70%乙醇消毒)切开7.5 cm的口,再用消过毒的塑料匙伸入腹腔中取卵,然后用预先取好的精液(比鲤科鱼类精液稀)进行干法授精。
脱黏液及其配制。常用的脱黏液有黄泥、滑石粉和尿素等3种。黄泥浆是用水浸泡成泥浆经60目筛绢过滤,滑石粉浆是100 g滑石粉(医用)、24 g NaCl和10 kg水的混合液(或20%滑面粉液),尿素脱黏液分1号液(1 kg水加3g尿素和4g NaCl)和2号液(1 kg水加8.5 g尿素)。
手工脱黏。精卵搅拌均匀后,边加黄泥浆或滑石粉浆,边用手或羽毛搅拌,持续20~50 min,直到完全脱黏为止。尿素液脱黏先加1号液(为鱼卵的5倍)搅拌1.5~2h,倒去1号液,再加2号液(为鱼卵的10倍)继续搅拌2~3 h。
机械脱黏。史氏鲟受精卵采用机械充气脱黏法,将受精卵和脱黏液放入锥形瓶中,充气使瓶中卵不断翻动,脱黏速度快,不伤卵,效果较好。
脱黏效果比较。3种脱黏液以黄泥浆的脱黏效果最好且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尿素液脱黏虽然速度慢,但脱黏后的卵膜干净,便于活体观察胚胎发育,适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滑石粉脱黏的效果也较好。
4.孵化
鱼类自然受精卵及其人工受精卵,在人工管理条件下进行胚胎发育过程称为孵化,孵化率和仔鱼下塘率是其技术指标和效益指标,孵化管理工作应当为各种养殖鱼类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的生态条件(温度、溶解氧、盐度和光照等),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受精卵的质量鉴别。肉眼鉴别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各种鱼类优质受精卵的共同特点是明亮透明,卵膜吸水膨胀速度快,富有弹性,胚盘圆滑,分裂球大小整齐;未受精卵的颜色灰白,卵膜吸水膨胀慢且弹性差,胚盘边缘不规则,分裂球大小不一且排列无规则。鲤、鲫等黏性卵的卵膜透明度差,肉眼不易分辨分裂球情况,难于区分受精卵与未受精卵,24 h后受精卵仍较透明,而未受精卵逐渐变为乳白色且不透明(浊状)。各种鱼类的未受精卵和死卵,皆呈乳白色,不透明。
(2)孵化方法。
①漂流性卵(半浮性卵)孵化。四大家鱼和鲮、鳊、短盖巨脂鲤、鳜等漂流性卵,以及脱黏后的鲤、鲫、鲇、团头鲂等黏性卵,采用流水式孵化法。通常采用的孵化器有孵化环道、孵化槽和孵化桶或孵化缸。孵化环道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孵化槽适于中型规模生产,孵化桶适宜小型生产。
孵化环道。多采用混凝土或砖砌外涂水泥制成,也有用塑料和铁板制成的。小型的直径3~4m,大型的为6~8 m。环道宽(内径)95~100 cm,深100 cm(水深85~90 cm)。小型的环道容水量4~5 t,容卵400万~500万粒;大型的容水量12~15t,可容卵1 200万~1 400万粒。
孵化槽。建制材料与孵化环道相同,呈长方形,长2.5~3.0 m,宽1.25~1.50m,高1.2~1.3m(水深1.0~1.1m),容水量为3~5t,容卵量约300万粒。
孵化桶和孵化缸。两者设计原理与功能相同。孵化桶是用铁皮或塑料制成,容水量约300 kg。孵化缸一般是用水缸改制而成或向陶瓷厂定制的,容水量200~250 kg,放卵密度为1 000粒/升左右。
孵化容器的内壁应当光滑,以防损伤卵膜和鱼苗表皮。滤水筛为50~60目筛绢。
孵化管理工作包括调控水量,刷洗滤水筛,观察胚胎发育情况,按时测定成活率、水温、溶氧、pH,防止病害以及处理异常现象。
调控水量。根据胚胎发育不同阶段对水流的要求,调节阀门控制水量,使受精卵、胚胎和仔鱼漂浮在水中而不下沉。水流不能过大,以减少其能量消耗,保证和提高孵化率。鱼苗出膜期和仔鱼平游期,水流可适当减少。
刷洗滤水筛(窗)。定期并及时用毛刷在筛绢外刷洗滤水筛,保证水流通畅,防止窗筛被卵膜和污物堵塞而导致溢水逃苗。
测定成活率。在卵裂16细胞期或原肠中期和出膜期,分别取卵或胚胎数百粒,用白瓷盘逐一观察计算死卵或胚胎数,计算成活率(受精率和孵化率)。
孵化工作期间,每日早、中、晚测定孵化器中的水温、溶氧和pH,及时处理异常现象,当发现胚胎有提早破膜现象,立即向孵化器中泼洒5~10 mg/L高锰酸钾溶液,以防止鱼苗提前出膜。当发现容器中剑水蚤不断增多,应当及时泼洒敌百虫溶液杀灭之,并仔细检查和处理贮水池过滤筛。
②浮性卵的孵化。大多数海水鱼受精卵为浮性卵,在适宜盐度的海水中呈浮性,盐度过低则下沉。如真鲷卵在盐度<28时沉入底;赤点石斑鱼和花尾胡椒鲷受精卵,分别在盐度27和26.5时下沉水底,>28.5和>30.12时才上浮。一般早期和晚期产的卵多数下沉水底,为劣质卵;中期产的卵多为上浮卵,为优质卵。孵化用卵应收集中期产的优质卵。乌鳢、真鲷、牙鲆等浮性卵一般采用室内静水式孵化法。
放卵密度。浮性卵的卵径较小(1mm左右),放卵密度较大(6万~20万粒/立方米)。
孵化工具。常用的孵化容器有混凝土池、塑钢水槽、网箱(放孵化池中)等,容积依生产规模而异,但其面积或体积不易过大,一般以0.5~5m2(m3)为宜。
孵化管理。孵化期间一般不换水或间断性换水(日交换量为50%左右),多采用中层充气法(每平方米放一气石,底层充气易将污物冲起),及时清除(吸掉)底层死卵和污物,严防跑卵,定期测定成活率,每日早、晚测定水温、溶氧等。
③黏性卵的孵化。鲤、鲫、鲇的卵黏附在鱼巢(棕榈皮、40目筛绢等)上,可采取静水和流水两种孵化法。
土池塘静水孵化法。选择条件优良的小型土池塘(面积500~1 000 m2),彻底清塘,将附卵鱼巢悬挂在水层中,放卵密度为400~500粒/平方米,鱼苗孵出至平衡后取出鱼巢,鱼苗仍在原池培育成小规格鱼种(全长3 cm)。管理内容和测定项目同上述。
流水孵化法。将附卵鱼巢放入孵化环道、孵化槽和网箱中进行孵化,刚孵化出的鱼苗附着鱼巢上,待能够水平游泳时将鱼巢取出。放卵密度为80万~100万粒/立方米,管理方法同上述。
④鲟类脱黏卵的孵化。史氏鲟等鲟类的成熟卵为黏性卵,卵的体积和重量大,脱黏后的卵采用漂流性卵的孵化方法效果不好(在一般水流条件下,卵下沉水底),通常采用下列4种孵化器孵化。
尤先科孵化器。这是目前我国采用最多的一种鲟卵孵化器,由支架、水槽、盛卵槽、供水喷头、排水导管、拨卵器和自动翻斗等部件组成。孵化效果较好(1次孵化受精卵8 kg左右);每台每小时用水3 m3;需人工集苗,效率较低。
鲟卵Ⅰ号孵化器。这是目前俄罗斯普遍采用的、最先进的孵化器,由支架、水槽、盛卵槽(每侧8个,共16个)、翻斗(每侧8个,共16个)、分水器、供水管、排水槽、接(集)苗器等部件组成。孵化效果较好(一次孵化受精卵32 kg左右);每台每小时用水<2 m3,省水;不需人工集苗,省力,效率高。
瓶式孵化器。其形状和结构与脱黏器相似,瓶口处设有鱼苗收集导槽;孵化量少,用水量大,适用于小型生产。
⑤沉性卵的孵化(见鲑鳟养殖)。
⑥沉黏性卵的孵化。加州鲈的卵黏附在石砾上,斑点叉尾鮰的卵相互黏结成块状。沉黏性卵在孵化期间容易出现局部缺氧而死亡,因此,应采用流水孵化法。孵化管理内容和方法同上述。
加州鲈的附卵鱼巢(产卵箱)排放在小型混凝土池底部,用气石充气和微流水方式保持水中溶氧不低于4 mg/L,待鱼苗能自行游泳时移走鱼巢。
斑点叉尾鮰的卵块放入40目的小网箱中,悬置于混凝土池中或孵化环道或孵化槽中进行流水孵化(网箱或孵化篓应高于水面5cm)。
⑦尼罗罗非鱼受精卵的孵化。采取催情措施,促使尼罗罗非鱼大批集中产卵,雄鱼在池底周围用口挖窝穴并吸引雌鱼入窝产卵,在雌鱼将卵产出后吞入口腔过程中雄鱼排精、受精。受精卵在雌鱼口腔腹部发育,在水温30℃左右,经4~5 d孵出鱼苗,再经6~9 d,鱼苗成群游向池边,可及时捞苗。也可把含有受精卵的雌鱼捕出,逐条鱼用水将口腔中受精卵冲出,放孵化缸中孵化,孵化管理工作同上述。
(三)天然鱼苗的捕捞
长期以来,我国淡水养殖的鲢、鳙、草鱼、青鱼、鲮等鱼苗都采自江河,1958年人工繁殖成功以后仍然持续从江河中捕捞天然鱼苗,以弥补人工繁殖鱼苗的不足,至今因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仍在捕捞少量天然鱼苗。淡水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采捕,是我国传统养鱼的重要环节,其系列技术具有鲜明的特色。鳗鲡等海水鱼苗的采捕可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
1.天然鱼苗产区
几种产漂流性卵的鱼类,必须在流速较快的江河中产卵,鱼苗多产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黑龙江水系仅产青鱼苗、草鱼苗和鲢鱼苗,卫运河、淮河、钱塘江等也产一定数量的鱼苗。20世纪60年代,根据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5省统计,鱼苗产量达132.48亿尾,占全国四大家鱼总产量的56.3%。珠江鱼苗产量仅次于长江,其中以鲮鱼苗占较大比例,黑龙江也产数百万鱼苗。
长江干流,从湖北宜昌开始,下经湖南、江西、安徽、江苏诸省长约1 600 km的江段都产鱼苗。湖北省境内,自宜昌至梅江段均盛产鱼苗。鱼苗种类以鲢、鳙、草鱼为主,其次是青鱼和鳙。湖南的华容、岳阳、临湘三县沿长江一带也是鱼苗产地。江西省境内,以瑞昌县码头镇、九江、湖口、彭泽为鱼苗产地。安徽境内,自望江至当涂,均盛产鱼苗,仅次于湖北省,居全国第二;鱼苗中,草鱼、青鱼、鲢各占30%,鳙苗在5月底至6月中旬的产量较大。江苏境内,从江宁至江阴,都产鱼苗,草鱼、青鱼占70%~75%,鲢、鳙占25%~30%。长江支流和汉江,自丹江口水库建成后,鱼苗产地移至下游潜江、沔阳一带,以草鱼、青鱼为主(60%),鲢、鳙占34%左右。湘江是长江水系产鱼苗最盛的一条支流,从昭陵滩以下至岳阳为鱼苗主产地,以草鱼、青鱼为主。
珠江水系生产的鱼苗以西江为主。西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河段,鱼苗的主要产地为自南宁至梧州,其中以苍梧的长洲产量最多,约占全区的30%;以鲮苗为主(80%),草鱼占18%,鲢占2%。西江在广东省境内的河段,鱼苗的主要产地自封开至中山等地,以郁南、德庆、高要、九江为主要产地,占全省的70%以上;鲮占84%,草鱼9.3%,鲢6%,鳙0.7%。
黑龙江水系产草鱼苗、鲢苗,松花江的桦川临江屯1956年捕到鱼苗202万尾,草鱼占41.5%,鲢56.2%。
2.鱼苗的张捕
江汛。又称鱼汛、汛期和“发江”,是指鱼苗大量出现、集中张捕的时期。鱼类繁殖季节过后,江汛便结束。长江鱼苗生产季节为4月中下旬(谷雨)至7月初(小暑),为60~90 d;珠江大致在谷雨至处暑,120~130d。
地点选择。设置捕捞鱼苗网具的地点,流速为0.3 m/s左右(过大、过小都影响捕捞量),江底平坦,坡度平缓,水深1.6~2.3 m,江岸平直,水流顺畅(“直流水”),最好是两流(一股流向江边,另一股流向江心)交汇处。
张捕网具。长江张捕鱼苗最通用的网具是弶网(绠网),属定置网具,由网架、网身、尾箱3部分组成。因网架的架设方法不同,分为软弶和硬弶:软弶的网身系在漂流于水面的横木(大竹竿)上,可随水位高低而上下移动;硬弶的网身固定在打入水中成排的木桩上,网不能随水位变化而上下浮动。
软弶。种类颇多,是长江和珠江流域广泛使用的网具。网架是固定网身的,由两根毛竹竿或杉木杆连以横木而成,呈八字形,其规格依网身大小而定,竹竿上钉有约3 cm的竹钉,供挂网身用。弶网系在横置水面的长竿上,每排的数目视竹竿的长度而定,一般可系4~7只。网身为麻布或棉布(筛绢),呈半漏斗状,网口至网袖末端约4m,网口宽为3.5~4 m,下缘系有沉子(有助于网口张开)。网袖长约0.9 m,末端筒口直径为10~13 cm,筒口周缘撑以藤圈,连接在尾箱上。尾箱是长方形小箱,用麻布或筛绢制成,长约45 cm、宽30 cm、高30 cm,其前壁开一圆孔,与袖网连接。尾箱挂在木制的尾箱架上,箱口露出水面。
硬弶。又称架弶,为湖北省的龙坪,以及安徽省和江苏省各地捕捞鱼苗惯用的网具。每个架由两根竹竿构成三角形,前后两端用两排木桩固定,木桩长5m以上,将1/3打入江底泥土中,每排木桩上由一根横木相连。网身系在网架上,尾箱的结构及与袖网的连接方式同软弶。
3.鱼苗的鉴别和计数
(1)鱼苗的鉴别。从江河中捕捞的鱼苗称“水花”。依鱼苗孵出的时间(在江中的天数),分为“嫩口鱼苗”和“老口鱼苗”。依鱼苗的种类或可养性,又分为“养殖鱼苗”和“野生鱼苗”。尚有“猛仔”“毛仔”和“净仔”等名称。
“嫩口鱼苗”。刚孵出至3d,身体小,全长6~7 mm,透明,呈玉白色,色素少,鳔出现至充气,卵黄囊呈梨形至逐渐消失,尾鳍褶和背鳍褶相连,为仔鱼前期。
“老口鱼苗”。孵出4~8 d,身体较大,全长8~10 mm,脊索下方有一条色素(“青筋”)至色素较多,鳔明显,卵黄囊消失,尾鳍和背鳍开始分化,为仔鱼后期。
养殖鱼苗。又称家鱼苗,指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鲮等鱼苗,其他鱼苗统称野鱼苗。
“猛仔”。大部分为小杂鱼(各种鲌和餐条),也有部分鲢、鳊的“嫩口鱼苗”。“毛仔”是养殖鱼苗和野鱼苗混杂一起的总称。“毛仔”除去野鱼苗后所剩下的鱼苗称“净仔”。
从江中捕捞的鱼苗为多种鱼类的混合群体,需要鉴别各种鱼所占的比例,以确定其成色和数量。肉眼鉴别鱼苗种类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技术。鉴别鱼苗的方法有带水看(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去水看(江苏、浙江等),即把鱼苗放入白瓷盘中加水和不加水观察。鉴别各种鱼苗的主要特征包括体型大小,眼睛的大小与位置,鳔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尾鳍褶的形状,体色和色素的分布情况,游泳状态,等等。四大家鱼“老口鱼苗”的主要区别:草鱼的胸鳍基部的色素呈弧状,尾静脉近似红色;青鱼的尾鳍褶下方有一大朵黑色素,头内部色素呈2个倒八字;鲢的胸鳍褶的色素花多(7~20朵)且大,尾鳍褶有2片色素花;鳙的胸鳍褶的色素排列成行,尾鳍较长。
(2)鱼苗的计数。
①推算法。是浙江和湖南渔民计数鱼苗的方法。鱼苗在鱼篓中分布均匀,然后取一定体积,计数单位体积的鱼苗尾数,以此推算每篓鱼苗总数。其关键问题是鱼苗在水中的分布均匀度。
②碗量法。湖北渔民多采用碗量法。把鱼苗密集到一定程度,迅速用统一规格的量鱼碗量取,一般按每碗1万尾鱼苗换算总尾数。
③开间法。这是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渔民普遍采用的方法。将鱼苗集中于布池(谷池)中,让其分布均匀后,分若干份,从中取出1份,再分若干份,连续分几次,直到每份鱼苗较少时,计算其鱼苗数,然后推算鱼苗总尾数。
4.野鱼苗的清除
从江中捕捞的混有野鱼苗的“毛仔”,需要把野鱼苗除掉,并将各种家鱼苗大体分开,以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和单种培育鱼苗。传统清除野鱼和分鱼的典型方法有江浙菱湖地区的挤鱼法和两广地区的筛鱼法。
挤鱼法。利用野鱼苗的耗氧量大于家鱼苗并易上浮死亡的生物学特点,将“毛仔”放入鱼篓中(盛水1/3,每篓放50万~80万尾),鱼苗密集,缺氧上浮,浮头并成团(结球),近乎死亡,不断用白碟取出成团的鱼苗,肉眼观察,当野鱼苗已死尽,鲢苗开始昏晕,立即注水,用手臂搅拌,并撒入泥浆,吸附死鱼而沉底,再将活鱼苗连水撇入另一鱼篓即可。
筛鱼法。将混有野杂鱼的鱼苗,放入谷池中,首先将鱼苗赶向一端,取走死苗和杂物,然后用鱼筛先将较大的野鱼苗筛出(2朝或3朝筛),再用头号密筛除去小型野杂鱼苗,便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家鱼苗。
撇鱼。过筛后的鱼苗放入鱼篓中,根据各种鱼苗因缺氧而上浮(浮头)的顺序,依次把各种家鱼撇出。最先上浮的为野杂鱼和鲢、鳙苗,其次上浮的是草鱼和青鱼苗,最后上浮的是鲮苗。
挤鱼和撇鱼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鱼苗上浮程度,以免出现大量死鱼现象(可不断向篓中洒清水)。
(四)鱼苗培育
鱼苗培育是将鱼苗培养成全长1.0~3.0 cm的小规格鱼种。淡水养鱼把鱼苗培育称为夏花鱼种培育,海水养鱼则将其称为前期鱼种培育。鱼苗培育的时间长短,依开口仔鱼的大小、鱼种出塘规格、饲养条件与技术水平而异。淡水鱼苗培育期一般为20 d左右,也有缩短为15 d或延长到30 d;海水鱼苗培育期一般为30~50 d。鱼苗培育的主要生产技术指标为成活率、规格、整齐度以及体质等。
鱼苗培育方式有土池塘培育、混凝土池及水槽培育和网箱培育3种类型。根据开口仔鱼的大小、食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适应能力等主要生物学特点,确定鱼苗的培养方式。鱼苗身体细小、娇嫩,游动、取食能力弱,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差,容易被敌害生物吞食,因此,鱼苗的培育技术难度大,要求高,饲养管理很精细。
1.养殖鱼类开口仔鱼规格及其开口饵料
养殖鱼类出膜仔鱼规格与其鱼卵的大小呈正相关。开口仔鱼的规格与开口饵料的种类及其规格密切相关。鲟类和虹鳟的卵径大(2.5~5.4 mm),出膜仔鱼和开口仔鱼的规格也大,全长分别为8.0~18.0 mm和18.0~30.0 mm,开口饵料为水蚯蚓和水蚤等大型浮游动物。鲻、鮻、石斑鱼类、笛鲷类等产浮性卵的鱼类,卵径小(0.6~1.1 mm),出膜仔鱼和开口仔鱼的规格也小,全长分别为1.6~3.5 mm和2.4~4.0 mm,开口饵料为贝类幼虫和小型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
大多数养殖鱼类的卵径为1.5 mm左右,出膜仔鱼和开口仔鱼的规格分别为3.0~7.0 mm和4.0~10.0 mm,开口饵料为轮虫、无节幼虫和小型枝角类等浮游动物。
表5-28 主要养殖鱼类出膜仔鱼和开口仔鱼规格(全长) (单位:mm)
续表
注:综合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资料
2.室外土池塘培育鱼苗
室外土池塘培育鱼苗是我国淡水养鱼培养鲤科鱼苗的典型方式,设施简单,生产技术易普及,成活率高,残食率低(肉食性鱼类),适用于培养滤食性、杂食性、草食性和少数肉食性鱼类鱼苗。
我国土池塘培育鱼苗,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浙江菱湖“豆浆法”、两广“大草法”,以及广泛采用的“综合法”。其生产技术指标为成活率80%,全长1.5~3.0 cm,规格整齐,体质好。
(1)鱼苗池选择。鱼苗池的选择原则是有利于鱼苗生长发育和便于饲养管理。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池塘整齐划一,呈长方形,面积适当(500~2 000 m2)。面积太大,管理不便,水质和肥度不易控制,影响鱼苗生长;面积太小,水温、水质变化大,相对放养密度小,生产效率低。池塘的适宜深度为2m左右,前期水深50~70cm,后期100~130 cm。
土质好。壤土和沙壤土池塘,池堤牢固,保水力强,透气性好;砂砾质池塘,池堤不牢,漏水严重,水质难于控制,不利于鱼苗生长发育。
池底平坦,淤泥适量(10~15 cm),无水草丛生。淤泥过厚,消耗溶氧,影响鱼苗生长发育,拉网操作不便。水草吸收池水营养盐类,影响饵料生物生长发育,应当彻底清除。
农村社队小坑塘和台田沟,附近有水源,底部平坦,能保持一定水位,也可用来饲养鱼苗。
(2)鱼苗池清整。池塘修整。人工投饲的残饵和鱼粪,注水带进池里的污物以及池堤倒塌,沉积于池底,淤泥不断增厚,需要定期修整。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经过长期冰冻日晒,减少病害,疏松土壤,加速有机物分解,提高池塘肥力。鱼苗放养前1个月进行第二次排水,日晒后修整,将池底整平,挖出过多淤泥,修整池堤和进排水口,填好漏洞裂缝,清除杂草,曝晒数日后,再进行药物清塘。
药物清塘。利用药物杀死野杂鱼、敌害生物、寄生虫和病原菌,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生石灰(CaO)清塘。生石灰清塘是利用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能,产生氢氧化钙,在短时间内使水的pH迅速提高到11以上,杀死野杂鱼类及其敌害生物与病原体。这是淡水养鱼国际通用的最有效的方法。
生石灰清塘方法分干塘清塘和带水清塘2种。一般是采用干塘清塘法,对水源不便和无法排水的池塘才采取带水清塘方法。
干塘清塘。先将池水排至5~10 cm,在池底四周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小坑内,加水化开后,不待冷却即向池中心和四周边缘均匀泼洒,次日再用铁耙将塘底淤泥耙动一下,使石灰浆充分与淤泥混合。干塘清塘不要把水完全排干,否则泥鳅钻入泥中杀不死。
带水清塘。在池边及池角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放入坑中让其吸水化开,不待冷却即向池中泼洒;或者将生石灰放入大木盆等容器中化开,操作人员穿防水裤下水,将石灰浆泼洒全池。
生石灰用量。排水清塘一般100 m2用生石灰10 kg,带水(水深1 m)清塘则加倍至20 kg。
影响清塘石灰用量的因素很多,除石灰质量、操作技术、池水多少等因素外,池水的化学成分和淤泥多少都会影响单位用灰量。
水的硬度,特别是Mg2+和能够提高生石灰用量:Mg2++2OH-→Mg(OH)2 ↓(白色絮状物),。一个摩尔质量的Mg2+和消耗一个摩尔质量的CaO,即28 g生石灰。也就是说,池水的Mg2+和浓度每增高一个毫克当量,每立方米就多消耗28 g生石灰。海水池塘的Mg2+数量大,生石灰清塘的用量要比淡水用量增加10倍左右。海水池塘施用生石灰还会改变水化学组成,一般不采用生石灰清塘。
池塘淤泥对提高生石灰清塘用量也有一定影响,淤泥较厚的池塘用灰量应增加10%左右。
生石灰质量对清塘效果的影响很大,质量好的生石灰是块状,较轻,不含杂质,遇水后反应剧烈,体积膨大。清塘用的生石灰最好临时从灰窑购买,放置时间久了会逐渐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而失效。
生石灰清塘后池水pH的下降速度与其化学成分有关。硬度大和镁盐多的池水,pH下降快,清塘后3~4 d便降至8~9;而硬度小和镁盐少的淡水池塘,pH下降较慢,清塘7d后才会降至8.5左右。
生石灰清塘的效果好,不仅能够杀死害鱼、蛙卵、蝌蚪、水生昆虫、水生植物、鱼类寄生虫和病原菌等敌害生物,而且可以改良水质,增加水的缓冲性,改善池塘底质,直接起到施肥作用。生石灰清塘可提高草炭土酸性池塘的pH,改善水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还可以降低碱土池塘水的混浊度,有利于浮游植物繁殖。
茶粕清塘。茶粕(茶饼)是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常用的清塘药物,是山茶科植物油茶、茶梅(Camellia sasangua)或广宁茶(C.semiserrata)的果实榨油后剩余的渣滓,形状与菜饼相似。茶粕含有皂角苷(saponin,C32H54O18)或皂素,是一种溶血性的毒素,可使动物红细胞分解。皂角苷对水生动物的致死浓度:鱼类为0.5~1.0g/m3,沙蚕>3 g/m3,对虾>40 g/m3(朱全芬,1992)。也就是说对鱼类的毒性比虾类大数十倍,因为鱼类红细胞中的血红素含有亚铁离子(Fe2+),而虾类血球中的血蓝素则含有铜(Cu2+)。
茶粕清塘用量。每100 m3水体施7~8 kg(70~80 g/m3),用时将茶粕捣碎成小块,放在水缸中加水浸泡,在水温25℃左右浸泡一昼夜即可使用。浸泡后加适量水,连渣带汁全池泼洒。近年来,国内已有皂角苷的提纯产品,使用方便,用量少(1~2 g/m3)而准确。
茶粕清塘适用于淡、海水池塘,能杀死野鱼、蛙卵、蝌蚪、螺蛳、蚂蟥和一部分水生昆虫,但对细菌没有杀灭作用,且能助长绿藻等的繁殖,所以,效果不及生石灰好,其毒性消失时间为7~10d。
漂白粉清塘。漂白粉清塘适用于淡、海水池塘。对淡水池塘的清塘效果与生石灰相同,药性消失快,对急于使用的鱼池更为适宜。漂白粉一般含有效氯30%左右,经潮湿分解放出次氯酸和碱性氯化钙,次氯酸立刻放出新生态氧:Ca(C1O)2+2H2O→2HC1O+Ca(OH)2,HCIO→HCl+[O]。因此漂白粉有强烈杀菌和杀死敌害生物的作用。
漂白粉清塘用量。每100 m3水施用2 kg(20 g/m3),池水排至5~10cm的用量可降为1 kg。由于漂白粉易于分解失效,所以用前应测定有效氯,根据有效氯推算实际用量。清塘方法简单,漂白粉加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清塘5~7 d后便可放养鱼苗。
漂白粉清塘效果很好,能杀死鱼类、蛙类、蝌蚪、螺蛳、水生昆虫、寄生虫和病原体,但对肥水池塘的清塘效果比生石灰差一些。
漂白粉极易挥发和分解,产生的初生态氧易与金属起作用,因此,不能用金属容器保存,应当密封于陶瓷器内,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失效。漂白粉清塘,操作人员应戴口罩,在上风处泼洒,以防中毒及沾染腐蚀衣服。
(3)天然饵料生物培养。浙江菱湖“豆浆法”和两广“大草法”,以及广泛采用的“综合法”,基本上都可培养淡水鱼苗适口天然饵料。
“豆浆法”。鱼苗下塘前3~4d注水,不施基肥,鱼苗下塘后立即泼洒豆浆,称“清水下塘”,继而每天定时泼洒豆浆。泼入池水中的豆浆,绝大部分是起施有机肥的作用,仅有一部分适口颗粒被鱼苗吞食。随着时间的推移,池水逐渐肥了起来,出现轮虫等天然饵料,鱼苗不仅可以吞食豆浆颗粒,还能够吃到适口的天然食物。因此,“豆浆法”培养的鱼苗,成活率高,规格整齐,体质好;但是,黄豆来源有限,与人争粮,成本较高。
“大草法”。鱼苗下塘前一周左右注水,然后每100 m2施绿肥(大草)30~40 kg,培养轮虫等适口饵料生物,当其达到高峰时放养鱼苗,使鱼苗入池后就可以吃到适口的优质天然饵料。随着鱼苗成长以及池水肥度的变化,及时追加绿肥,以保持应有的肥度,满足鱼苗生长发育的需要。该方法培养的鱼苗,成活率较高,体质好,成本较低。
“综合法”。综合“豆浆法”和“大草法”培养池塘水质的优点,每100 m2施基肥(人粪尿、马粪、牛粪皆可)40~50 kg培养池塘水质,实行鱼苗肥水下塘并适量投喂豆浆,兼施化学肥料(硫酸铵、硝酸铵、尿素、氯化铵、过磷酸钙),保证鱼苗持续吃好吃饱。该法培养的夏花鱼种,出塘率高,规格整齐,体质好。这是我国南北各地淡水养鱼业广泛采用的培养鱼苗的生产方式。
肥水下塘生物学原理。根据鱼苗池清塘、注水和施肥后各种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和出现高峰的先后顺序(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以及鱼苗(开口仔鱼)入池至全长15~30 mm的食性转化规律(轮虫和无节幼虫→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在鱼苗培育过程中将两者科学有序地衔接起来,使各个发育阶段的仔稚鱼都能够吃到丰富而适口的天然食物。也就是说,鱼苗肥水下塘的科学依据是根据浮游生物的发生、发育及演替规律和鱼类个体发育食性转化规律创建起来的科学培养鱼苗的重要技术措施。
鱼苗适时下塘,就是在池水轮虫的数量达到高峰(5 000~10 000个/升,20 mg/L以上)时把开口仔鱼放入池塘中。鱼苗下塘过早,池水中轮虫的数量尚少,入池后吃不饱,也长不好;下塘过晚,轮虫高峰已过,入池后也吃不饱,而且常常出现大量枝角类,鱼苗口小,吃不下,也长不好。
鱼苗适时下塘的2项技术指标:一是每升池水含有1万个轮虫(用玻璃杯取池水对着阳光粗略计算水中轮虫数目,每毫升含有10个小白点);二是鱼苗卵黄囊消失或基本消失,鳔充气(出现腰点),持续水平游泳等。
(4)鱼苗放养。每个池塘放养1种鱼苗。
鱼苗的适宜放养密度,一般为50~200尾/平方米。四大家鱼为150~250尾/平方米,鲻、鮻、遮目鱼为30~50尾/平方米,斑点叉尾鮰为15~50尾/平方米。密度过大,鱼苗生长慢,成活率低;密度过小,虽然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但浪费水面,成本高。放养密度与夏花鱼种的出塘规格呈负相关。
鱼苗的放养密度,应当根据鱼苗体质、水源、饲料和肥料来源、鱼池条件、饲养技术水平等情况灵活掌握。鱼苗体质好、水源方便、饲料和肥料供应充足、鱼池自然条件好、饲养技术水平高,放养密度可适当密一些。
鱼苗放养应当注意的事项:第一,放养鱼苗前一天,用密孔网捕捞池水中有害昆虫、蛙卵、蝌蚪和杂鱼;第二,鱼苗适时下塘;第三,每个池塘放同批鱼苗;第四,容器内水温与池水温度的差值不得超过5℃;第五,应当在鱼池上风处放养鱼苗;第六,清塘药物失效后才可放鱼苗。
(5)饲养管理。饲养管理工作包括巡塘、投喂豆浆、施基肥、合理追肥(每隔3~5 d每100 m2施有机肥20~25 kg或化肥1.0 kg)、分期注水(随着鱼苗长大和水质逐渐变肥,每隔3~5d注入新水10~15cm)。
巡塘是培育鱼苗的一项重要日常管理工作。在黎明、中午和傍晚分别巡塘,观察池鱼活动情况,以及水色、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和确定投饲、施肥数量等,随时捞出蛙卵、蝌蚪、杂草、脏物等,发现鱼病应及时诊断治疗。要特别重视黎明巡塘工作,注意细心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发现浮头立即采取注水等措施。
合理施肥和分期注水是培育鱼苗的一项重要技术管理工作。只有培养和调节好池塘水质,鱼苗才能随时吃到适口的天然饵料,池水溶氧量才能稳定在较高的水平。
土池塘培养鱼苗,池塘水质经常出现两种不良现象。一是清塘过早,鱼苗下塘时或下塘不久,轮虫高峰期已过,出现大型枝角类。鱼苗口径尚小,吃不下大型枝角类,而且枝角类大量滤食浮游植物,导致池水溶解氧急剧下降以至于缺氧,造成鱼苗严重浮头而死亡。解决的有效办法是适时清塘、肥水,鱼苗适时下塘;当大型枝角类过多时(必要时),可适量施用敌百虫控制其数量,或注入富有浮游植物的池水。二是鱼苗培育后期,池水中微囊藻等蓝藻大量繁生。这不仅影响鱼类摄食人工饲料,而且微囊藻产生的羟胺和多肽类等毒素对鱼苗及枝角类都有毒害作用。解决的办法是在早晨藻体上浮集聚于池塘一角或一边时,用生石灰粉撒杀,连续2~3次基本上可以杀灭。
建立日记制度。每天记录水温、溶解氧、天气变化、施肥与投饲数量、注排水和鱼的活动情况等,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6)夏花鱼种锻炼与出塘。鱼苗下塘饲养20~30 d,全长达3 cm左右,体重增加数十倍至百余倍,俗称夏花鱼种。夏花鱼种要求更大的活动空间,应当及时出塘、稀养。
夏花鱼种出池前拉网锻炼。拉网可使鱼受惊,加大运动量,增强体质。鱼种在密集过程中分泌黏液和排出粪便,增加耐缺氧能力,提高运输成活率。拉网还可以除去野杂鱼,消灭水生昆虫,评估成活率。
拉网2~3次。第一次拉网,鱼体尚小,活动力弱,体表刚开始被鳞,表皮薄嫩,容易受伤,应当选择晴天上午10∶00左右拉网,行速要慢,在行程中用手不断向前方泼水,驱动池鱼向前游动而防止贴网,发现其贴网时则要立即停止。拉网时严禁底纲和底部网片拖泥,当网被拉到池边时,小心地将鱼围集在网衣中密集10~20s后立即把网松开将鱼放回原池。
第二次拉网一般于隔日进行,操作技术与第一次拉网相同。当网拉到池边时将鱼群围集并小心地移入网箱中,经2h左右再放回原池中。鱼种在网箱密集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在网箱外围划动水流,加大网箱内水体交换量,以免鱼种浮头,如出现浮头现象则应当立即将鱼放回原池。
是否要进行第三次拉网,应当根据鱼种的体质和是否外运而定。如果鱼种体质较好或不需远途运输,拉二次网即可出塘。如果鱼种体质一般,而且需要长途运输,则应当隔天再拉第三网。
夏花鱼种计数。用小抄网(捞海)捞取夏花,放入小杯(底部有数个小孔)中,计量鱼的杯数,再随意选择数杯过数,求出每杯平均尾数,然后推算出总尾数。夏花鱼种出塘,最好用药物消毒。
鱼种规格的筛选。夏花鱼种或前期鱼种规格往往不够整齐划一,需要把大小不同的鱼种分开。我国淡水养鱼广泛采用鱼筛筛选鱼种规格。鱼筛是广东、广西养鱼地区采用竹篾编制成的各种规格的筛鱼工具,其构造极为精细,可以很快地把不同大小的鱼分开。
表5-29 广东鱼筛规格
表5-30 鱼筛规格与主要淡水鱼种体长、体重的关系
(7)海水鱼类小型鱼苗的土池塘培育
红鳍东方鲀、大黄鱼和石斑鱼等开口仔鱼,利用混凝土池培养至全长6.0~8.0 mm时再放入土池塘培育,放养密度为80~120尾/平方米,综合饲养措施与土池塘培育方式相同,在必要时适量投喂卤虫,全长3.0~4.0 cm出塘,成活率可达80%以上。
3.混凝土池和水槽培育鱼苗
混凝土池和水槽培育鱼苗,多数在室内进行,在室外的较少,适于培养卵径较小、全长小于5mm的鱼苗(开口饵料为贝类幼虫及小型轮虫的种类),如鲻鮻类、石斑鱼类、笛鲷类、鳜、花鲈、加州鲈、真鲷、黑鲷、大黄鱼、牙鲆、大菱鲆、东方鲀等,也可用来培养肉食性种类(鲇、大口鲇、长吻鮠、乌鳢等)和鲟类鱼苗。成活率较低(20%左右),达到60%~80%就算不错了,鱼种规格整齐,全长为1.5~3.0 cm左右。
混凝土池和水槽(塑钢)形状多为长方形和圆形,也有正方形和正八角形的。圆形和八角形有利于水的流动和排污。容器的规格依饲养规模而异,容积过大或过小皆不好,以5~10m3为适,水深1m左右。培育池(槽)上端设有进水管,在底部中央(圆形池)或在与进水管相对的一端(长方形池)设排水管。底面最好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污。
鱼苗放养密度一般为1万~5万尾/立方米,依鱼的种类、设施和管理水平而异,虹鳟、鳗鲡、鲇等为0.5万~1.0万尾/立方米,鲻、鮻、真鲷、黑鲷、黄鳍鲷、花鲈、大黄鱼、鮸状黄姑鱼、眼斑拟石首鱼、尖吻鲈、牙鲆、大菱鲆、东方鲀等为1.0万~5.0万尾/立方米,花尾胡椒鲷、斜带髭鲷、红鳍笛鲷、紫红笛鲷和石斑鱼类等为2.0万~10.0万尾/立方米,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为0.3万~1.0万尾/立方米。随着鱼体的增长,放养密度逐渐减少:如牙鲆开口仔鱼为3.0万~5.0万尾/立方米,全长10 mm为1.5万~2.0万尾/立方米,全长13 mm(伏底前)为1.0万~1.5万尾/立方米;大黄鱼的密度由2.0万~5.0万尾/立方米降为1.0万~3.0万尾/立方米;史氏鲟鱼苗培育期间的密度变化,体重40~70 mg为2.5万~3.5万尾/立方米,体重71~500 mg为1.5万~2.5万尾/立方米,体重600~1 000 mg为1.0万尾/立方米,体重1.1~3.0 g为1.0万尾/立方米。
水质管理包括送气、换水、排污与清底。鱼苗入池后静水培育5d,用气泵通过滤石(2~4m2一个气石)向池中(水深0.5 m)送气,日加水量为1/5~1/3,用自动行走式吸污器清除池底污物;6d后(全长8~10 mm)改为微流水培育,日交换量为50%~200%,采用循环水方式自行排污,每天或隔天虹吸鱼粪便、残饵等污物,保持池水清爽。室内照度保持500~2 000 lx。
不同鱼类仔鱼的开口饵料各异,石斑鱼为贝类幼虫,鲟苗为水蚯蚓,虹鳟为蛋黄,鳜为活仔鱼,而大多数鱼类的开口饵料为轮虫。轮虫的可食密度(适宜密度)为10~15个/毫升(添加小球藻50万/毫升),其他活饵料密度为2~5个/毫升。随着鱼苗增长,适口饵料也相应更换。如石斑鱼的饵料更替顺序为贝类幼体→轮虫→桡足类和卤虫无节幼体[20∶5(n-3)、22∶6(n-3)强化]→鱼肉糜或颗粒饲料等;鲇、大口鲇、加州鲈的适口饵料更换顺序为轮虫→枝角类→水蚯蚓→鱼肉糜或颗粒饲料等,日投饵量为10%~15%;鳜的饵料鱼更换顺序为团头鲂苗[2~6尾/(尾·天)]→草鱼苗[4~8尾/(尾·天)]→鲢、鳙苗[5~9尾/(尾·天)]→鲢、鳙、草鱼和野杂鱼[4~5尾/(尾·天)]。
以牙鲆为例,鱼苗培育期间投喂各种饵料的持续时间:轮虫4~25 d,卤虫无节幼虫13~40d,15d起投喂配合饵料并不断更换粒径。
4.网箱培育鱼苗
网箱培育鱼苗分为2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网箱设置于混凝土池和水槽内,鱼苗在网箱中进行培育,便于换水和排污,少受惊动,不易外逃;第二种类型,网箱设置在土池塘和河沟中,便于投饲和分鱼,成活率高,效果好,适用于饲养淡水肉食性鱼类。
网箱规格通常为3~5平方米,深1.5~2 m,网目随鱼苗长大逐渐增大,以鱼苗不外逃为准(60目→20目)。
放养密度一般为1万~3万尾/平方米,随鱼苗长大而适当降低。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规格筛选,按规格分箱饲养,减少相互蚕食。每日清刷网箱(在箱外用塑料刷刷洗),除去污物。投喂饵料种类及其更换顺序同上。
(五)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是将全长1.0~3.0 cm的小规格鱼种,养成全长10~15 cm或体重50~100g的大规格鱼种,淡水养鱼俗称秋花鱼种及春花鱼种,海水养鱼称后期鱼种。鱼种培育时间一般为100~150d,依放养密度、鱼种出塘规格、饲养条件和技术水平而异。评估鱼种培育的科学指标为成活率、规格大小及其整齐度,以及肥满度和体质强弱。
鱼种培育方式包括土池塘培育、混凝土池及水槽培育和网箱培育。根据鱼类的栖息习性、食性及其对生态条件适应能力等生物学特点,以及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科学确定鱼种培育方式。鱼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防敌害能力和摄食能力均比鱼苗强得多,因此饲养难度相应降低,成活率也较高。
1.室外土池塘培育鱼种
海、淡水鱼类的稚、幼鱼都可以采用土池塘培育方式,只有牙鲆、大菱鲆等少数种类尚未开展土池塘培育。
培育鱼种的池塘条件与鱼苗池相同,面积略大且深一些,适宜面积为1500~3 000 m2,水深1.5~2.5m。池塘清整及清塘方法等与鱼苗池相同。
适口饵料生物培养。以鲢、鳙、尼罗罗非鱼、白鲫等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在稚鱼入塘前施有机肥培养浮游生物;以草鱼、鲤、鲻、鮻、鳜、鲇、大口鲇、真鲷、黑鲷、花鲈、东方鲀为主的池塘,在稚鱼入塘前施肥培养浮游动物(枝角类等)以提供适口活饵料,也可以在稚鱼入池以后投喂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
放养密度。一般为5~20尾/平方米,依鱼的种类和鱼种出塘规格而异。
为了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和各种饵料生物,通常把2~3种不同栖息习性和食性的鱼类混养在一起,比例较大的(>50%)称主养鱼(主体鱼),比例较小的称配养鱼(搭配鱼)。主养鱼与配养鱼的适宜比例一般为(7~8)∶(2~3)。如鲤、鲢混养比例为8∶2,鲢、鳙、鲤混养比例为7∶2∶1,鮻、真鲷、东方鲀混养比例为6∶3∶1。
混养鱼类的规格搭配也很重要。主养肉食性鱼类,配养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后者的规格应大于前者,以免被前者吞食。主养加州鲈或鳜,配养滤食性鱼类鲢、鳙,后者的规格应大于加州鲈,避免鲢、鳙被加州鲈吞食。
饲养管理。定期注水和施肥,调控水质肥度,保持池水清爽、溶氧量高,防止池鱼浮头和死亡。以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定期施有机肥、化肥,培养浮游生物,供池鱼滤食。以杂食性鲤、草食性草鱼和肉食性鲇与鳜或黑鲷等为主的池塘,应当定期注水,注水的间隔与注水量依具体情况而定。
驯食。培育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稚鱼入池后应当立即进行驯食,使池鱼养成定时、定点地成群集中摄食(抢食),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鱼种整齐度,便于防治疾病。稚鱼入池第二天或第三天,用稚鱼喜食的饵料在离池边1~2m处,小量、慢速地抛入水中,逐渐诱引稚鱼摄食,一般重复驯食3~5d,池鱼便会养成集群抢食的习惯。驯食时可敲打铁器出声引诱稚鱼集群,提高摄食速度。
“四定”投饵。后期稚鱼和幼鱼的摄食方式及其食性均接近于成鱼,根据鱼类对食物的种类、大小、形状和硬度的要求,进行定时、定位、定质和定量投喂,俗称“四定”投饵。“定时”指在9∶00和14∶00~15∶00各投喂1次;“定位”指在池塘的一定位置(食台)投喂;“定质”指饵料种类和规格合乎要求,新鲜、适口、营养好;“定量”指根据鱼类种类、个体大小(发育阶段)和水温,制订日投饵量计划,按照天气、水质和池鱼吃食情况灵活掌握。
日投饵量。随着身体的增长而下降,水温(在适温范围内)的增高而增加;晴天、水质好,可适当多投。鲜活饵料(鱼肉糜)的日投饵料量,前期为10%~25%,后期为5%~10%。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日投饵量,前期为5%~10%,后期为3%~5%。
鱼病防治。严格进行鱼体消毒、池水消毒,及时检查和治疗鱼病。稚鱼在入池前,在容器中分别用漂白粉(浸洗浓度10 mg/L)、漂白粉和硫酸铜合剂(10 mg/L和8 mg/L)、高锰酸钾(20 mg/L)、敌百虫(10 mg/L)、食盐(2%~4%)和淡水(对于海水鱼)进行消毒。消毒的时间长短,因鱼的大小(体重)和水温而异,消毒过程中要密切监视鱼在容器中的活动情况。定期清理食台(食场),每20~30 d用漂白粉和生石灰进行一次池水消毒。生石灰消毒,需将生石灰配成溶液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10~30 g/m3。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广泛采用土池塘培育花鲈、眼斑拟石首鱼、紫红笛鲷、鲳鲹、黄鳍鲷、平鲷和花尾胡椒鲷等咸淡水鱼种,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效果较好。工艺程序:天然捕捞或人工繁殖培育的小规格鱼种(1.5~3.0 cm)在土池塘网箱中培育,放养密度为150~350尾/平方米,培养20~25 d;鱼种全长达3.0~5.0 cm时转入设置在池塘内的网围中培育,放养密度为80~120尾/平方米,培养20~25 d;鱼种全长达7.0~8.0 cm时拆除网围,鱼种自行进入池塘,密度15~25尾/平方米,继续培养25~30d,全长达10~12 cm。池塘的清理和饲养管理方法与土池塘相同。
2.混凝土池和水槽培育鱼种
肉食性海、淡水鱼种通常采用混凝土池和水槽培育,前期鱼种成活率较低,后期鱼种成活率较高。如大菱鲆前期鱼种成活率一般为10%~20%,后期鱼种成活率则高达85%~99%。
混凝土池和水槽的形状、结构与培养鱼苗的相似,容积一般为20~50 m3,有的达200 m3。
鱼种入池密度为0.5万~1万尾/立方米,后期降低为200~500尾/立方米。不同鱼类的放养密度有一定差异,如虹鳟为0.25万~1.0万尾/立方米,史氏鲟0.1万~0.25万尾/立方米,尼罗罗非鱼0.2万~0.5万尾/立方米,真鲷0.01万~1.7万尾/立方米,大黄鱼0.02万~0.8万尾/立方米,赤点石斑鱼0.03万~0.1万尾/立方米,花鲈0.2万~0.8万尾/立方米,牙鲆0.05万~0.6万尾/立方米,大菱鲆0.1万~1.0万尾/立方米,红鳍东方鲀0.03万~0.2万尾/立方米。
饲养管理工作与鱼苗饲养阶段相似,包括调控水温及水质、排污、投饲等。池水交换量比鱼苗饲养期大,日投饵量则少一些,如冰鲜鱼肉糜为15%~30%,软颗粒饲料10%,干颗粒饲料2%~3%。
为了减少肉食性鱼种相互蚕食以及提高成活率,在培育过程中应当定期进行规格筛选,按鱼种规格分池培养。
3.网箱培育鱼种
在湖泊、水库和浅海港湾中设置网箱培育鱼种,效果好,产量高。不投饵网箱培育鲢、鳙鱼种的产量一般为4 kg/m2(300尾)左右,投饵网箱培育鲤、鳜、加州鲈、真鲷、黑鲷、花鲈等鱼种产量可高达10~50 kg/m2。
网箱规格一般为5m×5m×(3~4m),网目规格为3~10 mm,随鱼体增长不断更换网目规格。
放养密度幅度较大(1.0~500尾/平方米),依鱼的种类、投饵或不投饵,以及培养规格而异,而且应当随鱼体的增长而递减。培育肉食性鱼类,应当分阶段地进行规格筛选、分箱饲养,以免相互蚕食或咬伤。经常刷洗网箱上的附着物,或定期换箱。投喂饵料的种类、规格和日投饵量,与混凝土池和水槽培养鱼种的相同。
(六)鱼苗、鱼种运输
1.运输方式
鱼苗、鱼种的运输方式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运输工作应当制订详细而周密的计划,起运前做好人员、运输工具,以及鱼苗、鱼种等系列准备工作。
(1)开放式运输。开放式运输鱼苗、鱼种的容器有鱼篓、木桶、帆布篓、塑料水槽等。鱼苗(仔鱼)、夏花鱼种或前期鱼种(稚鱼)和秋花鱼种或后期鱼种(幼鱼)的装运密度,分别为800~1 000尾/升、50~100尾/升和10尾/升左右。运输时间依水温和鱼的密度而异。运输途中随时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发现浮头应适当击水、换水(每次约1/3)。
(2)封闭式运输。封闭式运输鱼苗、鱼种的容器通常为聚乙烯袋[(70~80 cm)×40 cm],装清水(符合养鱼标准要求的海、淡水)1/3~2/5,每袋放鱼苗10万~20万尾和3 cm鱼种0.1万~0.2万尾,排空袋内气体,然后缓慢地充满氧气,两次折叠袋口,用线绳结扎密封后放入纸壳箱里(必要时用冰袋适当降温)。运输途中随时观察聚乙烯袋是否漏水、漏气,以及鱼在袋中的活动情况,发现漏水、漏气和鱼浮头时应立即换袋、加水、充氧。
2.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因素
(1)影响开放式运输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开放式运输活鱼的特点是水体大、密度小、不充氧,溶解氧是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运输途中必须随时注意鱼类的活动情况,发现浮头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温度也是影响鱼类运输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水中溶氧量随水温升高而减少,水温0℃、5 5℃、10℃、15℃和20℃的饱和溶氧分别为14.64 mg/L、12.74 mg/L、11.62 mg/L、10.08 mg/L和9.08 mg/L。然而,鱼类代谢强度及耗氧量则随水温升高而增加,体长21 mm鲤在水温20℃、15.3℃、10.2℃和5℃条件下耗氧率分别为77.90微升/(尾·时)、45.71微升/(尾·时)、23.63微升/(尾·时)和3.76微升/(尾·时)。因此,活鱼运输密度与水温密切相关。水温15℃和25℃运输夏花鱼种的适宜密度为分别为1.5万尾/吨和2.3万~3.0万尾/吨。高温季节运输活鱼应当采用降温措施(加适量冰块),使容器中水温略高于鱼类的适温低限。
(2)影响封闭式运输成活率的原因分析。封闭式充氧运输活鱼的成活率,不仅与水温有关,还与水中溶氧量、pH以及CO2和的含量等综合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溶氧量和pH逐渐下降,CO2和含量逐步提高。
以运输鲢苗为例,装鱼密度为0.6万~0.7万尾/升,运输24 h,溶解氧由过饱和降为7.50 mg/L,pH由7.8降为6.6,CO2和浓度分别上升为115.8 mg/L和28.5 mg/L,鱼苗活动依然正常。运输36 h,pH下降到6.4,CO2和分别升高为194.9 mg/L和24.3 mg/L,鱼苗开始死亡。运输38 h,pH下降到6.4,CO2和分别升高为202.0 mg/L和46.0 mg/L,鱼苗大量死亡。
这说明封闭式运输鱼苗,在水中溶解氧不低于4 mg/L、CO2和的浓度分别高达194.9 mg/L和24.3 mg/L的条件下,鲢苗仍然不会死亡。只有在溶解氧低于4 mg/L、pH较低、CO2及较高的条件下,鱼苗才会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封闭式运输活鱼,只要水中溶氧量高于5 mg/L,其他化学成分发生较大变化也不会导致鱼苗死亡。但是,鱼苗从较高溶氧量、CO2及和较低pH的水环境(封闭式容器)中突然放到池塘(水质指标正常)中,由于不能立即适应新环境(水质条件变化较大)而大量死亡。这就是为什么鱼苗运输到目的地后不经缓鱼而直接放入池中往往会出现大量死亡的原因。对经过24 h封闭式运输的鲢苗进行缓鱼(向鱼苗袋中逐渐加入池水,当鱼苗游泳自如时再放入池塘中)和不经缓鱼(运输到目的地后立即将鱼苗倒入池塘中)做对比实验,前者的鱼苗全部成活,后者则在1h后全部死亡(雷衍之、刘焕亮,1973)。
在不同pH条件下对草鱼苗的致死浓度、鳙苗从低pH(6.4)突然到高pH(8.6)和从高氧(20.3 mg/L)突然到低氧(6.04 mg/L),以及鲢苗在CO2浓度为30 mg/L、80 mg/L和200 mg/L的对比实验表明,溶解氧浓度的突然变化不是鱼苗死亡的原因,而高浓度和高CO2浓度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草鱼苗在pH为7.6的水中,浓度为15 mg/L时,61.5 h死亡率为78%,当浓度提高到20 mg/L时,38.5 h就全部死亡;在pH为8.6的水中,对鱼苗毒性迅速增强,致死浓度大幅度下降。鲢苗在CO2为30 mg/L时会提高氧阈,高于80 mg/L时处于晕迷状态,高于200 mg/L时则发生死亡。
(七)北方地区鱼类冰下安全越冬
我国北部13个省、市、自治区,每年都有一定的封冰期,尤其是东北、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结冰厚,封冰期长。哈尔滨地区封冰期约150 d,冰厚70~80 cm;大连地区封冰期约100 d,冰厚30~35 cm。1980年以前,北方地区鱼类越冬平均死亡率达20%以上。因此,鱼类安全越冬是我国北部地区养鱼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1.越冬池冰下生态环境
(1)水文和物理状况。
① 水位。由于结冰及冰层不断加厚以及池水渗漏,水位逐渐下降。
②水温。冰下水体温度基本上不受天气和阳光的影响,随着水层的加深而递增,一般表层为0.4~0.8℃,0.5 m处为2.0~2.5℃,1.0 m处为2.8~3.8℃,1.5m处为3.6~3.9℃,3.0~4.0 m处为3.5~4.0℃。由于越冬池的不冻水层多数<3.0 m,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地区越冬池冰下池底的水温为1.0~3.5℃(1978~1982年)。
③透明度。冬季水温较低,浮游生物数量少,透明度较明水期大,一般为50~100 cm(越冬池的最适透明度为48~66cm)。
④冰下照度。冰下水层的照度与冰的透明度有关,而与冰的厚度关系不大。明冰,无论厚薄,透光率为20%~63%;乌冰的透光率为7%~14%,冰上覆雪10~30 cm透光率仅为0.1%~5.0%。晴天白天,明冰下的水体光照约为数千至1万勒克斯,基本上可以满足浮游生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冰上覆雪时,冰下的最大照度仅有30~100 lx,难以满足藻类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藻类的窄小补偿点为300 lx左右);不太厚的乌冰下的光照则可以满足藻类的需要。
(2)气体状况。冰下水层不能与大气层进行气体交换,其溶解氧、CO2、H2S等与鱼类生活有关的几种溶解气体,随着冰下水体多种生态因素的相互制约性变化而发生规律性或周期性变化。
①溶解氧(O2)。多数越冬池的溶氧曲线呈双峰形,高峰值分别在封冰初期和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旬。冰下水体的溶解氧完全来源于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明冰下的光合作用日均产氧量为2.34 mg/(L·d)[补偿深度为1.13mg/(L·d)],10.7~96.5g鲢、鳙、草鱼和鲤鱼种的耗氧率为0.03 g/(kg·h)或0.03 mg/(g·h)(1~4℃),大型浮游动物(桡足类等)、水呼吸和底泥的日耗氧量分别为0.36 mg/(L·d)、0.62mg/(L·d)和0.17mg/(L·d)。浮游植物数量较少的池塘,在一般情况下冰下溶氧量的变化趋势是自封冰后逐日减少,即由封冰时的11~15 mg/L降到融冰时的3 mg/L或更低,但浮游植物数量较多且冰的透明度较好的少数池塘,有时在春节前溶氧量则为过饱和。池水的溶氧量通常是表层多于底层。
②二氧化碳(CO2)。冰下水层有机物分解以及水生动植物呼吸所产生的CO2都累积在池水中,个别池塘的CO2含量高达174 mg/L。CO2含量达60 mg/L时对鱼类有害,超过200 mg/L鱼类便死亡。
③硫化氢(H2S)。封冰后在缺氧的情况下,由于还原细菌的作用,硫酸盐还原以及有机物分解产生H2S,消耗水中溶氧,当达到一定浓度对鱼类产生危害。
④pH。封冰后池水pH随着CO2含量的增加逐渐下降,但一般变化不大。
(3)底质对水质的影响。封冰后的池塘底质,对水质(气体和pH)的影响比明水期要大得多,淤泥和有机质过多时消耗氧气并产生有毒气体,导致冰下死鱼事故屡见不鲜。
冰下水体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要比明水期少得多(浮游生物现存量有时也很高),只有一些喜低温的底栖动物、水生昆虫、桡足类和浮游藻类。鱼类通常在越冬池温度及溶氧量较高的中下层活动,当溶氧量过低时出现浮头现象(头部朝上),溶氧量低至鱼类的致死点时,鱼类便冻死在冰下,俗称“雪封泡吊死鱼”。
1979~1981年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地区越冬池(20个)冰下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特点(李永函等,1985):浮游植物种、量特点。冰下种类较少,在300余个水样中只发现30多个属,其中形成优势种群的不过10个属左右(明水期为50~60个属),平均现存量为32.13~38.8 mg/L,有的高达100 mg/L,不低于夏秋季的现存量(39.58~48.50 mg/L)。优势种十分突出且多为鞭毛藻类,光甲藻等6个优势种占总生物量70%~87%,喜高温和强光的绝大多数蓝藻和部分绿藻已不存在。浮游动物种、量特点。冰下种类较少但现存量不低于明水期,以原生动物、轮虫类和桡足类为主体。轮虫的种类和数量占绝对优势,生物零度较低的以及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强的种类为优势种,如犀轮虫(Rhinoglena)和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等。未发现枝角类,原因是它们在低温下滞育,且易被鱼类摄食。
2.鱼类在冰下水体中的生理状况
温水性鱼类在冰下水温1~4℃条件下,新陈代谢缓慢,活动性减低,基本不摄食,停止生长,维持生命活动的能源来自体内贮存的脂肪等营养物质,越冬后体重大都减轻。体质好的鱼种体内脂肪占体重4%左右,越冬期间消耗脂肪的50%左右,小规格鱼种的体重减轻率会更大一些。因此,大规格鱼种的越冬成活率高于小规格鱼种。
根据大连地区草鱼、鲤、鲢、鳙亲鱼和鱼种越冬体重变化试验(刘焕亮,1981),亲鱼越冬时间为1973年11月5日至1974年3月27日(142 d),草鱼、鲤、鲢和鳙体重为2.4~5.9 kg,越冬后体重增减率分别为8.2%、4.2%、3.4%和-0.54%。鱼种越冬时间为1973年11月14日至1974年3月7日(113 d),体重15 g和5.5 g鲤、22 g和9g鲢、4g草鱼和5 g鳙的增重率分别为20%和18%、22.7%和6.6%、15%和12%。实验结果表明,大连地区4种淡水养殖鱼类亲鱼和鱼种越冬期间的体重基本上没有减轻,主要原因是结冰期较短(12月末至翌年2月末),封冰前后尚摄取一定食物。
3.鱼类冰下越冬死亡原因及其安全越冬管理措施
(1)鱼类越冬死亡原因分析。
①水体严重缺氧。这是鱼类在冰下水体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一是越冬池水浮游植物数量过少,而浮游动物或有机物质较多,日产氧量少于耗氧量;二是鱼类放养密度过大或野鱼过多;三是池塘过浅,或渗漏后没有及时补水,水位下降过大;四是污水的流入或含铁量较多。
②鱼种规格过小。黑龙江东京城鱼种场1973年不同规格当年鲤鱼种冰下越冬比较试验表明,鱼种体重与越冬成活率成正相关,5g、20~30g、30~50g和>50 g鱼种的成活率分别为48.0%、82.0%、86.5%和92.2%。
③管理不善。虽然越冬池塘的基础条件好,放鱼密度适当,又无污水流入,但封冰的质量差(乌冰)或冰上覆雪未及时清扫,阳光透射率极低,浮游植物产氧量少,鱼类会因缺氧而死亡。也有少数单位在打冰眼增氧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采用循环池水措施,致使池水温度下降过快而引起鱼类死亡。(2)鱼类冰下安全越冬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措施。
①基本要求:一是越冬池塘土质好,不漏水,水质符合要求,有机物少,以及面积适当(3 000~10 000 m2),水深不低于3~4m(不冻水层>2m),池底淤泥<15 cm,彻底清塘,施用无机肥培养浮游植物。二是鱼种规格不小于25 g,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放养密度适当,即微流水池密度为1.0~1.5 kg/m3,水质好并可补水的静水池密度为0.5~1.0kg/m3,无补水条件的越冬池密度为0.4~0.5 kg/m3。
②安全越冬的关键措施:一是每周测定1次溶解氧,及时掌握池塘溶氧变化动态,当溶解氧低于3 mg/L时立即采取补氧措施;二是随时观察水位和水色,以及鱼类活动情况,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坚持定期(20~30 d)补水一次;三是彻底清塘,定期施无机肥(有效氮1.5 mg/L、磷0.2 mg/L),保持越冬池水有一定数量浮游植物;四是保持明冰,随时扫雪,面积过大的池塘清扫1/3以上。
(八)食用鱼养殖
食用鱼又称商品鱼和成鱼。各种鱼类的性成熟年龄及其规格差异较大,许多鱼类达到食用鱼或商品鱼规格时性腺尚未成熟(幼鱼),故成鱼养殖称为食用鱼养殖更为确切。
养殖食用鱼的水域(水体或容器)有池塘、混凝土池与水槽、网箱、网拦、稻田、淡水湖泊、水库和河道,以及浅海和港湾等多种。根据养殖水体的流动情况分为静水养殖和流水养殖,后者又分传统(普通)流水养鱼和工厂化养鱼;按经营管理方式分为粗放养殖和集约化养殖。本节论述海、淡水及咸淡水土池塘养殖和普通流水养殖(含混凝土池与水槽养殖)。
评价食用鱼养殖效益的科学指标有单位面积毛产量及净产量、毛产值及净产值、成活率、养鱼周期、增重倍数、饲料系数、单位鱼产品成本、食用鱼规格及成品率(食用鱼占鱼产量%)、大鱼种自给率、优质鱼比例(鳜、加州鲈、鲇、斑点叉尾鮰、草鱼、青鱼、鲤、鲮、团头鲂等产量占鱼产品的百分比),以及投入与产出比等。
1.静水土池塘养鱼
静水土池塘包括淡水池塘、海水池塘、咸淡水池塘和盐碱地池塘。土池塘养鱼与工厂化养鱼和网箱养鱼相比,其主要特点是水体基本不流动,溶解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养密度较低,鱼种规格层次较多,饲养技术易普及推广,单位水体产量较低,但相对效益较高、成本较低。海、淡水和咸淡水养殖鱼类的大多数种类都能够适应静水土池塘生态环境,可以说土池塘养殖方式适用于各种鱼类(隶属18个科,鲑鳟鱼类例外),不仅适用于养殖滤食性、草食性及杂食性鱼类,而且也可养殖肉食性鱼类。
我国淡水土池塘传统养殖鲤科鱼类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产量高,技术水平高,特色鲜明,闻名世界。养殖种类以鲤科鱼类鲢、鳙、草鱼、鲤、鲮为主,多种鱼类混养,施肥量大(有机肥),生物群落合理,池水的自净能力强,食物链短,有机碎屑在食物链中具有重要作用等。池塘养殖是鱼类养殖业采用最广泛的生产方式,历年来年均产量占海、淡水养鱼总产量70%以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淡水肉食性鱼类和海水鱼类也广泛采用土池塘养殖。
(1)池塘基本条件。
①水源和水质。未被污染的河水、湖水、水库和海水都可作为水源,一年四季水量充足,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②土质和底质。最好的土质是壤土和沙壤土,保水及保肥力强,透气性好,适合饵料生物生长。黏土鱼池保水及保肥力虽强,但透气性差,饵料生物不易培养。砂土保水力太差,不适于建造池塘。
③面积和深度。池塘面积以0.5~1.0 hm2为宜,小一些或大一些都可以。面积过小,物质循环不好,水质不易稳定,过大又不便于生产操作。池塘的适宜深度为2.5~3.0m。
④形状和周围环境。池塘最好呈东西向的长方形,便于操作管理,接受日照时间较长,长宽比例为2∶1或3∶1。同类池塘的宽度应当统一,以利于网具建设和拉网操作。池底平坦,形状整齐。(2)放养前准备工作。
①修整鱼池。秋后排干塘水,通过冻结、干燥和曝晒,清除病菌和敌害生物,改良土质,清除杂草、杂物,挖去过多淤泥,平整池底,修补池边,加固堤埂,疏通注排水渠道,设置拦鱼栅等。
②药物清塘。最好施用生石灰清塘。清塘方法与鱼苗培育相同。
③注水和施基肥。清塘后7d左右,待药物毒性消失,注水70~80 cm,施基肥培养饵料生物。鱼种入池后,随水温升高和鱼体长大,逐步加深水位至最大深度。(3)鱼种放养。
①鱼种规格。鱼种规格与单位计划产量、养殖周期和食用鱼规格密切相关。单位计划产量高、养殖周期短和食用鱼规格大,放养的鱼种规格就应当大一些。鱼种的适宜规格应该是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或在规定的饲养期内能够达到食用鱼规格。养殖周期一般为2年,第一年由鱼苗养成鱼种,第二年由鱼种养成食用鱼。
我国海、淡水食用鱼规格(商品规格)大体上有一个传统性标准:淡水鱼类青鱼为2.0~2.5 kg,草鱼1.0~1.5 kg,鲢、鳙0.75~1.0 kg,鲤、团头鲂及鳜0.5~0.75 kg,鲫、鲮0.15~0.25 kg;海水鱼类许氏平鲉为0.3 kg,大黄鱼0.3~0.5 kg,真鲷、牙鲆、鲻0.5 kg左右,大菱鲆>0.5 kg,石斑鱼0.5~1.5kg(因种而异),花鲈>0.75 kg,红鳍东方鲀1.0~11.5 kg。
表5-31 几种主要淡水养殖鱼类鱼种放养规格、层次和轮捕总次数
续表
综合分析上表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淡水池塘养殖鲤科鱼类食用鱼的鱼种规格和层次,应当根据各地区气候特点和鱼类生长期长短、鱼类生长规律、食用鱼的计划规格、放养密度、计划产量、单季饲养还是轮养、养鱼周期长短,以及是否套养大规格鱼种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第二,南方放养的鱼种规格大、层次多、轮捕次数多,北方通常是单季饲养或轮捕1~2次,鱼种规格层次单一或2~3种规格。
第三,鱼种规格一般为50~100g,但与食用鱼规格密切相关。如青鱼的食用鱼规格大,鱼种规格也较大;鲫和团头鲂的食用鱼规格小,鱼种规格也较小。
第四,轮捕次数多的大鱼种,一般都是采取套养方式自行解决。适当增大鱼种放养规格,不仅可以提高食用鱼的出塘规格,而且能够提高单位鱼产量。如50 g、75 g和100g鲤鱼种,在放养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单位面积鱼产量分别为3 000 kg/hm2、4 500 kg/hm2和6 750 kg/hm2(赵兴文等,1992)。
海水土池塘养殖肉食性鱼类,为了减少相互蚕食,应当尽量放养同一规格(规格整齐)鱼种(30~50 g):牙鲆8.0~1.5 cm,花鲈10.0 cm左右,大黄鱼50~100 g,红鳍东方鲀150 g左右,许氏平鲉125~150 g。
②鱼类混合养殖及其鱼种搭配比例。多种鱼类混合养殖是提高静水土池塘养鱼单位产量及其综合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同一池塘混合养殖的各种鱼类,应当栖息水层、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各不相同,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生物及人工饲料。如应当把栖息于水体上层、中层和底层的种类,以及滤食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的种类和吞食游泳生物及底栖动物的种类,搭配混养在一起。
淡水混合养殖的种类多达10余种,同一种鱼的混养规格也有4~5个,因此,鱼种的合理搭配比例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问题。诸如,滤食性鱼类鲢、鳙之间的比例及其与白鲫之间的比例,吞食性鱼类草鱼、鲤、青鱼与斑点叉尾鮰或鲮之间的比例,以及鲇或加州鲈与鲢、鳙之间的比例……在设计淡水食用鱼混合养殖方案时可以参考表5-32。
表5-32 淡水养殖鱼类混养比例
淡水鱼类混养及其搭配比例的理论分析。
第一,吞食性鱼类与滤食性鱼类混养及其搭配比例:太湖地区池塘养殖草鱼、青鱼和北方地区池塘养鲤,每日投喂大量草类、淡水贝类(螺蛳等)和颗粒饲料,池塘水质很肥,搭养一定数量鲢、鳙摄食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以调节池塘生物群落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构建鱼类优良生态环境,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
第二,滤食性鱼类鲢、鳙鱼种的适宜放养比例与池塘中两者的贮存量有关,它们的栖息水层及食物组成相似(鲢的鳃耙间隙比鳙的小,对浮游植物的滤食能力比鳙强),在摄食及食物上的矛盾程度随着两者的贮存量不断增大而加剧,其比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刘焕亮,1985~1986),因此,应当采取轮捕措施。根据池塘中鲢鳙的贮存量,按表中比例进行放养,两者的出塘规格会比较整齐,否则,其出塘规格会相差很大。
第三,鲢、鳙与白鲫的合理比例,是池塘养殖试验研究结果,原理同上(第二)。
第四,草鱼、鲤和斑点叉尾鮰同是底栖鱼类,其中草鱼的摄食能力最强,斑点叉尾鮰最弱,三者不能同池混养;否则,鲤和斑点叉尾鮰的摄食和生长就会受到草鱼的抑制。
第五,青鱼、鲤和斑点叉尾鮰同是底栖鱼类,鲤掘食底栖动物且摄食能力较强。因此,主养青鱼应当适量放养鲤,以充分利用底泥中的底栖动物;而主养鲤不宜放养青鱼和斑点叉尾鮰,否则,青鱼和斑点叉尾鮰的摄食和生长就会受到鲤的抑制。
第六,肉食性鲇或加州鲈与滤食性鲢、鳙混养及其搭配比例,原理同上(第一)。海水养殖鱼类缺少典型滤食性种类,通常是肉食性鱼类鲷类、花鲈、石斑鱼等与底栖杂食性种类鲻、梭鱼等搭配混养,两者比例为(7~8)∶(2~3)。主养鲻、梭鱼,可搭养20%左右的肉食性鱼类。
第七,主体鱼与搭配鱼的比例,一般为(7~8)∶(2~3)。
③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单位面积总放养量和每种鱼的放养量。鱼种的适宜放养密度与放养模式及层次、养殖周期、鱼种规格及其搭配的合理程度、计划出塘规格及单位产量、池塘条件、饲料质量、机械化程度和养殖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鱼种放养密度直接影响食用鱼出塘规格和单位鱼产量。合理放养密度,应该是在保证达到食用鱼规格和鱼种预期规格的前提下,获得最高产量的单位面积放养量。
淡水池塘养殖食用鱼的放养密度一般约为1.5万尾/公顷(1.7~2.0尾/平方米),小型鱼类(黄颡鱼等)为5~6尾/平方米(具体放养密度见放养模式)。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表明,在保证食用鱼出塘规格的情况下,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单位鱼产量随着鱼种放养密度的增加而相应提高,但当密度过大时不仅出塘规格急剧下降,而且单位面积鱼产量也会下降。如鲤当年养成食用鱼,夏花鱼种放养密度由0.36尾/平方米增加到1.0尾/平方米,单位产量由978 kg/hm2增加到1 534.5 kg/hm2,而出塘规格则由415 g降到175 g(刘焕亮,1985~1986)。鲤的合理密度为0.6~0.75尾/平方米,单位产量可达1 500~2 325 kg/hm2,出塘规格为300 g左右。
海水池塘养殖鱼类放养密度:牙鲆0.3~1.0尾/平方米,大黄鱼0.5~1.5尾/平方米,花鲈1.0~1.5尾/平方米,红鳍东方鲀0.15~0.30尾/平方米,许氏平鲉0.8~1.0尾/平方米。
④鱼种质量。鱼种的质量指标是要达到计划规格标准,大小整齐,肥满健壮,鳞片完整,无伤,色泽好,遗传性好。
⑤鱼种放养时间。淡水养殖温水性鱼类,放养鱼种的适宜水温为7~10℃。这时鱼活动能力弱,容易捕捞,受伤少,发病率减少。南方地区一般在春节前后放养完毕,北方地区春季解冰后应尽早放养,以提高鱼产量和食用鱼规格。海水养殖鱼类鱼种放养时间,应根据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能力来确定。
⑥大规格鱼种套养。大规格鱼种通常是通过套养方式获得,即在食用鱼池塘中按适当比例放养中、小规格鱼种,秋后长成大鱼种供翌年放养用,以减少鱼种池塘面积,降低大鱼种培育成本。套养鱼种产量约占总产量20%。肉食性鱼类大规格鱼种,一般不采用套养方式培养,以免相互蚕食。
⑦轮捕轮放。一年中将池塘中达到食用鱼规格的个体分批(定期)捕捞上市,适时降低池塘鱼类贮存量,促进鱼类快速生长;补放适量鱼种,提高池塘养鱼综合效益。一年内轮捕次数及间隔时间,依气候特点、池塘条件、混养情况等而异。淡水养鱼轮捕对象(生长快、易捕捞的种类)为鲢、鳙,其次是草鱼;海水养鱼尚未形成轮捕轮放制度,轮捕的着眼点是保持池鱼规格不能差异过大。
夏季捕热水鱼,温度高,鱼类活动力强,易受伤,而且容易引起池水缺氧死亡。因此,应当采用10 cm左右网眼和尼龙线(柔软)网具,捕鱼动作要迅速、精细,一般在上午水温较低且溶氧较高的时候拉网。
⑧放养模式。放养模式是池塘养殖食用鱼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应当适合当地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要求,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单位产量和综合效益。
根据地区气候和水文特点,以及鱼类混养生物学原理,科学构建不同类型放养模式,内容包括放养种类、规格及层次、搭配比例、放养密度等。
大连水产学院1979~1984年在辽宁省海城和大连地区进行了池塘养殖食用鱼放养模式比较试验,结果(刘焕亮,1985)表明:第一,鲤是北方地区鲤科鱼类中当年养成食用鱼的首选种类(稚、幼鱼生长潜力较大,当年可达300克/尾左右);第二,以鲢、鳙为主体鱼的放养模式,其日鱼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随着鲢、鳙放养层次的增多而提高,单层次的分别为1.2g/(m2·d)和1 459.5 kg/hm2,双层次的分别为1.6g/(m2·d)和3 193.5 kg/hm2,四层次的分别为3.4~3.97g/(m2·d)和4 987.5 kg/hm2。
我国淡水池塘养鱼已建立了许多种放养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放养模式见表5-33~表5-37。
表5-33 北方地区以鲤为主体鱼的双层次放养模式(净产量7 050~11 250 kg/hm2)
注:刘焕亮(1985~1986)
表5-34北方地区以鲢、鳙为主体鱼的双层次放养模式(净产量7 500 kg/hm2)
续表
注:刘焕亮(1985~1986)
表5-35北方地区以鲢、鳙为主体鱼的四层次放养模式(净产量10 500 kg/hm2)
注:刘焕亮(1985~1986)
表5-36无锡地区以草鱼、青鱼为主体鱼的三层次放养模式(净产量12 000 kg/hm2)
注:张扬宗等(1989)
(4)多级轮养。多级轮养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淡水养鱼的先进养殖生产模式。它是将鱼种塘和食用鱼塘综合分为几类(级),每类塘专养一定规格的各种鱼类,饲养一定时间(40 d左右),达到一定规格后便一起捕出,再放入另一个(类)池塘,称倒池。倒一次池,鱼类的密度就稀疏一次。这样不断倒池稀放,不断调节池鱼贮存量,从而合理地利用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生物,充分发挥鱼类的生长潜力。因此,多级轮养可明显缩短养殖周期,鳙(6个月)和草鱼(10个月)当年养成食用鱼;同时,也增加了收获次数,鳙由1次增加到5~6次,鲢、鲮和草鱼由1次增加到2次;并能大幅度提高食用鱼产量。多级轮养的关键技术要点如下。
表5-37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草鱼、鳙、鲮为主体鱼的二、三层次放养模式(净产量12 750 kg/hm2)
注:张扬宗等(1989)
①多种鱼类混合养殖。以鳙(生长快于鲢,好捕捞,少受伤,耐运输;是香港市民喜食的传统种类)为主体鱼,混养鲢、鲮、草鱼、鲂,以及少量鲤(150~300尾/公顷)、鲫(75~150尾/公顷)、青鱼(75~150尾/公顷)、鳗鲡(300~450尾/公顷)、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30~75尾/公顷)、斑鳢(Ophiocephalus maculates,450~600尾/公顷)、罗非鱼(3 000~6 000尾/公顷)。
②适当控制池塘鱼类贮存量,保持各种鱼类的适当比例。广东、广西地区池塘中各种鱼类的最适贮存量及其最适比例见表5-38。
表5-38 多级轮养池塘各种养殖鱼类前、后期的合理密度
注:引自《中国池塘养鱼》(1980)
③鱼池分级和鱼种数量及规格配套。多级轮养的池塘分食用鱼池(成鱼塘)和鱼种池,其面积分配比例分别为65%和35%。鱼种池又分大鱼种池(粗格塘)、中鱼种池(中格塘)、小鱼种池(幼格塘)和机动鱼池(贮养塘),其相对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20.43%、8.94%、3.58%和1.55%。由于每收获一次鱼,都涉及4种鱼种逐级过塘,而且每级塘放养密度和鱼种规格都有一定的标准,因此,各级鱼塘的鱼种数量及规格都要求严格配套。鳙、鲮、草鱼、鲢和其他鱼类各级池塘的鱼种数量和规格配套(《中国池塘养鱼》,1980)如表5-39~表5-44所示。
表5-39 小鱼种池鱼种放养模式(兼作鲮贮养池)
表5-40 中鱼种池鱼种放养模式
表5-41 大鱼种池鱼种放养模式
表5-42 食用鱼池鱼种放养模式
表5-43 草鱼贮养池鱼种放养模式
表5-44 鳙贮养池鱼种放养模式
(5)饲养管理。食用鱼养殖的饲养管理工作,包括巡塘、投饲、施肥及调节水质和鱼病防治等基本内容。
①巡视池塘。在养鱼过程中一般每天早、中、晚巡视池塘3次,称巡塘。黎明巡塘,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程度,池水颜色,并测定水温等;日间巡塘,结合投饲和施肥等工作,观察水质和池鱼活动及吃食情况;近黄昏时巡塘,检查全天吃食情况和观察有无浮头预兆。酷暑季节,天气突变时,鱼易发生严重浮头,应随时巡塘,防止发生泛池死鱼。
②投饲。认真贯彻“四定”投饲原则(见鱼种“四定”投饵)。
饲料种类。草鱼和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的饲料,都是以青饲料为主,辅以小部分精饲料。早春鱼类刚开食(7~10 d),喂一些油粕、豆渣、麸皮、米糠等精料或颗粒饲料,投饵率(饲料重量占鱼体重的百分比)为1%左右,然后投喂水草和嫩陆草,初夏喂水草和陆草各半,7~9月主要喂陆草,秋后喂水草,入冬前喂些精料。青鱼的饲料是螺蛳和蚬类。全长10~15 cm咽齿和角质垫尚不能压碎螺壳,投喂磨细的精料;15 cm以上喂蚬秧、轧碎的螺蛳及部分碎豆饼,20 cm以上投喂轧碎的螺蛳和完整的小螺蛳(过筛);体重0.5 kg直接投喂螺蛳;3龄大青鱼除春季和秋捕前10 d左右水温较低时喂豆饼等精料外,平时喂螺蛳和蚬。鲤和鲫等杂食性鱼类,通常喂豆饼、花生饼、麸、糠、蚕蛹、鱼粉等。目前,除盛产水草、螺蛳等地区外,通常都投喂人工颗粒饲料。
饲料计划与饲料系数。根据养鱼规格、净鱼产量和饲料系数编制全年饲料分配计划及投饲量。草鱼和鲂等草食性鱼类,吃陆草、芦苇、浮萍等饲料系数为40,一般水草为80。青鱼和鲤吃螺蛳和蚬的饲料系数为35。各种人工颗粒饲料的饲料系数依饲料的质量而异,蛋白质含量为30%左右的饲料系数一般为1.5~2。
确定各月饲料分配比例,既要考虑水温高低,又要考虑鱼体大小。我国各地区饲养鲤、草鱼及团头鲂,全年饲料的月计划分配比例见表5-45。
表5-45 各地区养殖鱼类饲料全年各月的分配比例(%)
续表
投饵率。每天投喂饲料量占池塘鱼类体重的百分比,称投饵率。投饵率与饲养鱼类种类、鱼体大小、水温、饲料种类及质量、天气、水质、天然饵料生物数量、鱼体健康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在适温范围内鱼类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小鱼和健康个体的摄食率高于大鱼和体质弱的个体,青饲料、粗饲料和单一精饲料的投饲率大于全价颗粒饲料,天气晴朗、池水溶氧丰富和天然饵料不足时,应当多投喂。鲤和草鱼各月份投喂精料和陆草的投饵率见表5-46。
表5-46 各地区鲤、草鱼全年各月的投饵率(%)
投饵方法。投饵方法依鱼和饲料种类而异。用水草和陆草喂草鱼和团头鲂,通常是将青饲料投放在饲料框(浮性饵台,用毛竹或其他漂浮材料搭成,三角形、四方形或长方形,每个2~6 m2,每1 000 m2设1个)中;用螺蛳、蚬类和精饲料喂青鱼、鲤、草鱼等鱼类,将饲料投在饲料台(由芦苇、竹盘或木板制成,面积1~2 m2,设在水下0.5~1 m处,每200~300尾鱼设1个)上。池塘中套养小规格鱼种,可设小鱼饲料台,在饲料台周围设置一定宽度的栏栅,防止大鱼进入,以利于小鱼摄食。
采用人工颗粒饲料喂养鲤、草鱼、青鱼、鲫和团头鲂等吞食鱼类,应设投饵便桥(不设饵料台),即在池塘固定地点设桥板,伸进池中,离岸2m左右,投饵人站在桥板上手撒饲料,适当扩大饵料面积,以利于大小鱼都可以抢到饵料,开始投饵时,伴随以音响刺激,使鱼群养成集中吃食的习惯(一般5~7d)。每次投饲都要耐心撒匀,并注意观察鱼群的吃食情况:开始投喂时,饲料刚落水面鱼类就竞相游向水面抢食,并随着颗粒饲料的下沉而不间断地摄食,当饲料沉到池底或被吃净时又迅速游至水面,连续抢食饲料;鱼的抢食行为变弱并逐渐平静下来,说明鱼已基本吃饱(八成饱),可以停止投喂。从开始投饵到恢复平静,经10~15 min。如停止撒饵后,仍有不少鱼东寻西找,长时间不能安静下来,说明尚未达到八成饱,应适当增加投饲量;如鱼群随颗粒饲料下沉,不再游上来吞食浮屑粉末,说明投饵量过多,则应酌情减量。池鱼吃八成饱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消化率。
近几年来,国内外广泛采用投饵机代替手撒饵料,减小劳动强度,效果也很好。不过,开始投饵时,也要诱引鱼类游向饵场,然后再正式开动投饵机。投饵机分振动式、离撒式和喷洒式3种。
日投饵次数和投饵时间。根据各种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能力和食物在体内消化速度,4~5月每日投饵1~3次,6~9月2~4次,10~11月1~3次。南方水温高,投饵次数比北方相应要多1~2次。每日投饵时间一般为8∶00~16∶00(溶氧量高)。对于鲇类等喜欢在傍晚摄食的鱼类,也可于17∶00~18∶00投饵。
应变投饵。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类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每天的投饵量,阴天少投,雨天不投,水质变坏和缺氧时不投,发生鱼病时不投或少投,池鱼摄食旺盛和饵台无残饵时多投,否则应少投或不投。在整个饲养期应当定期检查池鱼的生长情况,以调节每日投饲量。
③池塘水质培养与调节。池塘水质好坏直接影响池鱼的生长、存活和饵料效率,在整个饲养期内都应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调节好水质。
静水土池塘养鱼的水质指标包括生物指标和化学指标。
生物指标包括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池塘饵料生物的质量指标,通常是指浮游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肉眼观察池塘水质好坏(好水和劣水)的重要指标是水的颜色及其日变化情况(张扬宗等,1989)。
好水。好水的水色一般为褐色、黄褐色、褐绿色,其浮游植物优势种通常是鞭毛藻类(棕鞭藻、隐藻、膝口藻、角甲藻和裸藻等)和硅藻,这些藻类都是鲢容易消化的种类。以螺旋鱼腥藻、鱼腥藻或拟鱼腥藻等蓝藻为主的池水,虽呈蓝绿色,却也是好水,因为鲢可以很好地消化吸收这些藻体。另外,渔农把“肥、活、嫩、爽”(水色日变化较大)的池塘水称为好水。“肥”指水色浓,透明度为25~35 cm,浮游植物量高并形成水华。“活”指水色和透明度在一天之内常有变化,渔农称为“早青晚绿”或“早红晚绿”以及“半塘红半塘绿”。典型的“活水”是膝口藻水华,这些鞭毛藻类的活动较快,有显著的趋光性,白天随着光照变化而产生垂直或水平游动,清晨上下水层分布均匀,日出后逐渐向表层集中,中午前后大部分集中于表层,以后又逐渐下沉分散,9∶00和13∶00的透明度可相差7 cm,当藻类群聚于池塘的一边,就出现所谓“半塘红半塘绿”。“嫩”指池水肥而不老,即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繁殖速度快,细胞未老化。“爽”指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透明度>20 cm,浮游生物不断繁殖,又不断被利用,水中物质循环良好,浮游生物量不超过100~200 mg/L。
劣水。劣质水即不好的水,水色为深绿色、蓝绿色、蓝色,其藻类的优势种类多半是微囊藻等蓝藻,浮游植物群体老化,水色呈现黄色、深黑色或白色(轮虫过多,易缺氧)。微囊藻多的池塘,水色为蓝绿色,产氧能力强,虽然不是养殖鲢、鳙的好水,却是饲养鳗鲡的好水。
池塘饵料生物的数量指标。通常采用浮游生物量来表示。养殖鲤科鱼类的池塘,好水的饵料生物量通常是浮游植物量为20~100 mg/L,平均40~60 mg/L,浮游动物量为5~30mg/L,其中轮虫占40%~70%。
池塘水质的化学指标。溶解氧>6 mg/L(不低于2mg/L),非电离氨<0.1 mg/L,透明度为25~35 cm,pH为7.0~8.5,总硬度5~8德国度,总碱度1.5~3.5 me/L,化学耗氧量8~18 mg/L,可利用磷>0.05 mg/L,三态氮0.5~1.1 mg/L。
静水池塘水质的培养与调节措施,包括施肥、注水、搅动塘底和设置增氧机。
施肥。施肥是培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重要措施。生石灰清塘注水后,施有机肥6 000~7 500 kg/hm2,水色逐渐变浓,当水色逐渐变淡时追加有机肥。投饵量较大的池塘,每隔1~2d施有机肥750 kg/hm2;投饵量较小的池塘,可适当增大施肥量至11 750 kg/hm2,以满足直接利用有机物的鞭毛藻类的需要。投喂饵料的池塘,夏季(高温期)可少施肥,春秋两季适当多施;以施肥为主的池塘,高温季节(水质变化快)应采取次多量少的施肥法,以调节好水质。适量、勤施有机肥是培养和保持池水鞭毛藻类优势种的关键措施。
注新水。6~9月(鱼类生长旺季)每7~10d注新水一次,早春和晚秋每10~15d注一次水,每次注水20 cm左右。在鱼类浮头以至于泛塘时,或当池水恶化或浮游生物组成很坏时,要立即大量注水或大量换水(池水1/2~2/3)。(www.xing528.com)
搅动塘底。每两周左右在晴天下午用铁索沿塘底拖动底泥一次,使底部有机物、营养盐、微量元素等物质回到水中,以加速物质循环,促进浮游生物生长发育,防止池水老化,改良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
设置增氧机。高产池塘的鱼类贮存量较大(>7 500 kg/hm2或0.75 kg/m2),单纯采用常规方法调节水质往往不能保持池水有足够的溶氧量,必须增设增氧机增加池水溶氧量。增氧机的综合作用是通过搅水,造成池水对流以及增加池水与空气的接触机会,增加水的溶氧量(占高产池塘溶氧来源总量的40%左右;雷衍之等,1983);同时,可以散发水中的有毒气体,净化水体,加速物质循环,并可适当增加鱼类放养密度和提高鱼类贮存量,防止泛池,提高单位鱼产量。
根据静水池塘溶氧量的昼夜变化规律,开动增氧机应当坚持“三开”和“两不开”原则。“三开”:晴天,中午或下午2∶00~3∶00开机30~60 min,使已达到饱和溶氧量的上层水转移到下层,增加底层水的溶氧量,低氧或缺氧的下层水转到上层,通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溶氧量,提前解决氧债问题,增大全池溶解氧贮备量;阴天,次日清晨3∶00~5∶00开机至日出,防止池鱼浮头;阴雨连绵天气,或池中鱼类出现严重浮头时,半夜前后、鱼浮头前、池水溶氧降到2 mg/L时开机并持续至日出。“两不开”:晴天傍晚池水溶氧尚高,不要开机,以免造成池鱼提前浮头;阴雨天中午池水溶氧不会出现过饱和现象,不要开机。
控制池水蓝藻过多的措施。当池水蓝藻过多时,可泼洒生石灰,每公顷施生石灰150~300 kg,也可泼洒0.7 kg硫酸铜。但是,硫酸铜对鱼有一定毒害作用,而且蓝藻死骸分解耗氧并产生毒素常造成泛池,故尽量少用或不用。
防止池鱼浮头和泛池。池鱼在以下情况下可能发生浮头:第一,在高温季节晴天傍晚突然降雷阵雨,或连绵阴雨天半夜或第二天黎明前,可能发生缺氧浮头;第二,有机肥施肥量过多,以及下午施肥或阴雨天施肥,都可能引起半夜之后缺氧浮头;第三,水质过肥、老化,或浮游生物突然大量死亡、水色变为红褐色或发白等,半夜可能缺氧浮头;第四,浮游动物过多,水色变暗淡、灰白,夜间可能缺氧浮头;第五,傍晚发现池边出现小虾、小型野杂鱼,说明池水已缺氧,池鱼很快会发生浮头;第六,池鱼吃食突然下降,也是出现疾病和浮头的征兆。
傍晚测定池水溶氧量,预测池鱼是否会发生浮头。肥水塘的溶氧量低于6 mg/L或较瘦水塘低于5 mg/L,夜里或清晨都可能发生浮头,应当采取预防措施。溶氧量更低的,甚至接近2 mg/L左右,则应立即采取增氧措施。
判断池鱼浮头程度。第一,黎明开始浮头为轻浮头,日出后便会消失;半夜或上半夜开始浮头为重浮头,应采取解救措施。第二,鱼类在池塘中央处浮头为轻浮头,整个池面都有鱼浮头为重浮头。第三,浮头鱼稍加惊动即下沉,稍停又浮头,表示浮头较轻;鱼受惊时不下沉,说明浮头时间长,池水溶氧很低,为重浮头。第四,各种鱼对低溶氧量的忍耐程度不同,出现浮头的先后顺序不一样,鳜、加州鲈、罗非鱼、鳊、鲂和野杂鱼(麦穗鱼等)浮头,以及虾在岸边浮头,为轻浮头;鲢、鳙浮头为一般性浮头;草鱼、鲮、青鱼浮头为较重的浮头;鲤、鲫浮头为更严重的浮头。第五,浮头鱼在池边,无力游动,体色变淡黄、淡白等,表示鱼类即将要泛池、死亡。
鱼类浮头的解救措施。注新水、自邻池注入富氧水和开动增氧机,如无增氧机和水源,可采用过二硫酸铵[(NH4)2S2O8]、过氧化钙(CaO2)等化学增氧剂,进行紧急抢救。
(6)咸淡水池塘养殖。咸淡水池塘养殖种类见苗种培育的有关内容。其养殖关键技术概述如下。
放养方式。①一般为单养,鱼种规格为10 cm左右,放养密度为1~5尾/平方米,饲养120~360 d,食用鱼规格为150~2400g(因种类、鱼种规格和放养密度而异),单位产量为0.5~1.5 kg/m2。②2种鱼混养,主体鱼与搭配鱼比例为8∶2,如尖吻鲈与黄鳍鲷、紫红笛鲷与黄鳍鲷等。③多种鱼混养,主体鱼与搭配鱼比例一般也是8∶2。
最佳鱼载量。一般为1.0~2 kg/m2。
投喂方式。依鱼类的摄食方式而异。花鲈、尖吻鲈、笛鲷等猎食性鱼类,采用人工撒喂方式;黄鳍鲷、花尾胡椒鲷和中华乌塘鳢等吞食性鱼类,采用饵料篮投喂法;鲻、虱目鱼和卵形鲳鲹等鱼类,采用全池喷洒法投喂。
(7)中国南北地区温度和日照特点及其与池塘养鱼的关系。
①温度特点及其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鲤、鲢、草鱼等温水性鱼类生长温度低限为15℃,鲤的最适温度为23~29℃,鲢、鳙等家鱼的最适温度为25~32℃。从下表可知,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养殖场和海城市西四养鱼场土池塘年均水温高于15℃、20℃、25℃和32℃的天数比武昌池塘分别少100~110d、60d和70 d。这是北方池塘养鱼单产低于南方的根本原因。
表5-47 辽宁省大连金州、海城西四和湖北省武昌土池塘年均水温比较
但是,北方两地池塘夏季水温不超过32℃,而南方池塘(武昌、南京、杭州等地区池塘)水温≥35℃的天数往往超过20 d,这是北方池塘养殖鱼类盛夏期间生长速度快于南方的主要原因。如大连地区池塘7、8两月的平均水温分别为25.4~27.8℃和26.1~27.7℃(9月为21.2~21.9℃),鲤在这两个月的增重值占总增重量的70%~80%[平均2.0~2.67克/(尾·天)],鲢、鳙、草鱼和罗非鱼8月份的增重值分别占全年总增重量的49.3%、54.3%、40.0%和50.1%。
另外,北方夏半年(4~9月)池塘水温的日较差比南方的大,上海地区池塘(水深0.6~1.0m)水温平均日较差为1.9℃(6~11月;雷慧僧,1961),海城西四和大连金州池塘(水深1.0~1.7 m)水温日较差则高达3.3~4.0℃(5~9月)。北方地区夏季水温日较差大,也是促进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
②日照特点及其对池塘养鱼的影响。从下表可知北方13个省市4~9月总日照时数高达1400h以上,比上海、广州等地区多200~300 h;月平均日照数240.1~288.5 h,日照率达55.0%~67.0%,而上海等地区同期的月日照数仅178.4~218.3h,日照率为44.7%~54.8%。日照时数多,日照率高,可以增大水温日较差,加速鱼类生长,同时,有利于饵料生物生长发育,促进池水循环,增加池水溶氧量。这是北方养鱼的有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温水性鱼类生长期比南方短的不利因素。
表5-48 全国各地区1961~1970年夏半年(4~9月)日照时数和日照率比较
注:引自《中国日照资料》(1974)
2.流水池塘养鱼
流水池塘养鱼与静水土池塘养鱼的主要区别:池塘面积小,池水持续流动,溶解氧依靠流水带入,天然饵料生物少,鱼类的营养完全来源于人工投饵,池水中鱼类排泄物等物质随水流及时排出,故水质较清新;放养对象为吞食性鱼类,种类较单一,密度和产量都较大。
流水养鱼类型有开放式和封闭式2种。开放式(传统式)流水养殖,水源进入池塘中不再回收,耗水量较大。按其水温又可分常温流水、冷流水和温热流水。常温流水方式,适合养殖鲟类、草鱼、鲤、鳜、加州鲈等淡水吞食性鱼类,以及鲷类、花鲈、石斑鱼、牙鲆、河鲀等海水肉食性鱼类。冷流水方式,适于养殖虹鳟等冷水性鱼类。温热流水方式,多用于罗非鱼、短盖巨脂鲤、鳗鲡等对水温要求较高的鱼类。
封闭式流水养殖方式又称工厂化养殖。分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2种类型:前者用过的水不再回收;后者用过的水回收净化后再重复使用,称循环过滤式工厂化养鱼,是自动化程度较高、耗水量较少、具有水质净化装置、成本较高的高级养殖方式。这种方式的工艺来自水族馆,后来应用于鱼类、虾蟹类、贝类和爬行类(中华鳖)养殖。
本文概括阐述半封闭式流水养鱼。
(1)养鱼池地点选择。建池地点应具备下列条件:第一,水源充足,常年有足够的流量。第二,水质符合养鱼要求,干净,无污染,含氧量>5~6 mg/L。第三,地形好,有一定斜坡,最好能够自流排灌,以减少动力消耗;通常多在水库下游、河道两侧或溪流下游处建鱼池;土质要好,不漏水。第四,水温适宜,5~10月间一般在15~30℃,其中7~9月间应在25~30℃;或水温常年不高于20℃(养虹鳟等冷水性种类);或温泉水,水温高于40℃以上,经调温后养殖热带鱼。第五,交通方便,有利于鱼种、饲料及食用鱼的运输。
(2)池塘基本条件。
①面积。一般为几十平方米(不超过100 m2),以利于水的交换和饲养管理。
②形状与结构。流水养鱼池塘的形状多种,其中以切角的长方形、三角形、梯形为基本形。从合理利用土地面积和流速均匀的角度考虑,以切角长方形或梭形更为适宜,池底有一定坡度(有利于排污)。池堤用混凝土或石块砌成,以防被流水冲刷而倒塌。
③水深。流水池塘的水深较静水塘浅一些,一般为1.5~2m,整个池深为1.8 m左右。
进、排水口。进排水口应设在长方形两个短边的对角上,或切角长方形、梭形池两端的中点上。用混凝土建成闸框,闸宽60~30 cm,闸框上留两道闸槽:外面的闸槽插入10号铅丝编成铁丝网框或聚乙烯线网框,作为防逃网;里面的闸槽插闸板,用于调节注排水量。防逃网的网目随着鱼体的长大而增大,以减少对水流的阻力。进、排水沟一般宽1m左右,进水口深0.8 m,排水口与池深相同。在进水沟的入口处应设一道拦污栅。
④鱼池排列。多个鱼池应采用并列排列方式,以减少鱼病蔓延和保证池水溶氧充足。
(3)流量。单位面积水流量与鱼产量有密切关系。流量过大,影响人工投饵和鱼类摄食,鱼类生长速度慢,产量低;流量过少,池水溶氧低,鱼类摄食和生长受到影响,产量也低。例如,流水养鲤场,每平方米流量0.003 5~0.016 0 t/s,全池水交换1次只要2~10 min,鱼产量高达90.3~2 195 kg/m2。水源溶氧饱和度70%,流量1.6 t/s,一年可生产20 t鱼;溶氧饱和度100%,流量0.9~1.0 t/s,一年可生产60 t鱼。1t/s流量,一年可产鱼14.6~27.9 t。
(4)鱼种放养。
①养殖种类。香鱼、鲟类、鲤、草鱼等吞食鱼类,鳜、加州鲈、大口鲇、长吻鮠、黄颡鱼和大黄鱼、石斑鱼、河鲀等肉食性种类,罗非鱼、短盖巨脂鲤等温热水鱼类。
②鱼种规格。一般为50~150 g,以当年能达到食用鱼规格为标准。
③放养密度。根据水流量大小和饲料质量等条件综合考虑放养密度,一般为50~200尾/平方米,或每10~15 kg/m2,不宜超过20 kg/m2。如史氏鲟在水温22~26℃条件下,不同规格(5.0~30 g、>30 g、2龄鱼和3龄鱼)鱼种的放养密度分别为2 000~2 500尾/平方米、1 000~1 500尾/平方米、50~100尾/平方米和25~50尾/平方米;4.5~10.0 cm香鱼种的放养密度为50尾/平方米(日换水量为300%)和300~500尾/平方米(设增氧机)。
(5)饲养管理。
①投饲。流水养鱼通常投喂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不设饵台。投饵次数较多,除白天外,傍晚和清晨也可适当投饲。水温23~28℃每天投饵6~10次,每1.5~2 h投喂一次。饲料计划、月分配、投饵率及水温关系、投饵应变等可参考静水养鱼的有关部分。投饲时也要用音响训练鱼,使其形成集中抢食的条件反射。每次投饵量仍要坚持使鱼达到八成饱的原则,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在靠近水口处投饵。
②调节流量。根据池水溶氧量、天气、鱼类活动和季节等具体情况,适当调节每个池塘的流量。如史氏鲟食用鱼养殖期间水交换量一般为1~4h一次,养殖香鱼的日换水量为>300%。必要时设增氧机,一般每池(50 m2)一台,如养殖香鱼每个池(30~80 m2)设水车式增氧机1台(0.75 kW,增氧能力为1.2 kg/h)。
③检查和护理工作。平时经常检查进排水闸门和拦鱼栅,尤其是洪水期,河水变浑,影响鱼摄食和呼吸,漂浮物也多,应当及时清理拦污栅和防逃网,适当调小水量(以池鱼不浮头为限),暂停投饵。
(九)低洼盐碱地池塘养鱼
我国低洼盐碱荒地约2 000万公顷(碳酸盐、硫酸盐型占80%),其中宜种且靠近水系的宜渔低洼盐碱地约334万公顷,分布于17省(市)。按渔业区划以及地形、土质、水质等生态条件,可划分东北、华北、西北和东南沿海等4个盐碱地生态类型区。东北地区主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盐碱土壤的盐分组成以碳酸盐为主;华北地区包括黄河流域、海河流域中下游低洼地区,土壤含盐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西北地区包括青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及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分布范围较广,盐碱地土壤盐分组成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东南部沿海盐碱生态区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低洼地带和各大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分以氯化物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20世纪50年代开始黄淮海平原低洼盐碱地治理与开发工作,由于排水问题未能很好解决,涝灾与盐害仍然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70年代采用挖池养鱼措施,开发利用低洼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业。80年代初期,采取淤灌排碱,试图多渠道综合治理低洼盐碱地。由于受多种因素限制,治理效率不够明显。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农业部、国家水产总局先后于“七五”“八五”“九五”期间(1986~2000年),将低洼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区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渔业科技重大攻关课题,组织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所)和有关省(市)水产研究所,以及有关高等院校(青岛海洋大学等)和生产企业单位,先后开展“三江平原沼泽地农业综合开发研究及其养鱼开发技术研究”“低湿地治理与鱼塘台田生态工程综合配套技术示范研究”“鱼塘台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黄淮海平原生态渔业模式研究”“北方地区低洼盐碱地渔业综合开发技术研究”“沿黄低洼盐碱地以渔改碱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和“低洼盐碱地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系列研究与实践,取得突破性成果,探明了低洼盐碱地池塘水化学组成和生物学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创建低洼盐碱土地资源综合配套技术(鱼塘台田生态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盐碱地区渔业及农业发展。
鱼塘台田生态工程以渔为主,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创举,全面带动了农牧渔业全面发展,已推广应用面积近20万公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每公顷生产鱼类等水产品9 450 kg、粮食12.6 t,纯利润达1万余元,改变了低洼盐碱地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创建了适合人类生活和经济动植物生长发育的湖泊温效型生态系统,在同样的光温条件下,增加了水域容量、树木与农作物,以及水产动物与畜禽,优化了生态系统结构,明显改善了地域性小气候,昼夜温较差变小(1.6~2.1℃),温效应显著(似湖泊温效应),风速变小,夏季绝对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大,使“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的不毛之地,变成“树成行、林成网、鱼满塘、粮满仓”的富饶之乡。
总而言之,鱼塘台田生态工程改变了低洼盐碱地生态系统,调整和优化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渔农收入增多,生活富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过去贫穷落后的低洼盐碱地,一跃成为一望无际的生态观光园,受到国际生态学会好评。
1.低洼盐碱地鱼塘台田生态工程
低洼盐碱地池塘是在低洼盐碱地上挖建的池塘,池水盐度和碱度都比淡水池塘高。低洼盐碱地水型按主要阴离子成分区分为碳酸盐类、氯化物类和硫酸盐类等3种类型。每种类型水按含盐量多少又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等3个等级。3种类型水的3个等级的相应含盐量不尽相同:碳酸盐类型水的3个等级的含盐量分别为1~3mg/L、3~5mg/L和>5 mg/L,氯化物类型水为2~4 mg/L、4~6 mg/L和>6 mg/L,硫酸盐类型水为3~5mg/L、5~7mg/L和>7 mg/L。
利用盐碱地池塘养殖水产动物通称盐碱地池塘养殖业,又称开发性内陆低洼盐碱地池塘养鱼业。采用挖塘台田、塘中养鱼、台上种粮的改碱技术,开发利用低洼盐碱地的综合配套措施称为低洼盐碱地生态工程。
低洼盐碱地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不能进行种植和养殖,生长芦苇、蒲草、水葱和三棱草等湿生植物;洼边坡地表层土壤含盐量较高(5 g/kg左右,有时高达10g/kg),不能耕种,仅能生长耐盐碱植物或表面积盐的光板地。
低洼盐碱地是由洼底、洼地、洼边坡地和低平坡地等4种不同类型的地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按照“整体、连片、规模、高效”原则和生态学原理,采用鱼塘台田生态工程为主的方式,将洼地整治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低耗的水陆复合生态区。在常年积水的洼底,挖深沟筑围堰,增加水深,建成平原水库或开展禽芦生产经济模式;在季节性积水的洼地,采用鱼塘台田生态工程,建立渔粮双丰收生产模式;在水盐运动频繁的洼边坡地,实施鱼塘台田生态工程,建立畜禽鱼兼收的生态养殖模式;在洼边低平坡地,发展农业、畜牧业、加工业相结合的生态模式。
鱼塘台田生态工程由塘、田、路、沟渠等4部分构成,其面积比例为4∶4∶1∶1(洼底部分的鱼塘面积大于台田面积,洼地部分的两者比例相等,洼坡地的鱼塘面积小于台田)。鱼塘台田的走向呈南北向(走向与夏季盛行的风向相一致),长宽比例为(5~6.5)∶1,鱼塘面积为0.3~0.5 hm2,有效水深为2.0~3.0 m(挖方深2.0~3.0 m,填方深0.5 m),坡度为1∶(2~3)(依黏土、沙壤土等土壤质地而异);台田面积与鱼塘相似。鱼塘台田区的沟渠应将注、排沟分开,主路、副路的路面宽度分别为12m(9m)、7m(5m)。
2.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技术
(1)鱼类放养。
①放养种类。适宜放养对盐碱度适应能力较强的广盐性鱼类,如鲤、鲫、罗非鱼、草鱼、淡水白鲳等吞食性鱼类,也可放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
②鱼种规格。各种鱼类的放养规格比淡水池塘略大一些,鲤、罗非鱼、淡水白鲳100~150 g,草鱼200~250g,鲢、鳙150~200g,鲫50 g。
③放养密度。鱼种放养密度稍小于淡水池塘,一般为100~150 g/m2。
④混养模式。通常采用混养方式,主体鱼多为鲤、鲫、罗非鱼等吞食鱼类,搭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主体鱼与搭配鱼比例为(7~8)∶(2~3)。根据具体需要,也可主养滤食性鱼类。
(2)池塘水质调控。
盐碱低洼地池塘的盐度和碱度较高,硬度较低,池水酸碱度的缓冲能力很弱,pH不够稳定,日波动幅度大,中午pH有时会达到致伤鱼类甚至致死的程度,因此,需要采取一些科学措施。春季池水盐度较高,放鱼前,排放池水,注入盐度较小的地下水或江河水。饲养过程中发现池水pH过高时,施CaC12(200 g/m2),以增加池水Ca2+含量,提高池水对酸碱度的缓冲能力,降低pH。
(3)饲养管理。低洼盐碱地池塘养鱼管理工作(巡塘、投喂和防治鱼病),基本上与淡水池塘相同。由于其池水含氮量较低,施化肥时应当相应提高氮的比例(N∶P=15∶1),最好经常施用有机肥。
(十)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是在稻田水体中放养鱼类等水产经济动物,生产稻谷和养殖鱼类,旨意在于稻谷和水产品双丰改,科学营造适合水稻和水产经济动物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实施适合两者生长发育的经营方式和措施。
1.养鱼稻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养鱼稻田的生态系统结构。养鱼稻田与未养鱼的稻田相比,前者的无机物质(CO2、溶解氧、无机营养盐等)、pH、阳光和温度等非生物环境(因子)与后者相似,但增多了水产动物饵料及其排泄物等有机化合物,水面和水体(鱼溜、鱼沟)增大;两者生物群落的主要生产者相似(水稻和杂草),但后者消费者的结构复杂,初级消费者是草鱼、鲂、罗非鱼,次级消费者为鲫和蟹等,三级消费者为蛙和中华鳖,微型消费者依然是细菌。
养鱼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循环程序。水稻吸收水、CO2和无机营养盐,借助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稻谷;多种食性的水产动物,分别将稻田的杂草(草鱼、团头鲂)、浮游植物(鲢、罗非鱼),以及人工投饵等物质转化为水产品(鱼产力低于池塘)。鱼类等多种水产动物的各种活动,加速了有机物质分解,促进了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稻谷增产及获鱼的基本分析
以稻田养草鱼为例,稻田养鱼既能增产稻谷,又能养殖生产鱼类等水产动物。草鱼在稻田中摄食30余种常见的杂草,包括草鱼喜食的牛毛毡、轮叶黑藻、菹草、苦草、小茨藻,以及各种眼子菜和浮萍等,通常可增产稻谷10%左右。比较试验表明,早稻田养鱼在收鱼时存有杂草33~435 kg/hm2,未养鱼的稻田在割稻时杂草(三次耕除杂草)高达450~6 525 kg/hm2,为前者的13.6~15倍。草鱼吃掉杂草,不仅长大了身体,还减少了肥料消耗。草鱼的粪便(P2O5含量优于猪、牛粪,与人粪相似)直接被水稻吸收利用,相对减少了施肥量。稻田放养水产动物可使其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和能量传递更加合理、经济,无机物质转化为稻谷的效率有所提高。
稻田中放养的水产动物,可以消灭各种害虫,减少水稻病害。江苏如皋病虫测报站试验表明,未养鱼稻田的水稻各种病害发生率高于养鱼稻田数倍:枯心病1.7~5倍,白穗病1.4~2倍,白叶病1.3~8倍,稻飞虱1.6~2.7倍,稻叶蝉1.3~4倍。相应减少了除草剂和灭虫剂等药物的施用量,减轻了水质污染程度。
就水产动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生态条件而言,稻田不及池塘好,但其活动空间大,水质好,饵料和温度条件也较好,基本上可以满足淡水温水性水产动物生长发育要求;稻田水体的溶氧等气体组成,在某种程度上更适合鱼类等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在采取相应的科学措施情况下,可以获得一定的鱼产量。
3.稻田养鱼方式和基本设施
稻田养鱼方式又称养鱼类型,概分为单季稻田兼作养鱼、双季稻田连作养鱼、冬闲田连作养鱼,以及稻鱼轮作。
南北方普遍采用的传统稻田养鱼方式为平田式(平板式),又称鱼沟、鱼溜式:田埂适当加高、加宽,田内开挖鱼沟和鱼溜。
垄稻沟鱼式又称高垄深沟式,是改造低产涝洼田的先进方式,在稻田周围开挖一圈主沟(宽50~100 cm,深70~80 cm),垄上种植5~7行水稻,垄间挖水沟(小于主沟),稻田面积大的可在稻田中央挖一条主沟。开沟面积占稻田面积10%~15%,养鱼单产为1 200~1 500 kg/hm2。高垄深沟式可以增加稻田土壤与空气接触面积,实行浸润灌溉,加大养鱼水体,增加鱼产量。
修建稻田养鱼基本设施,就是营造水稻和水产动物都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在普通稻田的基础上加高加固田埂。田埂加高至50~70cm,养食用鱼的要加高至70~100 cm;田埂宽50~80 cm。田埂要夯实,不塌不漏,也可用三合板或混凝土板护埂。
鱼溜和鱼沟。鱼溜又称鱼坑、鱼凼,是永久性的田间工程,圆形、方形或长方形,设置在安全、安静和便于捕捞、管理的地方,以及大水不容易冲垮的地方。鱼溜面积约为稻田5%~10%,深1.5~2.0 m,其功能是提供水产动物在夏季高温、浅灌、晒田(烤田)、施化肥和农药时躲避性栖居,也便于投饵和捕捞。
宽沟式稻田养鱼,实质上是以深沟代替鱼溜,沟宽1.5~2.5 m,深1.5~2.0 m,面积为稻田的8%~10%,也应采取护坡措施。
鱼沟又称鱼道,是临时性田间工程,深50 cm,宽30~40 cm,其形状应根据稻田大小和形状确定,有十字形、井字形、日字形、田字形等多种。鱼沟的作用是供水产动物平时栖息、寻食、进出鱼溜和稻田的通道。鱼沟通常在插秧前开挖好。如田块较大,可再挖一字形或十字形的中心沟,宽80~100 cm,深50~70 cm。田埂边的鱼沟应在离田埂1.5 m处开挖。
进、排水口应设在对角线两端的田埂上,以利于田内水流均匀流动。进、排水口都要装拦栅,以防止逃鱼,材料用竹箔、聚乙烯网片、铅丝网皆可,做成圆弧形,凸面朝向田内,以增加过水面积,规格与间隙视水位和水产动物规格而定。
在排水处用砖砌成宽30 cm左右的“平水缺”,平铺砖始终与田间水位相平,以保持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深。
稻田水位较浅,夏季水温可高达40℃,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活。因此,在鱼溜的西南侧搭设遮阴篷,遮挡阳光直射,防止水温过高,以竹木为架,高1.5 m,面积为鱼溜的1/5~1/3,棚上覆稻草帘。如果鱼溜在田埂的一侧,则可种植丝瓜、扁豆、南瓜等爬蔓植物,代替草帘遮阳光。养殖河蟹、蛙和中华鳖的稻田除四周要设防护墙(1~1.2 cm)外,还需挖鱼溜、鱼沟,所占面积可适当减少;养虾的鱼沟还应栽植水草。
4.水稻栽培技术
水稻品种选择。选择产量高、米质好、耐水淹、不易倒伏、茎秆高而硬、株型紧凑、生长期长、耐肥和抗病性强的品种,不易种植短秆、穗易下垂和易倒伏的品种。双季稻应当选择早、中熟品种,生长期为100~110 d;晚稻选择迟熟品种,生长期为120 d左右;一季稻选择生长期长(130~135 d)的迟熟种。
水稻栽培和管理技术。选择长龄壮秧、多蘖大苗,移栽后可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并可减少和缩短晒田次数和时间。采用小群体栽苗法,以免出现水稻总茎蘖数过多、叶面系数过大、封行过早、光照不足、病害过多、易倒伏等现象。
采取宽行、窄距、长方形东西行密植的插秧方式,行间透光好,光照强,有效改善田间气候,减少病虫害。早稻行间距为23.3 cm×(8.3~10 cm),晚稻为20 cm×13.3 cm(杂交稻为20cm×16.5cm)。为了补栽鱼溜、鱼沟所占用面积的稻株数,在行距不变情况下适当缩小株距。晒田程度适当减轻,时间不宜过长,鱼沟中保持有水。施肥应当以有机肥、基肥为主,尽量少施化肥。病害防治,以生态综合防治为主,尽量少施农药。
5.水产动物养殖技术
放养种类。稻秧返青后放养草鱼、鲤、鲫、团头鲂等优质鱼类,河蟹、罗氏沼虾、青虾、美国青蛙、当地土著蛙、中华鳖等水产动物,搭养鲢、鳙、斑点叉尾鮰、鲇、乌鳢等,不宜放养鳜鱼以及虹鳟等冷水性鱼类。
放养规格。鱼类放养规格有50~100g、150~200g大规格鱼种和3~5 cm夏花鱼种,其他水产动物如健康、优质的扣蟹(100~200只/千克)、200 g以上的中华鳖幼体、20~50 g的幼蛙。
放养密度。稻田养殖食用鱼的放养密度要比池塘少得多,一般相当于池塘的10%~15%,放养密度为2 000~7 500尾/公顷,夏花鱼种2万~3万尾/公顷(培育大规格鱼种),河蟹、扣蟹75~150 kg/hm2,1.0 cm青虾苗200万尾/公顷,中华鳖4 000~5 000只/公顷。
混养方式。主养种类与搭配种类比例为8∶2。主养草鱼应搭配鲤、鲫等杂食性鱼类,主养鲤应搭配草鱼等草食性鱼类,主养罗非鱼应搭配鲤、草鱼等,主养蛙、中华鳖应搭养鱼类。
投饲。在鱼溜中设饵料台,每日投饵1~2次,饲料种类和规格与池塘养殖相同。稻田中杂草和昆虫等天然饵料较多,放养数量少,日投饵量少于池塘养殖,一般为1%~3%。
水稻栽插期间要浅水灌溉,返青期水位4~5 cm,分蘖期间浅灌(2~3cm),分蘖后期加深至6~8 cm(控制无效分蘖),拔节孕穗期提高至10~12 cm或更深一些,扬花灌浆后逐渐下降至5 cm左右,成粒时可提升水位,收割时逐渐放水,引赶鱼类游入鱼溜,收割后及时灌满水,以利于鱼类生长。
定时巡视田埂和进、排水口栅栏,注意漏溢和堵塞,保证安全和进排水畅通,严防逃逸。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700余种昆虫具趋光性),在鱼溜处安装高压黑光灯诱集昆虫喂鱼。诱虫时间很重要,一定要在鱼类等生长到能够吞食落在水中的昆虫时才安装诱虫灯,否则,会危害水稻生长。灯具的安装高度要合适,在鱼溜高处(高度>4 m)安1个小灯泡诱集远处昆虫,小灯泡下方(离水面30 cm左右)安1个大灯泡将飞虫诱入水面,让水产动物吃掉。一盏灯光一夜可诱虫5~10 kg。
6.稻田养鱼综合管理技术
稻田养鱼的宗旨是以生产稻谷为主,兼获水产品。水稻是沼泽性植物,而不是水生植物,鱼类、虾蟹类是水生动物,蛙是水陆两栖动物,中华鳖是陆生喜水动物。这些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一定的水生态环境,各自所要求的生态条件不同,管理措施必需有利于水稻和水产动物两者的生长发育。
水稻对水位的要求是前期浅,中后期适当加深,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水稻根系70%~90%分布于地表20 cm土层内,稻秧返青后1个月左右开始生长根系,需要排水晒田(表土微裂),使稻根系泛白,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向土层深处延伸,保持植株健壮,防止倒伏。
晒田期间水产动物多数聚集在水沟和鱼溜中生活,其水深分别保持在30 cm和80 cm,可以进行正常性投饲工作。
水稻田追肥通常施用氨氮肥及酰胺态氮肥等化学肥料,施肥数量及其方法都要考虑水产动物。氨态氮肥[(NH4)2 SO4、(NH4)2 CO3、NH4HCO3、NH4NO3]在水中浓度过大(>100~150 kg/hm2),对鱼类等水产动物有毒害,应当控制每次的施肥数量,也可以采用分段隔离施肥法(将一块稻田分2~3部分分别进行施肥),以利于鱼类回避化肥游向无肥区。
稻田施农药对水产动物有一定影响,必须实行科学施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广谱农药,以及水剂或油剂农药,少用或不用粉剂农药。常用的农药对水产动物的毒性各异,甲氰菊酯、来福灵和国产醚菊酯及菊马乳油对鱼类的毒性很高(对人畜的毒性不大),半致死浓度为10 mg/kg;杀螟松、杀虫双、捕稻散、甲醛、甲基1605、甲胺磷、三环唑、叶枯灵、多菌灵、稻瘟灵对鱼类较安全,但甲胺磷、甲基1605对人畜毒性较大,应慎用、少用。各种农药的半衰期差异也很大,其中杀虫双在室内无光条件下,半衰期为180 d(属稳定型),杀螟松等大多数农药在水中容易降解,半衰期为0.5~1d(属不稳定型)。
粉剂农药应在早晨有露水时均匀撒于稻叶上,水剂、油剂农药在晴天下午采用弥雾状、细雾状喷洒,尽量避免农药直接入水。若发现鱼类中毒,应立即加注新水,或边注边排。施农药时,将鱼引赶入鱼溜中,最安全的办法是实行稻田分块交错施药措施。
利用稻田蜘蛛控制水稻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以及盲蝽、陷翅虫和步甲虫等捕食天敌,减轻虫害。采用生物制剂防治病害,如用苏云金杆菌乳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苏云金杆菌新菌株制剂82-6(4)-2防治水稻螟虫。
(十一)鳗鲡养殖
鳗鲡的肉质细嫩,富含脂肪,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无肌间小刺,是人们喜爱的鱼类,属于优质名贵养殖种类。我国养殖的鳗鲡有日本鳗鲡、欧洲鳗鲡、美洲鳗鲡和澳洲鳗鲡等4种,以前两种为主。鳗鲡的繁殖习性和仔鱼营养特点独特,至今人工繁殖尚未成功,养殖用苗依然靠天然采捕。
养鳗业遍及亚洲、欧洲、美洲许多国家,以亚洲尤为盛行。日本养鳗业起始时间早,规模大,养殖技术先进,年产量维持在2万吨左右。韩国养鳗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很快,年产量已达0.25万吨。欧洲养鳗业始于19世纪,集中于地中海一带,意大利养鳗最早,丹麦、荷兰、英国、法国等国也相继发展养殖鳗鲡,其中丹麦的养鳗技术先进,采用循环温流水方式,净化水设备先进,几乎不向环境排放污水。美洲养鳗业集中在美国,但数量有限,饲养管理水平和年产量都不高。澳大利亚养鳗业刚起步,处于开发试养阶段。
我国养鳗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台湾比大陆早10余年。我国台湾1986年鳗鲡产量已与日本持平(约3.6万吨),1987年达4.2万吨(超过日本),1992年达5.1万吨,近几年保持在2.5万~3.0万吨,养殖方式以池塘和流水养殖为主。大陆养鳗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日本和我国台湾引进养鳗技术,经过近10年的攻关研究,先后在鳗鱼苗采捕和暂养、鳗鱼种培育、池塘与工厂化养殖食用鳗以及配合饲料等方面取得许多科研成果。1987年养鳗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养殖产量达14.7万吨,养殖面积达1.28万公顷,烤鳗生产线60多条。1997年开始进行欧洲鳗鲡养殖试验研究,养鳗业出现新的发展生机。近几年,我国养鳗面积基本稳定为1.2万公顷,年产量保持在16万~18万吨(2005年为17.92万吨),年产值达260多亿元,约占我国渔业总产值10.3%。
1.生物学特点
(1)生活史。鳗鲡属于降河性洄游鱼类,稚幼鱼在淡水中生长发育,性成熟后下海产卵,受精卵孵化为白色透明仔鳗,卵黄吸收后体形呈长扁形的柳叶鳗,经过较长时间变态为细长形的白仔鳗(透明鳗、玻璃鳗),溯河进入淡水后逐渐长大变黑称为黑仔鳗(鳗线),随着身体长大,体表出现黄色斑点称黄鳗(幼鳗),经过3~5年生长发育成为体色呈银色的银鳗(成鳗),然后洄游至河口降河入海,在向深海长途洄游过程中性腺逐渐发育成熟,进入产卵场进行繁殖,产卵后的亲鱼多数死亡。
三种鳗鲡的生活史大同小异,产卵场都在深海,胚后发育、形态特点、洄游规律和生活习性相似。三者的仔鳗和幼鳗持续时间不同,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柳叶鳗发育至白仔鳗(在海洋中漂移到河口)约为1年,欧洲鳗鲡为2~3年;日本鳗鲡的幼鳗期(在淡水中生长发育至降河入海的时间)4~5年,欧洲鳗鲡短者6年、长者达20年,美洲鳗鲡约10年左右,有的个体则长达20年。
(2)生活习性。日本鳗鲡的生存温度为1~38℃,适温18~30℃,最适温度24~30℃;10℃以下停食,12℃开始摄食。欧洲鳗鲡的最适温度为22~26℃,8℃以下停食,1~3℃处冬眠状态。美洲鳗鲡的最适温度为22℃,13.8℃停止生长,低于5℃易死亡。
鳗鲡生长发育的适宜溶氧量为5 mg/L以上,但耐低氧能力强,0.95 mg/L时浮头,0.55 mg/L以下开始死亡。
鳗鲡是广盐性鱼类,肾脏和鳃具有调节渗透压的功能,可以在淡水和海水两种盐度截然不同的水域中生活。鳗鲡由淡水进入海水,大量吞饮海水(每天饮水50~200 mL/kg)补偿体内失水,通过降低肾小球的滤水率和增大肾小管对水的回收率,减少排尿量;同时,通过增多鳃上皮氯细胞数量和增大其体积,加大体内Na+和Cl-排出量,调节体内离子和渗透压平衡。鳗鲡由海水进入淡水,停止吞饮水,减少Ca2+、Mg2+、、等离子吸收量与排出量,降低肾小球渗透性,减少对水分的重吸收(稀释尿液),增大肾脏排尿量,调节体液平衡;同时,降低鳃上皮细胞的排盐量,增强对Na+、Cl-离子的吸收能力,以调节体内渗透压与淡水保持平衡。
柳叶鳗至白仔鳗阶段在海水中生活,白仔鳗至黑仔鳗阶段对盐度要求逐渐降低(7~10→淡水),黑仔鳗至降河的成鳗阶段在淡水中生活(采取逐渐升高盐度的措施,也可在海水中生长发育)。
鳗鲡随着身体成长逐渐出现负趋光性(由强光到弱光),白仔鳗趋向100~1 000 lx,黑仔鳗趋向10~100 lx,10 cm以上个体趋向0.1~1.0 lx,成鳗喜弱光。因此,在捕捞鳗苗和培育白仔鳗时采用灯光诱集法,可提高捕苗量和喂食效果;幼鳗培育和成鳗养殖阶段在饲料台和池上方加盖遮阳网或黑色塑料薄膜,以利于鳗鲡摄食和生长。
鳗鲡胚后发育各阶段都具有聚群生活与顶水流和顺水流游动的习性,以及怕光和穴居习性,喜欢在阴暗处摄食和顶水逆游,常沿微小水流或潮湿通道(坡壁)逃逸。
鳗鲡在水中用鳃呼吸,在湿润状态下靠皮肤呼吸。当水温在15℃以下时,只用皮肤呼吸即可维持生命,因此,可以采用离水湿运鳗鲡。鳗鲡的呼吸频率和呼吸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强,水温每上升10℃,呼吸强度约增加2倍。
(3)生长与摄食。鳗鲡的生长速度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钱塘江鳗鲡,第一年春季体长为6cm(1g左右),第二年春季体长为15 cm(5g左右),第三年春季体长为25 cm(15g左右),第四年体重达150 g,最大个体达45 cm(1 600 g)。池塘养殖的鳗鲡生长较快,白仔鳗当年体长为20 cm(15g左右),第二年秋季可达200 g左右。温水养殖的鳗鲡生长更快,白仔鳗养1个月,体重达0.2 g以上(黑仔鳗),饲养4个月体重达20 g左右,再养3~4个月体重达食用规格(150~250 g)。
鳗鲡个体生长差异很大。池塘放养同一批鳗苗,饲养6个月大部分体重为10 g左右,有的(5%左右)2个月体重已达10g,因此,应当定期筛选、分级饲养。
鳗鲡终生具有S形攻击捕食和触碰后咬食的综合型摄食习惯。人工饲养仔鳗、幼鳗及成鳗都应当根据其摄食特点进行科学投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日本鳗鲡早期仔鱼和柳叶鳗见到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时身体弯成s形,然后迅速挺直身体前冲捕食之(S形攻击捕食方式),但对投喂轮虫的摄食成功率极低,2h内几乎捕不到食物。鳗鲡通常是不停地游动,当触碰到糊状饲料团后立即离开,或用吻部反复触碰饲料团,张开口(口裂几乎呈直角)用力咬住,然后猛然甩头撕下一满口饲料(触碰后咬食方式),咀嚼后吞咽。幼鳗和成鳗S形攻击摄取食物方式比仔鳗要有效得多。养鳗业已广泛采用适合鳗鲡两种摄食方式的饲喂方法,投喂糊状饲料团和活饵料等。
鱼类的视觉、嗅觉和侧线等感觉器官在摄食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真骨鱼类眼睛的感光细胞是视网膜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是感受光亮的,确定食物的方向和位置,是鱼类成功捕食所必需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对放射能具有高度敏感性,在鱼类捕食方面起重要作用。鱼类侧线器官的顶器覆盖有一系列感觉毛,能够鉴别水流方向与大小以及食物在水中的活动情况。绝大多数真骨鱼类仔鱼阶段的视觉器官已具有视锥细胞,可以有效捕食轮虫等浮游动物;而鳗鲡早期仔鱼和柳叶状仔鱼的视网膜无视锥细胞,只有视杆细胞(变态后溯河期的白仔鳗才具有两种视觉细胞),同时,仔鳗的侧线器官尚未形成。因此,早期仔鳗S形攻击摄食轮虫等浮游动物的成功率很低。但是,白仔鳗、幼鳗和成鳗的眼睛视网膜中已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视觉细胞,而且瞳孔能够活动(在黑暗中瞳孔可张弛),侧线器官已发育完善,因此,具有S形攻击捕食游泳动物等饵料生物的能力,而且效率很高。
摄食习性。仔鳗、幼鳗和成鳗都具有触碰食物后咬食的习性。鳗鲡的嗅觉器官发达,嗅窝内的嗅觉上皮形成长形的花瓣状皱褶,增大嗅觉器官的面积,对食物的敏感性极强(与狗相似),而且具有颌齿;发现与鉴别食物能力强,但口裂较小,当吻部触碰到糊状饲料团后,开口咬住软形物,上下颌齿刺入食物中,猛然甩头撕下饲料。
胚后发育各个阶段的食物组成。早期仔鳗(包括柳叶鳗)在海洋中漂游时期摄食种类尚不清楚,根据人工饲养早期仔鳗及柳叶鳗的摄食情况,可以推测其食物组成应当是个体较大、活动性较弱且质地较软的海洋浮游动物。溯河期的白仔鳗(全长49.5~63.0 mm)摄食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以及丝蚯蚓、水生昆虫幼虫、贝类残渣及有机碎屑;溯河途中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幼虫、小型虾、蟹和小鱼苗,以及植物碎片和种子等。幼鳗和成鳗摄食水生昆虫、底栖动物、虾蟹类、鱼类等,也吃植物性食物和人工配合饲料,属于动物性食性或偏动物性杂食性鱼类。
2.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试验研究
鳗鲡在淡水中不能发育成熟,降河入海后在漫长的生殖洄游过程中性腺逐渐发育成熟。鳗鲡繁殖生物学有许多内容是未解之谜:如何洄游到产卵场,性腺发育成熟所要求的生态条件,产卵场的生态环境条件,在自然条件下亲鳗产卵行为,早期仔鳗如何变态为柳叶鳗,柳叶鳗如何变态为白仔鳗,等等。
鳗鲡的性成熟年龄与规格尚不能准确确定,只能通过在淡水中生活的时间,以及生殖洄游季节在河口地区捕到的降河鱼进行综合的测定、鉴别。鳗鲡在淡水中生活的时间较长(3~20年),日本鳗鲡降河个体体长为300~800 mm,欧洲鳗鲡为400~620 mm以上,成熟年龄为5~6年。
降河鳗鲡的雌雄,可从体长、外形特征和第一性征等3方面综合鉴别。日本鳗鲡体长400 mm以下的全为雄性,700 mm以上全为雌性,400~700 mm之间的雌雄均有,随着体长增长,雄鳗出现率渐少,而雌鳗出现率渐增。雌鳗眼小而眼间距大,吻部长而宽且圆钝,体型肥大且圆而粗,体背部呈灰色、黄褐色和褐色;雄鳗眼大而间距小,吻部短而突且尖,下唇端多呈紫黑色,体型瘦小、圆而略细,体背部及两侧常呈乌黑色。雌雄生殖腺(日本鳗鲡体长180~250 mmm开始性分化),右侧短于和小于左侧。下海个体卵巢处于Ⅰ、Ⅱ期,发育最好的可达Ⅲ期,随着卵巢增大、增厚,皱褶增多,卵径逐渐增大,颜色由淡红色或白色变为淡黄色;精巢由平圆形小叶相互重叠连接成链条状,称“叶状器官”,早期小叶薄而透明,随着小叶发育、长大,血管增多呈淡红色,继而小叶增厚,交互重叠,呈乳白色。
产卵场位置。3种鳗鲡的产卵场位置已基本调查清楚,经60年(至1991年)的调查分析判断:日本鳗鲡的产卵场位于马里圣岛以西的北赤道深海域,即北纬15°、东经14°附近;欧洲鳗鲡的产卵场在大西洋西部马尾藻海,北纬22°~30°,西经48°~65°,即百慕大群岛东南海域水深6 000~7 000 m的深海区,鳗鲡产卵场在水深400 m左右;美洲鳗鲡的产卵场也在百慕大群岛东南海域,距欧洲鳗鲡产卵场以西不远。
性分化。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性分化时间基本相同,自白仔鳗开始持续1年左右。日本鳗鲡不存在雌雄同体阶段,欧洲鳗鲡是否存在雌雄同体阶段,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结论。
试验研究表明,日本鳗鲡降河前缺乏GtH刺激,达不到性成熟,雌鳗成熟系数为1%~2%,雄鳗为0.025%~0.05%。经多次注射鲤鱼脑垂体和HCG或LHRH-A和DOM混合液,可使其脑垂体GtH含量明显增加(单独注射一种药物,GtH含量增加不明显),即经过外源激素(鱼类脑垂体、HCG、LHRH-A等)长期诱导,性腺可以发育成熟,雌鳗和雄鳗的性成熟系数分别达50%~60%和5%~20%。亲鱼催产率可达30%~40%,或更高一些。
鳗鲡在人工催熟条件下,可自行在较浅水层中交配产卵,也可进行人工授精,其发情与产卵行为与鲢、鳙等鲤科鱼类相似。日本鳗鲡的成熟卵有油球,浮性,卵径为1.2 mm左右,受精卵在水温9~20℃孵化时间为48 h左右,刚孵出的仔鳗体长3 mm左右,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0~26℃,适宜盐度为15~35。
20世纪60年代已开始进行日本鳗鲡的人工繁殖试验研究。日本学者于1973年进行人工授精、孵化,获得成功;“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在对亲鳗催熟、催产、孵化等方面都取得很大进展,孵化后3~5日龄仔鳗大量死亡,仅少数成活到24 d。1999年日本学者采用鲨鱼卵冷冻干粉末糊状饲料饲喂人工孵化的仔鳗,发育至253 d,体长达30 mm以上,并完全变态为柳叶鳗,但至今为止仍未育成鳗苗,更谈不到批量生产。
3.鳗鲡苗的捕捞、暂养和运输
我国各江河入海口,南自北部湾、北至鸭绿江口,以及岛屿周围均产日本鳗鲡苗。产量较高的有广东省韩江口,福建省厦门和闽江口,浙江省萧山、绍兴和宁波,上海市长江口崇明、奉贤和南江,江苏省东台、射阳、盐城以及台湾地区四周江河入海口,其中以江苏和浙江省最高,福建省、广东省和上海市次之。鳗鲡苗产量各年波动很大。
溯河鳗鲡苗系白仔鳗,全长5 cm左右,体重0.15~0.2 g,白天栖息于水底,潜伏在石缝、草丛、沙砾中,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当水温达8℃以上时便成群溯河而上,称汛期。鳗鲡苗汛期,南早北迟,广东省为12月至翌年2月,台湾地区为11月至翌年1月,福建省为12月翌年3月,浙江省为1月~4月(1月~2月是盛期),江苏省为1月下旬至4月,鸭绿江口为3月~5月。
鳗苗溯河最低水温为8℃,适温12℃,水温过低和温差过大都会影响溯河数量。鳗苗溯河时间多集中在日落后至黎明,大潮溯河数量比小潮多,涨潮比落潮多,并以日落后到开始涨潮3h为最高峰。淡水水流量越大,鳗苗上溯量越多,无风、微风天气溯河数量多,有风天气上风处多。
采捕方式。选择水流通畅、流速适中、水深3m以内、有淡水流出的江河口,以及水闸汇泄水地段,采用手抄网、三角推网、扳网和张网等多种网具进行采捕。
手抄网是用圆形框架与25~30目尼龙纱绢网袋构成。三角推网是用两条1.8 m长竹竿与1.0 m横竹竿交叉固定成的三角形框架,下缘缚有25~30目尼尼龙纱绢网片袋,呈簸箕形。两种网具在沿河口浅滩水深1 m处作业,采捕的鳗苗质量较好,但采捕面积小,产量低。
扳网框架呈四方形,每边长3m,下缘缚有25~30目聚乙烯网袋,网目规格从边缘至中心逐渐加密,中心为集鳗苗网袋。设置在水闸附近或靠近河口的浅滩处,定期捞出网中鳗苗,操作简便灵活,鳗苗质量好,但采捕数量有限。
张网结构似曳网,由袖网和囊网两部分构成,两侧袖网在水中呈喇叭口形,袖网后部接囊网,囊网末端接漏斗网或集苗箱。将数个张网并排设置(定置)于河口、海湾处,网口朝向海洋,鳗苗随潮水漂游入网囊中,定时起网捞苗,可大批作业,采捕数量多,但易混进杂鱼苗和渣物,且鳗苗身体易受伤,影响成活率。
鳗苗暂养。拣去混入鳗鲡苗中的杂鱼、杂虾、残物,以及死苗和伤苗后,将体质好的鳗苗暂养起来,恢复体质,排除污物,必要时可采用降温措施(水温控制于6~8℃)。可以采用网箱暂养,用28~30目聚乙烯网布制成网箱(规格不限),设于水质较好、水深1 m以上的河道或池塘及混凝土池中,放养密度一般为3~6 kg/m2。也可以用混凝土池暂养,面积4~10 kg/m2,深1 m左右,放养密度为1~2 kg/m2,池内设注排水口和喷水与增氧设备。
鳗苗运输。通常采用尼龙袋充氧密封法,放苗密度一般为每千克水中1 kg鳗苗,运输30 h成活率可达90%左右,如气温高于20℃应采取冰块降温措施,使袋内温度保持10℃左右。运抵目的地后,先将尼龙袋放在池内,使袋内温度接近池水温度,再开袋放苗。
4.鳗鲡养殖场建设技术要点
我国鳗鲡养殖方式有静水式养殖、温流水养殖、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和食用鱼网箱养殖等多种方式。最常采用的是露天静水式养殖,造价低,用水量少(日换水量10%~5%),节能,但单位产量较低(150~22.5 kg/m2)。
露天静水式养殖场场址的基本条件(水深、水质、土壤等)与鲤科鱼类养殖场相似,但用水量较大。饲养池有混凝土池和土池两种。混凝土池分4级,1~3级池用于培养鳗鲡苗种,第4级池饲养食用鳗;土池塘分3级,1~2级培养苗种,第3级池塘饲养食用鳗。1级混凝土池专门用于白仔鳗培育,多修建于温室内,2~4级混凝土池和3级土池塘建于室外。4个级别混凝土池的面积比例通常为2∶8∶15∶75。
养殖场的主要建筑工程有厂房、混凝土池,以及进、排水管道。厂房一般采用砼柱或钢柱架槽钢人字形屋架,灰白或透明玻璃钢(透明度为75%以上)波形瓦屋面,层高2.4 m左右,屋架跨度12~15m,间距5~6m,四壁填保温材料,混凝土抹面,厂房要有通风设施。养鱼池面积为40~50m,方形切角或圆形,排水管设于池中央。锅炉加温。过滤池占养鱼池总面积10%。
5.鳗鲡苗和鱼种培育
鳗鲡鱼苗培育是将体重0.13~0.4 g白仔鳗经过30 d左右饲养成体重2g左右的黑仔鳗。鳗鲡鱼种培育是将黑仔鳗经过120 d左右饲养成体重20 g左右的鱼种。
(1)鳗鲡苗培育。
①鳗鲡苗质量鉴别。注重观察其规格、形态和活动能力。
日本鳗鲡苗(白仔鳗)全长46~70 mm,平均体重0.145 g(0.17~0.12 g,6 000~8 700尾/千克);全身玉白色且透明,眼小,身体较圆,尾柄无黑色素;放于手掌上能够左右上下做弯曲形跳动,行动活泼。
欧洲鳗鲡苗全长62~85 mm,平均体重0.38g(0.25~0.50g,2000~4000尾/千克);身体较大,透明,眼较大,体圆,尾柄有星状黑色素,沿体轴自头后至尾部有一条红色线;放在手掌上只能做左右摆动,活动能力较弱。
澳洲鳗鲡苗全长44~64 mm,平均体重0.13 g(0.11~0.16g,6 000~10 000尾/千克);身体较小,头稍圆,尾部有点状黑斑;活动能力较强。
美洲鳗鲡苗全长46~55 mm,平均体重0.127 g(0.10~0.154 g,6 500~10 000尾/千克);身体短小,眼较小且略突出;活动能力与日本鳗鲡相似。优质白仔鳗规格整齐,体色玉白色且透明,健壮且活动能力强(成群逆水游动),无伤,无寄生虫和病原感染。
②培育技术要点。白仔鳗身体幼嫩,对外界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力较差,需要在优异条件下进行精心培育才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白仔鳗一般采用室内混凝土池培育。放苗前检修、调整进排水管道和增温、增氧设备,准备好饵料台并安装好台上方的诱鱼灯(1525 W带罩灯);放水冲洗池底及四周,用生石灰(200 mg/L)或漂白粉(20 mg/L)全池泼洒消毒,鳗苗入池前1周再用高锰酸钾液(20~30 mg/L)消毒清刷干净后,放30 cm水并调节好水质(盐度7左右、溶氧量5.0 mg/L以上)和水温(12~15℃)。
放养密度及注意事项。日本鳗鲡和澳洲鳗鲡白仔鳗为600~1 000尾/平方米,欧洲鳗为500~600尾/平方米。放养鳗苗时应当将尼龙袋放入池水中30 min左右再开袋放苗,注意袋里的水温与池水温度相差不得超过3℃;每个池放同批捕捞的规格整齐的鳗鲡苗。鳗苗入池24 h后缓慢升温,每天升温2~3℃,4~5 d升至26~28℃(养日本鳗鲡的池水温度略高于欧洲鳗鲡);入池36~48 h后当水温升至22~24℃,每日换水30%,而且在3~5d将池水盐度逐渐降至淡水。
投饵。先将丝蚯蚓漂洗,暂养4~5 d,投喂前用0.5%~1%食盐水浸泡30 min。当池水温度升到20~22℃便可全池泼洒丝蚯蚓,6~7 d后逐步缩小泼洒范围,将白仔鳗诱引到饲料台处,并逐渐减少丝蚯蚓的投喂量,从占白仔鳗体重的20%~30%减到占其10%~15%,经过4~5d驯食,使鳗苗养成定时、定点、定量的摄食习惯以后,便可转为正常投饵。
驯食阶段,每日于6∶00、14∶00、22∶00投喂3次或5∶30、17∶30投喂2次,每次投喂30 min左右,日投饵量为25%~35%(或45%)。
转食阶段,即由投喂丝蚯蚓转到完全投喂白仔配合饲料。转食方法:第一天喂70%丝蚯蚓和30%白仔饲料,第二天喂50%丝蚯蚓和50%白仔饲料,第三天喂30%丝蚯蚓和70%白仔饲料,以后全部转喂白仔饲料。每天6∶00和18∶00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6%~8%,每次投喂量以在30 min左右吃完为宜(八分饱)。
完全投喂白仔饲料,是将饲料加水搅拌成食团,用竹刀在饵料台上摊成薄层,便于鳗苗由边缘向中央摄食,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培育鳗苗的水温度应当保持在26~28℃,每日换水3次,日换水量达100%,换水时池水温差不要超过1.0℃。每次投喂后2~2.5 h清扫池底,吸除残饵及粪便。前期水位保持30 cm左右,后期水位升至60 cm左右。随时开动水车式增氧机,使池水溶氧保持在5 mg/L以上,必要时用生石灰调节水质。
白仔鳗经过35~45 d培育,身体长大,大小分化明显,应当适时进行筛选并分池培养。鳗苗长到一定规格,停食1d,降低水位(35~40 cm)和水温(22~24℃),投喂较坚硬的饲料团,诱集鳗苗,用抄网反复抄捕;然后,继续降低水位至20 cm左右,在出苗口安装集苗袖网和网箱,开启集苗管阀,使鳗苗随水流进入集苗网箱中,全部捕出。采用竹制鱼筛和槽式筛选器在池水中进行筛选,操作动作要轻,并开启增氧机,避免苗种因缺氧而死亡。分选好的鳗苗种按规格分池养殖,体重达1.2 g的转入黑仔鳗池培育,未达到规格的仍然在原池继续培养至1.2 g后再转入黑仔鳗池培育。
(2)鳗鲡鱼种培育。
混凝土池培育。鳗鲡鱼种培育期间个体生长差异较大,通常采用分级培育方式,饲养20~30d筛选分池一次(方法同白仔鳗培育),由体重2g养到20 g左右,约分池2~3次。放养密度分别为200~300尾/平方米、100~200尾/平方米和60~150尾/平方米(三合土池底的放养密度稍大)。
放养前修整培育池,注水,消毒,搭遮棚,安装增氧机(0.75 kW,1~2台/池)和饵料台(面积为池塘的2.0%~2.5%)。
饲养管理。投喂黑仔饲料和幼鳗饵料,日投喂2次,日投饲量2.5%~3.5%,饲料与水比例为1∶1.5~1∶1.4(水温偏高时为1∶1.3),搅成糊状,“四定”投饵。日本鳗鲡池水温保持在26~28℃,欧洲鳗鲡池水温为25~26℃。池水水位为60~80 cm,日换水1~2次,换水量为50%~100%。每日洗池、排污1~2次,适时开启增氧机,保持池水溶氧量在5 mg/L以上。加强水质监测,经常泼洒石灰水,定时检测鱼体,发现疾病立即对症治疗。广东省等南方地区尚有利用土池塘培育黑仔鳗至鱼种的,放养密度比混凝土池少,饲养管理方法与鲤科鱼类鱼种培育相似,其水质管理技术基本相同。
6.食用鳗鲡饲养
食用鳗鲡养殖是将体重20 g左右的鱼种养成150~200 g或400 g以上的商品鳗鲡(幼鳗)。我国养殖食用鳗鲡,通常采用混凝土池露天静水方式和温流水方式,以及土池塘露天静水饲养方式。混凝土池养殖,通常是单养鳗鱼。土池塘养殖,有单养、混养和搭养3种类型。
(1)混凝土池露天静水养殖。放养前放干池水,清理池壁和池底,除掉过多的淤泥,检查和维修注、排水系统及饵料台等,用生石灰清池,安装增氧机,然后蓄水放养鱼种。
鱼种体重20 g左右,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背部肌肉丰满,体表清洁,鳍条无损,不充血,游泳活泼,溯水能力强。放养前用盐水(1.5%~3.0%)药浴30 min,给鱼体消毒。
食用鳗鲡饲养全程一般进行3~4次筛选与分池,根据水源、换水量、设备条件以及饲养技术水平,确定各级鱼种的放养密度(表5-49)。
表5-49 不同规格鳗鲡鱼种分级饲养的放养密度
注:引自李德尚等(1993)
欧洲鳗鲡体重33.3 g和50 g鱼种,放养密度分别为4.5~5.5尾/平方米和3.8~5.00尾/平方米,略低于日本鳗鲡。
“四定”投饵。定质:新鲜饲料要求鲜活、清洁,配合饲料中的鱼粉色黄、味佳、粉末细、杂质少,蛋白质高于60%,脂肪低于8%,α-淀粉黏结性强;幼鳗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7%左右,成鳗饲料为45%以上。定位:饵料投于食台(用绳索悬挂,使台底高出水面1~2 cm)上,投饵后食台底与水面接触,以减少饲料失散并便于观察鳗鲡吃食动态。定量:日投饵饵量随个体大小和水温而变化,鲜饵料和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分别为15%~20%和3%~5%,已达食用鱼规格的则分别为10%~15%和2%~3%;水温13~28℃期间日投饲量随温度升高而逐增(0.5%~3%),水温增高到29~35℃时日投饵量随温度增高而下降(2.5%~0.5%)。定时:一般每天9∶00~10∶00投喂1次,也有在6∶00和18∶00投喂2次的;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和池鱼活动等具体情况可适当提前或推迟。
调节水质。鳗鲡对水质的要求比鲤科鱼类高,水质主要指标:pH为7.5~8.5,透明度30 cm左右,溶解氧5~10 mg/L,非离子氨≤0.02 mg/L。调节水质的主要措施是在混凝土露天池水中培养微囊藻,依靠微囊藻吸收无机盐类净化水质和产生氧气保持高溶氧量。鳗鲡鱼种入池前引入微囊藻种,施适量化肥(1.5~3 g/m2氮肥和0.5 g/m2磷肥),池水逐渐变为蓝绿色,通过换水等措施调节肥度和水色,使池水持续保持正常的蓝绿色;同时,应当适时适量施撒漂白粉(1 mg/L)和敌百虫(0.3~0.4 mg/L),以控制轮虫和枝角类数量,避免其繁衍成灾。定时开启增氧机,黎明前和中午分别开机2~3 h。每天换水排污1~2次,日换水量依放养密度和水质情况而异(1/7~2/3)。注意排净池内的粪便和污物。
轮捕与分养。鳗鲡鱼种争食激烈,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个体大小差异明显,必须及时捕捞筛选,按规格分池饲养,达到商品规格的食用鳗鲡应及时出售。此项工作一般每月进行1次,全年进行6~7次。
捕捞前停食1d。捕鱼时动作要轻而快,起网后立即放入网箱,开动增氧机,以防缺氧浮头。
(2)土池塘露天静水养殖。土池塘露天静水养殖鳗鲡食用鱼,具有投资小、成本低、用水量少、技术要求低等优点。我国南方各省和台湾地区广泛采用这种养殖方式。
养鳗池塘的水源与水质、地质与底质、面积与深度(0.5~1.0hm2与1.5~2.0 m)、形状与周围环境等基本条件,与养殖鲤科鱼类的相似,但鳗鲡在阴雨天等湿润条件下容易离水爬行逃逸,因此,在池堤上方(顶端)最好砌有T形防逃墙。
鳗鲡鱼种入池前各种准备工作基本上与混凝土池露天静水养殖方式相似,池塘清整工作与鲤科鱼类池塘相同。
鱼种的选择标准及鱼体消毒,与混凝土池露天静水养殖相同,但其放养密度和放养方式不同。土池塘静水养殖仍然采取分级饲养方式,各级放养密度都比混凝土池稍低,欧洲鳗鲡放养密度略低于日本鳗鲡。
为了合理利用池塘天然饵料及其空间,通常在养鳗池里搭养少数鳙、斑点叉尾鮰、长吻鮠、鲮等鱼类。土池塘露天静水养殖鳗鲡食用鱼,分级放养密度如下表;鳙和斑点叉尾鮰或长吻鮠等的放养密度,分别为0.03~0.06尾/平方米和0.03~0.05尾/平方米。
表5-50 池塘饲养鳗鲡的分级及放养密度
实行“四定”投饵,具体内容和方法与混凝土池养殖相同。水质调节指标与混凝土池露天静水养殖也大至相同,其调控方法与养殖鲤科鱼类相似,只要池水持续呈现“肥、嫩、爽”状态,而不出现“老化”即可。也就是说,池水中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并非一定是微囊藻,绿藻也是可以的,然而也不是以绿藻为主的池塘中出现了微囊藻就不是好水了。
鳗鲡池塘使用的增氧机通常为水车式及旋转式,一般1 500 m2水面配置一台。水车式增氧机不仅具有增氧功能,而且可使池水形成水流(按一个方向流动)。大型池塘需要配置多台增氧机,以形成较大的循环流,加快池水流动速度。增氧机应设置在靠近池塘边(距池中心1/3处)。面积更大的池塘,中央需要设置一台旋转式增氧机。
注重做好池塘水质调控工作,如2~5 d换1次水(10%~20%)、定期施洒生石灰等。
土池塘露天养殖食用鳗鲡的轮捕与分养,与鳗鲡鱼种培养及混凝土池养殖相同,一年进行4~5次(1~2个月进行1次)。
(十二)鲑鳟养殖
我国虹鳟养殖遍及南北各地,部分地区还养殖了金鳟(虹鳟的人工品系)、山女鳟(马苏大麻哈鱼陆封种)和白点红点鲑。鲑鳟鱼类系冷水性和短日照型,秋、冬季产卵,生长上限水温为20℃,繁殖上限水温为13℃。
14世纪古罗马开始进行鲑卵孵化,1838年英国进行人工放流幼鲑,1872年美国开始养殖土著鱼类虹鳟,1877年日本从美国引进虹鳟发眼卵开始建立养鳟业,1880年虹鳟移入欧洲,以后逐渐扩展到世界五大洲,成为各国的重要养殖鱼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虹鳟养殖业已发展成为世界性水产养殖业,养殖方式为淡水流水养殖和海、淡水网箱养殖。鲑鳟养殖产量达2万吨以上的有挪威、智利、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5个国家,其中挪威养殖大西洋鲑年产超过40万吨。
我国养鳟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1959年朝鲜政府赠送给我国虹鳟发眼卵5万粒和当年稚鱼0.6万尾,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进行养殖试验,在海林市横道河子建立我国第一个虹鳟试验站,1963年人工繁殖成功,1968年生产发眼卵200万粒,并向黄河流域地区推广养鳟技术。此间,1964年朝鲜平壤市赠送我国虹鳟亲鱼24尾、当年稚鱼200尾,同时在北京市水产研究所、山西省太原市和辽宁省营口县进行养殖试验。1978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将渤海虹鳟试验场扩建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冷水鱼试验站。198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赠送给青岛海洋大学道尔逊氏(Donaldsons)虹鳟发眼卵2万粒。1996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从日本引进金鳟、山女鳟和白点红点鲑发眼卵,人工繁殖和养殖成功。1998年北京从美国引进陆封型大西洋鲑,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赛里木湖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发眼卵,人工孵化、放养成功。据不完全统计,至2002年全国已有虹鳟养殖场800余家,分布于北京、黑龙江、辽宁、甘肃、山西、河北等29个省(市),年生产发眼卵2 800万粒、虹鳟0.6万吨,养殖用水总流量达25.0 m3/s。
我国先后开展了虹鳟繁殖生物学、繁殖生理、病理、营养生理、生物技术及全雌育种、营养需求及饲料配方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以及细鳞鱼、哲罗鱼和红点鲑等名优土著鱼类生物学研究,并对虹鳟养殖放养密度、温度、水流量与生长速度及鱼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研究探明冷水性鱼类性腺发育、成熟规律,以及卵子质量与温度、营养的关系;创建虹鳟病毒性疾病IPN和IHN病毒分离鉴定技术、弧菌病及链球菌病诊断与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探明复口吸虫病病原学原理;系统研究解决人工采卵与孵化、稚鱼培育和成鱼饲养等全人工养殖系列技术,稚鱼高密度培育和食用鱼高产关键技术,发眼卵、苗种和成鱼长途运输技术,以及海上网箱养殖虹鳟技术和主要疾病防治方法。我国虹鳟受精卵发眼率和孵化率高达80%,苗种培育成活率达90%,食用鱼养殖成活率达95%,2005年鲑鳟食用鱼产量达1.59万吨,单产高达67.45 kg/m2。
1.生物学特点
冷水性鲑鳟鱼类生物学特点。性成熟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日照逐日变短和水温逐日降低的秋、冬季才能正常发育、成熟和受精,通常在10月至翌年2月产卵繁殖;在水温超过13℃的条件下,性腺不能正常发育、成熟和受精;生长适宜水温为4~20℃,最适温度为12~18℃,超过20℃生长变慢,摄食量减少,高于24℃容易死亡;喜在澄清水中生活,对溶氧量要求高(≥7 mg/L);在池塘中虽然能正常发育成熟,但不能自行产卵。
2.养殖场建设和养殖设施
(1)养殖场的类型及其建场的基本条件。我国鲑鳟养殖场有综合型、专业型和游钓型等3种类型。综合型养殖场的生产环节完全,包括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食用鱼养殖,规模较大,综合效益较高,兼营饲料、鱼品加工和游钓。专业型养殖场包括人工繁殖场、苗种培育场和食用鱼养殖场:人工繁殖场,从事亲鱼培育、采卵与孵化、发眼卵销售等工作,兼营苗种培育;苗种培育场,生产发眼卵和培育苗种,兼营当年鱼饲养;食用鱼养殖场,专一饲养与销售食用鱼。游钓型养殖场一般兴建在适合养殖鲑鳟类的旅游山区,生产经营食用鱼,供旅游者观赏、垂钓与现场烹调食用。
建立鲑鳟养殖场的基本条件。首先,要有适合冷水性鱼类生长发育的冷水源,水温周年变化幅度为1~24℃,最好为4~20℃,年均8℃左右;山涧溪流、泉水、地下井水、水库底排水、海拔较高的水库与湖泊等皆可。其次,流量要符合建场规模的基本要求,年产鲑鳟食用鱼20~30 t的流量应当达到0.1 m3/s(100 L/s);水源质量指标要求比鲤科鱼类高得多,其中H2S、等有害物质绝对不允许超标。第三,地形和电源等物质条件,以及交通和市场条件都要符合基本要求,鱼池最好建在有一定坡度的地方(100 m坡降1 m),便于水源自注、自排,以降低养殖成本;如果在山谷中建池,则应当避开洪泛区。
(2)养殖设施。
鱼池。鱼池总面积占养殖场总面积的70%~80%,包括亲鱼、上浮稚鱼池、稚鱼池、幼鱼池和食用鱼池。管理用房、库房和场内道路占20%~30%。
鱼池多采用混凝土或水泥砌石结构,长方形,长与宽比例为(4~5)∶1。上浮稚鱼池面积为2~3 m2,水深20~30 m,饲育孵化后至开始驯食期的稚鱼。稚鱼池面积10~40 m2,水深30~40 cm,饲育驯食后至10 g的稚幼鱼;幼鱼池面积60~100 m2,水深30~60 cm,饲育10~50 g的幼鱼;食用鱼(亲鱼)池面积100~200 m2,水深60~80 cm,饲育50 g以上的食用鱼或亲鱼。
鱼池数量和养殖场规模取决于水源流量(表5-51)。水源流量10 L/s(10 kg/s)可修建100 m2鱼池。
表5-51 鱼池面积、数量和供水量与鱼产量的关系
注:引自王昭明(2004)
综合型养殖场应当修建各类鱼池数十个,以便分类(级)饲养管理,亲鱼池、稚幼鱼池和食用鱼池比例通常为6∶30∶64。小型养鱼场一般修建3~5个鱼池(不少于2个)。
鱼池的前、后堤设置注、排水口,过水断面应当达到池宽的3/4以上,以保持全池各处都能够过水,无死角。池底前后应有1%以上的坡度,排水闸门要设水位控制闸门、底排水闸板和拦鱼栅闸板。土质较坚实的地方,也可修建土池(成本低),但进、排水口应为混凝土结构。
几类鱼池的布局要合理,以提高水和土地的利用效率。稚鱼池应安排在水源的上游,幼鱼池在中部,食用鱼池在下游。为了防止水源杂物进入鱼池,在入池前设有沉淀池。鱼池采用串联方式,2~3排串联在一起。但若鱼池串联过多,下游鱼池水质污浊,溶氧量过低,则会影响养鱼效果。
鲑鳟在寒冷的冬季进行繁殖,采卵和孵化工作分别在采卵室和孵化室内进行。采卵室和孵化室可以合用,也可以作为上浮稚鱼驯育室。100 m2房间满足孵化500万粒发眼卵和培育200万尾孵化稚鱼的需要。室内设有注、排水系统和放置孵化容器设施,以及亲鱼暂养设备。
采卵工具。包括木制采卵架(长1m、宽0.6 m、高0.8 m),以及人授精用的采卵盆和受精盆等。采卵网盆为市售塑料网盆或不锈钢网盆,用于盛卵、洗卵。受精盆可采用洗脸盆,用于精、卵混合受精。渗液淋洗器可用淋水喷壶代替。
孵化器。用于孵化鲑鳟受精卵至发眼期的孵化器,常用的有改良型槽式阿特金孵化器、孵化瓶和孵化桶等。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孵化桶,由市售塑料桶(桶高和上口径各30 cm)、塑料网盆或带孔的塑料板(底部离桶底约3 cm)、塑料注水管(内径3 cm)和桶盖构成。每桶装卵10万粒,孵化用水进入桶底,流经网盆中受精卵和胚胎,从桶口溢出,过水均匀,卵受震动轻,孵化率高,成本低。
我国普遍采用的鲑鳟胚胎出膜孵化器称平列式孵化槽,材质为玻璃钢或塑料板,由孵化盘和平列槽构成。平列槽上端内径长300 cm、宽42 cm,底端内径长300 cm、宽40 cm、深17 cm,槽的一端设有内径5 cm的排水管。孵化盘为正方形,上端边长42 cm,底端边长40 cm,深14 cm,盘底部和后侧壁有直径2 mm筛孔,后壁底缘下伸3 cm挡水板。4~5只孵化盘串联排列于平列槽内。每只孵化盘容卵1万粒左右,发眼卵置于孵化盘中,孵化用水注入平列槽后,从孵化盘底部筛孔由下向上流经发眼卵,再从盘后壁筛孔流出。可以用饲育稚鱼水槽或小型池孵化发眼卵,槽底铺一层小河卵石,将发眼卵均匀地放在河卵石缝间,水深保持10~15 cm,每平方米放1万粒卵。也可用木框底部钉上纱网制成的简易孵化盘,装卵后置于流水池中进行孵化。
出膜稚鱼孵化器也可用于上浮稚鱼饲育槽。孵出的稚鱼,卵黄吸收3/5左右开始上浮,开口摄食。可利用孵化盘进行稚鱼驯食,然后将其倒入平列槽进行稚鱼早期培育;也可利用水槽或小水池作为稚鱼培育容器。
鲑鳟养殖场自行加工饲料,需设置粉碎、预混合成型等饲料配套设备。采用市售饲料的小型养殖场,只设置饲料添加油搅拌机即可。
常用器具包括各种规格抄网、网箱、药浴稚鱼容器、筛鱼器、测量鱼体长度和重量的工具、网具、增氧机、鱼池清刷工具和运鱼工具等。
3.人工繁殖
鲑科鱼类精巢与卵巢、精子与卵细胞,以及与繁殖相关器官的形态结构、成熟性细胞生物学特点、胚胎发育规律及其分期等,都与鲤科鱼类相似。
(1)亲鱼培育。虹鳟、金鳟和日光白点鲑一生产卵多次,产后亲鱼的死亡率为15%~20%,80%以上产卵群体可继续作为亲鱼培育。山女鳟属一次性产卵鱼类,亲鱼产卵后死亡率为60%~70%,少部分个体可存活4年,但性腺发育不正常,因此,需要不断地从后续群体中选育亲鱼。
4种亲鱼都选自人工饲养的食用鱼群体,选择标准非常严格。前3种亲鱼每年选育部分群体即可,山女鳟则需每年选育新的亲鱼。
雌雄鉴别及其比例。鲑鳟性成熟个体第一性征非常明显:雄性吻端尖呈钩状,下颌向上弯曲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尾叉较浅;雌性的吻端钝圆,尾叉较深。雌雄亲鱼比例为(4~5)∶1。
年龄与规格。虹鳟与金鳟亲鱼适宜年龄为3~7龄,体重为0.5 kg以上。成熟亲鱼个体越大,绝对怀卵量越大,卵径也越大,但相对怀卵量较稳定,成熟系数为15%左右(8%~27%)。
体质与种质。亲鱼的体质指标为体形好、颜色鲜艳、游动能力强、生长快及对外界条件适应力强;种质指标为遗传基因纯合程度高,避免选用近亲交配个体和遗传性状退化的个体作为亲鱼。
亲鱼放养。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亲鱼应分池放养,放养密度要比食用鱼稀,一般为5~10尾/平方米(7.5 kg/m2左右)。
亲鱼饲养管理。第一,严格调控水温,培育亲鱼的水温不得高于12℃,水温15~20℃亲鱼难于获得优质鱼卵,16~17℃亲鱼可能发育成熟,但卵不能正常受精。第二,采卵期前6个月要加强营养,投喂高蛋白质(鱼粉55%和豆粉25%,蛋白质含量40%以上)、高脂肪(>10%)和复合维生素1%以上的饲料,饲料中适量添加虾、蟹粉,以提高卵的质量。如虹鳟饲料添加400 mg/kg虾红素着色剂,饲养30~50d后其体表、彩虹带和鳍条皆呈现出艳红悦目的色彩,肌肉粉红,卵呈橘红色。日投饵率为1%左右,产卵期减少投喂量(0.3%~0.5%),采卵前2~3 d停喂,产后加强投喂(日投饵1~2次)。第三,调控水流量(1 000 m2鱼池流量为50~100 kg/s),保证溶氧量充足(>6 mg/L)。第四,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2)采卵与人工授精。4种鲑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都能正常发育成熟,不需要进行人工注射外源激素就能够排卵,但不能自然产卵。因此,需要进行人工采卵、授精。
成熟良好的雄亲鱼,轻压腹部,乳白色精液自生殖孔中流出,遇水后很快散开。成熟良好的雌鱼,生殖孔红润外突,腹部膨大且柔软,抬高尾部可见卵粒在腹腔中向前流动,轮廓明显。
虹鳟成熟卵质量分为3个等级:一级卵呈橘红色,卵粒圆而饱满,大小均匀,100 g鲜卵含维生素A 460 U以上,胡萝卜素23 μg以上;二级卵呈橙黄色,饱满而均匀,维生素A 400 U左右;三级卵呈浅黄色,卵粒不饱满,大小不均匀,维生素A低于160 U。一、二级卵为优质卵,三级卵为劣质卵。
鲑鳟的卵巢后端不与输卵管相连接,而且输卵管很短,通向体腔的管口呈漏斗状。成熟卵自滤泡中脱出后先落入体腔中,然后从漏斗状管口进入输卵管经生殖孔排出体外。因此,人工采卵时挤压鱼体腹部,虽然多数卵子可顺利地从生殖孔中流出,但体腔中仍留有10%~20%卵。
成熟卵排到体腔后继续进行成熟分裂,在4~6 d期间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达到生理成熟期。因此,在排卵后的4~6 d内采卵进行人工授精,受精率最高;成熟卵在体腔中滞留10d后受精率降为80%左右。
人工授精通常采用干法,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鲤科鱼类相同。卵遇水后吸水膨胀,受精孔闭塞,堵住了精子入卵的通路。因此,卵与精液混合之前,严禁接触淡水。试验表明:成熟卵入水30 s和2 min后发眼率分别为52.38%和30.14%,卵在空气中停留30 s和2 min发眼率分别为94.18%和82.7%,卵在等渗液中停留30 s和2 min发眼率分别为100%和92.61%。成熟卵遇水5 min后基本失去受精能力。
为了提高受精率,将卵放入网盆中用等渗液或1%盐水迅速喷洗,洗掉破卵放出的卵黄蛋白,然后放入盆中再挤入精液(1万粒卵加5~10mL精液);破卵很少时不经洗卵,受精率也很高。我国多数鲑鳟养殖场一般很少用等渗液洗卵。等渗液是在10L水中加入90.4 g NaCl、2.4 g KCl、2.6 g CaCl2·2H2O配制而成。
精卵接触后用手搅匀,加入淡水搅拌2~3 min,加水清洗2~3次,然后在清水中静置1h左右便吸水膨胀。
鲑鳟精子在水中的活力和寿命与鲤科鱼类相似,而且也是单精受精。
(3)受精卵发育和人工孵化。鲑鳟胚胎发育形态变化规律及其分期与鲤科鱼类相似,但孵化水温较低,发育速度慢,进程长。如孵化水温10℃,各发育阶段所需时间:2细胞期约24 h,4细胞期48 h,16细胞期16 h,桑葚期48 h,胞胚期3.5 d,胚盾出现5d,神经板出现6d,脊索出现7d,体节出现9d,眼点出现15 d。受精卵发育至发眼、孵化和稚鱼上浮期所需的天数与水温关系如表5-52。
表5-52 不同温度下受精卵发育至不同时期所需的天数及积温 (单位:d,℃)
注:引自李德尚等(1993)
鲑鳟成熟卵入水后无黏性,密度大,受精吸水膨胀后计数和分装孵化;卵径为4.0~7.14 mm,每升卵为3 200~18 400粒。胚胎发育对温度和溶氧量的要求很严格,人工孵化的关键技术是调控水温和水流量。
孵化用水的适宜温度为7~13℃,最适水温为9~10℃,水质要澄清(含泥或悬浮物较多的水要经沉淀或过滤),如水稍有不净,卵表面便会附着有大量沉淀物,影响卵子呼吸,降低孵化率。孵化用水的pH应大于7,小于7(会降低孵化率)时用生石灰清液加以调整。切不可使用含有H2S的水作为孵化用水,即使仅含有0.006~0.082 mg/L的H2S,也会降低孵化率。
孵化用水溶氧量应高于6.5 mg/L,孵化桶排出水的溶氧量不应低于4.5 mg/L。桶式孵化的注水量应当不少于3~5 L/min,随着胚胎发育而逐渐增大。
孵化期间要保持进排水通畅,不能发生断水缺氧;孵化水温要稳定,严防发生急剧变化;应当遮光,强光会降低孵化率,当光照达400 lx(相当于晴天一般室内照度)时则对胚胎发育就会有影响;防止水霉菌着生,每4~5 d或每周用0.25‰福尔马林溶液消毒1次,每次持续1h。受精卵发育至发眼期前应避免震动,不要移动孵化桶和受精卵,力求水流稳定,水流过大对卵也会造成冲击与震动。发眼期以后(积温达220℃)把卵从桶中取出放入浮在水面上的拣卵盘中,用竹夹拣出死卵,操作要精细。
发眼卵在出售或转入下一孵化程序前要进行消毒,将伏碘剂(广东白云山制药厂)稀释200倍,配制成消毒液(可连续用2~3次),每5万粒发眼卵用50 kg消毒液浸浴15 min,可杀死附在卵膜上的IHN、IPN病毒,药浴后用清水冲洗5 min。
发眼卵用重量法或容量法计数,用干法运输。每只聚乙烯袋(开孔,孔径3 mm)装卵1万粒,10只袋放入一个硬泡沫塑料箱内,箱底及其四周包一层潮湿的软泡沫塑料,箱的四角装入4只冰袋(每袋装冰500 g),盖好箱盖,捆扎后即可托运。箱内温度保持2~5℃,运输3~4d,成活率可达95%。
5种鲑鳟鱼胚胎发育积温(发育速度)不同,虹鳟和金鳟最少,日光白点鲑和河鳟最多,山女鳟处于中间。
表5-53 完熟卵受精后至各发育阶段的发育积温 (单位:℃)
注:引自王昭明(2004)
发眼卵孵化。发眼中期胚胎放入平列式出膜孵化器(孵化盘和孵化槽)中饲育到出膜稚鱼。每个孵化盘(1 600 cm2)放卵1万粒,拣出死卵,计算成活率。每10万粒卵供水量为0.2 L/s,孵化水温保持在5~13℃。超过13℃孵出的稚鱼体质弱,畸形也多;低于5℃,孵化时间长,对胚胎发育无益。孵化期间,2d拣1次死卵,2~3d清除1次平列槽底沉淀物,而且仍然要遮光。光线对虹鳟发眼卵致死率试验表明:阳光直射组死亡率为15.4%,室外背阴处组死亡率为5.4%,室内明亮组和阴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85%和0.65%。该期的孵化率一般可达80%以上,管理好的可高达95%以上。
4.苗种培育
(1)早期稚鱼培育。鲑鳟仔鱼是在卵膜中度过的,刚出膜的稚鱼称早期稚鱼(出膜稚鱼、孵化稚鱼),全长12~18 mm,体重70~100 mg,全身半透明,背鳍、尾鳍和臀鳍已出现鳍条,腹部有一个6 mm长的大卵黄囊,侧卧水底,尾部不断摆动,喜集群,怕光,以卵黄为营养,当卵黄囊被吸收3/5以上时开始上浮游动,称上浮期稚鱼,开口摄食。从出膜稚鱼到上浮稚鱼约20 d左右,每个孵化盘放0.8万尾,孵化槽放鱼密度1万尾/平方米。早期稚鱼培育管理内容与发眼卵孵化管理相同,及时拣死鱼并计数,保证水流通畅、遮光等,供水量增大,10万尾的供水量增加至20 L/min。
(2)上浮稚鱼饲育。虹鳟上浮稚鱼全长18~28 mm,体重70~250 mg,奇鳍分化完全,上浮游泳,游泳能力逐渐增强,卵黄囊吸收完,开口摄食(由内源营养转为外源营养),在孵化盘和平列槽中饲育60~90 d,体重达1g左右。前期(7d左右)在孵化盘中的密度为0.5万~8万尾/平方米,然后转入平列槽或小型水槽和稚鱼池的密度分别为1万尾/平方米和0.5万尾/平方米。
调控水温和水量是饲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最适水温应当保持在8~18℃,注水量由10万尾的0.5 L/s逐渐增加为1.0~1.5 L/s。前期仍需遮光,1周后无须遮光。
驯食和投喂是饲育上浮稚鱼的关键问题,开始投喂粒径0.2~0.5 mm优质颗粒饲料,均匀撒于水面形成一层饵料薄膜,使每尾稚鱼都能吃到饲料。每天投喂6~8次,持续20~30 d使稚鱼养成主动摄食习惯。当全部稚鱼正常摄食后,改喂硬颗粒饲料,日投饵率为0.4%~7.9%,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减少,以及水温的升高而增大。
日光白点鲑、白点红点鲑和河鳟开食时并不上浮,只能根据积温400℃和稚鱼形态特点进行试投喂,用畜类肝酱(每万尾每天40~60 g),指弹入水,每天投喂6~8次。7~15d后,在肝酱中加入虹鳟开口饵料,逐渐减少肝酱比例,以养成摄食颗粒饲料习惯。
保持育器卫生,做好疾病预防,及时清扫饲育池中的残饵、粪便等物。7~10 d用0.5‰福尔马林和0.5‰的CuSO4溶液分别浸浴10 min和30~60 s,预防细菌性鳃病和原虫病等疾病。
上浮稚鱼饲育是鲑鳟养殖难度较大的核心环节,其中驯食是该期的关键技术。
5.当年鱼饲养
0.8~1 g虹鳟和金鳟,以及0.6~0.9 g山女鳟和日光白点鲑,持续培育30 d左右(水温11℃)可达1.5~2g,抢食能力和抗病力均明显增强。
当年鱼饲养系将1~2g鲑鳟稚鱼经过8~10个月养成100 g~200 g 1龄鱼种(大规格鱼种),虹鳟和金鳟约180 g左右,山女鳟约150 g左右,日光白点鲑和河鳟约120~130g。
(1)鱼种运输。鲑鳟鱼种的运输方法与鲤科鱼类相似,采用塑料袋(50cm×100cm,双层)密封式和鱼篓开放式运输,在装运箱和水篓中加入冰块,使水温保持在10℃左右,运鱼密度分别为0.5~1.5千克/袋(200~2 000尾/袋)、每吨水中4 kg鱼。
(2)放养密度和供水量。在适温条件下,供水量越大,放养密度越大,如表5-54。
表5-54 不同水温下10万尾虹鳟所需的鱼池面积和水量
续表
注:引自刘雄(1990)
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通常是用供水量来调控池水溶氧量,排水口的溶氧量应不低于3 mg/L。
(3)筛选与分池饲养。鲑鳟是肉食凶猛性鱼类,鱼体规格差异较大时(>2倍)就会出现相互蚕食。因此,在当年鱼饲养过程中必需依池鱼生长差异的具体情况,适时用鱼筛进行规格分选。一般在鱼体达5g以前筛选一次,5~20 g期间每月筛选一次,20 g时筛选一次,70~80g再筛选一次。
筛选器可采用半圆形竹鱼筛(家鱼筛)、方形铁丝与塑料管鱼筛,也可制成与池等宽的长方形筛拦在池中筛选。
(4)投喂。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60%,因此,投喂效率直接影响养殖效益。在水温、水质适宜的情况下,投喂效率取决于饲料质量与规格、日投饲量、投喂次数和投喂技术等。市售虹鳟硬颗粒饲料可以满足虹鳟各个发育阶段的营养要求。各个发育阶段(体长3.0~30.0 mm)的饵料适宜粒径为0.5~5.0 mm。日投喂次数随鱼体长大而减少,10 g以下的稚鱼为4次,10 g以上的幼鱼和食用鱼为2次。水温低于6℃,每天投喂1次。根据池鱼摄食与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投饵要均匀,防止饵料沉入水底。
(5)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巡塘,清除注排水口的杂物,保持水流通畅,清除池底残饵、鱼粪等沉淀物;按时测量生长情况,及时筛选、分池和更换饵料规格(粒径);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春季枯水期和夏季高温期,应当避免池水缺氧死鱼。
6.食用鱼饲养
鲑鳟食用鱼饲养是将100~200 g当年幼鱼,经过10个月养成食用鱼规格。食用鱼规格。山女鳟为300 g以上,虹鳟、金鳟和日光白点鲑为500 g以上。
饲养周期。各地冷水源的年均温度有一定的差异,鲑鳟食用鱼的饲养周期也不尽相同。黑龙江省冷泉水年间水温为1.2~17℃,年均8~9℃,虹鳟上浮稚鱼饲育12个月可达40~60 g,24个月达400~500 g;北京地区山泉水,水温年变化幅度为9~17℃,年均13~14℃,饲养12个月和24个月分别达150~200 g和1 000~1 200 g。
鱼种放养密度。即单位面积放养重量,通常为9~20 kg/m2,为食用鱼产量的20%左右,与水量、水温、饲料和饲养水平有关。
食用鱼成活率。成活率通常都在80%以上,与苗种质量、饲料、水源、放养密度、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但供水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巡塘,清除注、排水口杂物,清理池底沉淀物,根据池鱼活动情况和排水口溶氧量调控注水量,定期测量池鱼生长和调整投饵量,做好疾病防治,等等。食用鱼池塘单位水体载鱼量较大,夏季水温高达17~20℃时溶氧量常降至3.5 mg/L,需要加大注水量以及采用增氧机等措施,以提高池水溶氧量。
(十三)淡水湖泊渔业开发
天然湖泊是自然形成的大陆洼地的地表水体,是由湖盆、湖水,以及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溶解质、有机质、水生生物等组成的综合体,并参与自然界的水分循环。按盐度划分为三大类型:湖水盐度小于1的称淡水湖泊,盐度为1~35的称咸水湖,盐度大于35的称盐湖。
淡水湖泊是重要国土资源,是拥有多种物质资源、具备多重生态功能的复杂生态系统,具有蓄水防洪、农业灌溉、工业与生活用水、航运、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冷却用水、纳污与净化等多种功能。淡水湖泊渔业开发(渔业生产)仅是其诸多功能的一种。
本文系统阐述我国五大湖区淡水湖泊面积、分布、营养类型,响应型湖泊和非响应型湖泊及两者比例,响应型湖泊的贫营养、中营养和富营养的分类标准,藻型湖泊、草型湖泊和混合型湖泊及其比例;1953~2007年我国淡水湖泊渔业发展与科技成就——湖泊生态学调查研究、大中型湖泊增养殖高产综合技术试验研究、大中型草型湖泊增产增效综合技术试验研究、湖泊营养类型划分、渔业性能评价与富营养化研究、水生经济动物移植试验研究、网围养殖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淡水湖泊渔业发展和开发基本经验——必须坚持水域生态环境的发育规律、建立水域环境状况监测与保护制度(严禁废水、污水源流入江河和湖泊)、坚持湖泊渔业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依法治渔,实现湖泊渔业开发及管理科学化)。
淡水湖泊的渔业开发方式依湖泊的大小及其功能而异。小型湖泊的渔业开发方式类似于池塘精养,即清除凶猛鱼类和无经济价值的小杂鱼类,设拦鱼装置,多种鱼类混养,以鲢、鳙为主,并进行人工投饵和施肥;大中型湖泊具有多种综合性功能,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不影响供水、航行等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天然饵料资源,实行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渔业开发方式;深水大型湖泊也具有完善的综合功能,而且拥有一定的天然鱼类资源,但是不具备人工放养的条件,应当采取单纯捕捞天然鱼类的捕捞型渔业开发方式。
1.藻型湖泊鱼类养殖
淡水藻型湖泊生态学特点:浮游植物是藻型湖泊主要初级生产者,生产量大,湖水透明度较小,水生高等植物稀少,底栖动物种量较少,容易富营养化,放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潜力大。
(1)鲢、鳙生产潜力。以武汉东湖为例,阐述藻型湖泊鲢、鳙生产潜力及其对生态系统物质(N、P)循环的影响。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浅水无水草)最高生产层日产量6.14 mg/(L·d),水柱年产量1 547 g/(m2·a),随着有机污染加重,初级生产力也愈来愈高,浮游生物生产力显著高于离城镇较远的浅水草型湖泊和大型深水湖泊、水库。通过计算其浮游植物对鲢、鳙的供饵力,每尾鲢、鳙的摄食量,鲢、鳙对浮游植物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评估鲢、鳙的生产潜力。东湖浮游植物提供给鲢、鳙的生产潜力为80.5 g/(m2·a),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可使鲢、鳙鱼生产潜力再增加30%,湖内其他鱼类占总鱼产量10%,东湖鱼类产量潜力总计可达1 400 t左右,其中鲢、鳙生产潜力为1 257 t。
鲢、鳙摄食浮游生物加速了水体物质释放过程,也就是说,摄食增加了饵料生物死亡率,缩短了物质循环周期。鲢、鳙摄食活动实际上消耗水体浮游物中的N、P仅为3.0%和5.28%,摄食量83.28%的N和47.53%的P离开鱼体返回水中,即营造自身机体的N、P仅是很少一部分,未被利用的N、P分别为96.99%和94.3%。总之,鱼类摄食活动过程中释放的N、P量,不足以左右东湖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量的变动,影响初级生产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系统外输入的N、P和水体浮游生物代谢产物释放的N、P浓度。
鲢、鳙摄食对初级和次级生产量的影响。东湖自20世纪70年代至1984年每年夏季都出现蓝藻水华,由于1972年开始放养鲢、鳙,以及湖泊贮鱼量逐年增大,至1985年以来就再未发生藻类水华。鲢、鳙滤食对浮游动物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周转期具有积极作用。
(2)鱼类养殖综合措施。以武汉东湖为例,综合阐述大中型藻型湖泊合理放养综合措施。东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等微型饵料丰富,并有一定量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生高等植物,适合放养鲢、鳙(主养)和草鱼,搭养团头鲂、杂交鲤和细鳞斜颌鲴。
为了避免蒙古红鲌(Erythroculter mongolicus)和翘嘴红鲌(E.ilishaeformis)等凶猛鱼类掠食,鲢、鳙鱼种适宜规格(全长)应当不小于13.2~23.1 cm,当年即可生长到650g(鲢)~1100g(鳙),次年即可大量起水,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13.2cm以上鱼种的回捕率也比小规格鱼种高。
合理放养比例。鲢、鳙占放养总尾数80%~90%,鲤、鲫、草鱼占10%~20%。根据历年渔获中鲢、鳙体重(生长速度)的比较分析,将两者的放养比例由5.8∶4.2(1973年)调整为3.1∶6.9(1975年)。
合理放养密度。1973~1975年东湖鲢、鳙(全长13.2 cm以上)鱼种放养密度为1 500尾/公顷(0.15尾/平方米),草鱼单位放养量为180尾/公顷(0.018尾/平方米),鲤、鲫、团头鲂和细鳞斜颌鲴等搭配鱼类的单位放养量,分别按湖中底栖动物、有机碎屑和水生高等植物的单位年产量(8~10月产量)来推算。鲢合理放养量为171万尾(986.7尾/公顷、0.098 6尾/平方米),鳙合理放养量为123.42万尾(712.2尾/公顷、0.071 2尾/平方米)。
防逃设施。科学解决鱼类外逃是湖泊养鱼的重要问题。陈敬存等(1975)通过试验研究弄清了武汉东湖逃鱼规律,研制成功拦鱼设施拦网和拦栅(竹箔、铁栅)的合理规格以及防逃措施。拦网的效率与鱼体周长有关,拦栅的效率与头宽(颅宽)有关。把全长3.3~16.5 cm鲢、鳙、青鱼、草鱼的相应周长值、头宽值、颅宽值,作为确定拦鱼设备规格的基本依据。在出水口或静水条件下,拦截6.6 cm、9.9 cm、13.2 cm、16.5 cm鲢鱼种,拦网和拦栅规格分别为≥1.5 cm和0.7 cm、2.3 cm和1.0 cm、3.0 cm和1.4 cm、3.8 cm和1.7 cm。在有水流的进水口的拦网和拦栅规格比静水条件下的要小一些,拦截9.9 cm、13.2 cm、16.5cm鲢鱼种的拦网网目和拦栅栅距分别为≥1.5 cm和0.6 cm、2.0 cm和0.8 cm、2.6 cm和1.0 cm。另外,为了提高拦鱼效果,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应提高拦鱼设备基底的高度,以形成水位落差,从根本上破坏鱼的溯水条件。在不允许形成落差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高基底,缩小断面。
控制凶猛鱼类的措施。控制凶猛鱼类是提高放养鱼类回捕率的重要措施。湖泊中吞食放养鱼种的凶猛鱼类,包括蒙古红鲌、翘嘴红鲌、鳡等。前两种鱼是武汉东湖的主要敌害鱼类,对鲢、鳙鱼种的危害较大。湖中两种凶猛鱼的全长基本上不超过50 cm,大于50 cm的是极少数。它们对鲢、鳙鱼种的危害性相似。根据东湖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吞食鱼种的资料,两种凶猛鱼的全长不应超过鱼种全长的2.3~3倍,其全长应控制在50 cm以内。全长35 cm的翘嘴红鲌和蒙古红鲌分别可吞食全长6.1~10cm和6.0~9.5 cm鳙鱼种;在全长小于50 cm的两种害鱼群体肠道中尚未发现大于全长13.3 cm的鲢、鳙鱼种;全长大于31 cm的蒙古红鲌可吞食全长6.67 cm左右的人工放养鱼种。对于常见的凶猛鱼类(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必须控制其种群的发展。
控制蒙古红鲌、翘嘴红鲌的有效措施:第一,在产卵场(洪水的注入口水草丛生处和西南风的下风面草丛处)用大拉网围捕;第二,在产卵场人工捞除附有卵粒的杂草,也可采用棕榈皮等制作人工鱼巢,诱其产卵,然后除去,以及在附有鱼卵的水草处撒生石灰,杀死鱼卵。
鲢、鳙的合理捕捞规格。3~4龄鲢和2~3龄鳙生长速度较快,应该捕捞3~5龄的鱼群,其规格为1.5~3.0kg。
2.草型湖泊水产动物规模化养殖
(1)生态学特征。草型湖泊水深一般不超过5m,水生高等植物是初级生产优胜者,生产能力强,透明度较大,底栖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净化能力强,不容易富营养化,适合养殖草食性水产动物。以东太湖和滆湖为例,概括阐述草型湖泊生态学特征。
①东太湖生态系统结构。东太湖是太湖的一个湖湾,湖岸总长度27.5 km,最大宽度9.0 km,总面积131.25 km2,水深1.78 m(1.20~2.42 m),湖底平坦,底质肥沃,水草茂盛,是典型的浅水草型湖泊,具有蓄积、排泄水和供水等重要功能,是上海及浙东地区主要水源地。
湖水理化性质(1991~1994年)。年平均日照2 177.7 h,年均气温15.9℃,1月平均气温3.3~4.3℃,7月平均气温27.8~30℃,平均无霜期245 d;年均水温17.1℃,年均≥20℃达150 d。透明度12 cm至见底,2月、4月、12月全湖均值低于40 cm,6~10月接近100 cm。电导率变幅为166~355 μS/cm。pH年均8.01~8.78,变幅5.9~10.98。溶解氧全湖均值6.35~11.81 mg/L,变幅3.10~13.30 mg/L。CODMn均值1.49~5.11 mg/L,变幅0.82~7.53 mg/L。BOD5均值0.37~1.91 mg/L,变幅0.04~7.26 mg/L。叶绿素a含量较低,均值3.34 mg/L。TN均值1.02 mg/L,变幅0.27~2.46 mg/L,峰值出现在2~4月。TP均值0.014~0.025 mg/L,峰值出现在春季。矿化度126.6 mg/L,硬度(德国度)1.23,Ca2+18.20 mg/L,Mg2+4.45 mg/L,mg/L。
生物群落。浮游植物计7门44属,其中蓝藻门11属,隐藻门2属,甲藻门3属,金藻门1属,硅藻门12属,裸藻门2属,绿藻门13属。常见种和优势属种有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花微囊藻(M.flosaquae),硅藻门的小环藻(Cyclotella sp.),绿藻门的色球藻(Chroococcus limneticus)和湖生卵胞藻(Oocystis lacustris)1997年浮游植物平均数量433.34万个/升,平均生物量3.18 mg/L,湖心的生物量(3 mg/L)小于沿岸带。
浮游动物计79种,其中原生动物22种,轮虫30种,枝角类19种,桡足类8种。原生动物的数量很大,占浮游动物的75.9%,生物量很少,占4.2%。轮虫夏季较多,枝角类夏季大量出现,桡足类春、夏、秋三季均有相当数量。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34种(1997~1999年),其中软体动物23种(67%),甲壳类7种(21%),寡毛类4种(12%),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71.8 mg/m2和199.46个/平方米。
水生植物资源丰富,覆盖率达95%~97%,61种,隶属29科45属,以微齿眼子菜(黄丝草,Potamogeton maackianus)、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菹草(P.perfoliatus)、茭草(Zizania eaduciflora)、马来眼子菜(P.malaianu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等为优势种,平均生物量504~4 990 g/m2,其中沉水植物生物量为2600~4 900 g/m2,75%可作为鱼的饵料。
东太湖有鱼类60余种,以鲤科鱼类为主,常见有草鱼、鲤、鲫、青鱼、鲢、鳙、鳜、乌鳢、鳗鲡等经济鱼类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等小杂鱼。
②滆湖生态系统结构。滆湖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西南部,为江苏省第六大淡水湖,属长江中下游大中型浅水草型湖泊,面积164 km2,平均水深1.9 cm,湖水容量1.64~1.74亿立方米,湖水年交换系数4.4~4.7。
湖水理化性质(1992~1994年)。年平均气温15.3~15.7℃,年均水温16.4~16.8℃,1月平均水温3.3~3.8℃,7月平均水温29.5~29.7℃;全年≥10℃约250 d,≥15℃有178~197 d,无霜期223~239 d,水温25~31℃有97~120 d。透明度年均104.3 cm,最高达220 cm(9~10月),最低20(6月)。悬浮物年均4.33 mg/L。pH年均8.4,变幅7.0~9.6。溶解氧较高,年均9.37 mg/L。CODMn年均4.74 mg/L,最高8.3 mg/L(4月),最低2.75 mg/L(12月)。TN年均1.7 mg/L,春季高于夏、秋、冬季。无机氮年均1.00 mg/L,占72.1%,占27.0%,占0.9%。TP年均0.046 mg/L,5月和6月较高。P2O5年均0.009 4 mg/L。
生物群落。浮游植物隶属8门96属132种,硅藻门的新月菱形藻、舟形藻、桥弯藻、小环藻,蓝藻门的微囊藻、色球藻、蓝纤维藻,绿藻门的栅列藻、衣藻等绿球藻类,隐藻门的卵形隐藻,金藻门的钟罩藻等11种属为优势种类,数量为40万~200万个/升,生物量为0.1~3 mg/L,9月份最高。
浮游动物主要种类为轮虫、桡足类和枝角类,平均数量为155.6个/升,平均生物量为0.828 mg/L,其中轮虫占66.1%,桡足类占31.5%,枝角类占2.4%。
底栖动物以环棱螺、蚬、水蚯蚓和摇蚊幼虫为优势种类,平均数量为188.47个/平方米,平均生物量为58.90 g/m2。
水生高等植物覆盖率为72.95%~100%(1986~1990年),生物量高达3.63 kg/m2(1993~1994年);种类多达44种,隶属22科,以沉水植物分布最广,其中黄丝草(微齿眼子菜)遍布全湖(占总面积73.7%),其次是菹草、苦草、聚草,占15.8%。
鱼类计60余种,常见种有3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10余种(天然鱼类占80%左右),如鲤、鲫、乌鳢、红鳍鲌、黄颡鱼等。人工放养鱼类占20%左右,如草鱼、团头鲂、鲢、鳙、青鱼等。
青虾产量较高,平均90.3 kg/hm2,占天然捕捞产量的60.6%(1994年)。
(2)水草分布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水生高等植物在湖泊中分布。水生高等植物在湖泊内的分布通常呈现4个同心环湖带,由沿岸向湖心依次为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
湿生植物带位于湖岸浅水处(水深<0.5 m)及岸上的滩地上,汛期淹没,枯水期裸露而成为湿地。植物以湿生类型为主,苔属和蓼属植物通常为优势种。
挺水植物带主要位于近岸浅水带,水深通常<1.5 m,是湖泊沿岸带的主要群落。芦苇是挺水植物带最主要的优势种,其他常见的有莎草科、香蒲科和泽泻科等科的一些种类。挺水植物带与湿生植物带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浮水植物带介于挺水带与沉水带之间,在湖泊中的面积最小,并常常与沉水植物混生而成为优势种群落。浮叶类型的菱、莲、荇菜和睡莲等是浮水植物带的主要优势种类。漂浮植物一般散生于各带之中,以湖湾以及挺水或浮叶植物群落内为多,在小型浅水湖中可遍及全湖。
沉水植物带位于湖泊广阔的敞水区,是各水生植物带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带,分布也是最广的,向外至浮水带和挺水带均有分布。常见的种类有多种眼子菜、聚草、苦草、黑藻和金鱼藻等。
大部分水生高等植物在全国南北各地湖泊中均可见到,而且优势种相同,属于同一科的比例很高。水生高等植物一般均为多年生草本,底泥中均有根茎、块茎或球茎,这样既能保证过冬又能行营养繁殖。这是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广泛的根本原因和条件。冬季,北方湖水结冰,但湖底温度仍可在4℃左右,水生高等植物休眠体的越冬环境(温度等)远优于陆生植物。因此,水生高等植物种类在纬度上的分布差异不像陆生植物那么明显。也就是说,温度不是影响水生高等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而盐度、水深、透明度、光等是决定其分布的重要因素。
湖水盐度是决定有无水草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种类在盐度高于3的水域中不能生存。湖水的深度、透明度和光照是影响水生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沉水植物分布的适宜深度一般不超过5m,透明度较低和光照不足的地带水草少或无。水深不仅影响水生高等植物的分布,也影响其数量,如东太湖沉水植物在水深0.6~1.0m、1.0~1.2 m和1.6~2.0 m处的生物量分别为2.30 kg/m2、0.40 kg/m2和0.20 kg/m2。
湖水深度和透明度对水生高等植物的影响实际上是光的作用。光在水中的强度随深度增加而呈指数衰减,随着透明度降低而衰减。因此,随着水深的增加和透明度的降低,光强衰减到一定程度则限制了植物的分布。
②水生高等植物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水生高等植物能够有效吸收湖水中的N、P,吸附并加速沉降有机物及其他悬浮物,抑制藻类的生长,延缓了富营养化进程。因此,在湖泊综合开发和环境保护中,水生高等植物的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水生高等植物不仅对湖泊水质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底栖动物和鱼类也产生积极影响。水草既增加湖泊生境的多样性,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其本身又是水生动物的饵料,增加了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复杂性,从而稳定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多种底栖性的螺类通常在水草上栖息、产卵,水草的多少直接影响这些螺类的分布。
水草不仅是草鱼、团头鲂的饵料,而且水草丛还是鲤、鲫等鱼卵的附着物和乌鳢、鳜等鱼类的繁殖场所。
(3)渔业综合开发技术。
①生态渔业区划分。根据生态学特点,把草型湖泊划分为繁殖保护区、增养殖区和养殖区等3个生态渔业区。
繁殖保护区。分布于湖泊沿岸四周,作为主要经济鱼类和虾类的产卵场和越冬场,实行常年封区管理,保护经济动物和水草的生长发育。滆湖的繁殖保护区占全湖总面积5%~8.4%,渔获量为大湖增殖区的9.9倍,水草生物量比全湖均值多40%左右。
增养殖区。位于湖泊中央,相对面积较大,占全湖的63%(保安湖)~73%(涌湖),是鱼虾等经济动物的肥育场所,实行增养殖并举,在繁殖期与幼鱼生长期(2~8月)实行封湖休渔7个月,如保安湖的增养殖区每年3月20日至10月20日为禁湖期。
养殖区。一般位于繁殖保护区与增养殖区之间,相对面积为全湖的15%~18%(滆湖),东太湖网围养鱼区的相对面积为13%左右。该区是网围或围拦养殖鱼、蟹等区域,鱼产量高,如滆湖的养殖区鱼产量占全湖总产量的79.8%。
②增养殖区和养殖区的渔业开发方式。增养殖区(主体大湖区)渔业开发方式因湖而异。如滆湖和保安湖等中型或小Ⅰ型草型湖,多采取增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以粗放养殖草食性鱼类为主,天然鱼类增殖为辅;安徽省花园湖(3 400 hm2,小Ⅰ型草型湖泊)的渔业开发方式,以天然鱼类增殖为主,粗放养殖草鱼、团头鲂、鲢、鳙、云南高背鲫为辅;东太湖(131.25 km2,中型草型湖泊)是太湖的主要出水通道,湖水交换量大,设置拦鱼设施困难,其渔业开发方式为开放型人工放流养殖。以涌湖和保安湖为例,概述粗放养殖技术要点和效果。
滆湖放养团头鲂、草鱼、青鱼、鲢、鳙、鲤等鱼类和中华绒螯蟹,放养密度为151.7尾(只)/公顷,放养规格和比例分别为团头鲂12.5~16克/尾和40%~50%,草鱼16~25克/尾和20%~30%,青鱼25~50克/尾和5%~10%,鲢、鳙50克/尾和7%~10%,鲤20~30克/尾和5%,中华绒螯蟹2.5~3.3 g。养殖效果明显,鱼类生长迅速,第二年和第三年平均体重分别达到:青鱼1 458 g和4 966 g,草鱼1 511 g和4 863 g,团头鲂355 g和616g,鲢741g,鳙616g,中华绒螯蟹167 g。其产量和经济效益高低顺序:中华绒螯蟹>草鱼>青鱼>团头鲂>鲢、鳙。
保安湖1986~1989年主体湖年放养草鱼夏花鱼种(6.6~7.0 cm)986.6尾/公顷和50 g鱼种10.3 kg/hm2(206尾/公顷),鲢、鳙夏花鱼种236.8尾/公顷和50 g鱼种8.2 kg/hm2(164.6尾/公顷)。1989年检测渔获物表明,放养鱼类的生长速度较快,肥满度良好,总产量79.45万千克,单产313.5千克/公顷。其中放养鱼类54.18万千克(草鱼39.96万千克、鲢12.79万千克、鳙1.43万千克),占总产量的68.2%,土著鱼类(鲤、鲌、鳊、鲫、鳜、乌鳢等)25.30万千克,占31.8%.
养殖区渔业开发方式。通常采取网围和网箱进行集约化养殖,鱼蟹混养、鱼类混养和单养中华绒螯蟹,人工投饵,鱼产量往往超过主体湖的产量,经济效益高(1万元/公顷以上)。
草型湖泊渔业开发其他综合措施,如防止鱼类逃逸、清除凶猛鱼类、合理捕捞规格及方法等,与藻型湖泊相同。
科学开展草型湖泊渔业开发工作可以延缓湖泊富营养化进程,但过量进行投饵养殖则会加速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在于合理开发湖泊渔业资源。
延缓草型湖泊富营养化进程的综合措施:第一,减少外源污染物输入,加强统筹管理力度;第二,严格控制网围养殖的相对面积(小于20%),网围的布局应当相对集中,以有利于湖水的交流、饲养管理、水草的采割以及船只交通等;第三,合理开发利用水草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放弃开发,科学确定、实施草型湖泊增养殖区的合理放养模式和养殖区(网围养殖)的合理养殖方式。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长江中下游浅水草型湖泊渔业开发研究与实践,已取得可喜的典型经验。20世纪70~80年代东太湖围垦湖泊进行池塘养鱼,面积达3 300余公顷,年产量达2.4万吨,产值1.5亿元。主要养殖草鱼和团头鲂,从东太湖收割水草投饲,年收割量达60万吨,占东太湖水生植物生产总量的50%以上,通过收割水草,每年可从东太湖带走氮近2 000 t、磷近300 t,分别相当于其N、P外源负荷量的28%和57%,对调节东太湖营养平衡、延缓富营养化起了关键性作用。因此,围垦区的养鱼业对保护东太湖生态环境具有重大贡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自1991年对东太湖主体湖进行人工放养鱼类及其密度试验研究,单位面积放养草鱼(1 000 g)32.4尾/公顷和团头鲂(10~25g)113尾/公顷,水草覆盖率持续多年高达90%以上,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型蟹鱼网围混养技术模式,N、P输入与输出比分别为1∶1.48和1∶1.33,养殖全程N、P为负增长;网围轮种轮放技术模式,N、P输入与输出比例分别为1∶1.55和1∶1.33,养殖全程N、P也为负增长。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对湖北保安湖主体湖水生高等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有益的成果:根据水草储存量估算生产草食性鱼类供饵潜力,按水草饵料系数100、P/B系数1.5及其利用率25%~40%,单位面积放养草鱼和团头鲂206尾/公顷,主体湖水草覆盖率由23%(1990)增加为72%(1994),1993年单位面积产蟹13.5 kg/hm2和产鱼398.6 kg/hm2。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1986~1995)在调查分析滆湖主体湖水草生物量和生产量的基础上,人工放养团头鲂60尾/公顷和草鱼30尾/公顷,使该湖水草覆盖率持续多年保持在93%以上,单位鱼产量达166.7 kg/hm2。
3.淡水湖泊水产资源增殖
(1)繁殖保护。繁殖保护系通过设立常年繁殖保护区、确立休渔期和禁捕区、设置人工产卵场等综合措施,对湖泊土著鱼类繁殖、生长发育、摄食等进行全面保护。
设立常年繁殖保护区。太湖的东、西山保护区和滆湖的沿岸区保护区分别为3 400 hm2和1 373.33 hm2,实行常年禁捕。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优越,天然饵料生物丰富,水生植被完整,无船只通行,为土著经济鱼类产卵、孵化、幼鱼生长发育提供了优异条件,在湖泊鱼类增殖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滆湖常年保护区的主要经济鱼类的肥满度和性成熟系数大,渔获量为大湖资源增殖区的9.9倍,水生高等植物生物量比全湖平均值高40%左右。
确立休渔期或禁捕期。非常年繁殖保护区和湖泊主体增殖区,在鱼类繁殖期和稚、幼鱼生长期禁止任何网具进行捕鱼,以保护经济鱼类正常繁殖和生长发育,提高繁殖效率和群体生产量。休渔期应因湖制宜,如涌湖的休渔期为7个月(2月1日至8月31日),有效保护了鲤鲫和团头鲂的正常产卵及其稚幼鱼生长,增殖效果特别明显。太湖自1984年以来实行“半年封湖”,有效地保护了鲤、鲫、湖鲚、银鱼、白虾的繁殖和幼鱼、幼体生长,1993年年均总产量增长18.33%,1984~1993年平均单产达67.8 kg/hm2,居国内大型湖泊先进水平。
人工鱼巢及人工产卵场。在湖泊中为鲤、鲫、团头鲂等草上产卵鱼类设置人工鱼巢和建立人工产卵场。藻型湖泊沿岸带缺少水生高等植物,需要设置人工鱼巢作为鲤、鲫、鲷等鱼卵附着物。通常采用棕榈皮、杨树根、水草等制作人工鱼巢,扎成束状,然后做成一字形、三角形、圆形鱼巢,在鱼类繁殖期适时设置于湖边水域的上中层,供鱼产卵、附卵。多个鱼巢连成一定面积,就构成了产黏性卵鱼类的人工产卵场。这是一项充分利用湖泊底栖动物和有机碎屑等饵料资源,增殖杂食性鱼类资源的重要技术措施。
(2)合理控制凶猛鱼类的种类组成、规格和种群数量。湖泊中的凶猛鱼类主要有鳡(Elopiichthys bambusa)、蒙古红鲌、翘嘴红鲌、鲇、鳜、乌鳢、马口鱼(Opsariichthys uncirostris)等。这些鱼类都是肉食性鱼类,生长快或较快,肉味鲜美,价格高,在湖泊中保持有一定数量,可掠食小型野杂鱼,有利于提高湖泊渔业开发效率。但它们也掠食人工放养鱼种,所以应当因湖制宜,合理控制其种类组成、适宜规格和种群数量。
凶猛鱼类中,鳡是最大最凶猛的害鱼,体长1.5 cm时就开始吃鱼苗,能捕食相对自身长度34.4%~44.5%的食物,一尾10 kg的鳡可吞食2~2.5kg的鲢;最大个体可达50 kg以上,常见的个体为1~6 kg,生长迅速,1龄鱼体长达46 cm,雄鱼3龄、雌鱼4龄成熟,体长约105 cm,体重15.5 kg,在江河、湖泊、水库流水处产卵,吸水后卵径6.5 m,幼鱼常在湖泊沿岸带生活;栖息于水的上中层,游泳活泼,追击并猎取上中层、身体细长鱼类,如红鲌类、餐条类、鮈类等,在食物中很少见到高体形的底层鱼类。鳡的肉质差,危害大,应采取多种措施捕杀,围捕产卵群体等,严格控制其数量。
鳜是淡水名贵鱼类,生长快,2龄体重达300 g,2龄成熟,在有水流处产卵,卵具油球,浮性;常栖息在水较清澈的岩石缝隙、坑穴中,伺机捕猎食物,颌齿发达,可以吞食超过自身一半的鱼类,吞食的常见种类有鳑鲏、鲫和虾类。
翘嘴红鲌是鲌亚科中个体最大的一种,肉味鲜嫩,价格高,最大可达12.5 kg,常见个体多为1~2.5 kg,生长快,2龄体长达20 cm,2~3龄成熟,在水草丛或石砾处产卵,卵具黏性,幼鱼在沿岸处摄食浮游动物、昆虫等。在敞水区活动,追捕餐条、鮈、鲌等身体细长的种类,但其幼鱼很少捕食鱼类。
蒙古红鲌最大个体4 kg,常见个体在0.5 kg以下,栖息于上中层,行动迅速,喜追捕小鱼,且成群生活;1冬龄成熟,5~7月(1621.5℃)在流水沙底处产卵,卵具黏性(直径1 mm左右),粘于石头或其他物体上(水草、浮渣);生长较快,1龄体长13.5~18.8 cm(30~80g),2龄24.7~25.8 cm(101~205 g),3龄28.6~32.0 cm(304~375 g),4龄34.4~39.0 cm(460~906 g);20 cm以下摄食浮游动物、小鱼、虾,20 cm以上主要吃小鱼、小虾。
乌鳢属淡水优质鱼类,价格较高,生活在沿岸水生高等植物丛中,最大个体达5 kg以上,生长较快,具有筑巢习性(在沿岸处将水草搅成环状),将卵产于巢中,卵具油球、浮性,亲鱼守护卵和稚鱼。摄食方式为猎食,隐藏在水草丛中,当鲫、鳑鲏、鮈等鱼类游近时则迅速捕食之。
鲇系底栖鱼类,常生活在水草丛中,肉味鲜美,价格较高,常见个体多为0.5~1.0 kg,生长快,2龄体长达20 cm;在水草丛中产卵,卵具黏性,附于水草上,口较大,上下颌具齿,掠食鲫、麦穗鱼、泥鳅等小型鱼类,5 cm鲇可吞食2 cm左右的鱼类。
大中型湖泊的生物群落组成复杂,鱼类种群多样化,包括经济价值很低的小型野杂鱼和经济价值及食用价值很高的肉食性鱼类。大中型湖泊水面大,不可能对其进行全面控制和全部杀灭,只能运用生态学原则,根据各种凶猛鱼类的繁殖生物学习性,破坏其繁殖条件和在繁殖场歼捕亲鱼群体。利用大小网具和不同类型的渔具,采取分散捕捞与集中捕捞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有效地控制凶猛鱼类数量和规格。合理利用凶猛鱼类掠食小型野杂鱼,生产食用价值高的优质水产品。我国许多湖泊经营者,在合理开发凶猛鱼类资源方面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如湖北保安湖、武汉东湖、安徽花园湖、江苏滆湖等,多年来合理有效地控制凶猛鱼类,分别使鳜、鲌与乌鳢,翘嘴红鲌与蒙古红鲌,乌鳢,鳜与乌鳢在各个湖泊渔获物中占有一定比例(7.5%、4.7%、8.7%和10%)。
(3)合理捕捞。湖泊鱼类资源的合理捕捞是合理开发湖泊渔业资源和提高水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内容包括限额捕捞、规定捕捞规格和严格限制渔具渔法。
限额捕捞。在全面掌握水域鱼类资源量和渔获物种类与规格组成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某水域年捕捞总量上限。湖泊渔业生产普遍存在捕捞量过大,渔获物规格偏小的现象。许多大中型湖泊已实行了限额捕捞,其中太湖银鱼限额捕捞实行多年,并已走向规范化。全湖10年(1984~1993年)银鱼平均限额量为1 700 t左右,其规格较大且均匀,虽然产量仅占全湖总产的10%左右,但产值却占总产值的60%~70%。太湖银鱼捕捞分春汛和秋汛,春汛捕捞大银鱼和去年出生的太湖新银鱼秋群,秋汛捕捞太湖新银鱼春群及其去年秋群剩余个体和大银鱼。根据太湖夏季水位、春汛银鱼留湖量等因素,建立与银鱼全年产量、秋汛产量的相互关系式,预报银鱼春汛和秋汛产量以及全年产量。银鱼的生长规律和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银鱼的适宜捕捞期为10月,其规格大,效益高。
起捕规格。根据鱼类生长规律和渔获物的食用价值与经济效益,规定各种鱼类的起捕规格。鱼类在性成熟前生长较快,通常以首次性成熟个体大小为起捕规格标准。这样既保护了鱼类在快速生长期不被捕起而保持了群体产量,又保证了鱼类起码有一次生殖后代的机会,以保护鱼类资源。无论哪种鱼,体重过小的食用价值低,只有达到一定规格后肉味才会更加鲜美,市场价格也高。各种鱼类的适宜起捕规格:鳊、鲂、团头鲂、鲫、蒙古红鲌、鲴类、鲇>250 g,鲤、乌鳢、鳜、翘嘴红鲌>500 g,鲢>1 000 g,鳙、草鱼>1 500 g,青鱼>2 500g。
渔具渔法。针对湖泊有无水草等具体情况和捕捞对象的栖息特点,选择适宜的渔具渔法。大中型藻型湖泊捕捞鲢、鳙等上中层鱼类,多采用大拦网和“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捕捞鲤、鲫等底层鱼类,采用网箔类、底纲加重的大拉网和电施网;捕捞红鲌鱼类,采用围网和刺网。草型湖泊由于湖里有茂密水草,大规模联合渔法捕捞上中层鱼类有一定困难,只能在局部适合下网捕捞的地段使用大型网具,通常采用刺网、网箔等渔具。严禁使用密眼网和炸、毒渔法。
(4)鱼类移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淡水湖泊鱼类移植比较成功的种类有团头鲂、细鳞斜颌鲴、银鱼、公鱼和香鱼等。它们在新的水域中能够生长发育成熟,形成种群,成为较稳定的捕捞对象。
鱼类移植工作必须坚持生态学管理原则。第一,预测分析移植对象的渔业价值(商品价值、营养价值、肉质等)、种群形成(种群增长速度等)和捕捞方式(渔具渔法等);第二,科学分析移植种类对新水域理化性质的适应性;第三,查明移植水域的生物群落特点,包括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饵料生物资源等;第四,查明移植水域是否拥有与移植对象生态位(空间位、营养位)相近的种、可能竞争的种和敌害种,预测其在生物群落中所处的生态位。
①团头鲂移植。团头鲂是我国淡水湖泊、水库鱼类移植成功的第一个对象,原产于长江中游大中型湖泊,尤以湖北省梁子湖最为著名。团头鲂属于中下层鱼类,草食性(摄食量比草鱼少),肉味鲜美,生长较快(2龄体重达400~500 g),可在湖泊、水库草丛中产卵,卵呈黏性,对温度等生态条件适应性强,疾病少,可在湖泊、水库中形成稳定的种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60~1961年进行养殖试验,认定其具有广泛的移植价值。1965年以来已成功移植于全国各淡水湖泊和水库,成为重要的增养殖对象,渔业效益明显。
②细鳞斜颌鲴移植。细鳞斜颌鲴是中科院水生所1971~1975年向全国各地移植推广的第二种淡水经济鱼类,至今已遍及全国各湖泊、水库,已成为各移植水域的主要渔获物。如湖南溪口水库、江西江口水库和安徽繁昌县龙窝湖,细鳞斜颌鲴年均产量分别占渔获物总量的50%、50%和40%。
细鳞斜颌鲴分布于我国黑龙江、长江和珠江流域江河、湖泊和水库,属于中下层鱼类,适应能力强,摄食腐殖质、碎屑、腐泥和藻类,不与草鱼、团头鲂、鲢、鳙等鱼类争食,可充分利用饵料资源;生长较快,当年体重达100~150 g,2龄鱼达500 g,生产周期短;可在湖泊、水库中繁殖,产黏性卵,能够形成自然种群。
大中型湖泊移植细鳞斜颌鲴,鱼苗放养密度为1 500~3 000尾/公顷,鱼种放养密度为15~30尾/公顷;经济价值高,肉味鲜美,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团头鲂和细鳞斜颌鲴的性腺发育、成熟产卵与孵化、苗种培育、食用鱼养殖等关键技术与鲤科主要养殖鱼类基本相同。
③银鱼类移植。我国产银鱼计15种,其中在国内湖泊和水库广泛移植成功的有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银鱼虽然个体小,但生长速度快,食物链短,因此,群体的增重价值及其能量利用价值都很高。
银鱼属于小型名贵鱼类,骨软无小刺,肉嫩味美,可整体食用,是席上佳肴,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达85%以上,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高(太湖新银鱼为48.29%,大银鱼48.72%),呈鲜味氨基酸(谷氨基、甘氨酸等)较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市场价格是普通商品鱼的5~10倍(大银鱼8万~10万元/吨,太湖新银鱼4万~6万元/吨)。
1978年中科院南京地理所与湖泊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将太湖新银鱼移入云南滇池,1985年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等单位将大银鱼移入内蒙古岱海,从而揭开了我国银鱼移植工作序幕,1995年农业部和水利部联合发出《关于加速推广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的通知》,加速了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推广工作进程,先后编著《银鱼移植增殖新技术与资源保护》《银鱼移植技术要点》和《水库大银鱼移植增殖技术规程》等技术资料,多次举办全国性银鱼移植技术培训班。至1997年,银鱼移植水面达100万公顷,产量近1万吨,2004年银鱼产量达1.18万吨,云南省移植银鱼的湖泊、水库达23.03万公顷(占全省湖泊面积的96.5%),年产0.3万~0.5万吨,仅滇池的太湖新银鱼年均产量就高达1 242.3 t(1981~1996年,6.5~3200 t),最高单位产量为112.5 kg/hm2(1987年),岱海大银鱼年产达310t(1995年),单产18.8 kg/hm2。
银鱼成鱼滞留硬骨鱼类幼鱼特征,全身透明,腹部中线只有一层薄皮,可见到内部器官,称幼态持续现象;定居性小型鱼类,生命周期短,1年生,繁殖后亲鱼大部分死亡,生殖腺成熟发育期短,Ⅱ~Ⅴ期仅40~50 d(公鱼为180 d,鲤科主要养殖鱼类为210~240 d);对生态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生存温度0~35℃,生长温度2~32℃;属敞水性鱼类,可形成自然种群。
太湖新银鱼分布于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钱塘江、灵江、瓯江等水域,身体较小,全长58~78 mm,春季产卵群体(春宗,60~78 mm)大于秋季产卵群体(秋宗,52~70 mm),终生以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为食,生长较快,4月龄可达食用鱼规格(体长>56 mm,性成熟)。春宗于3月上旬至5月上旬(水温6~25℃,盛期为11.8~15.4℃)产卵,秋宗于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水温12~26.4℃,盛期为18.2~20.0℃)产卵。多在湖湾或近岸区产卵,绝对怀卵量为500~5 000粒,相对怀卵量为每克体重1 476~1 673粒,卵径0.68~0.79 mm,沉性,表面有卵膜丝缠裹着,稍有黏性,孵化期(15~20℃)约6 d。
大银鱼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沿岸、长江、淮河中下游,身体较大,全长一般为100~200 mm(体重4.11~42.00g),雌体略大于雄体,是银鱼中最大的一种。仔稚鱼摄食轮虫、无节幼虫及少量藻类,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为主要食物,体长60 mm开始转食小鱼、小虾,110 mm之后几乎全部以小鱼虾为食。生长快,7月龄平均体长可达110 mm(性成熟),成熟系数(♀)为20%~53.5%(平均38%)。我国南北方银鱼产卵期均为12月至翌年3月(2~8℃),盛产期较短(3~5 d),一般出现在1月份,通常在湖湾或敞水区产卵,产卵场为硬底稍有淤泥处,绝对怀卵量为3 100~43 580粒(平均11 437粒),相对怀卵量为每克体重524~1 540粒(平均886粒),卵径为0.85~1.02 mm,沉性,卵表面布有卵膜丝(在卵膜孔对面一极游离),可借以缠绕或附着于物体上。胚胎发育温度范围为0.5~16℃,最适温度2~8℃,上限不应高于18℃,温差应小于3℃。孵化期随水温增高而缩短,1.7~5℃为63~65d,2~10℃为30d,4~12℃为25 d,孵化积温为4 320~4 500℃。
影响银鱼移植效果的因素较多,主要有移植水域纬度、面积、深度、水质与底质、饵料生物资源、鱼类种群结构等。适合移植银鱼的水域为藻型湖泊和水库,面积在200 hm2以上,水深较浅,浮游生物丰富,浮游动物生物量300个/升和1.2 mg/L,浮游植物生物量50万个/升和1.5 mg/L。太湖新银鱼适合向华南、西南、华东等温度较高的南方地区移植,大银鱼适于向华东、中南、华北、东北、西北等温度较低的地区移植,繁殖期为冬季,水温低,连同其受精卵不会被野杂鱼摄食,成活率高。移植水域的盐度<3,底质为砾石、砂质和硬泥质。其鱼类种群结构中没有或很少有与银鱼食性(生态营养位)相近以及栖息水层(空间位)相同的鱼类,如公鱼、鳙等。公鱼产量高和鳙密度大,以及马口鱼等害鱼多的水域,不适合移植银鱼。
银鱼移植工作技术要点:第一,采用半干法和干法进行人工授精,受精率高,工作效率也高;第二,受精卵或发眼期(适应力强)采用塑料袋充氧运输(25万粒/袋),成活率高(>80%);第三,受精卵或发眼胚胎运到目的地,放入圆柱体(直径50 cm、高20 cm)孵化箱(8号铁丝框架,底部及周围用纱布缝缠,顶部用网目3~5 mm网片缝盖)中进行孵化,待仔鱼发育到能平游时再开箱放入水域中,其成活率要比受精卵直接放入水域中孵化高许多;第四,单位面积投放量为2 000~4 500粒(尾)/公顷;第五,规定起捕规格(太湖新银鱼>60 mm,大银鱼>110 mm),缩短捕捞期(10月1日以后开捕,体重比9月增加27%~34%),限额捕捞,留有足够的产卵群体。
④公鱼移植。池沼公鱼和亚洲公鱼都是小型淡水优质鱼类。前者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及辽东半岛大洋河,后者见于大连市大西山水库和辽宁省水丰水库。公鱼个体虽小,但肉嫩鲜美,具黄瓜特殊风味,清香可口,可与银鱼媲美,经济价值高,是出口创汇的水产品。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北方地区北京市和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省许多水库、湖泊移植公鱼取得成功,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北京市密云水库,1996~1998年3年累计加工销售2 100 t,出口创汇达245万美元;水丰水库自1985年以来亚洲公鱼年稳产1500~3100t(平均2407.5t),约占总渔获量的38%,成为地方出口创汇支柱产业;黑龙江省镜泊湖、莲花湖池沼公鱼移植增殖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公鱼不仅适合移植于北方地区水域,而且也可以向云贵高原最高水温不超过30℃的湖泊、水库中移植。
公鱼1年生。雌性成熟个体体长47.5~93.5 mm,平均66.5 mm,体重0.92~9.4 g,平均3.7 g;雄性体长47.5~59.2 mm,平均52.9 mm,体重1.03~2.06g,平均1.4 g。亚洲公鱼雌性体长64.0~120.0 mm,平均92.00 mm,体重3.71~17.63 g,平均10.67 g;雄性体长60.0~102.0 mm,平均82.3 mm,体重2.51~10.22 g,平均6.4 g。
公鱼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也吃轮虫、摇蚊幼虫、昆虫和鱼卵;对水温要求较低,生存温度为0.5~28℃,亚洲公鱼产卵温度为1.5~14℃或6.0~17.5℃(因水域而异),池沼公鱼产卵温度为6.5~10℃;喜欢在流水条件下溯流产卵,也可在静水水域沿岸带产卵,产卵场底质为砂石,水深1~3 m、迎风面微波荡漾的岸边是理想的产卵场,傍晚和夜间产卵较集中;怀卵量为346~9 170粒/尾(平均3 368粒/尾),相对怀卵量为248~970粒/克(平均793粒/克);卵圆球形,卵径0.583~0.824 mm(0.729 mm),具油球(<10个),亚洲公鱼卵的油球多达30~60个;卵具有降落伞状黏束,黏附于砂石或水草(枯草)上;胚胎发育期为150 h左右(水温13~20℃)。
公鱼移植技术要点:第一,公鱼生长适温为10~22℃,上限临界水温29℃,夏季表层水温超过29℃的水域水深必须在l 0m以上,以提供公鱼度夏所需的低温深水层;浮游动物等饵料资源丰富,鱼类组成简单,上中层凶猛鱼类少。第二,在公鱼产卵季节(北方3月中旬~4月中旬)捕捞成熟亲鱼,最好采用拖网、围网、网箔等渔具,以减少亲鱼伤亡,提供优良亲鱼。第三,采用成活的优质亲鱼,人工挤精卵,干法或半干法受精,以提高人工授精效率(雄鱼死亡lh的精液,受精率仅30%)。第四,将受精卵均匀撒于附卵框(四边用木板条固定的棕榈片,规格为35 cm×25 cm)上,卵附着后再将10~20片附卵框扎成一捆,竖直放入网箱里孵化(网箱入水深度30~80 cm,离水底1.0 m以上)。第五,受精卵发育至发眼期(5~8℃,20d左右)进行湿法运输,将鱼巢(附卵框)放于塑料袋中或箱中,保持湿度70%左右,成活率可达95%以上。第六,受精卵在孵化箱中全部孵化为仔鱼后,选择避风向阳、水质清新、饵料丰富的地段,打开孵化箱将每个附卵框放到水中轻轻地摆动,使仔鱼游入水中。第七,单位面积移植发眼卵数量以3万粒/公顷为宜。
⑤香鱼移植。香鱼是一年生小型经济鱼类,肉味清香,营养丰富,尤受日本内行青睐(商品规格为70~160g),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每吨4万元。香鱼生物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人工育苗成功,80年代以来开展人工养殖和河道、湖泊、水库人工放流增殖,2001~2002年福建省金涵水库养殖鳗场年产香鱼150 t。目前,全国普遍开展了香鱼人工放流增殖,发展潜力很大。
香鱼系洄游鱼类,生活史比较特殊,与典型溯河洄游鱼类(如大麻哈鱼成熟个体溯河产卵,稚鱼入海肥育)和降河洄游鱼类(如鳗鲡成熟个体入海产卵,稚鱼溯河生长发育)不同,幼鱼春季溯河在淡水中生长发育,性成熟个体秋冬季在河口入海处产卵,仔鱼入海越冬。香鱼洄游习性的可塑性较大,当入海通道被堵塞后,便可终生在淡水中生活,成为陆封种群,但个体规格相应变小。大连市碧流河水库陆封型香鱼,原为碧流河洄游型香鱼,平均体长211 mm,体重90 g,陆封型平均体长为130.4 mm,体重35.65 g。
香鱼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台湾及其入海溪河中,以及日本北海道和朝鲜沿海。成鱼一般体长约200 mm,体重80~100g,最大个体达300 mm,体重400~500 g,喜欢栖息于流水、石砾底质与海相通的山涧溪流中以及水库上游,生存水温2~28℃,生长适温15~25℃,春季河水温度上升到10~15℃时幼鱼成群溯河;仔鱼开口至体长45 mm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长45~70 mm摄食鳃足类、端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成鱼主要刮食河底石砾上的硅藻、蓝藻、绿藻等底栖藻类。香鱼一年性成熟,多次产卵,性成熟个体于秋冬季(北方地区8~9月,南方10~11月),水温14~22℃,集群洄游到河口浅滩石砾处产卵,产卵时间多在傍晚至黎明,相对产卵量为每克体重600~700粒(陆封种450~560粒),卵为沉性,具黏性(动物极端有一附着膜,其上布有微细孔,在水流冲击下,翻转呈伞状),依靠附着膜黏附于石砾上,富含油球,直径约0.7~1.0 mm。在盐度15左右、水温15.0~22℃条件下,胚胎孵化期为7~10d,初孵仔鱼全长4.4~5.2mm。
香鱼人工繁殖。亲鱼培育池面积30~80 m2,水深0.8~1.0 m,底为石砾或混凝土,放养密度为20~25尾/平方米,饲育期每天换水1/2。用HCG 10 U/g或LRH-A 1 μg/g催情诱导性腺发育成熟并自行排卵、产卵,或每隔2d从亲鱼池中挑选已排卵香鱼进行干法人工授精(排卵后48 h内可正常受精),可获得较高的受精率(>80%)和孵化率。受精卵均匀撒附于棕榈皮上,在流水条件下孵化。
鱼苗培育用水,前期盐度为3~10,后期盐度为3~1(出膜前,1~2d放入盐度为5的水中),全长达40 mm转入淡水中培育;开口饵料为轮虫和蛋黄,相继投喂相应大小颗粒饲料,或投喂桡足类动物性饵料;全长达40 mm采用悬挂团块状饲料网袋法饲喂。
目前,我国香鱼食用鱼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多种方式。池塘养殖采用土池塘、混凝土池皆可,也可采用养鳗鲡池,其结构及建筑的技术要求与养鳗鲡等鱼池相似,但要求池水流动,放养鱼种规格为3~4 cm,密度为100~400尾/平方米(依池塘种类和换水量而异),池底和池壁附生底栖藻类,投喂配合饲料(蛋白质45%左右,添加紫菜,以保持香鱼肉味),分级饲养。其具体饲养管理方法、注意事项与饲养鳗鲡相似。网箱养殖的鱼种规格为5~6 cm,密度为100~150尾/平方米。
选择适合香鱼摄食生长的河流、水库、湖泊等水域进行移植增殖,早春放流3~4 cm香鱼鱼种,当年可养成食用鱼(70~100g)。无入海越冬条件的水域,香鱼可形成陆封种群。
(十四)水库渔业开发
水库系人造湖泊,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渔业是其七大功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兴建水库近8.5万座,可供养鱼面积达200万公顷余。与湖泊相比,水库的主要特点是水体交换量大,深度大,通常为藻类型水域,仅上游和沿岸浅水区着生有水生高等植物。水库渔业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面积占淡水养殖总面积29.83%,养鱼产量占淡水养殖鱼总产量10.84%。
水库按形态分为3种类型:一是山谷型水库,一般修建在山谷河流上、中游,库床比降大,水位落差大,深度大(20~90 m);二是丘陵型水库,修建在丘陵地区河流上、中游,坡度不大,岸线较曲折,多库湾,深度较大(10~40 m);三是平原型水库,修建在平原或高原台地河流上,水面开阔,敞水区大,岸线较平直,深度较小,单位面积库容小,消落区大。
水库按库容大小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Ⅰ型,小Ⅱ型和塘坝。其库容分别为>10亿立方米、1亿~10亿立方米、1 000万~1亿立方米、100万~1 000万立方米、10万~100万立方米、<10万立方米。
水库按面积大小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和山塘等5类。其面积分别为>6666.7 hm2(>10万亩),666.7 hm2(1万亩)~6 666.7 hm2(10万亩)、66.7 hm2(1 000亩)~666.7 hm2(1万亩),<66.7 hm2(<1 000亩),6.67 hm2左右(100亩左右)。
根据全国21个省(自治区、市)345座水库营养类型的调查资料(戴泽贵,1998),富营养型占22%,中营养型43%,贫营养型35%。
水库渔业开发方式分4种类型:一是自然增殖型,部分大型和巨型水库依靠自然鱼类资源,增殖库内鲤、鲫、团头鲂、鲇、红鲌类和鳜等土著鱼类,单位面积鱼产量较低(<100 kg/hm2);二是粗放养殖型,部分大型和中型水库人工放养鲢、鳙、团头鲂、鲤、鲫、鲴类、银鱼等鱼类,依靠天然饵料生长发育,单位面积产量较高(300~450 kg/hm2);三是池塘精养型,塘坝和小Ⅱ型水库,水位稳定,养殖条件好,采用人工放养、施肥和投饵措施,产量高(>7 500 kg/hm2);四是综合养殖型,采取粗放养殖与网箱等集约化养殖相结合方式,以充分利用水库空间和饵料资源,提高鱼产量。
1953~2007年,我国水库渔业开发分为3个阶段,即水库渔业建立与形成阶段(1949~1957年)、波浪式缓慢发展阶段(1958~1983年)和持续快速发展阶段(1984~2007年)。
我国水库渔业开发科技成果非凡。在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调查研究大中型水库非生物环境因子和生物群落特点,综合研究水库营养类型区分标准与现状、水库鱼产力的估算和水库对投饵网箱负荷力,以及水库凶猛鱼类演替规律与种群控制和水库主要移植鱼类生物学;在综合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建立大中型水库粗放养殖及其移植增殖和集约化养殖模式,以及小型水库精养综合技术。
1.水库鱼产力评估及其投饵网箱负荷力
(1)水库鱼产力评估。水域鱼产力评估系运用科学方法估算其水体依靠天然饵料基础获得的单位面积年均鱼产量(kg/hm2),包括滤食性鱼类(鲢、鳙等)、草食性鱼类(草鱼、团头鲂等)和底栖动物食性或杂食性鱼类(鲤、鲫等)鱼产量。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饶钦止教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湖泊鱼产力(放养鱼类)进行了评估,根据水草和浮游生物现存量,分别创建了草鱼和鲢、鳙合理放养量公式。
1959年,王骥和梁彦龄根据水域浮游植物生产量和浮游植物对鲢、鳙能量转换效率,利用水体初级生产力(用黑白瓶测氧量法)计算鱼产力,认为武汉东湖鲢、鳙的单位面积年产量分别为41.03 g/m2和39.56 g/m2。
20世纪80年代,大连水产学院何志辉教授在总结吸收国外有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北方湖泊、水库的具体情况,建立了根据饵料生物生产量评估水域鱼产力的简捷、实用评价法,鱼产力(kg/hm2)=饵料生物生产量(kg/hm2)×饵料生物利用率(%)×饵料系数,饵料生物生产量(kg/hm2)=饵料生物现存量(kg/hm2或g/m3)×P/B×水深(m)×面积(m2或1.0×104m2)。其中,我国北方地区中营养型水体饵料生物的P/B:浮游植物40~60、浮游动物15~25、底栖动物5~7。湖泊水库中各种饵料生物被鱼类利用的相对值(%):浮游植物20%~30%、浮游动物25%~50%、底栖动物20%~50%。天然饵料生物饵料系数:水草100~120、浮游植物30~40、浮游动物6~11(10)、底栖动物5~6。
1993年,青岛海洋大学李德尚教授根据水库生态学综合因素,创建了区域性(山东省)水库鱼产力综合评估法或等级评估法,对山东省39座大中型水库进行规范性调查,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水库集雨区性状、水库形态和水文状况等方面的21项变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集雨区的土壤、相对人口密度、植被覆盖率及水交换率等,以及TN、TP、总溶解固形物或电导率和浮游动、植物生物量是影响水库鱼产力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土壤肥力、TP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并创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方法和灰色统计法,对水库渔业生态系统结构诸层次、各方面因素对鱼产力影响作用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进行定量描述,建立指标权重体系;运用模糊识别方法,提出定量评价水库鱼产力等级评价的等级界线模糊及多指标交叠的难判和误判的新途径;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综合定量评价模式;对山东省36座大中型水库鱼产力进行评估,5级水库的鱼产力分别为440 kg/hm2、370 kg/hm2、290 kg/hm2、220 kg/hm2和150 kg/hm2。
(2)水库投饵网箱的负荷力。水库对投饵网箱负荷力是指在科学设置网箱、合理放养鱼类等经济动物和正常投饵管理条件下,保持水库水质不被污染(正常生态环境和渔业水质标准)所能承受(或最大的)投饵网箱的相对面积,简称面积比(即网箱总面积与水库面积的百分比),或网箱总鱼产量平均到水库总面积的单位面积鱼产量(kg/hm2或g/m2)。
在水库中可否开展投饵网箱养鱼,是我国水库管理部门、环境保护界以及水库渔业界长期争论的问题。青岛海洋大学李德尚教授采用围隔生态系统实验法,在水库中用围隔隔离出若干个水团,每个水团即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围隔生态系),代表水库整体的实际生态系。全部围隔分成若干组,每组至少两个重复,对照组不放养鱼类,其余按不同放养量投饵养鱼,相当于网箱分布绝对均匀的网箱养鱼水库,定期观察测定各个围隔中的水化因子(DO、BOD或COD、非离子氨、TP、TN、pH、WT、SD)和生物条件,持续实验30~45 d,以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且载鱼量又是最大的一组的载鱼量代表网箱养鱼负荷力。1990年,在山东省新泰市东周水库采用容水量为14.3 m3的漂浮式围隔(聚乙烯编织布)进行的实验表明,水库投饵对网箱养鲤的负荷量约为3 000 kg/hm2,加上25%~30%的安全系数,以最大载鱼量1 800~2 300 kg/hm2作为向生产界的推荐量。1993年,熊邦喜在东周水库进行的实验(围隔)表明,在投饵养鲤围隔中配放1/3的鲢,可使水库对养鲤、鲢的总负荷力和总鱼产量都提高了35%。
刘家寿等1996~2000年在湖北省浮桥河水库(1 477 hm2)开展投饵网箱养鳜,建立了水库对摄饵网箱养鱼负荷力(承载力)模型:浮桥河水库对鲤网箱的负荷力为0.21‰,对鳜网箱的负荷力为1.60‰;配套养殖时对鳜网箱的负荷力为0.31‰,水体对网箱的负荷力为0.52‰。
2.大中型水库渔业开发利用
(1)鲢、鳙粗放养殖。合理放养技术与藻型湖泊相似。根据水库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饵料基础条件,主要放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搭配鲤、草鱼、青鱼、团头鲂、鲴类、鲮、公鱼、银鱼、香鱼等。大中型水库放养鱼类体长规格通常为13.5 cm(约30 g)以上,凶猛鱼类较多、水面较大的水库,鱼种放养规格可适当提高到16.7~20 cm,鲢、鳙放养比例一般为3∶7。平原型水库水生高等植物茂盛,底栖动物较丰富,而浮游生物较少,草食性、食底栖动物和杂食性鱼类的放养比例应提高到40%~50%。中型水库鱼类合理放养密度为1 500~3 000尾/公顷和450~750 kg/hm2,大型水库750~1 500尾/公顷和225~450 kg/hm2,巨型水库450~750尾/公顷和75~225 kg/hm2。
(2)网箱养鱼。网箱养鱼是大中型水库渔业开发的主要生产方式。许多水库投饵网箱养鱼产量占水库总鱼产量80%以上。以湖北省浮桥河水库(1 477 hm2)规模化网箱养鳜配套养殖技术为例:网箱规格为5 m×5 m×2.5 m,7月1日前放养鱼种,体重为6克/尾,密度为200尾/平方米,随着鱼体长大,逐步稀疏为20尾/平方米,投喂饵料鱼(建鲤)的适口规格为鳜体长30%~50%或鳜体重15%;水温在15℃以下半个月左右投喂1次,15~25℃每周投喂1次,25℃以上每3d投喂1次;体重6 g鳜经过6~7个月(7月6日至次年1月31日)饲养,可长至500 g以上,共需投喂饵料1469 g,饵料系数为2.91(鲤)。
规模化网箱养团头鲂技术要点:网箱规格为5 m×5 m×2.5 m,放养鱼种规格为98.4 g,3月下旬分箱,每箱放养300 kg鱼种(40尾/平方米),人工投喂配合饲料,饲料直径为1.5~5.5 mm,日投饵次数(1~6)依水温而定,5月初日投饵率为2%,生长高峰期为4%,平均每箱产团头鲂1 208.5 kg,均尾重为412.3 g,饵料系数为2.13。
规模化网箱养斑点叉尾鮰技术要点:网箱规格为3 m×4 m×3 m,鱼种规格为10~12 cm(体重40~50 g),放养密度为100~150尾/平方米(每箱3 000尾左右),4月初放养,投喂硬颗粒饲料(粗蛋白35%以上),开始投喂直径为1.5 mm的小颗粒饲料,随着鱼体长大逐步改投直径为2.5~3.5 mm大型饲料,苗种进箱后驯食,按“慢、快、慢”规律投喂,不同温度、不同规格投饵率为1.5~6.8。食用鮰规格为0.75 kg左右,每箱产量达2 000~2 500 kg。
(3)库湾培育鱼种。库湾培育鱼种系采用修建堤坝或在水库高水位时网拦水库消落区形成的库湾(与水库主体隔开)培育鱼种。这种方式不与农业争地,水质好,培养的鱼种质量好,并可直接放入库中,减少运输环节,入库后的成活率高,成本低,效率高。
由于水库的水位变动大等原因,网拦库湾培育鱼种的效益较差,故多采用土拦库湾培养鱼种。土拦库湾的修建要求较低,允许有一定的渗漏,但要有溢洪道和防逃设施。
土拦库湾培育鱼种技术要点与大型池塘养鱼相似,包括清除凶猛鱼类和野杂鱼、合理放养、严格管理等,尽量平整底部,清除各种障碍物,放养夏花鱼种前用药物或网具清除敌害鱼类。库湾培养鲢、鳙鱼种,放养前适当施肥以培养浮游生物,放养夏花鱼种密度为5万~15万尾/公顷,也有高达20万尾/公顷的,鲢、鳙放养比例为6∶4~7∶3,秋后鱼种规格可达13~16 cm,成活率高达80%以上。
新安江水库土拦库湾(4.7 hm2)采用精养方式培养鱼种,放养鳙、草鱼夏花鱼种,密度分别为17.4万尾/公顷和0.2万尾/公顷,成活率达84.7%,育成规格为12 cm左右。
新安江水库网拦库湾依靠天然饵料培养鲢、鳙鱼种,放养夏花鱼种(全长)5 cm、6.6~8.3 cm、16.5~19.8 cm等3种规格,其密度分别为4.5万尾/公顷,3.75万~4.5万尾/公顷和0.3万~0.75万尾/公顷,育成规格分别为11.6~13.2 cm、13.2~16.5 cm和250~500g,鲢、鳙之间的比例分别为7∶3、7∶3和6∶4。
3.小型水库养鱼
小型水库面积小,水浅,水位波动也较大,但其主要功能是灌溉农田,故通常采用精养方式养殖鱼类,养鱼技术基本上与池塘养殖相似。放养鱼类以鲢、鳙为主,搭配鲤、鲫等鱼类;也有以鲤、草鱼为主的,配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主养鱼类与搭养鱼类之间的比例一般为8∶2。放养密度较池塘养殖少一些,放养规格以当年能够养成食用鱼为准。赵振伦等(1993)在江苏省瓦沟水库(8.9 hm2)和石山头水库(17.3 hm2)进行集约化养鱼,单位面积产量分别达4 176 kg/hm2和7 822 kg/hm2,其技术要点如下。
鱼种放养。放养鲢、鳙、草鱼、鲤、团头鲂、白鲫、罗非鱼和细鳞斜颌鲴等8种鱼类,其规格分别为100~150 g、100~150 g、150~250 g、50~100 g、100 g或15~25g、20~30g、15~20g和15~25 g。以鲢、鳙为主体鱼,占总放养量的55.6%~81.8%,两者比例为(4~5)∶1。单位面积放养量为10 755尾/公顷,其中鲢、鳙为5 980尾/公顷。
育成规格和单位面积鱼产量。养鱼周期为1年。各种食用鱼规格:鲢650~800 g、鳙600~750 g、团头鲂400~500 g、草鱼1 000~2 000 g、鲤800~1 000 g、白鲫200~250 g、罗非鱼210~240 g、细鳞斜颌鲴150~200 g。单位面积最高产量达9 001.5 kg/hm2,均产6 588.5 kg/hm2。
施肥培养浮游生物。3~4月施有机肥6~8 t/hm2,使浮游生物量达10 mg/L;5~7月施有机肥5~7 t/hm2,浮游生物量增至20 mg/L;7~9月(水温22~30℃)追施有机肥的同时施用施尿素和过磷酸钙(1∶1),每次30~45 kg/hm2,每月3~4次,使浮游生物量高达30 mg/L;10月份相应少施肥。
饲料投喂。4~8月间投喂黑麦草、水草、苦荬菜等,并投喂菜饼等精料(投喂配合饲料更好);每公顷设投饵点1个,每天喂1~2次,投饵量以每次1~2h吃完为适,水草当天吃完为度。
4.水库水产资源增殖
水库与湖泊水产资源增殖的综合措施相似。繁殖保护工作包括设立繁殖保护区(禁捕区)、规定休渔期、设置人工鱼巢及人工产卵场等。
(1)控制凶猛鱼类和小杂鱼类。凶猛鱼类危害放养鱼类,食物链长,鱼产力低,小杂鱼虽是凶猛鱼类的饵料,但本身经济价值低,又与放养鱼类争食物,因此必须合理控制凶猛鱼类和小杂鱼。这是提高人工放养鱼类成活率和水库渔业开发利用效率的重要保证。
鳡、翘嘴红鲌、蒙古红鲌和马口鱼(可吞食自身体长25%~44%的鱼类)等表层掠食型凶猛鱼类,依靠游泳速度快和威慑力强,追捕吞食鱼类。乌鳢、鳜、鲇等底层伏击型凶猛鱼类,行动较缓慢,潜伏草丛等遮蔽物中,以突然袭击方式捕食鱼类。
水库凶猛鱼类种群的演变规律。水库蓄水初期,淹没了河流原植物区域,利于鲇等草上产卵鱼类和乌鳢等在草丛中筑巢产卵鱼类的繁殖。因此,刚蓄水不久的水库,最先出现并形成优势种群的是乌鳢、鳜和鲇等凶猛鱼类,如新安江水库和浮桥河水库于1959年和1960年建成蓄水后,乌鳢等底层凶猛鱼类在渔获物中占60%左右。水库蓄水后3~5年,水深逐渐增大,水面不断增宽,水位波动也较大,高等水生植物逐年减少,生态条件变得不利于底栖凶猛鱼类而有利于表层凶猛鱼类,河流中原有的红鲌类和鲌类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乌鳢、鲇等凶猛鱼类则退居第2位。
如果某些水库入库的水流较大且流程较长,具备鳡的繁殖条件,原水体中鳡或由其他水系带进来的鳡鱼苗种,经过几个世代的繁殖,红鲌型凶猛鱼类便会被鳡型凶猛鱼类所代替,如湖北浮桥河水库。这类水库的凶猛鱼类种群组成一般是鳡型占优势,其次是红鲌型,再次是底栖型。红鲌型凶猛鱼类受鳡的威胁,很少到开阔水面活动,通常栖息在库湾或沿岸浅水区。鳜、鲇、乌鳢等底栖型凶猛鱼类,由于生态灶与鳡不同,故不会因鳡的发展而消失。
凶猛鱼类的危害与控制。各种凶猛鱼类的食物链都很长,不可能高产,而且对放养鱼类的危害性很大,其中掠食型或攻击型的危害性远大于伏击型,尤其是掠食型鳡对放养鱼类的危害性最大。湖北麻城浮桥河水库1960年建成,随着放养鱼类种群的发展,渔获量逐年上升,但由于投放鲢、鳙鱼种带进的鳡很快发展成为凶猛鱼类的优势种群,致使1967年渔获量下降至上年的49%,1968年再跌为1967年的24%,此后鱼产量一直很低,1975年渔获物中放养鱼类仅占5%,而鳡则占63%。红鲌类凶猛鱼类占优势的水库,单位面积鱼产量也都较低,更谈不上稳产高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凶猛鱼类。
新建水库,在蓄水前应对未来淹没区的鱼类区系进行调查,并尽量对凶猛鱼类进行清除,以防患于未然。蓄水后,严防其他水系的凶猛鱼类进入或投放鱼种时将凶猛鱼类带进水库。水库蓄水初期,通常最先出现的是以乌鳢为优势种群的底层凶猛鱼类,应当在乌鳢幼鱼孵出后在岸边集群活动期间用抄网捞除之。水库中的翘嘴红鲌和蒙古红鲌具有集群习性,在草丛区和众多进库水流处产卵,采用旋网、刺网、围网歼捕,效果较好,同时捞出附有卵的水草等附着物。
水库中鳡鱼种群,在繁殖期集群溯水到水库上游流水处产卵,应当反复歼捕产卵亲鱼,并在其产卵场的下游设置流刺网捕捞产卵群体和产后顺水下游的亲鱼。湖北省浮桥河水库于1975年冬季采用“赶、拦、刺、张”渔法歼捕,有效控制了鳡的种群。
总之,针对各种凶猛鱼类的栖息和产卵习性,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渔具渔法,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严格控制凶猛鱼类。
小杂鱼类的合理控制。水库中广泛分布有餐条(Hemiculter leuciscul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蛇鮈(Saurogobio dabryi)、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等小杂鱼类,它们具有性成熟早、繁殖力高、寿命短、种群结构简单等特点,其数量消长变化较快。
小杂鱼是红鲌类和底栖凶猛鱼类的重要饵料。它们的存在,可以缓和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类的危害。但其个体小,生长慢,经济价值不大,又是鲢、鳙等放养鱼类的食物竞争者,因此,应当采用小型渔具适量捕捞,以控制其种群数量。
(2)合理捕捞。合理的捕捞强度是指水库的捕捞量与已达到捕捞规格的各种鱼类的贮存量基本上相符合。过度捕捞会导致渔获物规格偏小或小型化,不仅鱼产品质量下降,而且破坏鱼类资源;捕捞强度过小,渔获物规格虽然会相应增大,但会导致鱼类的库存量过大,影响鱼类生长及其资增殖效率,最终降低了水库渔业开发效益。水库的合理捕捞量应当根据放养鱼种规格、密度、生长速度、成活率、渔获物组成及规格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中历年来渔获物的规格和产量是确定合理捕捞强度的最重要的依据。
合理捕捞规格应根据各种鱼类的生长规律、水库饵料资源和具体达到市场需要的食用鱼规格进行综合考虑确定。适宜的捕捞季节是避开鱼类繁殖和快速生长的春季与夏秋季,最好在冬季进行捕捞。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多在冬季进行冰下捕捞,南方地区多在10月下旬至翌年2月进行捕捞。
渔具渔法。大中型水库捕捞上中层鱼类的最有效的渔具渔法是“赶、拦、刺、张”联合作业法,捕捞底层鱼类(鲤、鲫等)的有效渔具渔法是网箔。
(3)鱼类移植。鱼类移植工作是改造与优化水库鱼类种群结构、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及饵料资源,以及提高鱼产品质量、鱼产量及水库渔业开发效益的重要措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水库移植成功并取得明显效益的鱼类有团头鲂、细鳞斜颌鲴、高背鲫、银鱼、公鱼、香鱼和匙吻鲟等。有关鱼类移植工作概况与原则、各种鱼类生物学特点和移植技术要点等已在淡水湖泊渔业开发中阐述。
5.水库拦鱼防逃设施
拦鱼防逃设施是保证水库鱼类回捕率和鱼产量的重要条件。拦鱼设施通常建造在溢洪道、输水涵洞和水库上游进水处附近。拦鱼设施包括拦栅、拦鱼网和拦鱼电栅等3种类型。大中型水库最常用的是拦鱼网。
建造拦鱼设施的基本要求:第一,水库溢洪时,能有效地拦截不同鱼类,并能使其安全离开拦鱼设施;第二,拦鱼网具有足够的抗洪强度,能够承受住最大泄洪量的冲击和暴风雨的袭击;第三,保证拦鱼网的滤水性能,并设有专门的排污设施;第四,拦鱼网主体网衣能够沉入水中,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安装施工简便,便于日常管理和维修。
拦鱼网工程设计技术要点。拦阻断面位置直接关系到拦鱼网的受力大小、拦鱼效果、施工难度和投资费用。拦鱼网的位置选择,第一要考虑其拦截面的大小、最大流速(小于拦鱼对象所能克服的极限流速);第二要考虑地形、底质和污物等诸多因素,以便于拦鱼网工程的安装(投放抛墩、抛锚等);第三要考虑航船过网以及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等。
根据溢洪最大泄水量和拦阻面积计算拦阻断面的流速。鲢、鲤、草鱼、鲂、鲇等几种鱼类极限流速约为0.6~1.1 m/s,持久游泳速度为0.6~1.31 m/s。网的高程和长度,分别依溢洪期最高水位和截面两岸间距来确定,计算面积公式为L/(L/L')×H/(H/H'),式中L/L'=0.95(L—断面实际长度,L'—拦鱼网实际长度),H/H'=0.95(H—断面实际深度,H'—拦鱼网实际深度)。网线为聚乙烯纤维和维尼纶纤维按2∶1比例混合捻制而成(23号/3×2+29号/3×1),网衣按水平缩结系数0.64~0.66和垂直缩结系数0.75~0.77装配。小型水库网目规格为5.0~6.0 cm,大中型水库网目规格为8.0~12.0 cm,巨型水库网目规格为12~14 cm(拦鱼网的上层网目小于底层网目)。拦鱼规格(鲢、鳙等),小型水库为0.25 kg,大中型水库为0.5 kg。
拦鱼网的固定装置及其固定。大中型水库的固定装置有锚、抛墩、岸墩等,拦鱼网固定位置一般离溢洪闸的距离为水深的5~10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