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为了尽快振兴薄弱的国家经济,从1953年起,在前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下,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其中的主要任务是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156项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进行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初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体系。
大批产业工人、技术人员从天南地北汇聚到了一起。为快速改善产业工人居住条件,在进行工业住区建设时采用“拿来主义”,大多仿造当时前苏联居住区的建设模式,有的甚至直接使用前苏联的住宅施工技术和图纸进行建设。由于缩短了设计时间,因而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同时解决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产业工人的居住问题。根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主要建设城市共修建职工住宅建筑面积8100万m2,投资总额为44亿元。其中仅第一个五年计划前四年修建了6515万m2,投资36.44亿,占到了当时基础建设投资总额的9.32%。
武汉市青山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城区,素有“十里钢城”之美誉,也称为“红钢城”。为了配合重工业基地的建设,从“一五”时期开始,武汉市武钢、一冶等大型企业在工厂西侧也集中修建了大型生活居住区,形成了青山区“东工西居”的城区格局。生活居住区经过1955年、1957年和1960—1970年3个阶段的建设,逐渐形成了成片的以红砖外墙、红色坡屋顶为外观的居住建筑群,被武汉当地人称为“红房子”。现存的“红房子”集中分布于青山区生活中心红钢城与红卫路地区,包含16个街坊,建筑总量达到50万m2。(www.xing528.com)
“红房子”使用年限已超过或接近50年,基本为危旧房,后期在各街坊中插建、新建了大量建筑。加之逆工业化过程和房地产开发的随之跟进,红房子的去留一直是城市发展的困局。工业历史是近代文明的一部分,人们对于历史遗存的工业建筑往往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特定的历史符号会唤起人们对特殊年代的记忆,对于工业建筑的保护再利用有利于珍藏记忆,延续城市文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