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通,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在至正十一年(1351)帮助韩山童起义。韩山童被捕后,韩林儿随母亲逃往武安(今河北武安),刘福通也突出重围,于五月三日率众起义,占领颍州,元末大规模的农民反抗斗争正式展开。
至正十五年(1355)正月,元朝廷命河南行省参知政事洪丑驴守御河南,陕西行省参知政事述律朵儿只守御潼关,宗王扎牙失里守御兴元,陕西行省参知政事阿鲁温沙守御商州,通政院使朵来守御山东,将刘福通的势力包围起来,而使答失八都鲁、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在包围圈内与红巾军作战,企图一举消灭红巾军。但刘福通粉碎了元军的围剿,自此,这支红巾军犹如平地惊雷,震撼中原大地,它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但是,几年下来,刘福通虽然攻城扩势,但是各路起义军纷纷拥有固定的都城,各个首领也都称王称帝,他们却一直把重心放在对抗元朝上。此前一直尊奉韩山童为领导,而韩山童不幸牺牲,虽然刘福通是实质上的头领,但他并未在名义上给自己一个明确响亮的称号。刘福通是一个固守原则的人,在不曾找到他的亡友之子韩林儿以前,决不自为皇帝,也决不拥护别人当皇帝,更不愿抛弃“恢复宋朝”的初衷,另创新朝。于是,经过慎重考虑后,他决定立韩林儿为王,借“宋”的名义,号召更多的能人异士。
至正十五年(1355),听闻另一路红巾军在濠州城内内斗,并且郭子兴在斗争中愤恨而死,更增加了刘福通誓死抗元的决心。这几年来,他带领军队打了这么多胜仗,吃了这么多苦头,怎么能让一切都付诸东流。
这日头领们在一起议事完毕,刘福通说:“这些年来征战奔波不定,眼看各路起义军势力渐大,再不安定下来,恐怕不能抚慰兄弟们。有了固定的都城,我们才有了发展的根据地。依我看来,现在是讨论这件事的时候了。”
此语一出,众人有些讶异,纷纷议论起来。
杜遵道颇为忧虑地说:“当前朝廷正极力打压起义军,如今立国建都,恐怕会招致灾祸啊。”
盛文郁则言道:“建国倒也需要,可当初以韩兄为首,打的是恢复大宋的名义。如今韩兄不在了,没有服众的名义,恐怕建国之事得三思而后行啊。”
只见刘福通不紧不慢地站起来:“各位兄弟,虽然元朝看似这些日子取得很大胜利,其实不然。高邮的张士诚,建国也才不久,朝廷派如此重兵居然久攻不下,元朝的气数到了,不会长久的。只要人心齐备,做什么事都可以成功,这也是我等这些年来东征西战成功之所在。若现在还不建国,恐怕天下被瓜分得没我们的份儿了,而且越迟越不利于以后的发展。如今,趁朝廷高邮大败之机,建国建都,是谋长远之策啊。”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有些心动,点头者众多。
见大家都开始心动了,刘福通接着说:“我等在韩兄的带领下,为的是恢复大宋王朝,如今成功在即,韩兄却不幸早逝,实在是令人心痛。那日在白鹿庄,我的确应该陪在韩兄身边。韩兄视我为手足,我却没陪他同生共死,为的是带出夫人和林儿。如今,能替代韩兄为王的也只有他的儿子韩林儿。虽然林儿是他的养子,但诸位不要忘记林儿的出身,他可是真正的大宋传人哪。”
众人仿佛也都随着刘福通的言语在回忆往事,伤感中不无感慨。
还是杜遵道最先冷静过来:“刘兄,你说得极是。如今,几年都无夫人和林儿的踪影,到哪里找他们去?”
刘福通正色道:“诸位放心,我受韩兄之名保护夫人和林儿,自然不敢怠慢。这些年来我等一直征战奔波,但也不敢忘记寻找韩夫人与林儿的使命。如今,他们已被我找到,我把他们放在砀山亲戚家,即刻可以迎回他们。”
众人听此不禁对刘福通更为叹服,经过一番讨论,众人决定由刘福通和盛文郁带几个随从迎回韩林儿和他母亲,商议定都毫州。(www.xing528.com)
二月,刘福通亲自去砀山迎韩林儿和他的母亲至毫州城,为迎合“明王出世”的预言,韩林儿号“小明王”,以示黑暗已经过去,光明来到;为迎合聚集汉人,建国为大宋,毫州为都,改元龙凤,建立了北方红巾军政权。
宋政权建立了中书省、枢密院,任命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罗文素、刘福通为平章,福通弟刘六为知枢密院事。不久,杜遵道专权,被刘福通杀死,刘福通自任丞相,加封太保。随着形势的发展,还建立了行中书省和府、县等地方机构。管军机构则有统军元帅府、管军总管府、管军万户府等,均属枢密院管辖。军职则有百户、千户、万户、总管和统军元帅等。
由于刘福通的年龄、资历、经验均在宋政权之首,所以大宋新政府的发号施令者仍是刘福通。刘福通也算是个有智有谋的人,他在之后领导的一系列起义活动,几乎把元朝整个推倒。
在龙凤二年(元至正十六年,1356)六月大胜元将答失八都鲁于河南长葛,在龙凤四年(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攻进汴梁(今开封),分遣毛贵打平山东全省,由山东北进,于龙凤四年(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三月直逼大都(今北京)附近的柳林(今通州区西南)。毛贵最终失败。这时刘福通的另一部将关先生由河南而山西,由山西而绥远、察哈尔,在1358年十月,毁掉元朝的中心都邑上都(今多伦),其后又东扫辽阳,竟然进入了高丽的王都。此外,有李武、崔德二人,也在元朝的陕西、甘肃、宁夏如入无人之境。不过,再聪明厉害的人也会犯错。而刘福通的错误,也许正在于此。他把军队的力量分散了,最后吃了亏。结果,元军于1359年八月抢回汴梁,刘福通又只得带了“小明王”韩林儿退守安丰(今安徽寿县),一筹莫展。
自从在龙凤五年(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八月,丢掉了汴梁(今开封)而退守安丰(今寿县)以后,刘福通继续竭忠尽智,替恢复了的宋朝撑持,撑持到龙风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才不幸因张士诚反复无常,而遭了突袭,以身殉国。
在这三个半年头的期间,天下事尚有可为。起先,山东的根据地犹在。毛贵虽则于1358年三月,进攻大都而战败于柳林(败在一个甘心事元的汉人,刘哈喇布哈之手),仍能全师而退,退守山东,并且经营屯田,使军粮不致匮乏。不幸,毛贵在1359年四月,被那专门坏事的赵均用所害。赵均用原是在徐州跟随芝麻李与彭大起义的,不曾帮得了芝麻李。偕同彭大,率部逃到濠州,在濠州喧宾夺主,欺负郭子兴,排挤彭大,彭大死后,他又吃掉彭大的儿子彭早住的兵,经盱眙、泗州、淮安,而辗转到山东,投奔毛贵,最终露出狼子野心,把毛贵杀死。
毛贵的一个义气朋友,这时候在辽阳,听到消息,不惜放弃地盘,兼程赶来山东,替毛贵报仇,找赵均用拼。结果,拼死了这该死的赵均用(1359年七月)。
毛贵的另一个义气朋友田丰,于种种逆势之下,苦守东平。和田丰协力合作的是王士诚。王士诚曾经于1358年三月占领晋宁(今山西临汾),于1359年七月被孛罗帖木儿击败于台州(今五台),便辗转来到东平,帮田丰守城。
田王二人守到1361年八月,抵不住察罕帖木儿大兵压境,只得投降。于是,山东全境只剩下一个益都,尚忠于宋。益都的守将姓陈,历史书上不曾记载他的名字,只记载了敌人给他的绰号:“猱头”。六个月以后,1362年二月,田丰、王士诚反正,刺杀察罕帖木儿,引兵东退益都,和陈猱头合在一起。察罕帖木儿的养子,汉人王保保(被元顺帝赐名为“扩廓帖木儿”)极会打仗,把益都继续围攻了九个月,在1362年九月破城,杀了田丰、王士诚,把陈猱头押解大都。
刘福通曾经在七月间自己带兵到山东来,想解益都之围,不幸在中途被王保保的部下关保邀击,败退而回。
其实,在韩林儿到安丰后,由于兵力丧失大半,已不构成对元廷的威胁。察罕帖木儿把进攻重点放在山东红巾军方面。韩林儿名义上仍为宋政权皇帝,因而曾多次下诏加封朱元璋官职,而元璋直至龙凤十二年(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下达命令仍称“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用龙凤年号。
龙凤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派部将吕珍围攻安丰,围了很久。朱元璋亲自带兵来救,到达之时,刘福通已经因粮尽而出战阵亡。但是,安丰城还没有被吕珍攻破。于是,朱元璋指挥部下攻城,将韩林儿救出,保护他先回滁州,然后再回应天(今江苏南京)。
龙凤十二年(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二月,朱元璋派部将廖永忠迎小明王至应天。途经瓜步江,将小明王沉入水中溺死。此前,朱元璋已于龙凤十年(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晋封为吴王。小明王驾崩后,朱元璋即放弃龙凤年号,次年改成吴元年。后宋政权遂告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