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布依族乡的民族文化主要有蓬莱地戏、石龙抢鼓舞和簸罗戈“六月六”歌会。
(一)蓬莱地戏
起源于宋末元初。蓬莱地戏以《杨家将》等历史故事为题材,杂以乡间吉语,且歌且舞,无需戏台,不择场地,可围地而跳。正月十六日正式开演地戏,按照传统有下帖定期、点将起兵、绕案参神、开财门和扫寨等程序。之后是坐台表演。1993年7月24日,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组曾采访蓬莱地戏,并在该栏目播出。1995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连续三次播出牛场布依族乡的蓬莱地戏,称“蓬莱地戏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京剧的前身,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难得的独特形态下的独特艺术”。2005年,蓬莱村被贵阳市命名为“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蓬莱地戏传承基地”。2007年,蓬莱地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石龙抢鼓舞
石龙抢鼓舞是苗族同胞中一种名为“抢鼓棒”的芦笙舞。在场坝当中放置一面大鼓,由寨子里的寨老手举鼓棒击鼓3声,20余名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绕着鼓架围成2个圆圈,男子在内圈吹芦笙,女子则手持花巾或花束,围着吹芦笙小伙子随着芦笙的曲调翩翩起舞。击鼓人一边击鼓,一边做滑稽动作。吹芦笙小伙子围着鼓,边吹芦笙,边变换舞姿,其中1人吹着芦笙向击鼓人争抢鼓棒,击鼓人左右躲闪,避免鼓棒被抢走。当吹芦笙的人夺到鼓棒后,便将芦笙交给击鼓人,自己随即击鼓。吹芦笙,抢鼓棒,必须由吹芦笙者按顺序轮流抢夺,直到每个吹芦笙小伙子抢到一次鼓棒,整个芦笙舞才算结束。石龙苗族抢鼓棒,曾于1990年被推荐参加贵州省芦笙表演大赛,获最佳优秀节目奖。2005年,石龙村被贵阳市命名为“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抢鼓棒传承基地”。(www.xing528.com)
(三)簸罗戈“六月六”歌会
簸罗戈“六月六”歌会是牛场布依族乡每年六月初六在簸罗戈举办的布依族传统歌会。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附近数十个村寨的布依同胞都到簸罗戈参加对歌活动。1981年6月11日,国家正式确定“六月六”为布依族的传统节日。1993年7月24日,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组到簸罗戈采访歌会盛况,并在该栏目播出。自2014年起,“六月六”布依歌会每年在蓬莱仙界休闲农业旅游区的核心区举行。
2015年7月21日,贵阳首届农业嘉年华活动之“白云风情浓·梦圆嘉年华”蓬莱布依“六月六”欢歌活动在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蓬莱仙界休闲农业旅游区的核心区举行。牛场布依族乡的干部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喜迎来自贵阳市各区、市、县的领导和布依同胞欢聚一堂,齐歌共舞。上午十时,一首布依八音坐唱《喜逢佳节好唱歌》拉开活动序幕,之后舞蹈表演《好日子》《大红灯笼庆六月》《布依水瓢舞》《布依金钱棍》《好花红》及大合唱《布依族溯源歌》《桂花开放幸福来》《庆丰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地戏《杨家将》依次登场。蓬莱布依“六月六”民歌歌手大赛决赛的20名歌手,在神农广场登台献艺、一展歌喉。傍晚,还组织布依婚俗展演,展示布依族婚礼中出阁、送亲、迎亲、进亲、拦朝门、接风洗尘、喜宴、谢厨、夜宴、放客等独特的程序和礼仪。另外,包粽子、打糍粑、磨豆腐、刺绣、服饰剪裁等丰富的美食和民俗,也让众多游客领略了布依族的文化风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