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战胜了陈友谅、张士诚之后,领有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地盘,这些地方都是国内最富庶的,他兵多将广,钱多粮多,成为国内最大的一支地方势力,虽然南方还有一些不听调遣和他唱反调的军阀,北方还有所谓正统的元朝,但显然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他统一全国的步伐了。
所以,朱元璋决定挥军北上,尽早将元朝推翻。于是,他先找刘伯温商量了大致的作战方针,然后又和诸将在军事会议上详细商讨。
素有“猛将”之称的常遇春说:“末将以为,如今南方已定,只剩下北方一些军事割据,那些势力又互相争斗,应趁此机会,用攻坚战术,重兵出击,直接攻下大都,都城一旦被破,乘胜再攻击北方的军事势力,即可大获全胜。”而朱元璋的思路刚好相反,当然他也知道常遇春提出的方案也是大多数将领的想法,但是却有轻敌冒进的倾向。
朱元璋说:“大都是元朝经营了上百年的都城,防御守护一定非常坚固。倘若集中兵力深入,久攻不下,而分散在山东等地的元兵再去大都援助,那么我们的军队到时可能粮饷不足,进退皆难。”
这个时候刘伯温说:“直接进攻大都虽然是速战的策略,但正如主公分析,看似存在优势,仔细分析弊端更多,不如反其道而行。”
朱元璋看了一眼刘伯温,又扫视诸将,决定选择和常遇春相反的策略,他说:“刚才所说的劣势,对我军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我以为,都到了这种地步了,攻大都是早晚之事,不过方式不同罢了。大都好比是一棵大树的根,而山东、河南等地不过是其所剩无几的枝叶,不如先去枝叶,取下山东,回师河南,砍其枝叶,去其羽翼,再进军潼关,占其门户。这样,东、南、西三面的军事要地皆被我军掌握,此时大都处于孤绝无援的境地,再发动总攻包围大都,自然拔其根基。攻下大都,再乘胜向西,云中、太原等地亦在掌控之中,元朝即可彻底灭除。”
诸将听了,皆连连称赞这是最稳重全面的策略。
这就是朱元璋在十多年的战斗生涯中培养出的军事分析能力,既能把握全局,又能细心紧密地注意到局部,同时野心和魄力共存。
徐达像
战略既定,下一步就是具体的军事部署。这次真像李善长建议的那样,用最精锐、最强的将领出击。朱元璋备战工作的下一步就是组织挑选统帅部人员。
朱元璋知道,选拔人才得和李善长商量,李善长虽谋略策划不如刘伯温,但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对将领们的熟悉却是最好的。
朱元璋说:“这次北伐,关系重大,我觉得还是要任用老将担任将帅。”
李善长说:“平陈友谅之前,主公亲自指挥诸将,此次北伐,将领皆在远处作战,善长认为需要选出一个能在场指挥节制诸将的大将军。”
朱元璋道:“这也是我在考虑忧心的问题啊。像常遇春、蓝玉这样的猛将,虽骁勇善战,但常常会意气用事,必须有个大将军来压阵,你以为谁做这个大将军最合适呢?”
朱元璋这样问李善长,并不是说他自己心中就没有人选,不过他更想听听他人的意见。
李善长略有所思,沉默片刻即说:“善长以为,徐达可统率全军。徐达身经百战,用兵持重,言行谨慎,不做无把握之事,也不打无把握之仗,又注重军纪。在将士中又属老字辈,能服众。”
朱元璋点头应允,其实他心中也选了徐达,徐达是他的结拜兄弟,一同打天下可谓是赴汤蹈火,性情稳重,靠得住,对朱元璋绝对服从和忠心。
经过缜密的考虑,朱元璋在行军前宣布了北伐的将帅部署: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管制诸将,有运筹决策之权。常遇春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为副将军,做先锋。朱元璋知道,像常遇春这样的骁将,必须要适当驾驭,他的位次仅在徐达之下,他就无话可说,毕竟徐达是老将,同时任命参将冯胜配合常遇春,做左右翼。雪显、傅友德各领一路大军,独当一面。
应该说,这支北伐军配备了最优秀的将领,也使用了最精锐的兵士。(www.xing528.com)
出发前,朱元璋特地和几位主将谈心,谈心不过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打仗,更好地为自己服务,这是朱元璋用人的聪明之处,他非常清楚将领的情绪和心理在作战中的重要性,所以每次大战,朱元璋都恳切关心地和将领谈话。先是徐达、常遇春、冯胜、傅友德等人。对徐达、汤和这两个结拜兄弟,朱元璋在私下里都是以兄弟相称,从不摆架子。而朱元璋跟老将在一起,最拿手的谈心方式就是回忆,通过对往事的记忆,唤起情感共鸣,这样情感拉近了,说什么也都容易听进去。
朱元璋说:“北伐的重任在你肩上担着,这个责任很重,你作为大将军,一定要严整军队,沟通上下,使将士们同心协力。大将军的威严,你当用则用,有违纪犯规者,当严惩不误,万事慎重再慎重,当断则断,指挥百万大军当镇定自若,统筹兼顾。”
一切都安排妥当,行军前,朱元璋为鼓舞士气,在应天北门外的七里山,设出师祭坛。
朱元璋先举起酒盏,祭告天地,告谕将士们北伐的意义和重要性:“此次北伐,是奉行天命,为天下百姓而出征。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攻城略地,而是要平定中原,推翻腐朽的元朝,为天下百姓谋安居乐业之环境。我们仁义之师的称号不能枉当,每次出征,我都再三交代,不可滥杀无辜,不可抢人财物,不可强夺民女,此次依然如此,我们是讨伐元朝的义军,义军‘义’字当头,望众将和众士切记心中。”
这一席话,对士兵们而言是感动和鼓舞,也是送行前的关切。
至正二十七年(1367)四月,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从淮河向北,直入中原。
在徐达率兵北上的同时,朱元璋还做了另外一件事,这件事对他平定北方、收拢人心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朱元璋在用武的同时,还用了文。所谓用了文,就是让宋濂写了一封敬告北方官吏和人民的檄文,到处散发张贴,以使北方人民明白此次北伐的因由,消除北方地主官僚对红巾军的疑惧心理,同时也用来瓦解元军的士气,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宋濂的这篇檄文长达千字,言辞恳切,从汉族中原人的立场历数大元统治的弊端和腐朽。
这时,元朝的内战仍是打得不可开交,等到朱元璋攻打大都时,元朝的将领们也是各自为战,不愿听从他人,更不愿委屈自己与别人合作,为朱元璋各个歼灭提供了良好的战机。而宋濂的那篇檄文,对北方的汉族官僚、地主、知识阶层起到了很好的安抚和拉拢作用,使得北伐军所到之处并未受到百姓的反击,还得到地方势力的相助,且山东、河南的一些州县不攻自破,纷纷投降。
在具体的战略操作上,朱元璋让北伐军的主力徐达从淮河地区进入河南,同时让邓愈做偏师,由襄阳向北攻南阳以分散元兵军力,三个多月的时间,山东即被平定。顺利平定山东后,兵分两路,一路攻陈桥,再攻汴梁;一路攻归德(今河南商丘)、许州(今河南许昌)和邓愈会师,从后路攻击汴梁。这样,两兵夹击,汴梁不战而降。同时,冯胜也攻克了潼关,河南也被平定。
朱元璋的军事计划基本成功,下一步就是从三面包围元大都。这时已经到了明洪武元年(1368)五月,朱元璋亲自来到汴梁,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攻占大都的军事策略。虽然大都的羽翼被除,但朱元璋依然不敢轻敌,非常重视这次出击,因为最后的胜利就要到来。
至正二十八年(1368)八月,徐达、常遇春将元大都攻克,并改称“北平府”。稍后又挥师西征,直取山西。在和战斗力很强的扩廓帖木儿军进行了艰苦的交战后,明军将山西平定了。十二月,徐达率领明朝骑兵五万余人与王保保交锋于太原城下,王保保弃师而逃。明军歼灭元军四万余人,常遇春一路北追到欣州,王保保十余万大军全军覆没。次年春天,徐达西征的队伍攻打陕西,将元朝将领李思齐俘获。
当时,明军的主力正迅速向秦晋挺进,元顺帝也趁机命令丞相立刻领兵向北平反攻。常遇春按命令和李文忠统领八万步兵、一万骑兵救援北平,元军听说后仓皇向北方逃亡,常遇春领兵乘胜追击,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为将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完全解除,常遇春又领兵攻打元上都开平,元顺帝逃至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攻克开平后,常遇春消灭了守城的元军,夺得数万车马,统治中国八十九年的元王朝从此宣告终结,常遇春因此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是一个战略决策和战争经过基本吻合的典型战例,显示了朱元璋卓越的用兵才能和驾驭战争的能力。朱元璋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料敌先机,用兵如神,是此战获胜的重要因素。此次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确立了明朝对全中国的统治。
成功者必有非凡之处。朱元璋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成为逐鹿天下的人物,继而成为时代风云际会的宠儿,靠的不仅仅是运气。朱元璋和同时代的众多枭雄相比,更少以个人名利为出发点进行冒险的政治赌博;其能力、信念、人格更经得起乱世考验。因而更具众望所归的个人魅力,能整合出一支同心同德、令将士听命的军队,这是刘福通、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人不曾做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