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供应链信息流管理概念界定及分析

供应链信息流管理概念界定及分析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起初,人们将库存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中心,将它当作一种缓冲手段,为了及时响应市场变化来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随机变化之间的关系。(二)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供应、生产、物流和需求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联合库存管理模式是可以明确表示供应链中各环节组织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在协调中心的指导下,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提升而显著减轻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的库存管理模式。

供应链信息流管理概念界定及分析

(一)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从生产材料的采购开始,而后将其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分销渠道把产品销售到终端顾客手中的,将供、产、销等各环节主体,直到最终用户,并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所以,消费者、零售商、分销商、生产商、供应商一起组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其中的零售商包括大卖场、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和杂货店等;经销商包括代理商、批发商等;生产商包括加工厂、装配厂等;供应商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配件供应商等。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的主要作用为管理和控制供应链中涉及产、供、销等相关的运作活动。从组织的独立视角来看,SCM是指组织通过优化和控制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来改善供应链中各环节组织间的关系,以增加组织在市场中参与竞争的能力。

供应链管理是将供、产、销等各环节主体,直到最终用户通过对逆向流图的信息流和顺流传输的物料流及信息流的控制,整合为一个整体,进而形成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重视组织之间的合作,为了增加整条供应链的利益将不同的组织集成起来的新的管理策略,而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供应链管理表现为企业在两个层面上控制和优化组织的整个作业流程,这两个层面分别体现在战术层和战略层上,这是对企业的有效性管理。为了使自身产品能够保质保量地及时生产并销售,需将供应商、制造商及零售商的经营效率进行控制并整合。起初,人们将库存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中心,将它当作一种缓冲手段,为了及时响应市场变化来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随机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了消费者能够及时收到他们所需求的产品且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就需要找到这种模式下所耗费的费用和管理生产库存所需的成本之间的平衡点,该平衡点就是库存的最佳投资额,这就需要使用各种协调手段来实现这一目的。因此该模式下,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是库存和物流,而现阶段模式下,供应链管理则是把各环节主体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然后供应链上的各组织在执行采购、生产和分销等职能时相互合作,协同发展。

(二)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

供应、生产、物流和需求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是以Internet/Intranet为基础,并在诸多技术的支撑和组织战略的指导下,为满足需求而围绕供、产、销等相关活动进行的管理。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从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数据和生产资料进行的计划、控制和合作,其中的生产资料可以是原材料,也可以是半成品,还可能是成品。其管理的目标在于获取系统总成本和客户服务质量这两个绩效指标之间的平衡点,从而使这两项指标都能得到显著改善。

供应链管理可以基于上述四个管理内容,细分为职能和辅助两个部分。职能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的设计、产品的质量安全、采购、生产、仓储和分销管理等;而辅助的内容主要包括售后服务、财务、人事、市场营销。由此可见,物料管理并不是供应链管理的全部,供应链管理还包括除了供应链中的组织内部和各环节组织间的物流问题和产品分销以外的其他内容,主要是供应商和合作企业战略性伙伴关系的管理;供应链中预测和计划市场需求;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在供应链中的组织内部与各环节组织间管理物料供应与需求,并将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进行集成化;供应链的再造和设计,主要包括在全球范围内评价和选择供应链节点企业及其资源和设备,另外还有定位等。

(三)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1.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在供应链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库存管理方式,它是指供应链上的生产商、代理商等一些上游组织统一管理和控制下游组织(如分销商、零售商等)的产品库存。其主要思想就是实施产品的供应销售一体化,在这种方式下,供应链的上游组织(供应商、生产商和代理商等)掌握了自己的下游组织的经营数据,他可以根据这些实时的信息制订合理的生产和发货计划,而不再是被动地按照下游组织提交的订单量预测需求而发货,这样供应链上游组织既能合理确定自己的库存策略并能及时安排发货,又能够及时精确地迎合下游组织的需求。这对于供应链整体来说,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大大减轻“牛鞭效应”,从而实现共赢。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核心思想:供应商拥有对供应链上的产品的控制权,这样它就能随时了解产品的库存状态,而零售商则将对产品的库存控制权选择了放弃,这样,零售商会将产品的库存实时数据和销售实时数据提交给供应商,供应商依据这些资料来对库存进行集中管理,根据零售商的经营数据及时补货,从而能够快速且及时地响应市场的需求变化,这样双方的库存量及相关成本就会相应降低。

2.联合库存管理

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以分担风险为目的的管理库存策略,它十分重视供应链中各节点单位之间的相互合作的互利关系,以此为指导,供应链库存问题则由各节点组织共同对其进行管理,由此显示出了供应商合作联盟的新型组织战略关系。联合库存管理的主要思想:各环节组织共同对库存问题进行集中的控制和管理,而不再是之前分散地由各单位单独处理自身的库存问题,这样的库存管理方式实现了由各自为政向管理一体化模式的转变。把供应链管理系统分为两个处理中心来管理库存,分别为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分销商,然后将这两个库存数据处理中心进行集成,这样就可以把需求数据实时传递给供应商和分销商,从而更合理地对整个系统的库存进行控制和优化。

联合库存管理模式是可以明确表示供应链中各环节组织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在协调中心的指导下,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提升而显著减轻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的库存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要求各环节一起制定库存策略,制订计划的同时,还要考虑各组织间互相的协调性问题,这要求库存决策者在供应链管理的每一环节中都要做到,以此来使供应链中的上下节点单位的实际库存量和预测的市场需求数据相符,从而最大化地减轻长鞭效应。这就要求各环节单位都不能再独立制订自身的库存运营计划,而要通过数据处理中心这一纽带的链接来相互协商,最终确定合理的市场需求量。

3.联合计划、预测和补货

联合计划、预测和补货是一种为了既能使生产商的出货量增加,又可以使分销商的库存量降低而建立在供应商管理库存和联合库存管理实践的最优分级的基础上的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管理库存的方式,它同时也突出了供应商管理库存和联合库存管理这两种方式无法进行供应链集成这一重要特点。联合计划、预测和补货的目标是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减少库存量和提升供应链效率,这就对供应链能够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供应链要应用一系列可以覆盖供应链中整个合作过程的技术模型和处理过程,来共享信息进而相互合作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同时也要改善供应链合作各方之间的伙伴关系。

联合计划、预测和补货的最大优势是能使供应链中的各环节企业都能对因各种促销活动或市场环境变化等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导致的销售高峰和波动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主要得益于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简称CPFR)模式下系统能够及时又准确地预测需求,从而为系统赢得竞争力。联合计划、预测和补货的原则是多赢,核心是管理库存,始终坚持在兼顾供应链其他方面的管理的基础上从大局出发的观念,共同制定一致的管理目标和实施方案。因此,联合计划、预测和补货可以根据销售报告而制订生产计划和面向用户的合作框架,从而更有利于在供应链的合作组织间开展层次更加深入而又广泛的合作。

(四)供应链信息流的含义

信息能够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应具备信源(信息发送方)、信宿(信息接收方)、信道(信息传播媒介或信息载体)和信息等4个基本要素。信息流即是信息从信源发出,经过信道传递到信宿的传递和反馈过程,其基本传递模式如图6—1所示。

(www.xing528.com)

图6—1 信息流传递模式

物流和资金流是一种单向的实物流程,其中物流从上游向下游流动,资金流从下游向上游流动,而信息流的运行是双向的。传统的观点认为由于物流是供应链中最明显、最直观的流动,因此供应链管理(SCM)就是物流管理的扩展与延伸。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流成为供应链中流量最大、流动最频繁、变动最快的一支流,快速集成的信息流对物流、资金流进行着反映、监督和控制,从而使供应链中每一节点都可以及时响应实际的客户需求并据此调整实际的物流和资金流。因此信息流管理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管理好信息流才能为物流和资金流的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进而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通过节点企业之间的优势合作,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在供应链上的高效运行,可以发挥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

(五)供应链信息流传递的模式

1.直链式信息流传递

这种信息传递模式的信息交换主要发生在相邻的节点上,如图6—2所示,因此存在着一些缺陷,诸如信息传递滞后和效率低,各节点反应不同步;信息逐级传递的准确性不高,出现“牛鞭效应”,供应链的整体协调性差。

图6—2 直链式信息流模式

2.直链式跨级信息流传递

终端零售企业将产品管理数据通过POS系统提供给上游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在供应链上的共享,削弱了“牛鞭效应”,如图6—3所示。[1]但这种模式也只是改善了需求信息的传递,仍然具有直链式信息传递的主要缺陷。

图6—3 直链式跨级信息流模式

3.网状信息流传递模式

Internet和基于网络的电商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上的各节点在了解相邻节点情况的同时,还能及时了解非相邻节点的情况,在各企业间建立快速沟通的渠道。网状信息流传递模式使得企业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灵活、快速的反应。该模式虽然克服了前两种模式的缺陷,但信息的及时交流还是发生在两个节点之间,整体协调性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同时也引发了其他的信息问题,如每个节点企业要面临多种信息通道,信息处理的成本较高等问题,如图6—4所示。

图6—4 网状信息流模式

4.集成化信息流传递模式

从图6—5中可以看出,集成化模式中出现了独立于供应链之外的新的功能节点——信息集成中心。通过对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发送等,信息集成中心与所有节点建立了高速的信息通道,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

上述前三种信息流的传递模式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普遍采用的传统模式,第四种集成化信息流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是一种更理想的模式。要想真正实现供应链管理中各参与方协作和信息共享的内涵,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传递需要实现向第四种模式,即集成化传递的转变。

图6—5 集成化信息流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