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1 数值模拟
1.有限元模型基本假设
1)地表面和各土层呈均质水平层状分布;
2)初始地应力计算只考虑围岩自重应力,忽略岩体构造应力;
3)围岩是各向同性、连续的弹塑性材料,材料塑性屈服准则采用Mohr Coulomb屈服准则;
4)衬砌和锚杆视为弹性材料,根据混凝土和钢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计算单元刚度。
2.有限元模型
本次开挖模隧道埋深20 m。为了消除边界效应,底边及两侧距离隧道边界的最短距离取5倍隧道外径,即50 m,整个模型尺寸的X、Y方向尺寸为100 m×74.11 m。岩土层采用4节点平面应变单元,衬砌采用梁单元,锚杆采用杆单元。共计2 367个单元,2 696个节点。有限元模型如图6-4所示。
图6-4 有限元模型
3.有限元计算的Pyhton命令流
有限元计算程序,主要分成两个子程序。第一个是隧道建模程序,Tunnel_Function.py。该程序主要用来生成有限元模型。和GUI操作相同,主要分为六个模块,即部件,属性,装配,相互作用,荷载,网格(图6-5)。第二个是调用程序,tunnel_Optimization.py,主要用于提交分析和汇总结果。首先在JOB模块中提交计算,然后从ODB中提取出拱顶沉降数据存储在一个列表中。最后把列表中的数据写入Excel,便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调用程序流程见图6-6。
图6-5 有限元建模程序流程图
图6-6 调用程序流程
4.有限元计算过程
1)地应力平衡。
地应力平衡后的竖向应力云图如图6-7所示。模型底部约80 m,容重深度乘积验证,表明计算结果基本可靠。
图6-7 地应力平衡-竖向应力(k Pa)
地应力平衡后的竖向位移云图如图6-8所示。竖向位移最大值在10-5 m量级,而计算结果基本在0.1 m量级,地应力平衡结果理想。
2)开挖模拟。
土体同时施加衬砌,锚杆。开挖后的竖向变形云图如图6-9所示,因围岩弹性模量较小,约为50 MPa,最终变形值较大,最大沉降大于150 mm。
图6-8 地应力平衡-竖向位移力(m)
图6-9 开挖施工步-竖向变形云图(m)
3)结果输出。(www.xing528.com)
结果输出利用Python第三方库xlwt,将ABAQUS计算拱顶沉降结果列表写入一个Excel文件中。
6.1.3.2 数据分析
有了数值模型,我们将(t,n,l,r)输入ABAQUS中得到W,但优化过程中,每次都要调用ABAQUS模型来获得拱顶沉降,难度大,工作效率低,运算时间长。因此我们利用少量(W,t,n,l,r)数据,拟合出(t,n,l,r)和W之间的关系,这样在寻优过程中只需每次都调用该关系函数W(t,n,l,r),可以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提高计算效率。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让设计变量的不同水平互相组合,可以保证选取的样本的均匀性。衬砌厚度t取值范围为200~550 mm,每个水平增加50 mm,共8个水平;锚杆根数n取值范围为12~30,对应间距225~90 mm,每个水平增加一根,但数值模拟过程中特定锚杆根数的情况不收敛,无法得出沉降值,表中只列出了可以收敛的12个水平;锚杆长度l取值范围为2 500~5 500 mm,每个水平增加500 mm,共7个水平。锚杆半径r为15~40 mm,每个水平增加5 mm,共6个水平。这样理论上可以获得4 032个样本,但仍有一些情况不收敛,因此只得到了3 712个样本(表6-3)。
表6-3 选取样本时的设计变量水平
以(400,20,4 000,30)(衬砌厚度400 mm,锚杆20根,长度4 000 mm,半径30 mm)为基准点,每次改变其中一个变量,探讨各变量对拱顶沉降的影响(图6-10)。通过观察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可得衬砌厚度对拱顶沉降影响很大,而锚杆根数、长度、半径对拱顶沉降影响小。衬砌厚度与拱顶沉降之间的相关性极强,锚杆半径次之,而锚杆根数、长度与拱顶沉降之间的相关性较差。
图6-10 各变量对拱顶沉降的影响曲线
利用200个随机生成的样本进行效果检验,发现绝对误差平均值为1.34 mm,最大值为5.5 mm,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12%,最大值5.95%,其精度不能令人满意。
表6-4 各变量与拱顶沉降的关系系数
将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在其取值范围内归一化,得到的系数可以作为各变量对拱顶沉降的影响权重。衬砌厚度对拱顶沉降的影响很大,权重超过80%,而锚杆的三个因素对沉降的影响权重之和不到20%。
偏相关分析可以在分析两变量的相关关系时,剔除其他变量造成的影响。利用SPSS进行偏相关分析,可得设计变量与拱顶沉降间的偏相关性大小为:衬砌厚度>锚杆半径>锚杆根数>锚杆长度。由于锚杆因素对拱顶沉降的影响很小,数值模拟不够精确问等题导致的拱顶沉降数值波动,造成了个别取值点处“锚杆支护增强不一定使得拱顶沉降减小”。
6.1.3.3 神经网络
利用3 712个学习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并利用随机生成的200个样本验证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神经网络经过69次迭代终止学习,均方误差为1.2×10-4,没有达到目标值1.00×10-5(图6-11、图6-12)。有效性检验次数达到6次,意味着即使继续训练,也无法降低误差,提高预测精度。
图6-11 神经网络训练结果
图6-12 均方误差收敛图
利用之前随机生成的200个样本验证神经网络预测效果(图6-13、表6-5),发现神经网络预测精度很高。
表6-5 神经网络预测效果验证
图6-13 神经网络效果验证
比较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的误差可发现(表6-6),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对预测精度有明显的提升,相对误差平均值小于1%,最大值3%,绝对误差平均值小于1 mm,最大值2.89 mm。My_net函数即是W(t,n,l,r),我们不需要它的具体表达式,只需每次用sim(net,input)语句调用该函数,(t,n,l,r)输入前要做归一化操作,sim函数的输出经反归一化得到拱顶沉降的预测值。
表6-6 神经网络和线性回归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