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鱼类养殖生物学技术研究成果

鱼类养殖生物学技术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的研究我国池塘养鱼周期通常是2~3年。本文系1979年至1981年鲤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试验研究,探明北方地区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进行鲤和鲢、鳙不同混养比例及不同密度比较试验研究。其中当年鲤、罗非鱼和2年鲢、鳙达到食用规格,占总产量40.8%~52.4%。科学选定主体鱼是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的第一个关键技术。

鱼类养殖生物学技术研究成果

(一)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的研究

我国池塘养鱼周期通常是2~3年。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可以缩短养鱼周期1~2年,减少养鱼生产环节以及因疾病、越冬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充分发挥鱼类当年生长潜力,因此,成本低,周转快,效率高,是加速发展淡水养鱼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系1979年至1981年鲤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试验研究,探明北方地区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用试验池塘9口,面积0.07~0.18 hm2,总面积0.994 hm2,水深1.0~1.5 m,水源为地下井水,盐度1.6~2.0。试验鱼为鲤、鲢、鳙、草鱼、尼罗罗非鱼夏花鱼种和鲢、鳙1龄大规格鱼种。鲤夏花鱼种为野鲤(1979)、苏联镜鲤(1979、1980、1981)和杂交鲤(1981)。

1.放养方式和管理方法

(1)放养方式:一是鲤和鲢、鳙夏花鱼种混养,秋后3种鱼同时捕出;二是2年鲢、鳙大规格鱼种和鲤、罗非鱼夏花鱼种混养,秋后4种鱼同时捕出;三是前期2年鲢、鳙大规格鱼种混养于7月末捕出,后期鲤和鲢、鳙夏花鱼种混养秋后捕出。同时进行鲤和鲢、鳙不同混养比例及不同密度(53.3尾/公顷和66.7尾/公顷)比较试验研究。

(2)试验管理方法:每日施用人粪尿(35~75千克/亩),鲤夏花鱼种入池20~30d投喂颗粒饵料(蛋白质26.4%),日投饵量为4%左右,每日投饲2次,试验期间经常注新水。每天早5点和下午3点测定水温,每隔20~30 d拉网检查1次鱼类生长情况(每种鱼称重30尾,逐条测全长,放回原池),每周测定1次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生物量,每隔10d测定1次底栖动物组成和生物量。

(3)饲养时间:1979年夏花鱼种饲养124 d。1980年1龄鱼种饲养100 d,夏花鱼种饲养105 d。1981年大规格鱼种分别饲养165 d(401池)、94d(502池)、54 d(202池),各种夏花鱼种饲养期为鲤115d、鲢101 d、鳙和草鱼105 d、罗非鱼103 d。

2.结果

(1)鱼产量:1979年4口试验池平均亩产当年鱼166.95 kg(148.2~200.7 kg),其中鲤占总产47.8%,鳙27.2%,鲢24.8%。

1980年2口试验池平均毛产316 kg(302.6~329.95 kg),亩净产272 kg(259.25~284.8 kg),其中当年鲤占76.9%,2年鲢、鳙占亩净产23.2%(17.45%~28.9%)。

1981年鱼产量,401池最高,亩毛产363.9 kg,亩净产281.75 kg,其中当年鱼100.65 kg(35.6%),2年鱼181.1 kg(64.3%);502池亩毛产313.2 kg,亩净产276.25 kg,其中当年鱼201.9 kg(73.1%),2年鱼71.85 kg(26%);202池亩毛产258.5 kg,亩净产219.65 kg,其中当年鱼205.15 kg(93.6%),2年鱼14.15 kg(6.4%)。

(2)出塘规格:1979年当年鲤平均体重253.7g(175~416.7g),当年鳙和鲢分别为198g(116.7~283.3g)和186.8 g(100~275.9 g)。鲤多数达食用规格(>250g),鲢和鳙未达食用规格(200 g左右)。

1980年各种当年鱼平均体重分别为鲤187.2 g(156.5~217.9 g)、鲢160 g(128~192g)、鳙212.5g(204~221g)、草鱼184.2 g(183.3~185 g)、莫桑比克罗非鱼80.4(76.9~83.9 g)、尼罗罗非鱼87.9 g,2年鲢和鳙分别达520 g(405~635 g)和566 g(500~632 g)。其中当年鲤、罗非鱼和2年鲢、鳙达到食用规格,占总产量40.8%~52.4%。

1981年401池当年鲤体重为225.2 g,罗非鱼为150.8 g,2年鲢、鳙和草鱼平均体重分别为421.7 g、378.6 g、826.9 g,全部可食用;502池当年鲤242.6 g、鲢154.3 g、鳙272.5 g、草鱼122.3 g、罗非鱼173.0 g,2年鲢523.9 g、鳙508.5 g,其中2年鱼和当年鲤、罗非鱼可食用,占总产68.3%;202池当年鲤278.0 g、鲢139.9 g、鳙199.2 g、草鱼131.0 g、罗非鱼151.1 g,2年鲢212.4 g、鳙279.1 g,其中只有当年鲤和罗非鱼达到食用规格,占总产53%。

(3)出塘率:1979年当年鲤、鲢和鳙的出塘率分别为83.1%、97.0%和96.5%。鲤出塘率低于鲢、鳙的主要原因是被人钓走。

1980年当年鲤、草鱼、鲢和鳙出塘率分别为61.1%、87.3%和95%以上,2年鲢、鳙出塘率为91.3%~100%。鲤出塘率低的原因是逆洪水逃走和被人钓走。

1981年401池当年鲤和罗非鱼出塘率分别为98.3%和100%,2年鲢、鳙和草鱼出塘率分别为86.2%、94.5%和86.7%;502池当年鲤、鲢鳙、草鱼和罗非鱼出塘率分别为98.5%、80.7%、92.7%和90.1%,2年鲢鳙出塘率为97%;202池当年鲤90.7%,当年鲢、鳙和草鱼均为86.5%,罗非鱼为100%,2年鲢和鳙的出塘率均为95%。

(4)经济收益:1979年至1981年平均亩净收入237.5元,平均每斤鱼成本0.37元。

1981年3口池塘的经济收益与放养方式密切相关。401池2年鲢、鳙和当年鲤一直混养到秋后,收入低(亩净收入188.2元),成本高(0.52元/斤);502池2年鲢、鳙与当年鱼混养至7月下旬,然后捕出,收入高(299.9元),成本低(0.33元/斤);202池2年鲢、鳙饲养至夏花鱼种入池前捕出,亩净收入212.8元,每斤鱼成本0.46元。

3.讨论

(1)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的关键技术。

①主体鱼的选定。科学选定主体鱼是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的第一个关键技术。

鱼苗当年能够养成食用鱼规格(鲤250g,鲢、鳙500g以上)且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种类,才能被选定为主体鱼。本项试验研究证明:1979年202池、204池和1981年202池、502池以鲤为主体鱼(40%~60%),当年出塘个体均重(160~280 g)基本达到食用规格,亩产量较高(170~205.5 kg);1979年01池和205池以鲢、鳙为主体鱼(70%),亩产量较低(148.2~148.9kg),且未达到食用规格(400 g左右),两池的鲤规格虽然较大,但产量低(79千克/亩)。

当年鲤的生长潜力大于鲢、鳙等四大家鱼。6个试验池放养的4种夏花鱼种秋季出塘规格分别为鲤265 g、鲢185 g、鳙200 g、草鱼125 g,鲤达到食用规格,鲢、鳙等未达到食用鱼规格。国内外养鱼实践也都证明:当年鲤的生长速度快于鲢、鳙,在稀养的情况下(30~50尾/亩)鲤当年可达750 g以上,而鲢、鳙当年则不足500 g(广东省可达1000 g)。

因此,我国北部地区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应当以鲤为主体鱼,混养鲢、鳙、罗非鱼,以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和有效利用池中浮游生物、有机腐屑等饵料资源。

②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与单位面积鱼产量和出塘规格密切相关。鱼类放养密度与出塘规格呈负相关,在一定范围内与鱼产量呈正相关。1979年202池、01池和1981年202池、502池亩放当年鱼1 000尾左右,亩产185.8 kg,而亩放800尾左右的204池和205池(1979)亩产当年鱼159.2 kg,前者比后者多产鱼26.6 kg。试验表明,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的合理放养总密度为1 000~1200尾/亩。

当年鲤单产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出塘规格则随密度的增大而缩小。1979年每亩平均放养野鲤240尾和苏联镜鲤691.5尾,单产由65.15 kg增为102.3 kg,出塘规格则由415 g降为175 g。重复试验表明,当年鲤的合理放养密度为400~450尾/亩,单产可达100~125千克/亩,出塘规格为250 g以上。夏花鱼种早下塘,单产和规格都会相应增加。

鲢和鳙夏花鱼种放养密度与出塘规格关系明显,与鱼产量关系不大。1979年亩放鲢、鳙365.9~726.9尾,单产82.2~97.3kg,差幅为15.1 kg,规格由280~290 g降为100~160 g。试验表明,鲢、鳙的合理放养密度约为500尾/亩,出塘规格可达200 g左右,单产达90 kg。罗非鱼和鲫亩放50~100尾为宜。

③混养比例。1979年进行鲤60%、鲢20%、鳙20%和鲤30%、鲢35%、鳙35%两种混养模式试验表明,前者的单产高于后者,但鲤的规格偏小。据此分析,其适宜放养比例应当调整为鲤45%、鲢25%、鳙25%、罗非鱼和鲫等5%。

试验还表明,搭配鱼鲢、鳙夏花鱼种的放养比例,以[1~1.4(1.5)]∶1为宜,两者出塘规格相近且整齐。1981年502池鲢和鳙放养比例为3.7∶1,鲢的规格(155 g)明显小于鳙(275 g),如果鲢和鳙比例增大到(4~5)∶1,鲢的规格将会更小。

为什么鲤夏花鱼种当年养成食用鱼,混养鲢和鳙夏花鱼种的比例应当为(1~1.5)∶1,而不是(4~5)∶1?原因是鲢、鳙夏花鱼种个体小且放养量少,两者池中的贮存量低,天然饵料生物量(浮游生物量)能够满足它们的营养要求,而且鳙可以比鲢更好地利用人工饲料和滤取较多的有机腐屑,因此鲢不会抑制鳙生长的现象。这与主养2年鲢、鳙不同,它们在池塘中的贮存量大,二者在天然饵料资源方面矛盾大,鳙的滤食能力比鲢的强,后者生长会受到抑制,因此鲢鳙的放养比例应当以(4~5)∶1为宜。总而言之,应当综合考虑养殖水体条件和鲢鳙年龄、放养密度及其贮存量,以及饲养方式(是否投喂)等多种因素,科学确定两者的混养比例。

④放养方式。放养方式应当从单位鱼产量、食用鱼成品率、亩收入、产品成本和鱼种供应难易度诸多方面综合考虑。1979~1981年进行4种放养方式对比试验表明,异龄异种混养、轮养的放养方式最好,鱼产量和食用鱼成品率较高(68.4%)、成本低(0.33元/斤)、收入多(299.9元/亩),而且供轮养的2年鲢、鳙大规格鱼种可以自给(套养的鲢、鳙夏花鱼种秋后达150~200 g,供次年放养用),7月下旬轮捕鲢、鳙食用鱼可以适时满足淡季市场需求。因此,异龄异种混养和轮养是我国北部地区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切实可行的放养方式。

(2)轮养2年鲢、鳙大规格鱼种的理论分析。夏花鱼种入池前1个多月池塘水体及其天然饵料白白浪费掉,夏花入池后1个多月鱼体尚小仍然不能充分利用水体和天然饵料,因此4月下旬适量放养2年鲢、鳙大规格鱼种饲养至7月下旬(约100 d),有效地利用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资源,提高鱼产量。1980~1981年利用3口池塘,4月下旬亩放鲢、鳙大规格鱼种42.8 kg,7月末捕出,平均净产61.3 kg(高的达75 kg),占亩总净产24.4%,鲢均体重520 g,鳙550 g。总而言之,当年鲤养成食用鱼,轮养鲢、鳙大规格鱼种,可亩净增产食用鱼75 kg左右,提高食用鱼成品率20%左右。

轮捕鲢、鳙的具体时间,应依当地水温条件、鱼种规格、达到食用规格时间以及亩贮存量诸多因素来确定。轮捕过早鱼体尚未达到食用规格,轮捕过晚影响池塘中鱼类生长。本试验表明,7月2日2年鲢、鳙体重为290 g和350 g,7月末均重超过500 g(食用鱼规格)。鲢、鳙大规格鱼种4月份入池时亩贮存量为36.85~46.25 kg,5、6月份水温低于23℃,生长慢,贮存量增加较慢,7月份水温已达25℃以上,生长很快,贮存量达101.2~129.9千克/亩(含当年鲢、鳙),若不把已达到食用规格的鲢、鳙捕出,会影响当年鲢、鳙生长。

2年鲢、鳙大规格鱼种规格、放养密度及混养比例,直接影响轮养的效果和轮捕时间。试验表明,2年鲢、鳙大规格鱼种的适宜规格为150~200 g,放养密度为200尾/亩,混养比例为(1~1.3)∶1。

本试验还表明,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不宜混养大规格草鱼鱼种,因为草鱼抢食人工饲料能力比鲤强,抑制鲤生长。

注:文中表1《鱼种放养情况》、表2《饲料原料成分(%)》、表3《饲料营养成分(%)》、表4《食用鱼出塘情况》、表5《经济效果核算》、表6《鲤放养密度与单产和出塘规格的关系》、表7《当年鲢、鳙放养密度和比例与鱼产量和出塘规格的关系》、表8《放养方式与鱼产量和食用鱼成品率的关系》和表9《鲢、鳙亩贮存量和规格》,略。

(二)我国北部地区缩短池塘养鱼周期的试验研究

养鱼周期系指鱼苗养成食用鱼的时间。我国池塘养鱼周期通常是2~3年,第1年把鱼苗养成大规格鱼种,第2年再把鱼种养成食用鱼,或第2年把大鱼种养成500 g左右大鱼种,第3年再把大鱼种养成食用鱼。鲢、鳙、鲤养殖周期为2年,草鱼3年,青鱼3~4年。

缩短池塘养鱼周期,可以充分发挥鱼类的生长潜力,减少养鱼生产环节和越冬损失,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发病率及养鱼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因此,缩短养鱼周期是加速发展淡水养鱼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缩短池塘养鱼周期的主要措施有轮养、多级轮养和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轮养又称轮捕轮放,是将各种大小不同的鱼类混养在同一个池塘中,然后分次捕捞和补放鱼种。江苏和浙江等省通常在6、7、8和9月分次捕出体重500 g以上鲢、鳙以及1 500 g以上草鱼,补放部分夏花鱼种,秋后长成大规格鱼种。轮捕轮放可以及时调整池塘鱼类贮存量,防止出现塘鱼过多抑制生长和塘鱼过少浪费水体,充分发挥鱼类生长潜力和池塘潜力。

多级轮养是珠江三角洲(广东省)先进养鱼方式。它是把养鱼池塘分为几类,每类池塘专养一定规格的各种鱼类,饲养一定时期(约40 d)达到一定规格捕出并放入另一个池塘,称倒池。倒一次池,鱼类的密度就稀疏一次,不断倒池稀放,调节池鱼贮存量,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生物,充分发挥鱼类的生长潜力,把鳙等鱼苗当年养成1 000 g~1 500 g食用鱼。鳙养殖周期6个月,鲢和草鱼为10个月。

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是将夏花鱼种经3~5个月饲养,秋末达到食用鱼规格。

我国北部地区池塘养鱼缩短养鱼周期的有效措施,系采用轮捕轮放和当年养成食用鱼放养方式,其具体内容如前文,故略。

(三)提高静水土池塘养食用鱼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

中国静水土池塘养食用鱼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单产高,近年来池塘养鱼技术研究进展较快。本文根据1979~1984年在辽宁省海城和大连地区利用27口(6.8hm2)池塘进行食用鱼放养模式比较试验结果,综合阐述提高北方地区静水土池塘养食用鱼经济效益关键技术问题。

1.放养模式和饲养方法

本试验采用5种放养模式。

①异种同龄混养——鲤、鲢、鳙夏花鱼种混养。

②异种同龄分期混养——4月下旬至6月中旬2年鲢、鳙混养,6月中旬至秋末当年鲤、鲢、鳙、罗非鱼和白鲫混养。

③异种异龄混养——2年鲢、鳙和当年鲤、罗非鱼混养,秋末一次捕出。

④异种双规格混养、套养和轮捕——2年鲢、鳙(200~250 g)和当年鲤、鲢、鳙混养,7月末将2年鲢、鳙捕出。

⑤异种多规格混养、套养和轮捕——3种规格(200~250 g、50 g和10 cm)2年鲢、鳙和当年鲤、鲢、鳙、罗非鱼和白鲫混养,7月末将500g以上鲢、鳙捕出。

另外,还进行了主体鱼、混养种类和比例、密度、轮捕、套养鱼种、养鱼周期等对比试验。

试验期间,每天5∶00和15∶00测定水温、溶氧和pH;30 d拉网检查1次池鱼生长情况,每种鱼测量30尾,然后放回原池;7~10d测定1次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定期测定池水主要离子含量;重点池塘采用黑白瓶法测定初级生产力和补偿深度。

2.试验结果

(1)产量。当年鲤饲养105~135 d,白鲫153 d,鲢、鳙100~124 d,罗非鱼70~103 d;2年鲢、鳙饲养90 d(轮捕)至150 d。亩均总毛产586 kg(多规格模式,502~681 kg)和354 kg(双规格模式,269.3~459.6 kg),总净产456.3 kg(385.6~555.0 kg)和303.3 kg(213.2~391.6 kg)。亩均食用鱼毛产420.8 kg(269.3~540.7 kg)和262.0 kg(190.1~350.0kg),占总毛产72.1%~79.4%。吞食鱼占总毛产31.8%~59.0%。当年鱼占总净产12.9%~100%。亩产鱼种165.2 kg和91.9 kg,占总毛产20.7%~33.2%。

亩均轮捕鲢、鳙毛产109.1~145.5 kg,净产66.3 kg,占总净产24.4%。

(2)出塘规格。鲢、鳙200~250 g鱼种,8月初达500 g以上;50~100 g鱼种,秋末达500 g左右;3寸鱼种,秋末达185~295 g(双规格模式)和34~15g(多规格模式)。鲤78~103 g鱼种,9月末达392~742 g;夏花鲤秋末达47~375 g。当年罗非鱼和白鲫9月末分别达35~173g和65~100g。

(3)出塘率。2年鲢86.2%~97.8%,鳙92.7%~98.6%,鲤94.5%~98.4%,草鱼98.7%~99%;当年鲢45.6%~99.5%,鳙5.5%~98.1%,鲤88.3%~100%,罗非鱼50.7%~100%,白鲫47.9%~68.5%。

(4)养鱼周期。鲤、罗非鱼和白鲫4.5~5个月(当年养成食用鱼),鲢、鳙14个月(轮捕)和16个月;多规格放养模式,鲢、鳙春花26个月(轮捕)和28个月。

(5)增肉倍数、肥满度和饲养系数。2年鲢、鳙增肉倍数为3.16,当年鲤100~11 395,鲢753~2 126,鳙213~1 950,罗非鱼212~227和白鲫1 045~1 551。鲢肥满度为1.73~2.05,鳙2.05~2.43。

饲养系数系总投饵量与鲤、草鱼和罗非鱼总增重量的比值,平均为2.32~3.19。

(6)经济效益。1.20~2.50元/千克,亩均净收入347.9元(189~868元),成本0.88元/千克。

3.讨论

(1)缩短池塘养鱼周期的关键技术。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是将鱼苗养成夏花鱼种,然后转入食用鱼池饲养3~5个月,秋末达到食用鱼规格。其具体技术措施包括主体鱼、合理密度、混养比例、适宜放养方式。详见《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研究》,故略。

轮捕。轮捕是缩短养鱼周期,以及提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实现轮捕的基础条件是放养2年鲢、鳙大规格鱼种。中国南方地区放养多规格鲢、鳙鱼种,采取1~3次轮捕措施可使鲢、鳙养殖周期由2~3年缩短为14个月至2年。

(2)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的有效途径。加大鱼种放养量可以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如中国无锡市万亩静水土池塘亩放鱼种200 kg以上,平均单产600 kg。北方地区采取增加鱼种放养量的措施是不适宜的,一是大规格鱼种不易培养或来源困难,二是生长期短,放养量过大,达不到食用鱼规格。也就是说,北方养食用鱼,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行多规格放养鲢、鳙鱼种或鲢、鳙多规格放养模式。(3)鲢、鳙放养规格层次、密度和比例与池塘贮存量和鱼产量关系。

①鲢、鳙单层次、双层次和四层次放养。单层次系当年鲤养成食用鱼池中混养鲢、鳙夏花鱼种;双层次是体重200g鲢、鳙与其夏花鱼种混养;四层次是4种规格鲢、鳙鱼种和其他鱼类混养:春季放养2年(200 g左右)鲢、鳙鱼种(7月末达500 g以上捕出)、50 g左右鱼种(秋末达食用鱼规格)、3寸鱼种(秋末达200 g左右),以及6月份套养夏花鱼种(秋末达50 g左右)。秋末产的200 g和50 g鲢、鳙鱼种供次年春季放养,也就是说,双层次和四层放养模式所需要的鲢、鳙大鱼种可以自给,不需另池培养和外购。

②鲢、鳙放养密度和比例。单层次亩放500尾,比例为1∶1,最高贮存量不超过150 g/m2,平均鱼产量1.2 g/(m2·d)。双层次亩放大鱼种200尾和100尾,比例为(1.5~1)∶1,夏花鲢、鳙400尾,比例(1.7~2)∶1。月总贮存量和鲢、鳙贮存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最高值为612.7 g/m2和341.2 g/m2,总鱼产量和鲢、鳙产量逐月增加,最高值都在9月,分别为7.0 g/(m2·d)和3.78 g/(m2·d),然后迅速下降,整个生长期平均鱼产量分别为3.12 g/(m2·d)和1.6 g/(m2·d)。四层次亩放体重200 g和75 g鲢、鳙200尾和100尾,比例(2.5~3)∶1,体重10~20 g和夏花鲢鳙各250尾和90尾,比例(2.7~3)∶1。月总贮存量和鲢、鳙贮存量变化规律同上,轮捕后增长迅速,进入9月增长缓慢,最高值分别为843.0~982.9 g/m2和598.9~626 g/m2,也就是说,总鱼产量和鲢、鳙鱼产量自6月中旬至8月中旬增长较快,轮捕后增长更快,然后迅速下降;总鱼产量和鲢、鳙产量最高值都在8月份,分别为6.3~9.5g/(m2·d)和3.9~6.7g/(m2·d),整个生长期平均鱼产量分别为4.44~5.77g/(m2·d)和3.40~3.97 g/(m2·d)。

试验结果表明,四层次放养鲢、鳙模式的鱼产量最高。也就是说,四层次(规格)放养鲢、鳙是提高北方地区静水土池塘生产潜力的有效措施。

(4)鲢、鳙放养层次、密度和比例与单产和经济效益关系。为了便于比较分析鲢、鳙放养层次的经济效益,采用鲢、鳙食用鱼单产、斤鱼成本、饲养周期和单位面积净收入4个指标综合评定哪种放养层次好。单产系鲢、鳙单位面积净产。斤鱼成本是各池各种鱼平均成本。养鱼周期为鱼苗养成食用鱼的总月数。单位面积净收入系公顷、月均产食用鲢、鳙净收入,其计算方法为每公顷产鲢、鳙可食用千克数×1.6元/饲养月数。食用鱼面积包括鱼苗养成春花鱼种面积,即实际面积等于养食用鱼面积加上5%。

鲢、鳙单层次放养,产量低,平均单产97.3千克/亩,成本低,周期短,但当年达不到食用鱼规格。双层次放养,产量较高,平均净产212.9千克/亩,平均成本0.92元/千克,周期短(14个月),月净收入11.0元/亩。四层次放养,产量高,平均净产332.5千克/亩,平均成本0.84元/千克,周期较长(16、26和28个月),月净收入最高(19.6元/亩)。

总之,鲢、鳙四层次放养能够合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生物,有利于物质循环,保持水质肥而活,鱼产量和经济效益高,是北方地区提高池塘饲养食用鱼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提高池塘净产值的途径。各试验池鲤、草鱼、罗非鱼和白鲫等优质鱼产量平均占总毛产45.4%,有的高达59.0%。鲤等优质鱼价格比鲢、鳙高1倍以上,增加优质鱼(吞食鱼)放养比例,可以大幅度提高净产值。鲤等优质鱼放养比例可适当提高为40%~50%:每亩放鲤夏花鱼种(或3寸鱼种)400尾,尼罗罗非鱼150尾,白鲫100尾;或体重50~150g草鱼种400尾,夏花草鱼种433尾,罗非鱼和白鲫密度同上。

北方人民喜爱食鲤,当前在草鱼种供应紧张情况下,应当大力发展养鲤业。鲤的养殖周期通常为2年,虽然试验表明鲤当年可以养成食用鱼,但哪种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更高些尚需要进行比较研究。

(5)北方地区温度和日照特点及其对池塘养鱼的影响。

①温度特点及其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北方地区气温和水温15℃的日数比南方少得多,主要养殖鱼类的生长期短。鲤、鲢、草鱼等鱼类的生长温度为15℃,鲤的最适温度为23~29℃,鲢、草鱼等鱼类的最适温度为25~32℃。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和海城县西四池塘鱼类生长期比武昌短100 d,最适生长期为70 d左右(表5-4)。这是北方池塘养鱼单产低于南方的根本原因。但北方地区池塘水温7~8月通常不超过养殖鱼类的最适温高限(32℃),而武昌、南京和杭州等南方地区夏季池塘最高水温(35℃)累计日数高达20 d以上,此期北方鱼类的生长速度比南方的快,而且北方夏半年池塘水温日较差比南方的大,如上海地区池塘(水深0.6~1.0 m)水温平均日较差1.9℃(6~11月),而海城西四和大连金州池塘(水深1~1.7m)水温平均日较差达3.3~4.0℃(5~9月)。王志余等(1961)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水温(28±4)℃组的生长快于30℃恒温组,18~30℃变温组的生长快于30℃恒温组。可见,变温能够加速鱼类生长,北方池塘水温日较差大可以促进养殖鱼类的生长。

表5-4 金州、西四、武昌池塘水温≥15℃、≥20℃、≥25℃及以上天数

②日照特点及其对池塘养鱼的影响。中国北方13个省市4~9月总日照时数高达1 400 h以上,比上海、广州等地区多200~300 h,月均日照数为240 h以上,日照率达55%以上(表5-5),而上海等地区同期月日照时数仅178.4~218.3 h,日照率为44.7%~5.48%。日照时数多,日照率高,可以增大水温日较差,加速鱼类生长,有利于浮游生物等饵料生物生长发育,促进池水物质循环,增加池水溶氧。这是北方地区池塘养鱼的有利因素。

表5-5 全国各地区1961~1970年夏半年(4~9月)日照时数和日照率比较(《中国日照资料》,1974)

总之,中国北方地区鱼类生长期虽然比南方短,但7~8月水温低于适合温水性鱼类生长,而且日较差较大、日照长和日照率高,有利于鱼类和饵料生物生长发育。

注:文中表1《试验池基本水质状况》、表2《鱼类放养统计表》、表3《食用鱼出塘情况统计表》、表4《当年养成食用鱼各种鱼类的放养密度与单产和出塘规格关系》、表5《池塘鱼类贮存量与鱼产量关系》、表6《鲢、鳙放养规格、层次、密度、比例与出塘规格、单产和经济效益关系》和表7《当年鲤和2年鲤养成食用鱼经济效益对照表》,以及图1《大连金州105号池贮存量和鱼产量变化曲线(1984)》和图2《海城西四3号池贮存量和鱼产量、鱼类生长变化曲线(1984)》,略。

(四)静水池塘养食用鱼放养模式的初步研究

针对我国北方池塘养鱼的实际需要和该地区的气候及鱼类生长特点,1979~1989年在辽宁省大连市、海城市,山西省沁县和吉林省白城地区镇赉劳改总队渔场进行静水土池塘养食用鱼放养模式试验研究。试验鱼为鲤(野鲤、镜鲤和丰鲤)、鲢、鳙、草鱼、尼罗罗非鱼和白鲫,试验池塘面积0.7~0.8 hm2,水深1.5~3.5 m,沙壤土和壤土,底泥15 cm左右,水源为地下井水和江河水,盐度0.52~2.0,微碱性(pH 7.5~9.5)。放养模式、观测项目和试验结果同《提高静水土池塘养食用鱼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故略。

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论述静水土池塘养食用鱼放养模式,旨意为科学确定放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论述北方地区静水土池塘养食用鱼放养模式的几个关键问题。

1.放养种类科学确定鱼类放养种类,应当从肉味鲜美程度、个体大小、生长快慢、耐密养强度、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饲料来源、捕捞的难易程度、当地居民吃鱼习惯,以及充分利用池塘生物饵料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Харитонова(1984)认为,不施肥、施肥和人工投饵兼施肥的池塘浮游植物、浮游细菌和浮游动物产量占饵料基础总生产量98.7%、94.9%和97.9%,大连水产学院金州养殖试验场食用鱼池塘浮游植物、浮游细菌和浮游动物占饵料基础总量99.8%。由此可见,合理放养鲢、鳙、罗非鱼和白鲫等滤食性鱼类,可以有效利用池塘饵料生物基础,提高鱼产量。相反,单一放养鲤和草鱼等吞食性鱼类,不仅不能有效利用池塘天然饵料生物鱼产力[4~5g/(m2·d),何志辉,1989],而且经常出现水质过肥及缺氧现象,降低物质转化率和鱼产量。

2.鱼种规格

鱼种的适宜规格,应当以放养鱼类在一个生长季节或在规定的饲养期内能够达到食用鱼规格为依据。综合比较以色列、苏联和我国池塘养殖鲤科鱼类15个放养模式表明,各种鱼类以至于同种鱼的放养规格的差异都很大,放养层次也很不一致。

鱼种的具体规格,应当根据各地区气候特点和鱼类生长期长短、鱼类生长规律、食用鱼的计划规格、放养密度和计划产量、单季饲养还是轮养、养鱼周期,以及是否套养大鱼种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鱼种规格越小,增重倍数越大。但鱼种规格不能过小,否则在一个生长期内达不到食用鱼规格;鱼种规格也不易过大,大鱼种不仅成本高,而且其来源也难于解决。套养鲢、鳙夏花鱼种可使其大鱼种自给率达80%~100%,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养鱼周期,提高鱼产量。

3.混养比例

吞食性鱼类与滤食性鱼类的混养比例,因地区、主养鱼种类和计划产量而异。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提供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鱼产量高限约为400千克/亩,要想大幅度地提高鱼产量,需要加大吞食鱼类的放养比例,以及提高饲料质量和增设增氧设施。

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浮游细菌生物量多于浮游动物,鲢滤食小型食物的能力大于鳙,因此,鲢、鳙混养比例通常是鲢大于鳙。两者的具体比例,应视池塘中鲢、鳙的贮存量而异。鲢、鳙的贮存量越大,食物保证程度越小,两者矛盾越突出,鳙受抑制的现象越明显,其放养比例就应减少。大型水库放养鲢、鳙数量小,两者的贮存量不大,加上水库天然饵料生物少,有机腐屑等较大型浮游性食物相对较多,可加大鳙的放养比例(鲢、鳙比例为1∶1或1.5∶1),以充分发挥鳙滤食速度快的优势。(www.xing528.com)

鲢、鳙与罗非鱼、白鲫的混养比例取决于它们的滤食能力和摄食特点。鲢、鳙的滤食能力强于罗非鱼和白鲫,但前者的吞食能力不如后者。因此,罗非鱼和白鲫的放养比例应低于鲢、鳙,否则,会抑制鲢、鳙的生长。

草鱼和鲤摄食不同的天然饵料,栖息水层也不同,但草鱼抢食人工饲料的能力强于鲤,主养草鱼的池塘应少放鲤(充分利用底栖动物和人工残饵),主养鲤的池塘通常不放草鱼。有水草的池塘可少放些体重100 g左右的草鱼(50尾/亩),以控制水草丛生。

青鱼和鲤都栖息底层,食性上也有一定矛盾,饲养青鱼的池塘只能少放鲤,以利用摇蚊幼虫和水蚯蚓等底栖动物,放鲤多了会抑制青鱼的生长。主养鲤的池塘一般不放青鱼。

鲤和鳙的混养比例也应适当,因为鲤与鳙争食大型浮游动物。因此,主养鲤的池塘少放鳙,以有效利用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和控制轮虫过多(导致池水缺氧)。但鳙的放养量只能控制为鲤的1/3,否则,会抑制鲤的生长。Харитонова(1984)试验研究认为,50%人工饲料和50%天然饵料试验组鲤生长速度最快,这同样说明主养鲤的池塘不能过多放养鳙。

4.放养密度

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可初步得出下列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放养密度与鱼产量呈正相关,与出塘规格呈负相关。当放养密度超过该范围时,鱼产量和出塘规格都会下降。当年鲤由亩放240尾增至691尾,产量由65 kg增到102 kg,而出塘规格则由415 g降为175 g(刘焕亮,1982)。2年鲤由亩放160尾增至507尾,鱼产量由86.2 kg增为162.4 kg,而出塘规格由539.2 g降为320.4 g;当密度增至800尾/亩时,不仅出塘规格降为180.6 g,而且产量也降为144.5 kg(Харитоновa,1984)。可见,当年鲤和2年鲤的合理密度为500尾/亩左右。当然,在池塘条件好、饲料质量高和增氧设备完善情况下,鲤的亩放养量可增至1500~2000尾。

草鱼的放养密度依轮捕次数和计划产量而异,一般放养2~3种规格,辅以轮捕相配套,如计划亩净产900~1 000 kg,其中大、中、小草鱼种分别亩放80~100尾、120尾和200尾,并可依计划产量的高低而相应按比例增减。

鲢、鳙的合理密度同样依轮捕次数和计划产量而异。鱼种放养规格通常分为1、2、4种(层次),轮捕次数多且计划产量高的池塘,放养鱼种规格多且密度也大。亩净产700 kg的池塘,大、中、小和夏花鱼种的亩放养量分别为200尾、300尾、250尾、350尾。计划亩净产500 kg的池塘,其大鱼种和夏花鱼种亩放养量分别为400尾、500尾、450~550尾。鳙的密度为鲢的1/4、1/5和1/3。根据我国静水池塘养鲢、鳙的资料(刘焕亮,1982、1985;何志辉,1953;白遗胜,1980),鲢、吃天然饵料生物的鱼产量为113~417千克/亩,通常增重倍数为4~6,亩适宜放养量为25~100 kg。

注:文中表1《鱼种的适宜规格》和表2《鱼类混养的适宜比例》,略。

(五)鲇人工繁殖关键技术研究

鲇(Silurus asotus L.)是我国鲇形目分布最广且产量最高的重要淡水经济鱼类。鲇由于个体较大、生长较快、肉质细嫩鲜美、市场价格高和养殖收益大等,目前已成为我国淡水养鱼业的重要养殖对象。受市场经济驱动,养鲇业发展迅速,苗种供不应求。迄今为止,鲇繁殖生物学问题及其人工繁殖关键技术尚未很好解决,其人工繁殖效率仍然较低。本文系1995年5月~1997年6月鲇人工繁殖关键技术试验研究总结。

1.材料与方法

试验研究场地系辽宁省新民市前当堡养鱼场、大连市碧流河水库养鱼场、铁岭市范屯水库养鱼场和辽中县长滩镇养鱼场。鲇亲鱼来源于鱼市场、水库和池塘养殖成熟个体。雌鱼0.75~2.0 kg,雄鱼0.25~0.75 kg。亲鱼池塘面积600~2 800 m2,深1~1.5m,放养密度0.30~0.53 kg/m2,雌雄混养。

催情药物比较试验。5个脑垂体(P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5 μg/kg,马来酸地欧酮(DOM)5 mg+LHRH-A2 5 μg/kg,DOM 2 mg+LHRH-A2 3 μg/kg,以及LHRH-A2 10 μg/kg。

注射次数比较试验。1次注射和2次注射,间隔时间为10~12 h。

鱼巢附卵效果比较试验。棕榈皮、20目聚乙烯纱布、旧麻袋皮制成规格为(80~100)cm×(50~60)cm片状鱼巢,各30片放置于同一产卵池(面积38.5 m2,亲鱼180组),待鲇产卵后计数每片鱼巢附卵数。

鱼巢附卵和落地卵比例。圆形水泥产卵池(直径为10 m)放鲇5组、7组、136组、115组,分别放置棕榈皮鱼巢20~30片,待鲇产卵后计数鱼巢附卵个数和落地卵数,用剪刀把棕榈片剪成小碎块,累计每块棕榈片上的附卵数。落地卵数采用体积计量法,即每毫升卵数与落地卵总体积乘积,然后,计算附着卵与落地卵比例。

孵化方法比较试验。试验网箱架设在池塘中(40目聚乙烯3m×1m×1m),每箱放鲇卵9万~15万粒(3万~5万粒/立方米),孵化期间每日清刷网箱2次;孵化缸容积为200 m3,放卵密度为200万粒/立方米,常规管理;环道容积为5~6m3,放卵密度为40万粒/立方米左右(落地卵)和8万粒/立方米左右(附着卵),常规管理。

繁殖效率评价指标:催产率系鲇产卵尾数占催情总尾数百分数,受精率为原肠中期活卵数占产卵总数百分数,孵化率为出膜鱼苗占产卵总数百分数,下塘率系鲇苗体表由白色变为灰色、继而变为灰黑色且卵黄囊基本消失(出膜3~4d)的鱼苗数占产卵总数百分数。

2.结果

催情鲇2 136组,获卵4 537万粒,相对产卵量2.00~2.33万粒/千克(相当于鲢、鳙、鲤、鲫的1/8~1/4),下塘鲇苗1 887.39万尾,平均催产率81.12%,受精率94.96%,孵化率85.4%,下塘率41.6%。

(1)催情药物比较试验。催情试验表明(表5-6),PG+LHRH-A2混合液试验组催产率(78.2%~85.7%,平均81.95%)略低于DOM+LHRH-A2试验组(70.0%~91.5%,平均83.3%)。LHRH-A2试验组的催产效果最差,催产率仅30%。3种催情药物的催产率F检验,F=30.1>F0.05,P<0.05,三者间存在显著差异。SSR法多重比较表明,PG+LHRH-A2和DOM+LHRH-A2的差异不显著,两者与LHRH-A2的差异皆很显著。5 mg DOM+5 μg LHRH-A2一次注射和二次注射的催产率相近(F=0.78<F0.05,P>0.05,差异不显著)。鲇繁殖盛期,适当降低剂量(2 mg DOM+3 μg LHRH-A2)也可达到催产目的(催产率90.0%)。

表5-6 鲇催情产卵比较试验统计表

续表

(2)鱼巢附卵效果比较。在鲇亲鱼密度较大(4.7组/平方米)的情况下,棕榈皮鱼巢、聚乙烯纱布鱼巢和旧麻袋皮鱼巢的附卵密度皆较大,分别为4 000~9 100粒/片、3 500~6 400粒/片和4 200~8 600粒/片,但仍有一定差异。

(3)鱼巢附着卵与落地卵比例。鲇卵入水后具黏性,但黏度较鲤、鲫的弱一些,在鱼巢密度不大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卵(42.9%~85.3%)沉到池底部(表5-7)。

表5-7 鲇卵附着数与落地数统计

(4)孵化方法比较试验。如表5-8所示,孵化环道的孵化效率较低,附着卵孵化率(84.5%)和下塘率(30.5%)高于落地卵孵化率(79.6%~83.6%)和下塘率(7.7%~15.0%);孵化缸的孵化效率最低,孵化率为84.0%,下塘率6.8%;网箱孵化法效果最好,孵化率和下塘率分别为80.4%~88.4%和63.4%~72.5%。3种孵化法的孵化率皆很高,但下塘率的差异甚大。

3种孵化法的孵化率F检验,F=1.33<F0.05,P>0.05,说明三者的孵化率基本相近;3种孵化法的下塘率F检验,F=80.25>F0.05,P<0.05,说明差异显著;SSR法多重比较,说明网箱孵化法的下塘率明显高于环道和孵化缸孵化法,而且后2种孵化法的下塘率差异不显著。

表5-8 不同孵化方法的鲇苗下塘率统计

3.讨论

根据本试验研究结果和国内有关报道,综合阐述有关提高鲇人工繁殖效率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1)鲇雌雄鉴别指标及其准确度。鲇亲鱼的选购、春季产前培育和催产配组等都需要严格区分雌雄,而且要求鉴别的速度快,准确度高。已有的文献报道,雌鲇的胸鳍第一硬棘后缘(内缘)较光滑,雄鲇则有强大的锯齿或有8~10个坚硬锯齿。作者认为,雌鲇的胸鳍第一硬棘后缘也有不同数量的锯齿,不如用尾鳍叉深度来鉴别雌雄鲇的速度快、准确率高。也就是说,雄鲇尾鳍叉深达尾鳍长的2/3以上,而雌鲇的尾鳍叉浅,仅为尾鳍长的1/3左右,瞬间就可以准确无误地把雌雄鲇分开。

准确区分雌雄鲇,在选择(购)鲇亲鱼时不会出现雌鱼多而雄鱼少的现象,在春季产前分池培育亲鲇鉴别性别时不会出现雌雄相互掺杂的现象,以及在催情配组时出现雌雄鱼比例失调的现象。否则,就会严重影响鲇人工繁殖效率。

(2)鲇产卵习性与雌雄亲鱼分池培育。鲇的产卵习性与鲤、鲫相似,春季性腺发育成熟后,在雨后、换池和池塘边长满水草等条件下,清晨池水水温达14~16℃(辽宁省沈阳、铁岭地区)时未经催情的鲇亲鱼在池中可自然产卵。1997年5月16日和5月22日辽宁省铁岭县范屯水库养鱼场和辽中县长滩镇养鱼场鲇亲鱼分池2~3 d,雨后清晨(水温14℃)池塘多水草处大批集群产卵,损失巨大。因此,鲇亲鱼在早春分塘时或在产前1个月左右应将雌雄鱼严格分池培育。

(3)提高鲇催情产卵效率的几个关键技术。

①性腺成熟度鉴别。培育鲇亲鱼的难度并不大,只要池塘基本条件好,放养密度适宜(0.5 kg/m2左右),投喂鲜活或冰鲜杂鱼、鸡肠等屠宰下货、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40%左右),采取常规管理,产前15~20 d间断性冲水或微流水,鲇亲鱼皆可正常发育成熟。性腺成熟的主要指标是雌鲇腹部大且柔软(第一次催产最好用挖卵器检查),雄可挤出小量精液(比鲤科鱼类的精液少且稀淡)。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催产要重视天气状况,当地池塘清晨(5∶00~6∶00)最低水温持续几天达到16℃以上即可进行配组催情产卵。

②催情药物、注射次数和剂量(表5-9)。用PG和DOM与LHRH-A2混合液1~2次注射的效果皆较好,HCG的效果次之,LHRH-A2的效果最差(国内外报道,单独使用LHRH-A2注射各种胡子鲇的效果皆较差),为了提高鲇的催产效率,降低成本,建议采用DOM与LHRH-A2混合液一次注射。繁殖盛期的药物剂量可由5 mg DOM+5μg LHRH-A2降为2 mg DOM+3μg LHRH-A2

表5-9 鲇亲鱼催情产卵效率比较

续表

③注射方法的改进。鲇胸鳍第一硬棘粗壮,身体无鳞且滑,在注射操作时难度大,时间长,并易被硬棘刺破手。作者在催情注射时把鲇亲鱼放入干净清洁的尼龙袋中,在袋外直接刺破袋壁进行背部肌肉注射,不仅提高了催情注射效率(3~4尾/分),而且避免被其硬棘刺伤手部和皮肤。

④鱼巢制作、放置及减少落地卵措施。鱼巢材料以棕榈皮和20目聚乙烯纱布为宜,旧麻袋皮虽附卵量也较大,但在孵化过程中易腐败变质,产生有毒物质,严重影响孵化率和下塘率。鱼巢规格应以便于在产卵池和孵化工具中放置为原则,一般制成(0.8~1.0)m×(0.5~0.6)m片状物。鲇卵黏性比鲤卵差,附着力较弱,产卵过程中许多受精卵沉落到产卵池底。落地卵孵化率和下塘率较低。为了减少落地卵,应在产卵池中多放置些鱼巢,在池底部铺满鱼巢并压实(以免被水冲动和鲇亲鱼撞动)。同时,将收集到的落地卵带少量水泼洒在鱼巢上,待20~30 min后,鲇卵便黏附在鱼巢上,然后移放到孵化器(池)中。

⑤鲇产卵容器选择。当前国内通常采用土池塘、网箱和水泥产卵池等多种产卵容器。土池塘作为产卵池,鲇的产卵行为和人工取放鱼巢都容易把卵碰掉落入水底,不能正常孵出鱼苗,白白浪费掉了。网箱作为产卵池,大批卵附着在网箱上,不便于连续使用,同时,放置和捕捞鲇亲鱼都很不方便。水泥池(直径7~10m较好)作为鲇产卵池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整个催产过程放、捕亲鱼和放、取鱼巢,以及收集与处理落地卵都比较方便,可以提高人工繁殖工作效率。

⑥鲇产卵行为及其雌雄亲鱼个体大小搭配。催情后的亲鲇到了效应时间,雌雄鱼便相互追逐。雄鱼追逐雌鱼的强度逐渐增大,当达到高峰时雄鲇的尾部迅速且紧紧地缠绕雌鱼的胸腹部,并不断颤动、缠挤腹部(卵巢),当卵巢腔的卵被挤到生殖孔附近时,雄鱼便松开了尾部,从雌鲇身上滑下,此时,雌鲇便迅速产卵,雄鲇跟随排精。精、卵在水中瞬间相遇结合而受精。受精卵继而逐渐黏附在鱼巢上或沉落池底。产卵群体中雄鲇个体过小或偏小,大个体雌鲇催产率较低,而大多数的小型雌鲇基本产空。这充分说明,雌鲇排卵、产卵,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成熟度和体质强弱,而且与雄鲇的个体大小、体质强弱,以及追逐强度和缠挤腹部的力度有关。因此,在催情配组时应考虑雌雄鲇个体大小的协调性,雄鲇体重不宜过小,否则,雌鲇产卵效率会受到影响。

(4)提高鲇受精卵孵化效率的关键技术。采用环道、孵化缸和网箱孵化鲇受精卵,3个试验组胚胎期(出膜前)各阶段的成活率皆较高,鱼苗出膜期的成活率(孵化率)也较高,但鲇苗出膜后至卵黄囊基本消失(3~4d)期间的成活率(下塘率)则差异明显(表5-8)。这是由于刚出膜的鲇苗卵黄囊较大,游动力很差,环道和孵化缸的微流水冲力不够大,多数个体沉落水底并集堆造成局部缺氧而大量死亡,因此,成活率(下塘率)很低(7.7%~30%和6.8%)。如果加大水流,鲇苗耗能大,表皮易受伤,成活率也很低。如果强化管理,每10~15 min定时搅动池底,减少集堆现象,可以适当提高下塘率,但管理工作强度太大,技术要求较高,执行起来难度也较大。采用网箱或小型水泥池孵化鲇受精卵,刚出膜的鲇苗多数均匀吸附在鱼巢或网箱壁上,不会出现局部缺氧而死亡的现象,因此,成活率较高(63.0%~72.5%)。当前,许多单位采用鱼苗培育土池塘兼孵化池,简单易行,但孵出的鲇苗无法计数,只得等到培育成夏花鱼种(30 mm)才能拉网计数,而且受环境条件、饲料、饲养管理等因素影响,夏花育成率也较低(20%~30%)。

(5)鲇苗适时下塘指标。鲇苗出膜3~4d便开口吞食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如果不及时下塘便会相互吞食。因此,掌握鲇苗适时下塘的形态指标是提高下塘率的关键技术问题。刚出膜的鲇苗,体呈乳白色,随着体表色素的沉积逐渐变为灰色,3~4d后呈灰黑色(见不到鳔点),此时,卵黄囊基本消失,应适时下塘;否则,鲇苗便会相互吞食,大幅度降低成活率。由此可见,鲇苗适宜下塘的主要形态指标是体色由灰变黑且卵黄囊基本消失。

(六)研制鱼类配合饲料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我国池塘集约化养鱼、网箱和流水养鱼,以及工厂化养鱼迅速发展,迫切要求解决大量优质高效低成本的鱼类配合饲料。因此,鱼类营养学研究和配合饲料试验研究工作进展很快,并取得许多可喜成果,但仍然存在营养物质配合不够平衡、效价较低、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为了适应鱼类配合饲料的研制工作需要,本文综合国内外鱼类营养学研究成果和配合饲料试验研究成果,以及我们的研究成果,综合论述研制虹鳟、鲤、青鱼、草鱼、团头鲂和尼罗罗非鱼等主要养殖鱼类配合饲料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1.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1)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需要量。

①蛋白质最适需要量及其饲料最适含量。鱼类摄食的蛋白质在消化管中由酶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吸收用于维持体蛋白更新、生长,以及作为部分能源。维持蛋白更新就是维持鱼类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平衡(氮平衡)所需的蛋白质,即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最低蛋白质。该值较低,每日每千克鱼仅需0.19~0.88 g,几种鱼差别不大。用含蛋白质为3%~5%的饲料,日投饵量为3%~4%就可以维持鱼体的氮平衡。

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是满足鱼类快速(充分)生长和体蛋白正常更新,且很少有多余蛋白质用于能量消耗的蛋白质数量。该量是鱼类对蛋白质的最适摄食量,是饲料蛋白质最适含量与日摄食饲料量(日摄食量)的乘积。几种养殖鱼的蛋白质最适需要量为6.4~17g/(kg·d),其中团头鲂和鲮低于尼罗罗非鱼、鲤和虹鳟,草鱼最高。因此,饲养团头鲂、鲮和尼罗罗非鱼要比饲养鲤节省蛋白质。

用于能量消耗的蛋白质数量取决于饲料总能量和饲料蛋白质含量,当总能量较高且蛋白质含量较低的情况下,该量很少。因此,为了节约蛋白质,饲料总能量应当高一些,且蛋白质含量尽量不要高于最适需要量。

鱼类饲料蛋白质的最适含量与其最适需要量都依鱼的种类、食性、年龄和规格、水温、水质、饲料蛋白源和日投饲量等因素而异。虹鳟等肉食性鱼类饲料蛋白质最适含量高于鲤等杂食性鱼类,而以团头鲂和草鱼等草食性鱼类最低。同种鱼的苗种饲料蛋白最适含量高于成鱼。饲料蛋白源和投饲量是饲料的内涵因素或主要因素。因为蛋白源决定蛋白质的质量(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和比例等),日投饲量直接决定鱼类摄食蛋白质的数量。因此,鱼类饲料蛋白质最适含量是个相对量,它在满足鱼类对蛋白质最适需要量的前提条件下,可以用日投饲量来调节,即含蛋白质少的饲料,可适当增加投饲量,但日投饲量应相对稳定且不可随意超过,一般为2%~5%。如果过多地投饲低蛋白饲料,鱼类摄食过多,会降低消化率,影响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及其生长速度,提高了单位鱼饲料成本。所以,确定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具有实际意义。

②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及其比例。自1972年以来,Halver等人先后对大鳞大麻哈鱼、虹鳟、鲤、尼罗罗非鱼和鲷等10多种鱼类进行试验表明,鱼类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比成人所需要的多2种(组氨酸和精氨酸),并测定了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试验证明,鸡蛋、酪蛋白和鱼类肌肉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可以作为配制鱼类饲料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的重要依据。国内外许多学者根据该原则研究并提出各种鱼类配合饲料必需氨基酸的最适含量和比例。各种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同,虹鳟、青鱼和鳗鲡高于鲤、草鱼,团头鲂最低,鸡和幼猪低于鱼类。饲料中的赖氨酸含量,虹鳟、鲤、青鱼较高,团头鲂和草鱼较低,鸡和幼猪尤为低;精氨酸的含量,几种鱼类和幼猪相似,鸡明显低;蛋氨酸的含量,虹鳟、鳗鲡明显高,其他鱼类与鸡、猪相似;苯丙氨酸的含量,虹鳟、青鱼、鳗鲡明显高。总之,肉食性鱼类饲料的赖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

各类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差异不大,但幼猪饲料的精氨酸比例明显低,鳗鲡、鸡和幼猪的饲料,其色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比例明显高。

不同学者提出的5种鲤饲料,其必需氨基酸指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Щербина(1979)提出的含量和比值与鲤肌肉的相似。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她的建议指标是较适宜的。采用豆饼、麸皮、玉米粉和5%~10%鱼粉为蛋白源配制鲤饲料,当饲料蛋白质含量达30%以上时,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比值基本达到该指标,但当饲料蛋白质含量低于25%时,其赖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不足。动物性饲料成分比例低的配合饲料,其限制性氨基酸通常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因此,在研制这类配合饲料时应注意添加适量赖氮酸和蛋氨酸。

(2)脂肪和必需脂肪酸需要量。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产生热能,以及以磷脂、糖脂等类脂形式构成细胞膜的类脂层和体内多种组织成分。几种主要养殖鱼类饲料的适宜含脂量为4%~15%,依鱼的种类和年龄而异,其中尼罗罗非鱼和草鱼的较高,团头鲂和鲮的较低。同种鱼的饲料含脂量,幼鱼的高于成鱼的。

鱼类和人类同样需要亚油酸(18∶2n6)、亚麻油酸(18∶3n3)和花生四烯酸(20∶4n6)等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FA),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供给。其中花生四烯酸在体内可由亚油酸转化。试验研究表明:饲料中缺乏必需脂肪酸,虹鳟生长缓慢和大量死亡;鲤虽然对EFA反应不如虹鳟敏感,但生长缓慢。狭鳕肝油、乌贼肝油和菲律宾蛤仔脂质含有20∶5n3和22∶6n3等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对鱼类的促生长作用大于EFA。虹鳟饲料18∶3n3的适宜量为1%,20∶5n3或22∶6n3的适宜量为0.5%,而且18∶3n3的适宜量随饲料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多而增大,即饲料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8%和13%时,18∶3n3的含量应分别为1%、2%和2%以上,鲤饲料中18∶2n6和18∶3n3的需要量分别为1%(竹内俊郎,1977)。

真鲷、黑鲷和鰤等海水鱼的必需脂肪酸是n3 HUFA(20∶5n3和22∶6n3),而不是18∶2n6和18∶3n3,即后者对海水鱼无促生长作用(荻野,1980)。

富含EFA 18∶2n6的谷物油和大豆油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适宜量为1%(占饲料%),而含有n3 HUFA的狭鳕油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无促进作用(手岛,1986)。

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氧化油对鱼类有毒害作用。虹鳟吃氧化油大量死亡(小野,1960),鲤食了氧化油患瘦背病。鲤饲料缺乏维生素E也患瘦背病,但应与食氧化油区别开来。

(3)糖和纤维素需要量。糖类(淀粉等)在鱼体中的生理功能是产生热能和构成细胞成分。不同食性鱼类对糖类的需要量不同,肉食性虹鳟等鲑鳟类饲料的最适量为20%~30%,鲷和鰤等为20%以下,鲤为40%左右(荻野,1980)。鱼饲料的糖类最适量,除与鱼类食性有关外,还与年龄有关,成鱼饲料含糖量高于幼鱼的。

鱼类基本上不能利用纤维素。纤维素对鱼类肠蠕动以至消化速度有一定影响。因此,饲料中应有一定数量纤维素,但含量不能高于10%~15%。

(4)鱼类对饲料热量(能量)要求。饲料总能量系蛋白质(5.5 kcal/g;1 kcal=4.184 kJ)、脂肪(9.4 kcal/g)和糖类(4.15 kcal/g)热量的总值(kcal/kg)鱼类维持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要求一定能量。能量水平过低,生长缓慢,过高则影响机体正常代谢。主要养殖鱼类饲料热量通常为2 600~4 500 kcal/kg,其中尼罗罗非鱼最高(3 500~4 500 kcal/kg),虹鳟(26 00~3 300 kcal/kg)和团头鲂(2 925 kcal/kg)较低。同种鱼的幼鱼饲料热量高于成鱼饲料。

鱼类对饲料热能的要求有一定幅度,温水性鱼类摄食含能量3 000~4 500 kcal/kg饲料,生长没有明显差异。Ufodike(1983)用3 000~4 150 kcal/kg饲料和Voila(1982)用2 920~2 950 kcal/kg饲料饲养鲤,生长发育良好。我们用热量3 600~4 200 kcal/kg 13种饲料养鲤试验表明,饲料热量与尾增重率相关较明显(Y=0.647),鲤饲料热量应保持在4 000 kcal/kg左右。

(5)鱼饲料矿物质需要量。动物体内含有多种无机元素,是构成机体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矿物质包括钙、磷、钠、钾、氯、镁和硫等7种常量元素和铁、铜、锰、锌、碘、钴、硒等微量元素。鱼体内的矿物质只能从食物和水环境中取得(鱼类通过鳃可从水中吸收部分钙),当体内缺乏某种无机元素,生长缓慢,并相继出现各种病症。

人们在鱼类无机盐需要量方面做了许多试验研究工作,其中鲤和虹鳟对无机盐要求量研究得较清楚。鱼类饲料无机盐添加剂就是根据鱼类对各种矿物质的要求量配制成的。

(6)维生素需要量。维生素在动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代谢确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动物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鱼类缺乏维生素时,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自1955年美国开始研究虹鳟鱼类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以来,各国已对大鳞大麻哈鱼、真鲷、河鲇、虹鳟、鲤等养殖鱼类的维生素需要量和缺乏症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取得较有实际意义的成果。根据鱼类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研制成各种各样的鱼用维生素添加剂,已广泛应用于养鱼事业,对提高养殖鱼产量起了重要作用。

2.几种主要配合饲料源的营养特点和营养价值

我国研制鱼类配合饲料较普遍采用的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原料。

(1)动物性饲料原料。

①全卵蛋白和酪蛋白。蛋白质含量为90%以上,必需氨基酸总量占50%以上,各种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与鱼肉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相似,是从事鱼类营养学和饲料研究工作的优良蛋白源。

②轮虫类、剑水蚤、蚤状溞、网纹溞和卤虫无节幼体。5种浮动物是稚鱼和幼虾等的优良动物性饵料,其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比例较适当。其中轮虫类蛋氨酸含量较高,可以满足稚鱼需要,其他几种浮游动物的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较低,满足不了稚鱼的需要(缺40%左右)。几种浮游动物的必需脂肪酸皆较高(占脂肪酸73%以上),可以满足淡水鱼的需要,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较低,不能满足海水鱼虾类的需要。其中卤虫幼体脂肪中必需脂肪酸较多(18∶3n3为28%,18∶2n6为66%),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较低(2%左右),也不能满足海水鱼虾类要求。但蒙古裸腹溞脂肪酸中的18∶2n6和20∶5n3含量皆较高,分别为7.3%和12.7%(童圣英,1988),因此是海淡水鱼虾类的好饵料。

③鱼粉。鱼粉有白鱼粉和褐色鱼粉2种。白鱼粉又叫北洋鱼粉,是以狭鳕、鲽类为原料,蛋白质含量为70%左右,含脂量低(2%~6%)。褐色鱼粉是以沙丁鱼、太平洋鲱和竹荚鱼等肌肉为褐色的鱼类为原料(秘鲁鱼粉是以沙丁鱼为原料),蛋白质含量为60%左右,含脂量稍高(7%~10%),容易氧化。鱼粉的能量高(4 880 kcal/kg),由于是用鱼类机体制成的,故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适合鱼类需要,是优良的动物性饲料。

④血粉。血粉是以家畜新鲜血液为原料制成的。能量高(4 840 kcal/kg),蛋白质含量高达80%左右,其中赖氨酸、胱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含量较低。血粉对鱼类的适口性差。发酵血粉是将血液渗入糠麸和特种发酵菌种中混合发酵,经低温干燥,粉碎而成,蛋白质含量约50%。

(2)植物性饲料原料。

①豆饼。豆饼是大豆榨油后的粕饼,一般含蛋白质40%~42%,必需氨基酸占蛋白质50%左右,其必需氨基酸组成较逊色于动物性饲料,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和蛋氨酸,是优良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源。

②花生饼。花生饼蛋白质含量为45%左右,必需氨基酸占蛋白质46%左右,其中赖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的含量比豆饼低,而精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比豆饼高。其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和蛋氨酸。

③玉米粉、麸皮和米糠。蛋白质含量低,分别为9.0%、16.0%和12.8%。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值都不适合鱼类的需要,但糖类含量高(70%左右),是草食性和杂食性鱼饲料的重要能源。

④常用脂肪。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和亚麻油酸等必需脂肪酸(陈学存,1984),营养价值比动物油脂高。棉籽油必需脂肪酸约35%,豆油56%~63%,花生油13%~27%,向日葵油52%~64%,黄油1.9%~4.0%,猪油5.0%~11.1%,羊油3.0%~7.0%,牛油1.1%~5.0%。

3.提高配合饲料生理学效价的途径

第一,根据全卵蛋白和鱼类肌肉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采用多种饲料源配制饲料,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使之接近饲养鱼类对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要求,以提高饲料效价。

第二,适当添加油脂,提高饲料热能,节约蛋白质。王基炜(1987)在蛋白质含量25%的饲料中添加豆油和次猪油喂养尼罗罗非鱼,使饲料中油脂含量从6.9%增加到13.3%,可节约17%的饲料蛋白质。荻野(1980)在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0%的饲料中添加油脂(大豆油:狭鳕肝油=3∶2)饲养虹鳟发现,48%蛋白质、10%脂质饲料组和35%蛋白质、15%~20%脂质组的增重率相似,即添加优质油脂可节约饲料蛋白35%~48%,折合节约鱼粉20%。竹内(1979)在饲料中分别添加油脂和碳水化合物饲养鲤证明,油脂和碳水化合物都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并表明鲤饲料的适宜蛋白含量为31%~32%,最佳热能为3 100~3 600 kcal/kg。

第三,在饲料中添加游离氨基酸,调节必需氨基酸比例,提高饲料效价。在缺少动物性(鱼粉等)饲料源且饲料蛋白质含量较低(30%以下)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全卵蛋白和鱼肉的必需氨基酸比例为标准,向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该法对鲑鳟鱼类的效果好于鲤科鱼类。Melaren(1947)、古市(1971)采用苛性钠中和氨基酸混合物,使其pH为6~7,饲养鲤和河鲇,效果较好。我们(1986)用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饲料喂养鲤,生长良好。

第四,添加维生素复合剂(添加剂)和矿物盐混合剂,促进鱼类生长,减少疾病。根据鱼类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以及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最适含量,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混合剂。我国目前生产鱼用维生素复合剂和矿物盐混合剂的单位很多,有一定效果,但反应不一。

第五,在饲料中添加5%上述矿物质混合物,饲养鲤和虹鳟生长良好。添加后的100 g饲料中各种无机元素的含量:Na 0.20 g、K 0.46 g、Mg 0.073 g、P 0.85 g、Ca 0.02 g、0.29 g、Cl-0.03 g和Fe 20 mg、Zn 4 mg、Mn 2 mg、Cu 0.4 mg、C 0.02 mg、O 10.08 mg。

注:文中表1《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表2《鱼类饲料中产生生理热能的营养物质最适含量(%)》、表3《鱼类肌肉和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最适含量和比值》、表4《鲤和虹鳟饲料中矿物质适宜含量》、表5《鱼类的维生素需要量和缺乏症[mg/(kg·d)]》、表6《鲤和虹鳟饲料维生素适宜含量(mg/kg)》、表7《几种主要鱼饲料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表8《常用饲料源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引自〈猪鸡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1979)》、表9《常用脂肪必需脂肪酸含量(%)》、表10《虹鳟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刘雄,1984)》、表11《鱼类矿物质混合物(荻野,1980)》、表12《100 g饲料中无机元素的含量(荻野,1980)》,以及48篇参考文献,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